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2 章
    这几个月,慕楠大把大把的钱花出去,将这几年的积攒花了个精光,好在他有空间,交通也便利,在一些大批量的食物上,他可以直接去原产地购买,少了运输成本,能省不少钱,但再如何节省,钱还是不够用,面对已知的未来,那是准备的再多都不嫌多。



    为了方便收货,慕楠专门租了个小仓库,还请了个退休老师傅,一个月三千,就白天看一看仓库帮他收个货,晚上他会过来,装作出货的样子将东西都收进空间。



    今天这是最后一批,仓库的租期也到了,剩下那些过于零碎的东西,他可以直接快递到家里。



    吃过饭的慕楠给看门的老师傅用手机转账的结了工资,又出门去租赁公司交还了钥匙拿回了押金,回去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看着手里的钱,慕楠又去超市里逛了一圈。虽然该买的差不多都买全了,但以后的钱连废纸都不如,趁着现在还能正常物价花销,能买一点是一点。



    慕楠自己的钱其实早就花光了,现在花的,是每年秦淮寄回来的。



    秦淮,那个早就不知不觉融入了他生命中,却又一走了之的人。



    他跟秦淮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竹马,秦淮大他两岁,当初他父母去世,他年纪也还小,根本没有自主权,要么送孤儿院,要么被亲戚收养,可是他不愿意住亲戚家寄人篱下。他家的条件算起来虽然只能算是小康,但父母对他很溺爱,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也养成了他一些骄纵的性子,他宁可一个人住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也不想住进别人的家里。更何况虽然他没了父母,但秦淮还在这里,对他来说,他的家就还在,所以他根本离不开。



    好在他家亲戚也没多想收养他,虽然他父母有意外赔偿,还有保险赔偿,加起来的钱不少,能让他衣食无忧的完成学业甚至还有富余,可多一个孩子,终究是个麻烦。最后在慕楠执拗的闹腾下,亲戚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名义上收养了他,但他还是住在自己家里,就由对门的邻居,秦淮的外婆帮忙看顾一下,反正从小到大,慕楠几乎是长在秦淮家的,而且那个亲戚家也住的不远,十来分钟的距离,偶尔来看看就行了。



    那一年他十岁,十岁对于一些大人来说,可能就是个根本离不得人的孩子,但对于遭逢了一次巨变的孩子来说,不说独当一面吧,照顾自己肯定是可以的。而且他并不是无人依靠,除了父母,他还有秦淮。



    秦淮的外婆是在他十五岁那年走的,年纪太大了,走的很安详,那一年,才刚十七岁的秦淮跟他一样,都成了孤儿,但他们拥有彼此。



    秦淮说,以后就剩他们相依为命了。那时候慕楠对于未来并没有多少害怕,外婆虽然也不在了,但他们有彼此。



    却不想没过多久,秦淮那个只在照片上见过的父亲找来了,强硬的带走了秦淮。这一走,慕楠上辈子到死,都没再见过秦淮。



    秦淮的父亲应该挺有钱,定居在国外,一开始,在他的哭闹下,秦淮告诉他,他不会走的,这个所谓的父亲,他从来都当不存在一样。可是后来,坚定说不走的秦淮还是走了,两个没成年的小孩,怎么执拗的过一个成年人,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可是那时候的慕楠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满心只有秦淮离开的背叛。



    起初慕楠只能以决绝的姿态,断交的强硬来反抗秦淮的离开,带着那一丝即便低头恳求还是被背叛刺伤的自尊心,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秦淮能回来,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十几年来连面都没露过一次的人,轻易就能让秦淮跟他离开。尤其是听到一些邻居不经意的一句血缘到底是血缘,简直就像是在他的心口戳刀子。



    面对空空荡荡的屋子,那时候慕楠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他真的是孤儿了,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空的不止是屋子,还有那颗心。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他封闭了自己,以将自己从秦淮世界里剥离的方式来报复秦淮的背叛,甚至选择了一所远离这里的住宿高中,就好像要丢开这里所有的一切,跟秦淮再无瓜葛。然而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用着最幼稚的办法,希望秦淮能回来而已。



    这些决绝,也只是他用来逃避独自承受未来的茫然无措,还有失去秦淮的恐慌害怕。



    慢慢长大的慕楠渐渐懂了当年秦淮的无奈,他相信如果可以,秦淮绝对不会愿意跟他父亲走,可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但慕楠的理解并不意味着这段冰封关系的回暖,他反而更加害怕去联系秦淮。



    在那个陌生的国度,秦淮的新生活,新朋友,崭新的一切,却跟他再无半点关系,也许秦淮早就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成功的,被人喜欢的,受人追捧的,更甚至,他说不定重新有了一个关系亲密的,能替代自己的朋友。只有他自己,还活在过去里。



    他以为他们还有很多的时间,以为自己总有一天,能鼓起勇气去面对跟记忆里不再一样,或许变得陌生,甚至像许多成年人,带着一丝追忆,风轻云淡谈论着过往的秦淮,慕楠想着,等有一天他能接受一个跟他再也没有半点关系,只是一个曾经邻居的秦淮时,应该就是他有勇气重新跟秦淮联系的时候。



