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咬小钩, 是许多钓鱼者十分头疼的事情。
明霞前面七个钓钩下的顺利,就是指她下的鱼饵没有被大鱼给咬到。
身为钓鱼者, 看到大鱼,当然是见猎心喜,但是大鱼身强体壮, 如果技术不行, 遛鱼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轻则大鱼脱钩, 厉害一点,鱼线都会被扯断,鱼竿都会折断。
在钓鱼界的传说中,也不是没有被厉害的大鱼扯进水里的倒霉事。
特别是明霞现在用得是细线细钩,一旦把握不好, 被上钩的大鱼一挣扎, 一点一滴汗水赚回来的珍贵鱼钩鱼饵, 就要断线脱钩, 打水漂了。
明霞先前只下饵,不打窝,也是为了不吸引湖中的大鱼过来瞎掺和。
不过, 既然有大鱼咬钩了,明霞也没打算束手让它跑了, 而是全神贯注,把自己不多的经验都用上,希望能实现小钩钓大鱼。
明霞努力把握好力道, 不轻不重地控制着鱼钩上的大鱼。
这就是钓到大鱼的时候,必须在水中的遛鱼,不可能直接用竿子把鱼提出水平。
遛鱼需要技巧,不过感觉也很重要。
明霞在上辈子,只将钓鱼作为一个业余的休闲爱好,去钓鱼的次数不多,碰到大鱼的次数更少,仅有一次,也是细线小钩,不过是将鱼竿交给身边一位经验更为丰富的钓友控制,最后拎上来一条将近两斤的鲫鱼。
明霞那次虽然没有上手,但是也听钓友们细细讲解过。
遛鱼的目的,是为了消耗鱼的体力,把鱼弄得精疲力尽,然后才能把鱼弄上岸来。
在这个过程中,钓鱼人一定要稳住,不能心急,不能慌张,心态越平静,才能在这场跟大鱼的角力中,获得胜利。
实际上,说垂钓是一项体力活,其实一点也没错,特别是钓大鱼的时候,是对垂钓者体力的严峻考验。
明霞左右控制竹竿,时收时放,偶尔微微上提加深倒刺的伤害,在与大鱼的对抗中,明霞体力再差,也要把一口气撑住,一旦泄气,没有把握好,让鱼占据主动地位,想要控制好遛鱼的节奏,就更加困难了。
根据以往钓友的经验,一般四斤重的鱼,根据不同的种类,遛鱼时间在5到10分钟左右。
明霞能看到大鱼的青影在水里游窜,她也不敢将鱼线扯得太近,怕激起鱼儿求生的挣扎,将鱼线弄断了。
站在岸上,明霞能明霞的感觉到,最初活力十足的大鱼,在八字遛鱼的过程中,体力不断消耗,游动的速度和挣扎的频率,都变慢了。
这个时候,明霞的手臂已经抬得发软了。
坚持住。
明霞咬紧了牙关,此时正是关键时候,坚决不能放弃,撑住了,就是一条能让她们一家四口大吃一顿的大鱼。若是没撑住,就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等明霞不时看到那条大鱼翻起金黄色鱼肚,她的嘴角才露出一丝笑意。
看准时机,明霞开始后退,将这条看起来体力已经消耗殆尽的大鱼往岸上拖。
超过三斤以上重量的鱼,就不是用钓了。而是将其拖上岸,然后用抄网网住,捞上来。
明霞没有抄网工具,但是她有一个同样能够漏水的竹篓。
她将那条鳞片金灿灿的大鱼尽可能拖近岸边土地旁的浅水区域。然后将竹竿夹在腋下,另一只空出的手臂拿起竹篓将里面的小鱼往空地上倒去,然后拿着竹篓,跑到那条大鱼旁边,也顾不得湖里的水,直接朝着大鱼罩了下去。
岸边的泥土和大鱼一起被竹篓一兜捞了进去。
浑浊的水,顺着竹篓的缝隙,将明霞的衣服裤子全都淋湿了。
那条鳞片带着金色的大鱼,因为脱离的水,再次挣扎起来。
只不过,被困在竹篓,这条鱼想要跳出来,还是比较困难。
明霞看到它的动静,赶紧拖着竹篓离开湖边。
不要小看这些野生动物的求生欲,若是一时小心,让这条大鱼最后跳出去,游走了,那她可亏大了。
将这条鱼拖到距离湖边十多米的空地,明霞才喘着气,浑身都是泥水,跑到倒小鱼的地方,把那几条已经死了的白条鱼,捡回竹篓。
摘了大西瓜,也不能把芝麻丢了。
弄完这些,明霞才安心坐下,恢复体力。
湿答答的衣服贴着皮肤,被山风一吹浑身透着凉意,明霞也没有力气在意,她看着云层很厚的天空,忍不住露出一个极为灿烂的微笑。
