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0、第 80 章
    殿试结束后, 对于唐林这个状元,除了一身状元服外,朝廷还特赐了一块“状元及第”匾额, 以示皇恩。

    唐林想起还在小河村的爷奶,知道爷爷这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改换门庭, 便托送信的差役, 带着这块匾额过去,自然, 这需要另外加钱。

    虽然名次已出,但朝廷并不会马上就安排新科进士的就任地方,特别是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人, 更是慎之又慎;二甲进士出身的五十人次之。

    反而是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七十人, 不到半月朝廷就送来了鱼符和任命书,考虑到进士们还要还乡,朝廷特宽裕了不少时间,有些路远的, 就任时间都定在大半年后了。

    苏原和施博仁也已接到任命文书,他们就任地不远, 在永熙府, 如今已启程还乡。

    在这半月, 唐林拜访了老师旧友和座师,得到了好一番夸赞, 嗯, 还有说亲的, 知道唐林已经定亲后,大感惋惜。

    之后便是跟老师、大师兄和林伊娘商讨宅子的购置问题。

    当然跟林伊娘是书信交流,不好多碰面, 至于林家人知不知道,只看林二夫人每回望向唐林,那如同自己亲儿子的眼神便知道了。

    叶楚山的宅邸已经修葺好,所以唐林便搬到了老师地方。

    当初叶楚山来的时候,带了信得过的老仆外,还带了唐林那一院子小厮,在唐林考完殿试后,便将那些人的契书交给唐林,自然也不是直接给,一个小厮一篇策论。

    现在只剩下宅子了,只是三人抉择不下。

    “林子,你考虑好了没有你父母长辈可是马上就要过来了而且最晚七月,朝廷的任命就会下来,若是到任时间短的话,你成亲都来不及。”

    “老师,这未免太仓促了宅子买来,只怕来不及修葺。”唐林算着日期,顿时觉得时间不够用。

    “你这就觉得仓促了那林家那个大娘子岂不更加仓促,只用了半月就走完了三书六礼,进了长留伯府,给那个不学无术的长留伯长子当了继室。”

    说到这个,叶楚山都不知道怎么说,虽然林府对外的理由是长幼有序,所以才这般仓促,但真实情况如何,谁又说的清呢

    大宁的爵位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你的官品到了,又有实在的政绩,便可封爵,如正四品文官便可封正四品伯爵,当然这也得官家心中有你这么一号人或者政绩着实出色才行。

    所以,在勋贵中又分了两类,一类是以武职晋封的,一类是以文职晋封的,而那长留伯府正是第一种,而且现在还是青黄不接的那种,所以叶楚山才会生出这番感叹。

    “老师别想了,说不定林爷爷有其它打算呢”

    “那老头有什么打算,只不过是懒得管了,只要那老头管一管,同他们分说一二,也不会这样”

    想起上次去看望老友,老友那气呼呼的样子,叶楚山就庆幸自己的几个弟子都是好的,至少听得进话。

    至于那个被赶出门的不肖弟子,不提也罢

    “好了,不说这个了,你挑好了没虽然不在这边成亲,但院子还是要的。”

    “老师,不若这个吧地方宽敞点,与你们也近,日后过来方便。”

    唐林指了一个地方,那里他曾去看过,地段还不错,算是小二进里比较大的了,就是价钱高些。

    而伊娘那边,对于院子并没有多余的要求,只要合适就行,若是能宽敞些自然更好。

    “也成,那便定下,等你父母来后,吾先为你进行加冠,你生辰在八月,但即已成为进士,将步入官场,不日便会成亲,提前两三月加冠也是得宜的。”

    “那老师,您为弟子取了什么字啊”

    说起这个,唐林就心痒,互称表字,是表示关系亲近的一种方法,可惜自己无字,使得苏兄和施兄这两个明明有字的人只能随自己称兄道弟了,不然一人呼字,一人称弟,也太奇怪了。

