苗大嫂的娘家丁家日子比苗家过点, 家里除了几亩地,丁大郎还跟着丁老头做点木活,补贴家用。不过丁家所在的村子也穷, 简单的木活村里人自己也做得来。
无非是那些家里有俩闲钱的人家,娶媳嫁女的时候打上几个木柜子, 这已经是丁家接到的最的活计了。
丁家的日子比起苗家来过的也有限, 苗大嫂每次回娘家打秋风的时候, 丁婆子不忍女儿失望,多少总要给装上几斗粮食。
时间长了, 丁家的儿媳自然也不高兴。可是不想落下忤逆公婆的罪名,再说了家里还指望着公公那份收入呢,只忍了。
可是几斗米半斤盐忍忍也就罢了,她如何答应把自己的女儿芳子嫁给穷得叮当响的苗家。
所以当苗大嫂来提亲的时候,她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后来
苗家的小姑子和离回了娘家,谁也没想到苗家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动跟苗家再提起金柱和芳子的亲事的时候, 丁家哥嫂心里也不是不忐忑的。可是想着万一成了呢。
没想到苗大嫂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丁家婆媳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娘,嫂子, 我也只是不想将来因为这个两家生分了。芳子现在是我侄女, 我自然看她千般万般,可是她真要给我做了儿媳妇,我成了她婆婆这世上哪有不挑理的婆婆。
过去这些年,爹娘哥嫂对我的恩情我也记在心里。你们放心,今天我把话撂在这, 将来芳子出嫁,我和孩儿他爹会另给份嫁妆,绝对让芳子风风光光的嫁人。
孩儿他爹还说了, 等年后我小姑那作坊扩招的时候,把哥嫂也想办法弄进去。”苗大嫂的话很软,语气却很硬。
丁家婆媳听了这话有几分失落,金柱是苗家长孙,芳子嫁过去将来就是苗家的长媳。这但凡挂了个长字,在家族里的地位自然低不到哪里去。
不过看苗大嫂这态度把芳子嫁过去是不太可了啊。哎,当初他们也是猪油蒙了心,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现在看苗家过了,又非要贴上去,本来心里就有点打鼓。
果不其然拒绝了。
不过看苗大嫂的意思也不想把事做绝,毕竟娘家也帮衬了她两口子那么多年。
芳子多得一份嫁妆是事,将来也细细的挑个后生。
当然这还不算是最的,如果她两口子进她家小姑子那作坊里做事,以后她家日子也越过越。
这样想想不娶芳子就不娶了吧,左右她闺女模样不差,茶饭也过得去,求娶的人家也不少。
婆媳两个想了想,都愉快的答应了下来。
不答应也没办法不是,苗家早已今非昔比了。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不破坏亲人间的情分不说,还让苗大嫂对娘家始终保留着一份愧疚之情。
苗大嫂的娘丁婆子心里想着,千万不让儿子一家和女儿家生分了。眼看女儿家要越来越发达了,以后还指望着女儿拉拔儿子一把呢。
可怜丁家这当爹娘的,以前女儿日子过的差,总想从家里倒腾点什么给女儿。现在反过来了,又想着女儿一家顾着点儿子。
娘家人想通,苗大嫂也很高兴,一家人其乐融融。
苗家大房这边在娘家过的高高兴兴的,男人们一桌喝的满脸通红,女人们在厨房做了一大堆菜,苗大嫂带的那些猪肉派上了不小的用场。丁婆子和儿媳大展神通,各种猪肉炖菜不断的往桌子上端。大人孩子们都吃了个肚圆。
苗家二房的娘家虽然有点冷清但是也还算温馨。苗二嫂家里就一个爹了,她娘就生了她一个,还早早去了。家里穷,后来她爹也没续上弦。
苗家二嫂劝她爹要不再慢慢寻摸一个吧,一个人过日子总不是办法,这续弦的钱她出。苗二嫂的爹老郭头有点犹豫,答应了再想想。
总觉得这么多年自己都过来了,老了老了又找一个,等去
了地下怎么面对老伴啊。可是一个人过日子又实在寂寞的很,总害怕哪天睡过去了都没人发现。
却说苗家三房的亲家,苗三嫂杨白苏的娘家这会儿家里气氛却有点诡异。
杨家的儿子儿媳在外面招待苗老三,孩子们和表哥表姐在院里打闹,秀花来回的炫耀她的新衣裳。
杨白苏和爹娘在里屋说悄悄话,三个人的面色有些凝重。
“我那小姑不会是发现了吧,否则那周管事干的的,怎么说开除就开除了呢。”杨白苏面色很凝重。