难怪上辈子那些钓友们,总喜欢吹嘘自己钓过的大鱼,然后对她水桶里的小白条,嗤之以鼻。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钓上一百尾的小白条,也比不上钓一只五斤重的鲤鱼来得爽快。
还真是挺爽的。
明霞坐着恢复了大半体力,才走到竹篓边,仔细看起自己的战利品。
竹篓里的大鱼,已经奄奄一息,挣扎不得,只看到鱼鳃微动,鱼嘴一开一合。
明霞伸手抹开鱼身上的泥,认真观察。
这是什么鱼
这几天,明霞在野外发现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植物,不知道这只钓上来的大鱼,是否是她认识的品种。
看鱼头的外形,与明霞认识的鲫鱼极为相似,考虑到鲫鱼本身就有许多品种,想来应该是鲫鱼的一种没错。
只不过,与明霞经常看见的小奶鲫鱼不同,这只野生的鲫鱼鳞片泛着淡淡的金色,就连鱼肚白的位置,都像渡上一层金膜,整只鱼体态浑圆匀称,可以想象它在水中摇头摆尾的憨态模样。
鲫鱼有金鳞,明霞倒是并不觉得奇怪。要知道,金鱼就是由鲫鱼进化而来的观赏鱼,别说带点淡金色,就是红橙蓝紫银白五花都是常见。
明霞倒是听过一种说法,据说野外环境下生存的野鲫鱼,鳞片会比人工饲养的鲫鱼,颜色更黄,更闪耀一点。
除了鳞片颜色之外,更让明霞觉得诧异的是这只鱼的大小。
有句俗话说,过斤鲫鱼赛黄金。
按照常理,两斤多的重量,也已经是鲫鱼的生长极限了。
鲫鱼不像草鱼,长肉快,超市里卖的基本都是三四斤左右,而二三十斤的草鱼,还真不稀罕。
真从水里钓上一只四斤多的鲫鱼,都能直接当新闻猎奇宣传了。反正明霞上辈子也没听说有谁钓过。
野钓鲫鱼,不包括那种人工培育的工程鲫鱼,单指常见土鲫鱼,超过半斤,就能算大鱼了,超过一斤,也很稀罕。绝大多数,钓友们能勾到的鲫鱼,都是不到巴掌大的小奶鲫。
明霞在湖边折了一把新鲜的野草,铺在竹篓的面上,然后将其背了起来,大步往家里走去。
这回家的一路,她还琢磨着,自己这回,运气着实不错。
按照鲤鱼的生活规律,它们通常在水域的下层活动,这只大胖金鳞鲫鱼,不知什么原因,竟然跑到水皮子上,来咬她放下的小蚯蚓。
不过,明霞也不确定,这种生长在野外的大鱼,肉质口感是好是坏。
虽然很多人普遍认为,野外生长优于人工饲养。不论什么食物,套上野生二字,就自带光环,似乎都比人工饲养高上一等。
但是,实际上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野生食物的品质口感如何,还是需要看其生长的环境。
就像分布范围十分广泛的野鲫鱼,野外水质的高低,才是决定鱼肉品质的关键因素。
根据明霞从钓友们听来的经验,通常浑水水域生长的野鲫鱼,口感要普遍优于清水水域。
大概因为浑水水域水质肥,微生物多,因此野生鲫鱼生长速度快,肉质细腻,土腥味少。
而清水水域,水质清澈,营养富集物少,鱼儿生长缓慢,鱼肉较老,可能味道也不算好。
当然,这只是通常情况,这自然界中,环境变化万端,难以统一一概而论。
放下偏见,那些科学方式饲养的家禽牲畜,鱼虾水产,也未必会比野生差。
当然,明霞如今这食不果腹的情况,可不管这只鱼的滋味优劣。
只要想到鱼肉中富含高蛋白,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甭管它肉质多老,口感多差,明霞都能将它给咽下去。
再怎么说,至少比苦药好吃多了。
因为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明霞回去的路上,几乎是一路小跑。
绕是此时已经逐步入夏,天气转暖,湿衣服贴在身上,水的蒸发还是带走了一部分体温,让她觉得皮肤上透着阵阵寒意。
明霞快回破屋时,心里还暗暗庆幸,前些日大花从山上挖了几棵野姜的根块,正好马上可以煮碗姜茶驱寒。
明霞喘着气跑进小院子时,可把坐在石墩上,正在收拾竹片竹条的三位小丫头吓了一大跳。
