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又有什么事了吗
公孙佳飞快地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信息,暗道这除非是哪里突然来了个地震,再没可能有什么事要让章嶟在这个时候召她进宫了这个时间连个洪水都没有呢
一边妹妹已经惊叫了起来“啥他又要干什么呀”这熊子正在长个儿的时候,饿得快,每天下午放学后就饿得不行,正等着爹娘开饭呢
公孙佳道“管好你的嘴别跟你哥学。”
妹妹跟亲娘一样,别的没有,就是哥哥多,茫然地问了一句“哪个哥哥”
公孙佳道“饿傻了你。你们先吃吧。”
阿姜提了个食盒过来“我带了,路上垫点儿。”
“回来再吃。”
元铮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回来别再气得吃不下了。”
他们对章嶟的观感是越来越差了,狗皇帝的脾气是越来越不好,事儿也越来越多,屁话更多什么事呀,白天一天在宫里他不说,非得等人回家了把人再薅回去,显摆有权能薅人是吧
公孙佳的目光挨个扫过,人人低头,人人心里不服。公孙佳叹了口气“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出去了会收不住了。”
妹妹小小声“哦”,等公孙佳一出门,她就在家里问“阿爹,我娘到如今这个地步还不能痛快说话吗过份了啊”
元铮按着她的头,低声说“遇到疯狗了。”
妹妹心有戚戚焉,上下点了一下头,说“咱们边吃边等吧,吃快点,去接阿娘。”
元铮道“好。”
公孙佳一路上也没能猜到章嶟又想出什么夭蛾子来了,其实章嶟大路子一向都不偏,但他总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找个麻烦。问了来宣召的宫使,宫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看了个奏本,就让召您和枢密了。奏本里写的是什么,咱们就都不知道了。”
那倒是章嶟还有一条,他不与宦官商议什么事儿,后宫也很难干预到他的朝政。后宫讨情虽不能杜绝,朝政的主意却都是他自己拿的,这也是大臣们对他没法评判的一个原因。你说他昏庸,他又没有,多少帝王都容易犯的“妇寺干政”他那儿愣是没有。
在宫门口,公孙佳看到了钟源,钟源也是乘车来的,比她略早一点到,正在勘验身份。兄妹俩都下了车,互相使了个眼色又都摇头。得,都不知道
直到了大殿坐下了,才从章嶟那里知道了这一次的议题赵司翰上书了。
“呵呵我还道他要一直假装不懂呢”章嶟不客气地说。
公孙佳接了奏本摊开了,与钟源凑在一起看。他们三人此时都凑在一张小方桌边,章嶟居中,公孙佳与钟源一左右。两人斜着眼睛看完了,公孙佳心道姜还是老的辣,赵司翰这一手不可谓不聪明了。章嶟看起来不客气,其实是比较满意这个结果的,看他的神气仿佛是觉得自己又打了一场大胜仗赵司翰向他低头服软了。
钟源的眉头越皱越紧,问章嶟“陛下向他透露了心意”
“那怎么会阿爹在世的时候,你们也在场的呀不许泄漏的。”他看向公孙佳。
公孙佳也摇头“这怎么能随便讲出来”
钟源道“陛下,赵相确是栋梁之材既然没有人告诉他,他自己写出这个条陈来,就是心中已然有了想法。陛下想,自先帝始,直至今日,朝野上下说的是什么京派、南派,可没有人提到这两地之外的官员。”
人因地域而结盟是不可避免的,你和我是同乡,又都是背井离乡出来做官,遇到了不自觉地也要互相抱团。朝廷里不止有京派、南派、贺州派的官员,还有一些小团体,但势力都不大,这几年最主要的矛盾还是这两派。
赵司翰能够不局限于这两大派,把眼光放到全国,钟源就认为他是个能干的人。
章嶟冷哼了一声“算他识相,悔过得还不算晚。”