“不吧,你不是说你做事一向小心,没人看到过吗。再说了她要真知道了,不找你麻烦”杨婆子安慰女儿。
“那周管事还不知道他年后要开除,这事过了十五开工了才宣布,他不是对付的。对了,这个月她女儿回来过没。”白苏问。
“回来了,去了她娘家,也来了咱们家,我把上批货卖出去的钱一分不少的分了她两成,她当时很高兴来着。”杨婆子说。
“了,你们娘俩也不要自己在这里吓自己。这次开除的你不是说有几个人呢,指不定是因为别的事。”杨老头沉着声说道。
既然事都做了就不要怕,整天提心吊胆的何苦来着,那当初还不如不做。
再说就算东窗事发了,他也不信女婿把女儿休了。毕竟两个人一向感情的很,两个孩子都大了,马上要到婚嫁的年龄,哪里离得开这做亲娘的。
哎,他这也是没办法啊。财帛动人心,枉他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看不破这层谜障。
不过古今多少圣贤谁真不在乎名利呢,他这也不算什么。杨老头安慰自己,他也只是想让家里日子过点罢了。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就找不着呢,还不如苗家一个和离了的妇人。
老天不公啊。
既然老天对他如此吝啬,他只自己想办法去拿了。
李家村。
别家过年都是热热闹闹,李家这个年却过的有点冷清。大过年的李奉文也很少在家,大房的人除了除夕和初一也没怎么来过。
李方氏的病一直反反复复,长寿大部分时间都守在她床前。
“奶奶,过了年我先不回家,在这里再照顾你一段时间吧。”长寿一边给李方氏梳头发一边问。
“孩子,不用你,有你爷爷照顾我呢,过了十五你就走。你不是说年后你娘要给你找学堂读书么,这事要紧。”李方氏很愧疚,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硬拦着长寿不让孩子去读书呢。
家里再省省,总不会真缺了他一套笔墨纸砚的钱。
就算没有力把两个孩子都供出来,将来总有一个要退学的。可是不应该不给长寿个机会啊,歹也让他去学堂呆上两三年。
谁也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是个有慧根的。听他说这半年来,她那大儿媳给他请了个夫子。李方氏多少也读过一两本书,不用别人说,她就知道长寿学了这半年竟然比福寿那个在学堂呆了几年的都要读得。
同样一篇文章,福寿花上两天时间磕磕巴巴背不出来,她这个小孙子看上几遍竟然就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
她上辈子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老天爷才要这么惩罚她。为了两个儿子筹划了半辈子,最后守在她床边的是她耽误了的小孙子。
李方氏这边伤心,那边吴玉兰也在难过。放着的少奶奶不当,为什么要再嫁,真就那么离不了男人
男人比富贵日子还香吗
即便再嫁为什么要嫁给空有其表的李奉文,还是带两个拖油瓶的。
她错了,她真的错了,她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到这来,不嫁到这来,她还是怀河镇冬天有炭,夏天有冰,穿绫罗,戴朱钗的大少奶奶。
从她嫁进李家二房后,这才过了几天日子,那大房就闹着分了家。虽说把宅子田地都给他们留下了,但是那些才值得了
几个钱。在前夫家见惯了富贵的吴玉兰早已不是那个质朴懵懂的小姑娘,这些东西她根本不放在眼里。
李奉文虽说是学堂的教书先生,但是每个月拿的那几个钱还不够他自己糟蹋的,一分钱没用在她身上不说,还总想着从她这里骗几个钱。
当她吴玉兰是糊弄的不成。
李家老太太也不是对付的,大房闹着分了家后,她便生病卧床不起,谁知道是不是装的。一天三顿饭都要她下厨,每天还有洗不完的衣服。
呵,所以她这是嫁到李家当丫鬟来了。
她也没想到她那前婆婆做的那么绝,除了几件贴身的衣裳几件首饰竟然什么都没让她带出来,连用惯了的两个丫鬟都收了回去。
