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章 成家
    且说曹佳氏说起母家搬入京城的住所,见熹妃娘娘似乎意味深长的颔首,就有点如坐针毡。

    其实宋嘉书是对现今京城有什么街道,什么地段什么房价都不清楚,才只能缓慢的点头。

    听曹佳氏说什么蒜市口的房屋,她更是脑子里没概念,于是点头后便只道“有你们府上照料,想来曹家日子也过得去。”

    曹佳氏却不知熹妃是不了解房价,还以为熹妃是故意这样说,不免一低头,笑容带了些苦涩的意味“熹妃娘娘,并非臣妇不肯照顾母家,让他们住在蒜市口那等市井之地。而是家兄既然已无官职,便是住在京城官宦云集之处,也只是图增负担而已。”

    宋嘉书刚想开口,曹佳氏却似乎是苦闷久了无人诉说,已经开了话匣子继续说下去了“而且臣妇到底是平郡王府的人福彭这孩子小小年纪担着一府,担子本就重。每回皇上开恩给了他什么差事,他都是宁可不吃不喝也要做好的。这般拼命自然是想着重振门楣,让平郡王府恢复祖宗时的荣光。”

    “臣妇这做额娘的,本就帮不上忙也罢了,如何能拖他后腿呢”

    “今岁他外祖家遭抄家,福彭已然面上无光,肯周旋着让抄家时曹家少受些缉拿关押的苦楚,能保全全家的性命,便已经是这孩子孝顺了。我实在不忍给他再增麻烦。”

    “且我的母家至今亏空未清,还欠着朝廷的银子,得子子孙孙还下去,自然也不能吃住精细,否则岂不让皇上更加动怒”

    宋嘉书温声打断不停说话的曹佳氏“你有你的苦衷。”

    曹佳氏一时差点落下泪来。

    是啊,她这么多解释,未尝不是于心不安的掩饰。在母家和儿子前程之间,她终于放弃了帮扶母家,狠心不顾曹家来保全自己的儿孙。

    她不免想起父亲。

    其实她这个王妃的尊荣,未尝不是父亲曹寅一辈子伺候康熙爷换来的。可如今父亲去后,她却只能舍弃母家不管。

    见曹佳氏这般情状为难,宋嘉书也知道为何曹雪芹为何有着一个王爷表兄,王妃姑母,但曹家还是落到“举家食粥果腹”的地步了。

    曹佳氏说到这里,索性也不怕丢脸了,直接道“且皇上下旨抄家的罪名之一是不敬年初江宁织造送进宫的石青色龙袍,居然因缎子工艺不佳而落色了,皇上自是恼怒。有这个罪名在,平郡王府实在不敢沾手。”

    宋嘉书颇为无语这可真是皇上都看你家不顺眼了,还不瞪起眼睛来好好当差。雍正爷是什么脾气,那真是精益求精,连狗窝都得是圆圆满满的,曹家倒好,给他老人家弄个褪色的龙袍,这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曹佳氏其实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兄长要是有父亲的体面,也就算了,当日曹寅别说把龙袍染褪色,就算亏空两三百万,康熙爷也会主动给他遮掩,可这会子没了这个金刚钻,实在应该谨慎些的。退一万步讲,别的东西差些也罢了,怎么能给龙袍弄成个褪色呢。

    话说到这儿,宋嘉书也不好继续问下去了连曹佳氏都不能伸手帮扶自己的母家,以至于曹家现在举家挤在闹市里的两间房子内,旁人就更不能管了。

    或许是命运定了的轨迹,必得有先富贵后苦难的岁月,才能诞生千古巨著。

    这要是红楼梦让自己蝴蝶没了,宋嘉书的悔恨肯定仅次于把乾隆帝蝴蝶没了。

    曹佳氏今日似是敞开了心扉,说到后来还很是落了两滴泪。

    最后擦着眼泪道“不怕熹妃娘娘笑话,其实出身包衣,从来是我与阿玛的痛楚。”

    “枣梨欢罄头将雪,身世悲深麦亦秋。人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赋登楼。”1

    “这是我做了福晋后,阿玛有一封家书里,夹杂着写下的诗。那时候我们曹家在江南已是风光无限,虽说织造的官不大,但娘娘也知道因其可直接上达天听,所以是官小但位重,江南的一二品大员也要畏惧阿玛手里一支笔,面上都是客气的。可阿玛又是包衣,凡见了旗人也要正经行礼,自称奴才。”

    曹佳氏笑容凄凉“这官职就像我们一家子一般,又是风光又是卑微。阿玛出门的时候,就总是躲避着同僚,只盼着旁人都不要看到自己才好。”