她们猛地看到出门前还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娘亲,浑身都是泥水,一身狼狈,半跑着冲进来,把身上的竹篓往地上一甩,咧嘴大笑喊道“孩儿们,快给娘烧点热水。”
大花虽然没有弄明白目前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却马上接收到了明霞所说的信息。
明霞话音刚落,她便跳起来,转身去取水。
二花巴眨着眼睛,有些困惑地盯着明霞放在地上的脏兮兮的竹篓子,吸了吸小鼻子,歪着小脑袋,似乎正在很认真地思考着什么。
明霞没顾上这个小姑娘粘在竹篓上的小眼神,让大花帮忙烧热水之后,就直奔自己住的房间。
明霞全身上下的衣服,只用一个老粗布袋子装着,也就刚刚好两套。衣服已经不知被其他人穿过几手,改了又改,补了又补,就算放在这个时代,也算很差。
明霞把自己收拾干净,才带上脏衣服走出屋子。
大花动作利落,明霞出来就看到她蹲在火堆旁边,黑陶土盆子里的水已经冒出了白泡泡。
她带回来的竹篓子放在原地。
虽然与明霞相处几日,三个孩子的性情略微活泼了点,但是在某些时候,她们还是十分拘谨。就比如此刻明霞没出来的时候,三个孩子就算好奇极了,也没有翻动明霞背回来的竹篓子。
这是她们从小在游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吩咐,是不能随意碰大人带回来的东西,否则被游老婆子看到,就是一顿狗血淋头的破口大骂。
明霞打了个喷嚏,赶紧搓了搓手心,找出放在院前石头上晾晒的野姜,拿起小镰刀,往快要烧开的水里切了几片,才开始挽起袖子,准备收拾竹篓里的鱼。
明霞掀开竹篓里的野草,扔到一旁。
早就牵着妹妹蹲在旁边,满心好奇张望的二花一声惊呼,大喊道“阿姐阿姐,快过来,娘带回好东西了”
二花一眼就盯上一个大鱼眼珠子,兴奋地跳了起来。
明霞先将自己计划中的小白条捡了出来,放在一旁,最后才将预料之外大鲫鱼,整只拎了出来。
明霞一路走回来,那只鲫鱼已经死干净了。鳞片比刚出水时,暗淡许多,不过鱼眼还是十分清澈,鱼肉应该还是十分新鲜。
不过,这种天气,这鱼放不了隔夜,要马上吃。
明霞处理起鱼来,十分利落,取下变形的鱼钩,明霞开始处理起鱼鳞。
她年轻的时候,收入不算很高,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就喜欢去超市买活草鱼,一斤不到十块钱,一只四斤五斤重,加点手工费,让超市杀鱼的师傅剔骨削薄片,配上现成的水煮鱼酸菜鱼汤包,又实惠又美味,还干净卫生。
这条鲫鱼,与明霞当初在超市里看见的草鱼重量差不多,明霞考虑了一下现有条件,决定还是切大块炖汤。
她早饭没吃,就跑去钓鱼,肚子早就饿得发慌。
“这是娘早上钓到的,当我们今天的饭菜。”明霞把那块原先被当成刀的铁锅废片找出来,正好当做刮鳞片的工具。
一直在姐妹中,作为捞鱼虾担当的二花,此时心中充满了对自家娘亲的崇拜。她在心里默默对比,娘弄来的这只大鱼,一只的重量比她捞过的所有鱼虾都重。
透过飞溅的鱼鳞,二花看着明霞咬牙切齿猛刮鱼鳞的模样,不由在心中大喊
娘真是太厉害了
“鱼鱼鱼”三花年龄还小,只觉得这只大鱼出现在眼前,真是太有趣了,两眼放光,在旁边手舞足蹈的叫着。
帮明霞照看火堆的大花,也忍不住感叹道“娘,这只鱼好大。”
她们三姐妹从小到大,别说吃,见都没见过这种大鱼。
铁屋村的山上虽然有湖,但因为湖面很小,又是铁屋村村民的饮用水来源,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所以极少有人上山捕鱼。
铁屋村世代村民的食谱里,大部分是靠山吃山,河鲜海鲜的数量非常少。
明霞所知,以前,铁屋村日子稍微富裕点的村民,能吃掉的海鲜,也就是赶集时,与旁人换的鱼干虾米。
刚才背着鱼回来的路上,明霞也考虑过,游香美昨日帮她修屋顶,还有明发云二伯一家人对她们的关照,以及曾经在断粮时给她们送来地瓜米的铁头娘,她是不是要把这条鱼送过去,以表感谢。