她娘家也不是个的,起先虽然不乐意她从她那前夫家出来,但是后来看她再嫁的是李家村唯一的童生,家里还开着作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眼看就要起来了,便也勉强同意了。
可是没想到她嫁进来不久李家就闹了分家,作坊直接大房带走了。
吴家也怂恿吴玉兰闹来着,作坊是李家的,凭什么给大房。结果大房直接说那可以把作坊的地契房契给他们,但是家里的宅子和田地要平分。
大房为什么这么硬气,他们这时才知道原来李家只有李红梅会做那红蓝花的胭脂。所以如果他们二房闹,无非得一个空壳作坊罢了,还要分出去若干的田地。
二房没办法,只眼睁睁看着大房盖了新宅子搬出去住了。且大房虽然搬了出去,但是李方氏和李老头每个月的粮食和孝敬大房都按时的送过来,李方氏请大夫的钱也全都是大房出。
纵使想在村里败坏大房的名声,都找不到理由。
可是大房送来的那点钱先不说多少,这些都李方氏攥在了手里,一分也没有分给他们二房,还美其名曰留着给二房那俩孩子。
那俩破孩子跟她有什么关系。她进门这么久了,那俩拖油瓶连个娘都没喊过。他们倒是想喊自己的亲
娘来着,可惜他们的亲娘扔下他们走了。
有事的出主意,李家二房那和离的前妻当初养了他们大房六口子十年呢。凭什么现在大房日子过了,就把二房撇下单独出去过日子
哼,看热闹不嫌事大,这事怎么去掰扯那女人都离开李家了。
再拿这个说事,是纯心想看他们吴家笑话么。
正月初二李奉文勉强没有出去鬼混,和吴玉兰一起去了她的娘家。
吴家觉得自己骗了,早知道那作坊李家二房沾不上一点光,当初说什么也不会让女儿从前夫家出来再嫁给他。
要知道女儿那前夫家承诺了只要女儿肯替那病死鬼守着,每个月另给他们吴家一份钱呢。
吴家心里这样想着,面上自然也带了出来。李奉文自诩是李家村唯一的童生老爷,平时在村里人奉承惯了,哪里受得了这气,扭头走了。
初二姑爷在老丈人家坐了没一盏茶功夫就走了,村里人私底下议论纷纷。这事自然让吴家在村里颜面扫地,对李奉文观感更不了。
不就是个童生么,有什么傲气的,每月不也就挣个仨瓜俩枣。
这事过后吴玉兰自然又爹娘数落了一顿,的富贵日子不过,非得再嫁,这下了吧。
吴玉兰在娘家受了气,回了李家后又跟李奉文大吵了一架。
李家老宅一天到晚没个安生,这个年过的越发凄凉。过了初六,李方氏便让族里一位后生送长寿回苗家沟。
长寿不想走,想再多陪陪奶奶。
“长寿,回去吧啊。你在这里除了给奶奶端茶倒水,什么也学不了。回去了歹让你娘给你找个学堂,去读书,乖啊。”李方氏摸着小孙子的脑袋不舍的说。
本来想留他到十五的,可是李奉文两口子整天吵,没人做饭。其它人病的病,不会的不会。
李家大过年的吃的不是除夕的剩饭剩菜就是热的饼子。
长寿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李方氏回了苗家沟。
文姜看到儿子提前回来了很惊喜,不过看儿子的表情
“呦,怎么,这是不想回来啦。那谁还没走远呢,要不让他回来把你再领回李家村去”文姜逗儿子。
“娘亲,我这段时间每天都很想你。可是奶奶病了,只有爷爷照顾她,爷爷也照顾不,我有点担心奶奶。”长寿扑到文姜怀里说道。
哎,这个厚道善良的孩子。
当初李方氏以家里供不起两个读书人为由,死活不肯送长寿去学堂。李奉文在学堂教着书,长寿连束脩都不用掏。
她知道李方氏的意思,读书到了后边花费会越来越大,势必要有所取舍,两个人选一个。福寿从小嘴巴甜,会哄人,李方氏怕长寿万一于读书一道上更有慧根,到时候福寿可怎么办,李方氏不想冒这个险。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当初原主甚至跪在了李方氏面前,歹给长寿个机会,让他去学堂呆几年,可是李方氏无情的拒绝了。
她劝原主,有些东西拿起了便很难放下,不如一开始便不要有这个念想。让长寿老老实实在家里做个农夫。等福寿念出头了,自然不会亏待了这个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弟。
小时候或许长寿不懂这些,但是他过了年就十岁了,现在肯定慢慢知道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怨恨李方氏,反而依然肯亲近他。
这个心软的孩子哦。文姜再次感叹,怪不得原主就算舍了命也不肯把自己的儿子给别人。