    曹佳氏关于包衣的这一番感慨,宋嘉书听来其实颇为触动。

    她对包衣人家了解的不多,宫中妃嫔,基本都出身满蒙汉三旗。

    倒是高氏再来请安的时候,宋嘉书想起她出身内务府包衣,就问起她的成长经历来。

    谁知高氏欢欢喜喜道“妾身从小日子就过得很好,阿玛在内务府做事,家里常有些新鲜的玩意儿,吃穿也从来不缺。”

    说起小选入宫,高氏也丝毫不委屈,还很有点得意道“选秀的时候,同在一屋子住的旁人,都被分去各宫伺候茶点了,唯有妾身,因为认识字会读书,就被嬷嬷们挑去整理后宫中册文及各种书录,十分清闲。”

    还特意跟宋嘉书强调一下“熹妃娘娘,臣妾一天茶盘子都没有端过。”

    宋嘉书不免莞尔,捧了捧场“好。”

    高氏见此,越发带着一种明亮的喜悦道“之后皇上恩典,妾身就入了重华宫。四阿哥待妾身也极好,别说责罚了,对妾身从来都没说过一句重话。”然后她还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可见妾身这一世命好。”

    宋嘉书心道别说弘历了,我对这姑娘都一腔怜爱好不好。

    想想活的通透看得明白却痛苦寥落的曹寅父女,再看看眼前无忧无虑的高氏。

    再想到近来听闻朝上之事,皇上将年希尧再次复职,让他回内务府继续接手造办之事。

    宋嘉书不免感叹当年人人都说,年羹尧是年家的龙凤,反而是身为长子的年希尧没出息没本事,只会做点工匠之事,不如弟弟半分。

    可到头来,年希尧却能有平安。

    宋嘉书不免想起苏轼赠与儿孙的诗词“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2

    且说宋嘉书见高氏日日过得似乎幸福的冒泡,不免将弘历叫了来想要嘱咐两句。

    在这个时代来看,所有嫁到爱新觉罗家当福晋的姑娘都是压力颇大的没进门前,阿哥们都有了正经的妾室,还都是御赐的,轻易动不得。

    宋嘉书希望弘历,总不要做出什么让富察氏难堪的事儿来。

    只是当弘历来了,面对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宋嘉书却不知该怎么说了,酝酿一回才旁敲侧击道“前日高氏来请安,说起你待她极好,重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可见你对高氏很满意。”

    宋嘉书就见弘历露出了一个又无奈的笑容来“额娘,儿子便是说了什么隐喻提点的话,她也听不懂的。”

    宋嘉书

    弘历便道“儿子原想着暂时将重华宫的琐事叫她管两日,但后来看她行事,又觉得她能管好自己从高家带来的两个侍女就已然是极好了。”他脸上露出了一点不解“儿子在前朝也与高氏之父来往过,知那是个难得的妥帖精明人,实不知高氏竟是这个性情。”说完又摇头笑道“倒是颇可解颐。”

    宋嘉书也笑了。

    弘历便道“额娘特意叫儿子来的意思,儿子也明白。额娘只管放心,明年入宫的富察氏是儿子的正妻,也是皇阿玛为儿子挑选的最合适的福晋。”

    宋嘉书这孩子在忖度人心上真是从小就有的天赋,这都会抢答了。

    既如此,她便道“咱们母子私下里说句大不敬的话,额娘实不想你与福晋的夫妻相处,落到你皇阿玛和皇额娘这个样子。”

    弘历深深点头“额娘教诲儿子明白。也从不想如此。”

    待到这一年中秋的时候,弘历仍旧来景仁宫亲手摘石榴,不同的是,这回他还带了高氏来。

    高氏见四阿哥亲自上树,便非常诧异,忍不住围着树转了好几圈,跟着寻弘历的身影。

    其间还因为只抬头忘了看脚下差点绊倒。

    之后她还帮着一起捡弘历扔下来,却没被小太监们用帐子搂住的石榴。

    待到白宁带着宫女把石榴一一擦拭去尘土,再按着品相好坏、个头大小全部摆好时,弘历已经换过了外头的衣裳,洗过了手脸,过来安排石榴了。

    总共不到一百个石榴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除了按着旧例,悄悄给景仁宫留下两个好的外这两个已经被白宁收起来了,皇上、皇后处自然是最尖儿的那一份,其次便是弘历准备亲自送去给怡亲王的一份。其余便是按着往年的分法,有和太妃这种当年养育过弘历的康熙爷妃嫔,有耿氏这种庶母的,有弘昼福惠这种兄弟的,再有就是上书房的老师等人。

    今年弘历倒是还特意匀了一份出来,是要送到富察家的。

    且说弘历分的时候,高氏就在旁边。

    宫人们将阿哥分配的石榴小心翼翼装到早就备好的小竹篮里,竹篮里头已经垫了锦缎,到时将锦缎一打包,外人也看不出里头有几个。

    高氏就在负责打包的工作,听到这一篮是给富察家的,她也没什么反应,仍旧是十指纷飞,打了个漂亮的结出来。

    倒是弘历特意与她说了一句“即是中秋佳节,你不是打了几个玉兔状的平安扣吗不如也叫人一并带出去,算作提前奉给福晋的。”