兄妹俩听这话入耳颇不舒服,“悔过”有这份周详的计划,足见赵司翰思考这个事不是一天两天了。兄妹俩可以没有考虑到赵司翰,章嶟一个皇帝,居然没有考虑到丞相可能的动作,这就有点不称职了。
公孙佳道“他的格局还是有的。”
章嶟道“你向着他说话。”
公孙佳指了指那个奏本,说“这还不算有眼界”
章嶟哼了一声“早干什么去了”
公孙佳承认苏铭、陆震是有能力有眼光的人,但是这俩与她若即若离,最最让公孙佳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反对女人做朝廷命官。这就不能忍了让你们得势了,还有我什么事还有我闺女什么事做事,可以,指手划脚,滚蛋
公孙佳笑道“现在也不晚呐,我看这朝中没有人比他更早了。”
“胡说陆震做得就不错,苏铭也举荐了不少人才,你都忘了吗咦这都不像你了,这样的事也能疏忽了”
公孙佳一声冷笑,一手支颐,一手指头交替敲击着桌面,轻声道“苏、陆要说了些实事,那倒是真的。可是,就这件事他们根本就是原地踏步,并没有走远。都引入了些什么人呐一查籍贯,不出那五个郡府,全是家乡人儿。他们有提过用别的地方的人吗我冷眼看着,他们这肚量不如赵司翰。”
说公孙佳偏向赵司翰,章嶟相信是有一点的,毕竟是姻亲嘛。但是他记得,公孙佳是很早就不论出身地域甚至不论性别一体考试录取的,她在这事情上确实是有发言权的。
钟源对苏、陆二人恶感不强,甚至有些赞赏和同情在章嶟手底下做事,还要做得好,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他妹表明态度了,理由也比较充份,他也就跟着说了一句“当初说的是循序渐进,他们可没进呐。这不戳不动,是没眼力见儿,还是根本就不想呢”
公孙佳道“有私心了,想照顾照顾家乡人。私心大了可不好,这都不动声色要当您的家了。”
章嶟深思片刻问道“赵司翰可靠吗他不会是阳奉阴违吗”他也有点经验了,老官油子有的是办法让事情看起来是办好了,但是实际上什么都没办。
公孙佳道“我只是知道他是太、祖太宗都赏识的人,比起那些明着就有小算盘的强多了。您是君、他是臣,他是个愿意为您所用的人,不就行了”
章嶟听得舒服了,笑道“这倒是了。这下我就放心了。你休养得怎么样啦”
公孙佳笑问“您有什么差使要给我呢没什么大事儿,我就接着休养,真有事儿,病得只剩一口气也要撑着。”
章嶟道“那你好好养着,有事儿我一准叫你。”又问钟源近来如何。钟源也答一个“好。”他看看这氛围不错,向章嶟提了个建议,指了指桌上赵司翰的奏本,说“兹事体大,非数十年之功不可,陛下是不是宣太子过来说一说”
章嶟脸上变了颜色,拂袖而起“姐夫这是什么话我还活得好好的呢,用不着现在就把后事托付给他我必能做成这件事,用不着他操心的”
钟源本意是让太子逐渐参与到朝政中来,天天上课天天上课,那太子、皇帝是上课学来的学也得是学着理政,不让他议政也得让他多接触些政务吧不是站班立朝那种旁听,是得旁听学习分析决策啊这是任何一个有点道德感的重臣都会适时提出来的,钟源万没想到章嶟的反应会这么大。
公孙佳倒不太吃惊,章嶟不喜欢太子嘛她说“哥哥是怕你不对他讲个明白,他不懂,给你反对一下子太子当朝唱反调,又得出乱子了。”
章嶟原本准备骂的,被公孙佳给堵了回去,看了看钟源。
公孙佳拍了拍他的坐位,章嶟又坐了回去。公孙佳慢慢地说“您还没正位东宫的时候,先帝对您也是耐心讲解的。要让儿子理解父亲,父亲不免就要多操劳些。什么叫反复啊就算做成了,还有废止的呢。让更多的人明白您的想法,才能防止反复。”
公孙佳把奏本重新折好,端在手里左右晃了晃“嗯”
章嶟又把刚吃完饭的太子从东宫里薅了过来,太子很是忐忑,此时容逸已经回家了,宫门都下钥了,他要问人都没得问。到了章嶟面前,看到公孙佳与钟源才略略放心。章嶟对钟源道“你们讲给他听。”
