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05、第 105 章
    元宵节, 临海县张灯结彩,整个集市灯火通明,不论男女老少, 尽皆出来游玩赏灯,到处都是喧嚣声, 热闹极了。

    晚上, 唐林一家穿戴整齐,出去游玩, 不说其他人, 就连唐林和林伊娘也都兴致高昂。

    李月娘更是左顾右盼,这么多年来,她还真没怎么出去游玩过呢

    以前家里没银子, 唐明也没这根弦,能在这天, 吃上一顿好的就算不错了。等儿子出息后,有婆婆压着,儿子还在外求学、赶考,自然也没人特意带她出去玩。

    现在跟着儿子出去猜谜赏灯, 还有百戏看, 使得她整个人都开朗了,如今这样的日子,真的是从前怎么想也想不到的。

    街上人多, 到了集市更为拥挤,唐林护着妻子跟母亲,向她们讲解街上的各色花灯,察觉伊娘、母亲特别喜欢某一盏灯的时候,便会前往那个摊子猜灯谜, 将灯取下送到她们手里。

    见到儿子这般,李月娘更是欣喜,虽然儿子不能事事顺着自己,但是贴心啊,至少他愿意陪自己说说话,就算有了媳妇,也会带自己出来玩,这样一想,李月娘也就懒得再强求其他了。

    对比前面的丈夫和小儿子,两个人心无旁骛地看百戏,连头都不回一下,李月娘释然了

    突然,唐明像是感觉到了什么,将李月娘拉过来,一边护着小儿子,一边护着月娘,至于大儿子,这么大个人了,自然不用管。

    伊娘接过夫君手中的花灯,心中欣喜,对着夫君轻轻一笑,别有风情。

    林伊娘自小读书,喜欢吟诗作对,这猜灯谜自然不在话下。可既然夫君愿意代劳,那么自己只要安心等着便可,这个中情趣,只有自己知了。

    “哥哥、嫂嫂,放烟花了,你们快看”唐桦兴奋地喊道。

    以前泽山县也有元宵灯会,但哥哥忙于学业,父亲没这心思,大伯他们更不用说,根本就不会带着他出去玩,所以唐桦一直无缘一见。

    如今跟着哥哥,终于能够参与其中了,唐桦牵着爹娘的手,回头看向哥哥嫂嫂,心中的欢喜,都快溢出来了

    元宵过后,县衙开衙,如今临海县一片繁荣,虽然有些地方还需完善,但无疑,现在的临海县比得上紧县了,就是人口、耕地比较少。

    “唐知县,再过一月多就要县试了,往年都是在县衙考的,这次也是一样吗”礼房的丁押录问道。

    “我看过前些年临海县的考生人数,最多也就十余人,今年便也在县衙考吧不过考场还是要建一个,日后人多了,也有考试的地方,最好是离县衙近一些的。”

    对于建造考场这件事,唐林也是思索再三,县试没有贡院,那么考试地点就看本县的情况了。

    有的县会专门建个考场,像之前唐林的家乡泽山县便是如此;有的就直接在县衙里考了,临海县之前就是这样。

    临海县同泽山县不同,泽山县在永泽府辖下,文风鼎盛,加上知县重视,一县学子极多。

    临海县虽然同为上县,但人口不及,且来往行商极多,几任知县都不重视学政,到现在连个考场都没有。

    这几年,全县的秀才也就十二个,过半都是半百以上的,举人更是只有一人,至于能参加县试的学子,算来算去不会超过二十个。

    虽然现在临海县的学子极少,但往后定是会多起来的,唐林已经想好要在县城里建一个官学了。

    鼓励临海县的百姓将孩子送到官学,让孩子们多认识几个字,如今临海县商人多,认识字的话至少能看懂契书,不叫人坑了去。

    而且要是其中出现几个有天赋的,考中秀才,对于唐林的政绩也有好处。

    “建考场的话,城西倒是有一块地,但那边太过杂乱,实在不适合当考场。”丁押录思索半响,说道。

    “嗯,你将石押录还有祝押录叫来,我们一起看看。”

    唐林说完后,便去了后衙,将临海县地图拿了出来,他想要将考场和官学放到一处,周围最好是要安静点的。

    南边有集市太过热闹,东边住的是大户不好搬迁,北边和西边住的是百姓,不过比起北边,西边的百姓更为贫困。

    见工房祝押录、户房石押录过来了,唐林直接道“祝押录,若是将西边空出来,那些屋舍尽皆拆毁,新建一座考场,一座官学,再在两边建上院落的话,可行”

    “唐知县,这得看您要空出多少,要是要将这个西边全数空出,虽然可以,但这花销”

    唐林、祝押录、丁押录齐齐看向石押录。

    石押录早有准备,拿出县衙账本,说道“秋税后,账上有三万两千五百两,修建集市、修整官道用去一万六千两,另还有县里的桥梁、县衙屋舍的修补花去一千五百两,胥吏的俸银、茶水、吃食一千两,余一万四千两。”

    “不过近几月的商税、停船费颇为不错,虽然只能留下一成,但还是进账了一万三千两,现在账上还有两万七千两,银子是有的,不过,还是得省着点”