但是,明霞思考再三,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首先,鱼只有一只,给谁都不太好。
其次,大鱼在村里拿出来,招了某些人的眼,不一定是好事。
还有最重要的是,明霞和三个小丫头,从外表就能看出严重营养不良。明霞必须先把自己和孩子们照顾妥当,才能提感恩的事情。
所以,明霞也不打算把这只大活鱼做其他用途,打算直接跟三位小朋友,把鱼吃了。
明霞在处理鱼鳞的时候,二花的说话声没有停过。
相处这十来天的时间,明霞就没听这丫头说过这么多话。
“娘,娘,你是在那边水潭抓到鱼的吗”
“这么大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你下次钓鱼的时候,能不能带上我,你放心,我跑得速度可快了。”
二花的问题很多,明霞虽然手中在忙,但也很有耐心,一一给她解答。
三位小朋友蹲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爱摸鱼虾的二花,恨不得今天早上,能当她娘的小尾巴,一路跟过去,看她娘的丰功伟绩。
大花看明霞刮完鱼鳞之后,破开鱼肚子,拉出鱼肚里的鱼内脏和腮,将明霞的动作学了个仔细,然后问了明霞一句,经过明霞同意,就捡起地上的小白条鱼,清洗干净,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处理起来。
明霞买的两个刀具,都不太适合处理这样的大鱼。
不过,明霞也不用切割精细,只要大概分成小块,就能下锅烹饪了。
小水果刀锋利,切肉。
小镰刀有尖齿,锯骨。
在三双期待的目光下,明霞终于把整条大鱼给分解成块。
而大花跟在明霞旁边,边学边练,居然也把明霞钓上来的七只小白条给弄干净了。
明霞看了看小白条和大鲫鱼的肚子里,发现它们肚子里的内脏看起来比较干净,说明这个地方的水质相对不错。
四斤重的鱼,看起来蛮大,但其实也不太耐吃。
胃口大一点的成人,三四个结伴去吃水煮鱼,如果点个四斤的鱼,可能还要加上点其他菜,才能吃得爽快。
明霞想了想,将大鲫鱼的鱼肉相对均匀的分成了两份。正好现在吃一顿,晚上再吃一顿。
明霞处理完自己的鱼,看了看大花处理的小白条,肯定地点头称赞道“清理得很干净漂亮,大花学得很快,很棒”
明小丫以往终日忙于各种劳务,很少有时间与女儿们交流,就算说话,也只是让她们干活,这种满目赞赏的夸奖,更是从来没有过。
大花不好意思地低头,看着地面,不知道该回什么话。
将一份鲫鱼肉块放入烧开的野姜汤里,添了一把干柴,把火烧旺。
剩下的一份鲫鱼鱼块和小白条鱼,明霞在附近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放好,上方还用昨天编织的大斗笠盖好。
鱼汤沸腾时,明霞先给自己舀了一勺热汤,小口小口地喝着,驱走身上隐约的寒气。
不过,这个时候,汤里盐还没有加,鱼肉的味道也没煮透进汤里,除了野姜火热热的辣味,汤的味道非常寡淡。
大花看了一眼盯着黑陶土盆子目不转睛的两个妹妹,想了想,忍不住碰了碰明霞的袖子说道“娘,你还记得吗后天是大集的日子。”
大花所说的大集,是指赶集的日子。
这个年代,商品交易没有将来那么发达。
像铁屋村这样位于深山里的乡村,十里八里隔着大山,根本找不到每日经营的店铺,所以村里人想要买卖,用比较廉价的价格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都要在乡镇赶集的固定时间,走老远的山路赶过去。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若是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稳定的商品经营的店铺,赶集的现象就比较少了。
白山镇,在六十年代初期,改成白山公社,这里的集市,就是附近三十多个村落村民聚集,进行以物易物交易的场所。