    “时候到了你就知道了,不可太过急躁。”

    任由唐林怎样纠缠,叶楚山都不搭理他。

    与此同时,小河村唐家今天又是吵闹的一天。

    “爹,侄子定亲,我这当大伯的,怎么也要去吧还有木头和阿劼,身为唐家的长子长孙,怎么也得跟过去。”唐石心里气急,说话声音也大了不少。

    一旁的众人虽然沉默不语,但看他们的意思也差不多。

    “林子只是在那里定亲,迎亲,之后便会乘船回永泽府,来村子里成亲,到时亲朋好友自然要齐聚一堂的,你着什么急。”

    “公爹,什么叫亲朋好友,我们明明是一家的。”听到这话,唐李氏受不住了。

    “已经分产了,我死后你们就分家了,那就不是一家人,如果你们再闹下去,我不介意提早分了,也干净。”

    这几日,唐大海已经被他们吵的火气上来了。这群人打什么主意,他也知道,还不是因为林子媳妇是大学士的孙女,嫁妆极丰,所以就想去压压她,拿些东西回来。

    但这事,他偏不如他们的意,都分产了,就是两家人,就算是长辈也没这样的。若是他们安生些,唐大海还会带他们过去,但现在,门都没有。

    “爹,父母在不分家,之前只是我们一时糊涂,才分了产,如今再合成一家也可以啊”唐李氏舔着脸说。

    “你开什么玩笑这家是你想分就分、相合就合的吗问过我们没有”李月娘一听,就炸了。

    虽然儿子手中的银子她拿不到,但让自己儿子养这群人,她更不乐意。

    看着这一场闹剧,唐大海终于下定了决心,叫了全村人见证,将户籍完全分割开来,任由他们闹腾也没用,而且他们也没脸在外人面前闹腾。

    为了防止自己心软,唐大海当天就去了官府分割户籍,反正家产早就分好了,弄个户籍而已,极为方便。

    见事情成了如今这般,唐李氏心中不忿,觉得公爹偏心出息的,可又无可奈何,长辈执意这样,谁也挡不住。若是唐林还在,说不定能让公爹改变主意,可唐林又怎么可能阻止呢

    唐竹和唐明早就在唐家老宅附近起了院子,本来是打算放些东西的,如今倒是正好搬进去,顺便布置新房。

    在唐林中状元的喜报传来时,两家正好在进行最后的整理。

    “唐老三、唐老三,你家林子中状元啦是状元啊我们泽山县第一个状元”

    孙村长边喊边跑过来,惹得周围的人家纷纷出来,聚到了老唐家。

    “我、我孙子成状元了那他以后是不是可以当大官了”

    唐王氏听到后心神一颤,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厥过去。

    唐大海也没好多少,对于读书的事他不懂,可也知道想要当官是极难的,虽然面上有信心,但他一直以为林子年岁还这般小,怕是得考个几次,才能中。

    就算一直没中,唐大海也没关系,反正唐家已经出了个举人,等闲欺负不到他们头上,日后好好教养后辈,说不定就能培养出个当官的后辈。

    现在一听林子中了,以后就能当官了,他的双脚开始发软,也庆幸自己之前做的决定,分了家。

    “我儿子要当官了,还是状元,我以后就是状元娘了”李月娘扶着婆婆,喃喃自语道。

    唐明还在晃神,状元离他们真的太远了,他一时有些飘忽。

    “还愣着做什么,快,把家打扫干净,等下差役们就要来了。”

    孙村长有些心急,全然忘了他刚从里正那儿得知消息时那错愕的样子。之后,他还连续去确认了好几遍,将“永泽府泽山县小河村唐林”这几个字来来回回念叨十来遍。

    唐明回神,连忙赶回自个家布置,李月娘随后也回转过来,知道不能在老唐家,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唐老大家待着,不然到时差役一来,这家也就白分了。