钟源没想到章嶟的脾气会变得这么的坏,一字不敢多言,将当日章熙与他们讨论时的要点对章硕讲了。章硕不知道他爹是怎么想起来召他说话的,仍是用心记下了。章嶟最后总结道“记住了,这是太宗的遗愿,也是我要做的事,你也不能反对。”
章硕现在哪敢呀乖乖地称是。章嶟发了一通的脾气,觉得头有点晕,扶住了脑袋。章硕吓了一跳“阿爹”章嶟道“一惊一乍的做甚我好得很”招呼宦官取了只葫芦来,从中倒了两粒殷红的丹丸,又取了另一只葫芦,用那里的水吞服了。
钟源有些忧虑,想到刚才章嶟那通脾气,他保持了沉默,公孙佳更是不会多嘴,她干脆就告退了。章硕有心留下,又怕自己应付不了章嶟,跟着也走了。
大殿重新恢复安静,章嶟忽然觉得有些冷清,他倒不觉得冷,抖落了斗篷,说“去淑妃那里。”
宦官躬着腰,沉默着给他引路。
殿外,章硕与公孙佳、钟源道别,他实在搞不懂这个爹又怎么了,于是问道“阿爹这是,什么意思”
听到他话里竟还有一点点期待,钟源叹了口气。公孙佳道“殿下,今天的事情要保密。最好不要告诉别人,让陛下从别的地方听说了,我们两个呢,至多是个识人不明,以后这识人的事儿不问我们。殿下会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钟源低声道“你别吓他。”
公孙佳问章硕“殿下觉得我这是在吓您吗”
章硕也猜不透,不过牵扯到了章嶟,他还是说“我不会说出去的。”
公孙佳道“时候不早了,殿下回去休息吧。陛下面前,多看、多听、少说。”又不是天纵英才到让章嶟灰心丧气,那就藏拙吧。
“好。”
钟源与公孙佳对望一眼,默契地没有讨论,各自还家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了,章嶟的态度摆在那里呢。
回到家里,妹妹还要问什么事儿,公孙佳道“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别问。”
妹妹不高兴了“在你面前我永远是孩子呢那不是永远不能知道正事儿了我就要问”
公孙佳道“哦,看到陛下服丹药了。”
元铮道“还在服”
“之前是一粒,刚才看到服了两粒。饭量见长啊”
妹妹“咯咯”地笑了一阵儿,说“阿娘,一定是什么军国大事我不问了。”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元铮担忧地看着公孙佳,公孙佳道“没事儿,我还接着休养。”
“他又要干什么大事了”元铮断言,“要么是用梁平,要么是用苏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对你还算是厚道啦,只是让你在政事堂里歇着,霍相已是回老家歇着了。”
公孙佳道“可说呢,先帝旧臣面前怎么好摆谱还是新人好啊挺好的,我也累了。”掰个章嶟是真的累
“宵夜都准备好了,先吃吧。”
“明天接着告假。”
“你再这么下去,就该有人弹劾你不务正业,要你退位啦。”
公孙佳笑道“陛下不会同意的,他还要我为他镇慑场面呢。我走了,政事堂里就只有京派了,他才不干呢”
“还有苏、陆。”
“他们呀,先保住圣眷不失吧”
公孙佳第二天真的没有去上朝,朝上已渐渐习惯了她出现的频率,但是这一天却有一件大事发生章嶟准了赵司翰的奏本,让他再主持一场官员的选拔。
官员的选拔、考核除了正常的频率之外,有时候也会因为皇帝心意的改变而有突发的状况。一个例子就是章熙登基之后亲自考核各地的地方官。
这不罕见,但是许多人都把目光在赵、陆二人身上晃来晃去,二人都是不动声色。太子心道这就是昨夜的那个事了。他也一言不发,等到散了朝,正好向容逸请教“詹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容逸道“朝廷大政正在改变,如今立国四十余年,由建基到盛世,盛世繁华岂能抛弃各地英才呢这是必然会有的结果。陛下这是大手笔呀。其实从先帝的时候已经有苗头啦,不过许多人都说是先帝要重用南人、制衡京派,那是小人之言,先帝的气象岂是他们能够看明白的陛下不过是延续先帝的策略。”