“既然舍不得你奶奶,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让你待到十五么。”文姜奇的问。
长寿犹豫了一会儿说,“爹爹和那谁老是吵架,不做饭。平时都是我和妹妹还有爷爷做,奶奶觉得家里有点乱得不像话,就让我回来了。爹爹他看到我也不高兴,我不知道为什么。”
李奉文看到长寿不高兴这人渣,儿子都半年没有回家了,就过年回去呆一段时间,他都不肯给个脸儿。
靠,他奶奶个腿的,文姜
火冒三丈。
却说这李奉文看到长寿为什么就不高兴呢,原来他看到长寿就想到苗氏。
那么粗鄙的一个妇人,本以为离了他只随便嫁个二流子或者老鳏夫给人当后娘。没想到她谁也没嫁,自己办起了作坊不说,还做得有声有色。他十次去镇上,六次听到别人在说她那柠檬皂。
她走了后李家大房就闹着分了家,要是她还在,还拿着那十年说事。苗氏嫁进来的十年,地里都是她在伺候,大房的六口子没有一人下过地。要是苗氏还在,他就拉着她去族里要求评评理。
凭什么他们李家二房供养了大房十年,大房一朝得势,便要踢开他们二房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事。
可是苗氏和离了李奉文再脸皮厚,对着族里长辈也张不开口,主要不知道这口怎么张。
替苗氏打抱不平她一个跟李家没了瓜葛的妇人。
替他自己打抱不平他跟苗氏已经和离了。
李奉文根本没想到苗氏过年期间会让长寿回来,虽然当初这些都写在了和离书上。不过,在李奉文心里早已没了长寿这个儿子。
所以长寿出现在家里的时候,他总觉得这个儿子看他的眼神时刻在提醒着他的愚蠢。
对于这些,文姜并不知道。
穿越来这里这么久了,她不是没想过原主的死。原主死于在祠堂受凉后引起的高烧,怒急攻心之下便去了,李家不是罪魁祸首却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关系。
可是如何为原主报仇呢,杀了李家全家么不可的,就算原主地下有知,也不会同意。那毕竟是福寿荷花和长寿三兄妹从小长大的地方,是他们的家族,是他们的根。
再说李家也没有害原主的动机,无非想着让原主一直给他们李家当牛做马,再把长寿过继给没儿子的大房罢了。
可是惩罚恶人不一定要拿起屠刀,有时候你光鲜亮丽的站在ta面前,日子过的比ta,需要ta抬起头来高高的仰望,便是对这些人最的
惩罚。
文姜不知道,李家的惩罚已经开始了。
看长寿这么一直闷闷不乐,她说道,“要不十五的时候再送你过去呆两天,不过只呆两天,你学业都要落下了。”
长寿高兴的应了下来。
“娘亲,我还有个事想跟你说。”长寿小心翼翼的看着文姜的脸色。
“嗯你说。”文姜说道。
“娘亲,你不是给了我不少零花钱么。我想过两天等怀河镇开市了去镇上给妹妹买个银钗。”长寿期待的看着文姜。
他不知道荷花陷害他娘亲的事,只知道妹妹从小跟娘亲不亲,不喜欢娘亲。至于原因他多少也知道点,哥哥和妹妹觉得娘不爱笑,对他们又严厉。每天只有她下地干活,家里其它人都不用去,娘亲就像像家里的仆人一样。
爷爷奶奶也经常在他们兄妹面前说,当初是花了多少聘礼才把她娘亲娶进来的,说苗家是有多么贪婪。
因此哥哥和妹妹从小就看不起娘亲,只喜欢当夫子的爹。可是长寿不一样,长寿很喜欢自己的娘亲。她的娘亲虽然表面上看着很严厉,实际上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夏天的晚上睡觉前,会抱着他在院里小声的说话,讲一些她小时候上山采野菜下水捉鱼的事。
长寿可喜欢听了。
后来娘亲跟爹和离了,她突然变得很厉害了。开了大作坊,管着那么多工人,还会做闻的香皂。长寿觉得无论是之前略显沉默的娘亲,还是现在开朗的娘亲,他都喜欢。
不过哥哥妹妹不是这样的,他也不要求娘亲对他们如何。毕竟娘亲和爹爹和离了,哥哥和妹妹是要爹爹养。
可是除夕的时候,看到大房的几个姐姐们穿着漂亮的衣衫,戴着看的首饰过来一起过年的时候,妹妹羡慕的都要哭了。长寿在边上看着妹妹的样子,也很难过。
“娘亲,我用自己的钱买,不。”长寿心里有点忐忑,但是还是很想买给妹妹。
作者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