    见唐明如此,唐老大神色一暗,他本想这样将错就错,让他们在自家迎差役们,这样,日后人们也会觉得唐林与自家亲厚,哪知老三竟连这也不许。

    “木头,还不快去帮忙”看着还在愣神的大儿子,唐石呵道。

    而唐森、唐宝,早在村长爷爷说的时候,就过去帮忙了。

    很快,差役们就过来了,敲着鼓、打着锣,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郑重。

    听到声响,唐大海和唐明连忙等在家门口,李月娘扶着唐王氏站在一旁,昂首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村里人堵在两边,几乎能赶来的都赶过来了,眼睛一眨不眨。

    “恭喜永泽府泽山县小河村唐林唐老爷,得中进士庚寅榜第一名,状元及第”

    自出了县城后,只要是有人烟之地,这些差役便放声大喊,使得整个泽山县都知道小河村出了个状元。

    听着差役们声声报喜,望着差役们遥遥走来,唐王氏一颗心落了下来,泪眼模糊,似又看到当初那个小小的孩童,拿着一支笔,在木板上蘸水练字的场景。

    “别哭,林子中状元了,你哭什么啊”唐大海抹去眼角的泪痕,对唐王氏说道。

    “爹,娘这叫喜极而泣,是太高兴了才这样,”唐明说道。

    “对对对,我高兴还不成吗”

    见差役快到了,唐王氏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钱,让孙子们拿好,等下分给差役们。

    李月娘见了,松了口气,她也拿了几两银子,不过能不拿出来,自然更好。

    这些差役之前就来过唐家,也算熟门熟路,这次见到人都挤在另一处,又看到唐状元的父亲等在那边,想起之前县衙里的胥吏说的事,心中有了数,直接去了那边。

    “给老爷、夫人道喜,令儿唐林得中进士,还是状元,瞧,这块状元及第匾额,是官家特赐、朝廷打造,唐状元孝顺,特特叫人运过来的”

    说话间,唐明这才看到差役后面还跟着马车,匾额就放在上面,已经被两个差役搬了下来。

    “这是”唐大海双手颤抖。

    “老太爷,这是匾额,可以放在主屋大堂里边,日后唐家也可以称宅了”那差役解释的极为详细。

    “称宅了,老三,听到没有,我们可以做大门匾额了,我们以后是唐宅了。”

    唐大海有些语无伦次,但周围却不会有人取笑他,从“家”到“宅”,这身份上的转变,足以让所有人心神澎湃。

    送走差役,唐大海守在匾额旁边,细细打量,随后对唐明说“老三,明日你去找县里的王木匠,做一块大门匾额。还得改下大门的样子,台阶、高度都得换,好了后,就把匾额挂上去。”

    这是唐大海心心念念的事,他专门找人了解过,连木匠都打听好了,就想着有朝一日能用上。

    就算他在的时候用不上,他也要将这些传给子孙,希望子孙能用上。

    一旁的唐石有些眼馋,但他也知道唐明绝不可能同意将这匾额挂他那里,只是心中悔意更甚。

    当初若是没有那般紧逼,让父亲分了家,现在这块匾额就会放到老宅,更改门庭的也是唐家老宅。

    不过几日,前来唐宅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那些亲戚们,这也省的唐明一家家拜访,告知他们唐林将要成亲的消息了。

    换好了门庭,唐明他们便要赶去上京,同林家进行下面的三礼。

    作者有话要说  阿呆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古代在这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一般百姓家只能叫“家”,就算再有钱,没有身份地位,便不能称“府”,“宅”比“府”要松一点,但也不是平常人家能用的。

    这里阿呆用了私设,有官身的家称“宅”,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家可以称“府”。

    宋朝时执政和王爵才能称“府”,其余诸官称“宅”,百姓称“家”。

    明清对于这个也挺严格,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

    感谢在20210528 19:09:2820210529 20:44: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微酸柠檬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