    只是上辈子,他到死都没生出这份勇气来。



    秦淮虽然离开了,但每个月都会给慕楠寄生活费,还包括了每年的学费,只是这笔钱慕楠上辈子一分都没动过,他父母去世后的赔偿款,足够他念完大学,他不知道秦淮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赚的,还是他父亲给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不想用。



    但这一次,慕楠将这些钱都花干净了,他想,也许秦淮看到他的账户空了,会不会担心他出什么事,回来看一看,现在的他们,是秦淮找他很容易,因为他就在这里,从未离开,可是他找秦淮很难,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现在的秦淮在哪里。



    当初是他强势的跟秦淮断联,但每个月秦淮给他寄生活费让他有种秦淮依旧跟他保持着联系的错觉,这份错觉让他误以为,只要等他准备好了,随时都能找得到对方。直到他重生后主动的去找秦淮时才发现,一个汇款的账号根本找不到人,更何况这汇款账号还是国外的一家信托基金。



    重生后找不到秦淮的慕楠慌了,他到处去找所有可以联系上秦淮的人,但大部分人都在这些年的断交中失去了联系,只唯有一个到现在都还没搬家的江轩。重生后慕楠去找过江轩,可惜江轩说他也很久没跟秦淮联系了,而曾经联系的网络账号也早就遗失了,他也不知道秦淮在哪里。



    直到现在,慕楠依旧一边囤积货物一边寻找秦淮,他将可能这辈子也找不到秦淮的恐慌深深的压制着,努力保持冷静的为今后的末世做着准备,他不知道如果这辈子同样再也见不到秦淮他会怎么样,也许会比他所想的还要崩溃。



    看着收银员递回来的卡,这张卡里是秦淮给的生活费,里面的最后一笔钱今天也彻底花掉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拎回家,慕楠一点点的归类放好,一边盘算着还需要补充什么东西,一边习惯性的打开了很久以前的联络群,可惜里面静悄悄的,他所有的打听和询问都没有回应。



    第二天一大早有工人来敲门,慕楠特意定制的中空加厚钢化玻璃,打算将家中能换的都换个新。上一世因为雾霾宅在家里的时候,这些漏风的门窗的确让他担忧害怕了一段时间,所以这一次,他早早的做好了防护。



    除了更换玻璃,连家中的空调慕楠也特意换了一个,空调是他专门飞国外定制的,虽然国内也有能抗八十度高温的高温型空调机,但大部分这种空调机都是各种厂房,高温工作环境下安装的,所以机型很大,根本不能装家里。



    但国外一些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将这种高温型技术运用在居家上比较多,虽然价格比国内贵多了,但胜在体型小巧好安装。他预定了两台能抗高温的家用型空调,安装一个在家里,放一个空间里,留着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备用。



    上一世等到雾霾散去,酷暑袭来,几乎所有的家用空调都罢工,国家临时组建了多个避暑场地,可人一多,哪怕避暑的地方也有冷气,却收效甚微。



    当初慕楠就呆在家里,天气温度过高导致空调用不了,但他空间里有水,他就是靠着空间里储备的水,度过了第一个煎熬的酷暑。这一次有经验了,准备也做的充足,总不至于过的比上一世还要狼狈。



    家中拆窗户的时候,慕楠就住到了隔壁,也就是秦淮家。秦淮虽然没有回来,但慕楠却从未离开,每个月至少会请一次钟点工来做个大扫除,现在自己家里不能住,他就干脆卷铺盖卷的住过来。



    之前慕楠还想过,要不要把自家的房子卖掉,然后住秦淮家,可是后来想了想就算了,他们家住门对门,所以不管卖给谁,都有可能不小心暴露一些秘密,而且卖了房子一走了之也就算了,但住的这么近,末世后要是因为房子闹出一些纠纷来,实在是不划算,还不如外面的大铁门一关,自己住的安静些。



    工作人员换窗户的时候,慕楠在一旁仔细监工,让他们一定要将密封做好,上一世他其实没在这里住多久,比起政府组建的避难基地,更早开放的是一些私人避难场所,只需要交一点粮食,就能有一个可以避暑,又能避寒的安居点。



    当时他们这个社区很多人都心动了,慕楠其实一开始并没心动,后来是因为发生过一次地震,虽然波及到这边的时候,已经算是威力很小的余震,但还是塌了很多房子。好在他所在的地方并没有出什么事,但防不住万一后面再有地震呢。



    而且那段时间,这边断水断电太频繁了,有一次将近一个星期才来几个小时的电,还停了好几天的水,这么炎热的日子停电停水太难熬了,去那种私人的避难基地,别的不说,一天至少能保持几个小时的供电。



    慕楠想着,他有空间,不管在哪里总归饿不死,加上当时决定一起走的人不少,慕楠也就一起跟着去了。



    不谈在那种私人基地里吃过多少亏,慕楠这次选择留下的更多原因,还是想要等一等,他害怕秦淮的改变,但又本能的相信他所认识的秦淮对他永远不会变,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很复杂,但不管怎么样,这一次他想要留在家里等待的久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耐热空调杜撰的,别当真。



    另外十岁小孩父母双亡,亲戚名义领养实际让孩子自己过日子这个剧情大家别觉得夸张,我是借助了身边的实例写的,因为身边有这种真人真事,我才敢这么写,怕这个剧情引发啥争议,所以特别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