他接下来给太子又详细讲了官员的选拔制度之类,可比昨天晚上听到的清楚多了。章硕道“原来如此。”
容逸看他这个样子又添了点同情他这个样子倒也不能怪他,他的资质也不比陛下差了,甚至更好些。
章硕也是个倒霉孩子,公孙佳提议把他们哥仨儿弄出宫去开府的时候才多大呀不在爹妈跟前,没个亲近的人教着。虽然开了府、配了师傅,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当时章嶟也年轻、谢皇后是个继妻她更年轻帝后还能再生呢,生个正经嫡子那就是铁板钉钉的皇太子,一干讲究礼法的重臣们谁不是个人精谁能想不到这一点
嫡子年幼而庶子年长,再下死力气培养庶子还嫌国家不够乱呢
所以章硕也就是一般般的读个普通的书,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望族子弟。等谢皇后与章嶟两人彻底凉了,请立太子了,他都快能娶媳妇儿了,往东宫里一放,亲爹又不大待遇他,还教个屁章硕在政治上仍然稚嫩,行事也不够成熟,常识也差一点,这都是有原因的。
既然如此,就说明他不是个天纵英主,但容逸还是决定引导一个试试。
他为章硕考虑了起来“太子不能越俎代庖,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虽安全,也容易没有威信。”
章硕问道“那,我能做什么呢”
容逸给章硕出了个主意“配合陛下,但又不插手他正在做的事。”
“愿闻其详。”
容逸道“刚才说了陛下的意思,再说殿下,太子,国之储贰,当厚积而薄发,理解了陛下的想法、做法之后,配合他要做的事。陛下是要选材,则材从何来人才也要培养、储备的殿下就奏请办学。”
“办学要怎么办”章硕边想边问,“苏铭开个渠都要嚷嚷无人可用,学校恐怕不容易开吧还要钱帛。”
容逸有点欣慰,章硕这是在想事儿了,比起章嶟一开始总是“我要”然后不管不顾那是强了不少。他说“眼下财税还是够用的,办学要用的人与开渠改税要用的人是不一样的,再者,各地本就有官学。也可以允许开私学”
容逸是有理想的人。他记事的时候本朝已经建立,成长的时代就是这个王朝逐渐强盛的时代。身为一个有抱负的世家公子,他的想法里“武功”的份量就小“文治”的份量就大。年轻时他就是名士中的领袖,儒生中的典范,“兴建学校”、“教化”是刻在骨子里的理想。他的运气在中途又稍稍打了个折扣,章嶟没把他放到政事堂,他的心却没有变。
他说给章硕的话,何尝不是说给自己的呢赵司翰已经在动手了,他要想做出点什么来,就要另辟奚径了。
两相叠加,这简直完美。配合一个太子的处置,又是双赢。
章硕却比较谨慎,问道“这样,可行么会有人支持吗会有谁反对呢”
容逸中恳地说“殿下担心苏铭阻挠预算他是士人啊士人怎么会拒绝办学”
章硕道“不错。”
容逸想了一下,又说“殿下如果还是担心,不妨可以提一笔女学。”
“嗯”
容逸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珍珍,又对章嶟接下来信心不足,他就要为自己、为女儿也留条后路,窄是窄了点,好歹算条路。他说“这样公孙至少不会反对,她在雍邑的时候也是兴办学校的。官学学生的选拔,也是不拘一格。女学不必太刻意,只要不阻拦就好,提一句士女就得啦。”
他又教章硕,凡事,只要不是必然对上的仇家,那还是尽量弄些比较可靠的盟友以及不太会反对自己的路人比较好。不要把人人都搞成仇家,要兼顾别人的利益,自己吃肉至少要给人喝上汤。这样才好办事。
他的苦心没有白费,章硕又问了一些问题之后表示了赞同,然后试着说“詹事草拟吧,这是詹事的主意,我不能掠人之美、夺人之功。”
容逸道“我为殿下起草。”
