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小文家坐了将近一个小时, 两人的话题从明小丫那位挨千刀的前夫,到不知羞耻当小三的寡妇,再到董小文编织的新毛衣穿到县城让她倍儿有面子, 一个小时的话题五花八门, 还是明霞看天色渐过, 不得不出声提醒, 董小文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
董小文停下来后, 立马跟自家婆婆打了声招呼, 让然后扯着明霞往供销站赶去, 帮她办浆浆津干果的手续。
如果放在上辈子,董小文这个人的脾气,跟自己是南辕北辙, 万万说不到一块去。
她日子得过且过, 喜爱家长里短的闲话,工作懈怠, 脾气一般,平日在柜台后面懒懒散散,将一个服务岗位硬生生做成了大爷摆款, 傲慢难以交流,放到后世绝对要被消费者投诉到拎包走人。
这样的人,明霞以前一贯是敬而远之。
但在这个时代,董小文却是明霞遇到唯一一个个人意识很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生活的女性。
正是因此, 反倒让明霞觉得有几分亲切感。
几十年之后,女性权利的斗争在舆论中常被污名化,明霞的一位朋友,就经常在网络上用激进的言语, 讽刺和抨击社会上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禁锢和歧视。
她和明霞都是不婚不育主义者。
这位友人在年轻时,与明霞的关系并不算亲近。但随着年岁渐长,她们身边许多好友结婚生子,精力兼顾家庭和事业之后,难有时间出门相聚,所以反倒是她们两个只需要在事业场上打拼,时不时还能出来聚聚,关系也就融洽亲近起来。
她们两人拒绝婚姻和生育的原因却不相同。
明霞推崇自由无约束的生活方式。如果与人组建家庭,生育后代,她的责任心让她无法拒绝履行生为家庭成员的义务。生育和抚养后代,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物种中,都是需要父母殚精竭虑的事情。她不愿意牺牲自己。
明霞的想法无关男女,如果换一个性别,她依然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她的那位朋友,拒绝踏入婚姻殿堂,排斥生儿育女,却是因为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付出感到绝望。她在网络上是一位战斗力爆表的博主,每天收到的恐吓血腥文字图片可以按吨计算。
两人虽是好友,但在某些观点上,确却是有分歧。有时碰头吃饭,聊着聊着,就会争论起来。
明霞在主张女性权利上,一直都是温和派。她始终认为,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高涨,女性地位会越来越高。激烈的抗争,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对策,反而会加重性别对立。
而她的朋友阿弹,观点与她恰恰相反。她坚定地认为,女性权利数千年来一直处于被剥夺,被封杀的状态,即便近几十年看似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依然充满了不平台。唯有通过激烈的手段,去打破局面,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女性地位提高。
她们两人辫了不知道多少次,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明霞来到这个时代。
她和阿弹谁也争不过谁,便有赌约,算是笑言,谁先认了错,便请对方一顿老计家的私房菜。
若有幸运,能重新走回上辈子的人生轨道,她应该请阿弹吃三顿的老计私房菜。
董小文领着明霞昂首阔步走进供销站,跟柜台另一名售货员打了一个招呼,便带着她往侧门拐去,来到供销站后院。
后院有供销站的库房。
董小文取出身上的钥匙,打开供销站库房的门,然后指着一个地秤,说道“明霞,你将那果子拿出来,我们过称,然后给你算钱。”
明霞直接将放在竹篓底部的一个长条形的编织篮拎出来。因为分量比较大,叶片包装不方便,明霞便直接和大花一起编了一个竹篮子,装这些浆浆津果实。
虚拟购物平台上,倒是有不贵的塑料袋卖,但白山镇附近很少看到人们使用塑料袋,一些比较零散的加工食物,乡下人多用荷叶,芭蕉叶或者其他大叶植物包裹,像供销社粮食站这样的国营单位,大多数用纸张包装,明霞自然也不能把塑料袋大张旗鼓地拿出来使用。
董小文将整个竹编篮子放在地秤上,捡了两个不大的秤砣,移了几下刻度,最后称出来的斤数是十二斤二两。
董小文给明霞算十二斤。
二两扣去,算竹篮的重量。
董小文虽然有收购权限,但最后收购商品的重量和开支,都要经过供销站站长过目,所以董小文这一方面算得明明白白。
“十二斤,我给你六块钱。”董小文直接从自己裤兜里掏出一个手帕,摊开手帕,手帕里放着一叠钞票。
“小文姐,怎么是你出钱”明霞楞了一下,疑惑问道。