    高氏笑着点头“好啊,我回去再打两个,凑成八个送给福晋。”

    宋嘉书莞尔。

    弘历带了高氏来,也是为了安自己的心,表明自己不会颠倒妻妾,也会让高氏敬重福晋。

    待到了中秋佳节,凡是收到石榴的人家,命妇们拜见过皇后娘娘,便也来景仁宫道谢。

    其中又以富察一族的人,来往景仁宫更加名正言顺些。

    宋嘉书也很快送走了其余的命妇,只单独留了富察一族两位夫人富察氏的生母李荣保之妻和马齐之妻。

    马齐之妻与宋嘉书倒是更相熟些。

    从前熹妃的册封礼,册封使就是马齐大人,当日其夫人也进宫来请安来着。

    两位夫人落座后,先谢过弘历阿哥记得自家。

    虽然只是几个石榴并不贵重,但富察一族在收到石榴后,还是集合全家三品以上的官员开了个小会,用自家庞大的人脉关系网弄清楚了弘历阿哥送石榴的对象。

    在知道四阿哥只给帝后、宫里长辈、怡亲王、宫中两位弟弟以及教导过他的老师们送了石榴后,富察一族都表示很满意。

    不结交权臣,只跟着皇上行,行事重孝悌之道可见哪怕搬入重华宫中,这半年的准太子生涯,也没有让四阿哥头晕脑胀起来。

    而他独独给富察氏送了石榴,也可见对妻族的看重,富察一族就更觉安心。

    联姻是件大事,正如先帝爷时瓜尔佳氏把女儿抵给太子爷,正如董鄂氏把女儿抵给曾经的三阿哥,都是当时看起来大有前程,结果最后赔的血本无归的买卖,甚至连累的一家子几十年都要低调做人。

    希望他们富察氏这一回的联姻,不会出错。

    男人们的心都是政治,相较之下,夫人们的心思就简单多了。尤其是李荣保夫人,这次进宫,倒是更想问一问宫里那位高格格的事儿。

    这回宫里送出来的除了石榴,还有这位高格格亲手打的平安结。

    这东西落在富察夫人的心里就有两层意思若是四阿哥吩咐高格格做的,那便是四阿哥是个看重规矩的人,会让宫中侍妾敬重福晋,是件极大的好事。

    但若是这高格格自己想要送出来的,就是另一层意思了那便是高氏可以左右四阿哥的行为,妾室可随意往外递东西,这简直就是高氏的示威啊。

    事关女儿的将来,富察夫人近来都有些睡不好。

    今日给熹妃请安,富察夫人便忍不住要问一问。只是她也不会直愣愣的就问,而是表示道谢之意,只夸高格格的平安结打的好看,家中的姑娘们见了都喜欢之类的话。

    宋嘉书便笑道“如此便好,高氏原是打了六个的,还是弘历命她奉给未来的福晋,她才又回去赶了两个,凑了四对。之后还担忧后一对做的粗糙,若是得知夫人夸赞,她必是高兴的。”

    富察夫人脸上的笑容就真切了好几倍“哪里粗糙,实是好的不得了。”

    待出了熹妃宫中,马齐的夫人才忍不住对妯娌道“要知你心里还存着这事儿,我就不跟你来了。熹妃娘娘为人是和善,但其实看事极明白。你这样拐着弯试探重华宫里四阿哥侍妾的事儿,也不怕娘娘迁怒侄女,只以为她还未进门就盯着妾室,是善妒呢。”

    这给富察夫人愁的,又睡不着觉了。

    这便是做母亲的患得患失。

    而宋嘉书其实没把这件事当回事,还很理解任谁知道自家女儿要嫁的夫君,忽然多了个出身不错,长得又极美的妾室,也不能不担忧的。主要是这爱新觉罗家的传统还不咋地,多有为了宠妃破例的皇帝,富察夫人当然要担心。

    于是宋嘉书倒在帮皇后筹办弘历大婚典仪上更用心了些。

    因忙于准备弘历的婚事,便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似乎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雍正五年初,宋嘉书还觉得没准备好,恍如在梦中的时候,弘历就已经带着富察氏来给自己请安了。

    富察氏一进宫,便将高氏比了下去。

    倒不是说高氏不好,而是高氏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快乐的小姑娘而已。

    富察氏却是一个嫡福晋的顶配版。

    她的为人处世,她的人情往来,她的管束手段,实在是无可挑剔的。连着皇后都道,自己在富察氏这个年龄,都没有这样的定力和能为。

    富察氏就像那种优等生她生出来就是为了给人们设置一个所谓卓越的标准的。

    宋嘉书便跟耿氏欣慰道“从此重华宫中琐事我再不必管了。”