其实容逸是多虑了,他不提女学公孙佳也不会反对他的建议,广开学校是件好事儿。不得不说,公孙佳虽然总说余盛蠢,但是余盛给她描绘的“盛世”,多少在她的心底留了痕迹。
此时她还不知道容逸的打算,却与容逸想到了一起她要把女学、女官给收拾起来了。她召来了单宇,让她“拟份单子,我要请客。”
单宇问道“要什么样的单子,您请什么客呢”
公孙佳道“要有男有女,要是官员。”在她的座上,让人看到女官。
单宇想了一下,说“只怕有些人来吃了您的饭,还不如一条狗有良心。官职就那么多,同乡同僚还能打破头。要挤占名额,那女人这两个字就是最好的理由,既排挤了对手、又有维护礼法的名声,他们何乐而不为”
公孙佳道“你只管写单子谁要与他们理论我又不会吵架。”
单宇不追问公孙佳要怎么做,却又汇报说“陛下又有了个新宠,您猜是个什么来历”
“嗯,聪明的,还是笨的”
“有人终于聪明起来了。”
“是哪位打扮了美人儿讨陛下欢心啦”
单宇笑道“不愧是您淑妃。哎哟,早干嘛去了”
“住哪儿”
“就在淑妃宫旁边儿,淑妃从掖庭里选了四个,都是美人儿。我总觉得她们的身上多少有点儿淑妃的影子,我是说,当年淑妃的影子。”
公孙佳道“那就更好办了你代我拟个奏本,内廷人多了,要扩充护卫,再加一百女兵。”
单宇笑道“好。”
此后,公孙佳这里就白天看女儿上学,晚上自己请客,日子过得逍遥得紧。章嶟那里却是忙得昏天黑地,赵司翰办事稳妥,章嶟仍是嫌慢天天催着。可召天下士子,这事儿本身就是个大工程,最远的跑一个月还跑不到,他没办法急。
于是天天逼勒着苏铭,苏铭那儿目今还是没有铺开。章嶟于是想出了个招修路的事不用苏铭管了,他另选了一批人去监工。这些人也不是外人,是从梁平手下抽调的。章嶟信任梁平,也想重用他。现在仗是没得打了,便派了梁平去监督工程。
章嶟想得也很好,北方的交通网是公孙佳主持修建的,她是从军政的角度出发的,则梁平也是个武将,有何不可
这道旨意在政事堂被江平章给拦了下来,真实的想法是梁平都不识字,他怎么统筹说出来的理由是公孙佳、元铮都在京城,守边还是要靠梁平的。
章嶟权衡再三,没动梁平,却从梁平手下抽调了人来。江平章拦了个寂寞。
章嶟这抽调军中将校监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从年初到年末,进度肉眼可见地得到了提升。公孙佳也只能随他去了,因为她发现自己已经拦了章嶟许多次,再拦下去,但凡章嶟不是头猪,都会觉得不对味儿了。
公孙佳能做的是与章嶟商议一下减一点正在大兴工程的地方的赋税,将修路的徭役也给折算一下。
章嶟想到盐税一旦改完,收就会增加,他同意了。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公孙佳依旧是过着她朴素的享乐生活,表面看起来这几天是自从她当家以来最惬意的时候。实际上自从章嶟批了赵司翰奏本以来的这两年里,她暗中做了不少事。譬如给妹妹挂了个荫职,让她也成为朝廷命官的一员。再譬如将学满结业的凌峰姐妹几人正式安排进户部里当差。并且配合容逸,又在雍邑、京城各办了一所女学。
下一步,是该与赵司翰通个气,让女官也可以通过遴选了。可如果想要妹妹不受阻拦地继承公孙家,并且可以安全地传续下去不被人吃绝户,她就必须做下去,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设法修改律法或者,把“经”给改了。
但是公孙佳却还没有找到契机。
这很难,一直以来她都是在默默地做,做的时候也是靠的拳头,她自己是靠的太祖的拳头,后来其他人是靠她的拳头。若是辩论,现有的理论体系下几乎是辩不赢的,只能通过“事实”。
可是“事实”太难出现了。
公孙佳也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