在六十年代以前,集市里还有用钱币交易,不过后来随着集体制改革,货币交易很少放在明面上,大部分赶集的村民,为了避免麻烦,都是以物易物。
白山镇的集市,有大有小,日期逢二号,八号,是小集,参与的人比较少,大多数是距离白山镇比较近的几个村子的人参加。
而每个月逢五的日子,才是热热闹闹的大集市。像铁屋村这样距离公社比较远的村落,村民通常只参加大集,很少参加小集。
大花之所以会提到赶集这件事,原因是她前几天跟着明霞上工回来的时候,听明发云叫住明霞,说是明霞单独立户的事情,村里的手续已经办妥当了,让明霞赶大集的时候,去镇上把材料交了。
年龄还小的大花,没有完全听明白明发云这位二伯爷的对明霞所说的话,但她隐隐约约知道,二伯爷让她娘亲去做的事情很重要,没弄好的话,以后可能还要被她奶找麻烦。
于是,大花的心里,就牢牢地记住这件事情,生怕明霞一不留神,给忘记了。
这几天来,每天都要提醒一次。
明霞看了一眼面色有点焦虑不安的大花,拿起旁边的竹筒勺子,在黑陶土盆子里搅了搅清冽见底的鱼汤,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记着呢”
鱼肉的味道,在加热的过程中,已经飘了出来,明霞感觉虽然没有葱蒜料白胡椒之类的调料,但从鱼汤的味道判断,应该也不腥。
二花没有注意到姐姐和娘的交流,而是忍不住啃起手指,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上下翻腾的鱼肉。
好想吃,好想吃一口。
“娘,我也想喝口汤”二花憋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
“行吧”明霞看到鱼肉确定熟透了,往里面撒了一把野葱葱叶,让鱼汤味道更香,然后才给三位小朋友去取自己的竹筒碗。
竹筒碗,是明霞昨天在游香美帮忙修屋顶的时候,用竹筒加工成的。
制作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取一截封闭的竹节,把毛边修理光滑,然后借了游香美的柴刀,劈成两半,就能直接当碗来用了。
明霞特意选了竹子头的部位,直径大,游香美又嫌弃竹质,修葺屋顶柔韧性不够,派不上用场,正好用来当碗。
明霞给她们舀了鱼块,趁着放凉的功夫,开始教她们吃鱼。
三位小朋友,吃过的鱼,大概也就比米粒大一些,直接嚼了吞了,也不用剔鱼刺。
但是现在碰上鲫鱼,就必须万分小心。
鲫鱼的鱼刺,是出了名的多,对初次尝试吃鱼的小朋友来说,简直是太不友好了。
细小的鱼刺,分布在肉里,吃起来很不容易。
但是,鲫鱼鱼肉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给她们调养身体,总不能让这些小家伙像孕妇一样,光喝个汤吧
所以,明霞就打算教大花二花用最笨的方法吃鱼。
鱼刺多
没关系,我们有时间,用手慢慢把鱼刺拔干净就行了。
没有经验,带刺的鱼肉在嘴里分辨不出来,那就眼睛也来帮忙,把鱼刺全部弄走,就可以放心点吃了。
不过,这办法只适用于年龄大一点的大花和二花,而才三岁的三花,虽然听娘教导的时候,也学着大花二花的样子,煞有其事地点头,但明霞还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吃鱼,还是打算亲自动手帮她剔鱼刺。
闻着鼻尖前的鱼肉味道,两个小姑娘用洗干净的小手,将自己竹筒碗里鱼块上的刺,一根一根拔掉。
大鱼有大刺,刺虽然多,但发现得也容易,将肉眼可以看到的鱼刺拔光了,她们还会按照明霞所说的,用竹筷把鱼肉分开,仔细检查筛选肉里的刺。
明霞先在刺少的部位,用竹筷子撕了一小块,喂给三花,让她成为第一个吃上鱼肉的人。
随后,明霞也给自己夹了一块。
鱼肉刚刚入口,明霞就忍不住闭上眼睛,放慢咀嚼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