    耿氏却有点怅然若失“见富察氏这么能干,我就不由想到弘昼娶福晋后,事事也不用我来操心,还有点觉得难受呢。”

    宋嘉书理解这种心情后宫妃嫔旁无寄托,唯有儿子,过得如同一个单亲母亲一般。儿子要娶媳妇难免有点失落。

    她便拿自己的心里话安慰耿氏“要这样想,从此后享福的日子就来了。”

    耿氏的担忧,弘昼并不知道,他在富察氏进宫后,就去找皇上,不甚委婉的提出了要求皇阿玛当年给了四哥一个妾室。如今我还有半年就要大婚了,您看看,是不是还缺给我一个。

    当场被皇上扔了个软枕在身上“朕瞧着倒是缺你一顿好板子”

    弘昼只得带着软枕溜了。

    回头跟弘历抱怨“四哥,你知道吗,皇阿玛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一点,脾气不好。”

    弘历我看你也什么都好,就一点,容易自己找打。

    弘历娶亲后一月余,又到了五月端阳时节。

    因成婚便算是大人,再不是弘历儿时一卷字,一磕头就算礼了,从此重华宫三节两寿的礼便都要正式备起来了。

    今年重华宫备的礼便很是仔细。

    且不但奉给皇上皇后,并宗亲长辈、师长兄弟等,全都是不同的礼,均是妥帖。

    及至到了端午的正日子,皇上于前朝受过群臣的礼,回后宫来吃家宴时,见了弘历和富察氏双双上前请安,着实是一对璧人,也不由心中安定喜悦。

    又见起身的时候,弘历下意识就伸手想要扶富察氏一把,倒是富察氏念着在正式场合,还是自己起身了。

    虽未曾搀扶,但少年夫妻两人,还是有一瞬目光一触,似乎都忘记是御前了,两人彼此就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来。

    皇上自觉在夫妻情分上差些颇为遗憾,所以此时见富察氏不但为人贤惠能掌家理事,且与弘历夫妻之间融洽安和,皇上便觉得也十分安慰给儿子选媳妇没选错

    越看弘历与富察氏,越觉得当真是称得上佳儿佳妇四字的。

    于是这一晚,皇上怀着这样颇为感慨的心情,回养心殿继续勤奋工作了起来。

    但很快,雍正爷就发现折子都批完了,手头的事儿也都做完了,居然还有一点闲暇时光。

    且说朝臣们也是很有眼力见的。

    他们已经看明白了当今皇上的劳模属性,深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逢年还是过节,只要有折子,只要有事情上奏,皇上就会点灯熬油的连夜回复,并且有时候还会把上折子的官员一起叫过来熬夜。

    所以官员们这两年已经自发的形成了,大的年节前后,尽量少找事这样的默契。

    只要少上折子,皇上和官员们就都能过个好节,除非要命的大事,不然年节前后,官员们都会把手头的事情压一压,不然就等着被别人记恨吧。

    于是忙完了工作的雍正帝,闲来无聊,想起今日佳儿佳妇的喜悦,便提笔写了幅字准备送给儿子。

    写完后只觉得自己欣赏颇为寂寥,便命苏培盛宣熹妃。

    若有人能跟他一起真心体会这份喜悦,必然是熹妃了。

    而宋嘉书原本正在自己宫里吃夜宵,却不料皇上宣召。

    如今她也是长辈了,儿子儿媳都在的家宴上,她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专注于用膳,专注到吃的多了,回去还得喝点消食的茶。如今在席上,她也只是随口对付两口,旁的时间都在应酬说话。

    故而回宫后,她就准备再剥一个八宝粽子来吃。

    边吃还边嘱咐白宁,将那几个新馅料的粽子送给弘昼吃去。结果她这边才吃了两口,苏培盛就到了。

    宋嘉书只好重新换过衣裳,往养心殿来。

    一进门,皇上便招手“过来看看朕写给弘历夫妇的字如何”

    宋嘉书来一看不由无语,原以为皇上赠给小夫妻俩的字,就算不是琴瑟和鸣也该是举案齐眉之类的,谁料皇上写的居然是“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竟是鼓励弘昼孜孜不倦工作的。

    宋嘉书

    这幅字只适合雍正爷挂在自己的床头好不好。

    且说皇上见熹妃穿了件家常的淡紫色的衣裳站在身侧,恍然跟在雍亲王府也没区别,不由道“虽说儿子都娶亲了,朕瞧着你,这十来年样子倒是未有什么改变。”

    宋嘉书一笑,是啊,已经十年了。

    她到这里来,已经撕了十本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