    可惜最后那句,这三个一个都没听进去,他们只知道,县衙有银子,使劲造

    “唐知县,那不若我们建个大的吧现在县里幼童多,百姓也都有些银子,官学得大一点”丁押录建议道。

    “考场也一样,以后我们的学子一定会多,多建几间,还要宽敞点,不能亏待我们临海县的读书人”祝押录说道。

    本来郑主簿只是路过,听到他们这么说,也插上一嘴,说“没错,还有县衙胥吏的孩子,按理应该也得入官学的,只可惜我们临海县没有官学。”

    石押录听到这些,额角的筋开始抽抽,虽然县衙有银子,也不缺钱使,但这也太破费了。

    “唐知县,别忘了,我们还有码头要修而且要修建的话,定是要请人的,还有城西的两百户人也得安置才行。”

    这些话,一下子就把唐林拉了回来,怕自己讲的不够清楚,唐林又拿出布帛,打算画一张示意图,画画,果然是一个非常好的特长。

    “据上次调查,城西共有两百一十户人家,唐知县,这些人如何安置”

    “根据他们房屋的价值,再多一成,如此可行吗”

    “城西房屋造价不高,而且皆是比较破旧的,一座小院子大概二十六七两,大的贵上一些四十多两,算下来约三十五两一户,需七千三百五十两。”石押录拨着算盘,算出大概银钱。

    “什么”丁押录喊道“这也太多了”

    “也不是不可以,我们建好官学和考场后,在附近建些院子,卖出去,这些银子也就回来了。”唐林点头说道。

    石押录一听,来精神了,说道“唐知县说的没错,官学和考场在那边的话,城西的院子价值定会升高,院子造的好一点,那些大户定会捧着银子来买。”

    “若是在那边建一条书香街,两边建些商铺,周围的住宅可分大小来卖,环境再好些,说不定,我们建官学、考场的钱也都能回来”唐林补充道,这就是古代版的学区房和商品房。

    随后,石押录的兴致来了,几人东说一句,西说一句,整个官学的划分越来越细致,什么算堂、律堂、工堂都来了。

    商议完后,又跟胥吏们介绍了一番,使得整个县衙开始飞速运转。他们打算尽快将城西打造成设想的那样,而且官学,除了临海县幼童能上,还有官吏的子嗣也能上,自然更为上心。

    对于这件事,百姓们自是配合得很,这可是官学,日后孩子们读书的地方,越早建越好,来报名当力夫、材料的、帮忙送吃食的,大家一刻也不停。

    在这样的氛围中,二月上旬,临海县的县试开始了,嗯,人不多,也就十几个。

    唐林身为知县,也是县试的主考官,负责出题,他选的题虽然出自四书,但又灵活,若只是死读书的人,那么过县试便困难了。

    县试结束后,过的人也就两个,不过其基础并不稳当,唐林送了他们几本书,也算是勉励他们。

    之后,唐林收到家里的来信,上面说三弟唐森和四弟唐宝都过了县试,名次还行,有望能过府试,成为童生。

    对于这件事,唐林自然高兴,写了信还有一些他们用得上的书籍送回去,要是有了童生功名,日后的日子就差不到哪里去了。

    泰安二十九年六月

    临海县的城西已经赶超集市,成为了临海百姓最喜欢呆的地方,特别是那里的院子的价格几乎同城东并肩。

    那里有美丽的玉兰花,有青翠的竹园,进入那里,人们会不自觉的保持安静,因为有幼童在官学里面读书,不好打扰。

    临海县的读书人少,但不代表幼童少,特别是在临海县的百姓都有银子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愿意拿出一部分供孩子读书,多学些本事才是最要紧的。

    而里面的先生除了县衙的胥吏轮流担任外,还有临海县唯一的举人担任院长,当官的不算,唐林偶尔也会前来讲学。

    也是因为临海县日益繁华,来临海县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如今临海县的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五百户了,而商税更是超过十万,虽然人口还差五百户,但商税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今年,临海县就能划分为紧县。

    夏税上缴后,县衙的事务少了一些,但还有不少杂事,需要唐林一一处理。

    而这大半年里,朝廷也已经制定出了市舶司的章程,将其建在海港码头,抽检往来商船,但其中细则,便得由官员一点点完善。

    也是因此,朝廷在为诸县划等时,将市舶司也考虑了进去,于是,临海县变成紧县,唐林也从正七品升为从六品。

    泰安帝又想到市舶司的事务,觉得虽然是兼任,但好歹得有官位才行,于是又为唐林加官从六品市舶司提举,至于市舶司的建造,便从商税中出。

    得到消息后,叶楚山立马写信,将这件事告诉给弟子,让唐林有个心理准备。

    虽然正式文书还没有下来,但唐林得到消息后,立马为开市舶司做准备,至少得先将具体章程罗列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母亲的心路历程差不多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是贫困时,真正属于她的东西很少,所以男主也被当成她的所有物,孩子、银钱她都想要抓住。

    二是男主出息时,家里情况好了不少,但她能感觉到男主跟她离心了,所以钻了牛角尖,更为看重钱财。

    三是男主带着她外任时,有月钱,儿媳哄着,还有事情可做,她便想通了一些。

    四是敕封孺人时,那说明她有朝廷俸禄可拿,给足了她安全感,使得她彻底放开了

    而市舶司阿呆参考的是明朝的,不过品阶调低了,明朝的市舶司提举为从五品。

    不过宁朝市舶司制度刚出来,所以特意低了一点。等以后关税多了,朝廷自然会越来越重视。

    感谢在20210623 00:34:4320210624 00:29: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toki 10瓶;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