“没事,这是我们的老规矩,我们站里人手头上都有一笔款子,站长不在的时候灵活用的,等他回来再用公款结算。”董小文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说道。
如此一来,明霞也放心了。
董小文手帕里的票有零有整,明霞没要整票,而是要了两元一元五角的零票,方便使用。
浆浆津果脯能买到这个价格,实在有些出乎明霞的意料。
野果采自山林,虽然制作耗费了一些功夫,但到底原料价值低,照理是不值钱的,普通的盐渍干果,卖相黑,味道酸,往往才几分钱一斤,还未必有人愿意要。
当然,明霞自然知道,这个价位,应该是有董小文关照因素在其中,若是换个陌生人,压一压价格也是常事。
如此算来,这腌制果脯的收入,竟是明霞如今所能找到最丰厚的营生。
明霞想到这浆浆津果实成串成串挂满了树梢,无人问津,最后熟透腐烂,化作泥土里的养分,再看加工过后的果脯利润,顿时觉得不把精力放在这块,简直是暴殄天物。
现在,明霞还需要弄清楚,在如今衣食温饱尚无法满足的年代,像这样的小零嘴市场有多大
“小文姐,今天真对亏了你帮忙收了这些果干,要不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明霞帮着董小文把称好重量的果干收藏好,感谢说道。
“这不碍事,这果子味甜,加了不少糖吧我现在嘴里还留着那味道呢”董小文将东西保存好后,拍了拍手,与明霞退出库房。
“味甜才能卖得上价格。”明霞说道。
“可不是,有些村子里的人,也弄了自己做的果干来买,那味道不是酸就是咸,我们供销站也就看着收点摆货,再便宜给上面也不要的。”董小文抱怨说道。
明霞听到她说最后一句话,心中一动,继续追问道“供销站收的货,还要送到上面去”
“可不,”董小文今天不用当班,虽然来了供销站却也没进去干活,只拉了明霞在一旁说话,“我们这些镇上的供销站,除了卖货,还负责收货呢,山里的干货熏肉皮毛中药,咱们这都收。”
“真不简单啊”明霞听完董小文的话,不再担心白山镇人口有限,能消化的浆浆津果干有限。
按照董小文的意思,别看白山镇一个小小的供销站,背后能涉及到的人群,可能辐射到整个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有市场,有利润,这个生意可以。
明霞下定决心后,便没有再耽误时间,她与董小文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董小文跟明霞很聊得来,听明霞要走,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不过,她知道明霞家远,来回白山镇要走很长山路,更况且家中还有几个闺女嗷嗷待哺,便没有阻拦。
不过,看她走前,董小丫还是顺便问了一句。
“你不在供销站子里买点东西”
“不了,”明霞摇了摇头,供销站的东西他心里有数,都不是目前急缺,她笑着说道,“我就这家底,这点钱还是得省着点用。”
明霞告别董小文,背着轻盈的竹篓,往镇子外走去。
董小文在明霞离开之后,也没立刻回家,转身又走进了供销站。
此时,供销站那一批顾客都走得差不多了,当班的售货员终于清闲下来,看到董小文悠悠哉哉地走进来,忙笑着打招呼说道“小文,你今天怎么过来了,刚才带过来的人是谁呀”
这人名叫吴翠华,年龄比董小文大了十多岁,整日带着笑脸,干活也很利索。
不过,她并不是供销站的在编人员。她是顶替亲戚上班的临时工。
董小文的同事孟佳佳前两个月生孩子,请了几个月的假,就让一个亲戚过来顶几个月。
董小文不太看得上吴翠华,见她说话,只是笑了笑,说道“刚才有个人卖了点果干给我们,我就好这一口,打算买两三斤回去。”
刚刚在自己院子里吃得那几个果干的味道,董小文现在还回味着,真觉得好吃。
董小文向来不是愿意委屈自己的人,刚一入口,就惦记着多买两斤,放在家里慢慢尝味道。
她没有直接向明霞买。她担心与明霞熟悉,若是自己开口购买,明霞未必会收她的钱,到时候双方推来倒去,也是一桩麻烦事。
倒不如借着供销站的名义全部收进来,然后自己再直接从供销站买。
“啥果干,我也去看看。”吴翠华爱凑热闹,一听董小文的话,忙不迭地跳起来说道。
“等会儿,我带个称过去。”董小文跑到柜台里,翻找出一个手杆称,一张干净的油纸,才往库房走。
吴翠华心里好奇,又看了看柜台此时没人,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跑进后院里。
“哟,这啥玩意我看着眼熟啊”吴翠华看到董小文将一把黄色的果脯在进秤盘上铺着的油纸里,奇怪地说道。
“说什么用浆浆津果子腌的,味道不错。”董小文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说着给自己称了两斤重的浆浆津果干。
“啥浆浆津,这我知道啊这还能卖得上钱”吴翠华猛一拍大腿,不可思议地大喊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新文,温馨向的种田娱乐圈文,糖很甜的日子,耽美,喜欢这类型的童鞋们可以先翻到我专栏收藏一下,这篇写完就开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