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被洛泱连哄带吓,让人搬出了京畿的土地田产房宅登记簿。
仔细一查,近两个月来,史墨白已把竹海藏风阁、红月楼等多处地产易手他人,京兆尹先是吃惊,而后想想便道
“想来是史大郎那个亏损的母鸡金造成的,欠下那么多的钱,真是造孽”
还想再说,忽然想起害史家茶叶亏损的主就坐在眼前,赶紧闭了嘴。
洛泱假装没听见,将册子合上,心里早算出了大数这绝对是要跑路的架势,奇了怪了,他要篡权复国,难道不要京师了
出了京兆府,洛泱对萧国舅认真道“你送进宫去的大夫,诊了病什么也别说,只管附和太医署,否则不但是大夫,就连你也性命难保。”
“啊呀,我只是好心为太后解忧,没想到”
“你做得没错,你是王守澄找来的人,为他出力他才会对你更满意。”洛泱凑到他身边低声道
“只有他对你越信任,你才能越快摆脱他。”
“多谢外甥女提点,我这就去办。”
洛泱上了马车,听着车窗外喧哗人声,平静之外是风雨欲来的憋闷,她好想让马车跑起来,将她送到李奏身边。
今天出来之前,她让兰花模仿阿奴的笔迹,给颍王写了封信,说自己要走了,平素仰慕他的才华,不忍心史墨白再利用他云云。
既然史墨白要帮助颍王除掉齐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身戎装回京的齐王变成造反。
洛泱虽然猜不到他们会用什么计策,但让颍王与史墨白有隙,是快速打乱他们安排最好的办法。
邵春已经确定,阿奴昨天离开昊天观就没再回来,而且时间掐在关城门以前。
剩下就是阿兄的人去通知李奏,看阿奴怎么演戏了。
李奏他们已进入京畿,还有一两天便能回到长安,苏家的人一路换马赶路,当晚就见到了齐王的队伍。。
“在路上,我还一路留意,并未看见阿奴,还怕她已经赶到了前面。”
“她最初就是在灞桥边守株待兔,等到了小娘子,现在故伎重演,看她能不能有些新花样。”李奏将信折好放进怀里。
出门几个月,在边镇的时候忙忙碌碌还好,走在回京的路上,心就像脱缰的野马,恨不能一夕之间便出现在她面前。
“殿下阿奴在帐前求见”阿茂进帐来报。
她还真来了。
他們这是在丰水边扎营,明日便能赶到长安。阿奴若是连夜赶路,只怕已经到这里很久了。
“带她进来。”
阿奴依旧穿着一身道袍,头上的发髻有点乱,一脸赶路才有的风尘仆仆,她见到齐王便哭道
“殿下快去救救小娘子吧”
“小娘子她出什么事了”李奏紧张的问。
谷玡
“小娘子说要给您一个意外惊喜,带着我和荷花悄悄出了城,哪知我们刚到大圆寺附近,就遇到一伙山贼,邵春寡不敌众被山贼杀死,小娘子与荷花被山贼掳了去。”
阿奴从袖子里拿出一根金丝牡丹发簪递给李奏,那正是洛泱的发饰
“殿下,小娘子嘱咐我,若是见不到您,就到前面子午关去找人帮忙。”
此处离城五十里,不远处就有座大圆寺,风光不错,经常有城里的文人雅士到寺里吟诗作对。
而洛泱是个经常突发奇想、聪明有想法的人,若是前面部分还会让李奏有所怀疑,最后这個“向子午关守军求救”,确实像是洛泱才有的缜密心思。
讲得有理有据,证明阿奴在苏家没少用心。
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放在这位小娘子身上却显得很正常。李奏蹙着眉在思索若是没有提醒,自己会不会上当
他看着阿冽道“带上人过去看看,打听好情况,赶紧回来汇报。”
“人就在大圆寺对面的山坳里,殿下,要赶快过去,那些男人都如狼似虎,我怕小娘子”
“知道了,你在前面带路。”
齐王看了阿凛一眼,阿凛默默退出了帐篷。
此时天空没有星月,漆黑一片,阿奴领着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山坳方向走。齐王的护卫明面上只有两百来人,大多数是凤翔军。
“殿下,再往前下坡就是了。”
阿冽也回来了,他抱拳道“殿下,山坳里有灯火,像是有不少人,就不知道是不是那伙强盗。不过,我们看见山口有辆翻到的马车。”
“就是他们因为我是个女道士,他们才放了我”阿奴话没说完,被默默走到她身后的李琛一掌打晕过去。
阿冽看了地上的阿奴一眼,低声道“殿下,山谷里至少七、八十人,不像是强盗,倒像是训练有素的官兵。”
“官兵把我们骗下去,只怕不是为了杀人。派人到合适设伏的地方找找,说不定有埋伏。”
这么一说,在结合苏府的提醒,大家都明白了
只要他们下了山坳,山下的人和埋伏的人立刻会相互呼应,让他们变成“乱军”。
那么,根本不需要杀掉他们,只要有人到神策军营报告,立刻会有神策军过来剿杀,又或者那些神策军就在不远处,就等着他们上钩。
月黑风高,根本不需要真相,趁乱杀了齐王,他们也没错。
就是让齐王逃了,凭他们已经交过手,任他如何申辩,圣上也绝不会相信。
“给山口那辆马车套上马。”
阿冽他们将马车装好,将地上的阿奴扔到马车上,将她的衣服点燃,很快,火就会引燃她身边的火药包。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