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第 44 章
    乡试分三场,  每场三日,考生第日进贡院,第三日出贡院,  真正考的时间只有天,  比如说第场时间为八月初九,那么唐林八月初八进考场,八月初九发卷考试,  八月初十出来,  而第二场的时间为八月十二,  也就是说,唐林八月十就要进去了

    得知这种情况,  唐林觉得定下这个制度的人定是想从精神到全方面摧残考生,  让人家精精神神的考试不好吗还要在里面待上宿,  力倦神疲时考试,这也难怪那么多人落榜,  能在这种状态下考出成绩的,  那都是名校种子选手,般凡人比不上。

    可即使这样,  唐林也没有怨言,  若真跟宋朝样,唐林这种贫寒人家怕是连考试都参加不了,宋朝无秀才,  不对,应该是只要读过书的人都可称为秀才,秀才只是称呼,不是功名,自然更没有童生。

    这样的情况下,  唐林想要读书的难度怕是会大大提升,因为就算唐林有把握能考中,但要得到家里的支持也会极为困难。

    因为第次考试就是在永安府路,之后层层往上,前期所需投入巨大。

    所以那时的寒门子弟,不是说像唐家那样的真贫民,而是富农地主家,不过,就算是富农地主,也极难供出个读书人。

    在参加解试前,大部分学子都得读几十年书,还要为其延请名师,或者送去书院,期间种种足以把个家拖垮。

    明日就要入场,唐林难免心慌,总怕拉下东西,这次要是不中,那就得再等三年,那时他也不过十八岁,不对,前几日自己已经过了十六岁生辰,应该是十九岁。

    可他已有自己的规划,不去试下总归不甘心。

    其实,早在之前,叶楚山就找唐林说过这件事了,这个弟子虽然天赋高,可年岁在那里,再积累几年,前三的名次是有的,要是文章合考官意,解元之名就可收入囊中。

    可惜唐林另有打算,专门找了老师,说“老师,弟子现今虽

    还年幼,但等下次科举时,就有十九岁了,到时定会直接前往上京府参加会试。但在此之前,弟子想去外面走走,看看世间百态,了解宁朝各地百姓的日子,看看我们宁朝的河山。”

    叶楚山有些诧异弟子居然有这样的想法,但诧异过后,更生喜爱,他自己就极为关心民生,每次外任,总会先去村镇看看,以此了解民情。

    但这,也是在他真正外任到县城时,看到当地百姓后,知道并不是所有黎民的生活都跟上京样,这才学会去体谅百姓。

    而这个弟子在还未为官之时,就想去了解各地百姓的生活,光这点,这个弟子以后定不是鱼肉百姓之人,还会切实为百姓做事。

    “唐林,你有这样的想法极好,你是寒门出生,我本担心你为官之后,乍然富贵,会导致心性不稳,所以总想压压你,当然,名次也是极为重要的,多读几年,名次高些,不然说出去,我叶楚山的弟子,乡试没入前五,这也太毁我名声了。”叶楚山之言发自肺腑,但最后又绕到其它地方去了。

    唐林看着老师这样,说道“老师,你怎么会有这番想法,弟子的心性品行你还不知道现在离乡试还有两年,我定好好读书,至少得入前十才行”

    叶楚山听到后,抬手想打唐林脑袋,又想到以前打唐林脑袋时,那搞怪的样子,还说打脑袋会变笨的,也不知哪来的歪理。

    可手还是转了个方向,打在了背上,说道“你就这点出息,就算是想去游历,十九岁之后不也能去”

    “老师,你信不信,我刚考完试,我爷奶就会让我成亲,这样,我就出不来了。”唐林反手揉着自己的背说。

    “成亲怎么不能出来了,成完亲再去游历的也大有人在。”叶楚山有些不解。

    “老师,刚成亲,我就离家,而且游历也并非是年半载的,而是要好几载,这也太委屈人家娘子了。”唐林解释说。

    叶楚山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个答案,细细打量自己的弟子,说“

    我倒没想到,你居然是个怜香惜玉的。”

    唐林“”

    “你既然坚持,我也不再多说,不过本来时间充裕,课业松了些,今日起,课业翻倍。”叶楚山说道。

    “老师,弟子定会竭尽全力,不堕您名声的。”唐林向自己老师行礼。

    “唐林,你科考名次是关系到我名声,但另有事,更是关系到我名声,旦发生,我便会将你逐出师门,我们师徒缘尽。”叶楚山神色郑重,他看着唐林说道。

    “请老师明示,弟子绝不会犯。”看着老师这样,唐林也严肃起来。

    “若为官,定会外任,或掌县之事,或任府之事,其间诱惑胜多,但草芥人命之事勿做,损公肥私之事勿做,压迫百姓之事勿做,侵吞灾款之事勿做,你可记住”

    叶楚山字句地说,其实这话他本不打算在这时说的,他想在唐林考中举人时说。可因为直以来的担心,他忍不住,毕竟,唐林和“他”太像了,样是寒门,样天赋过人。

    “弟子谨记。”唐林神色肃穆,向老师行大礼。

    叶楚山扶起他,说道“唐林,为官所遇到诱惑胜多,其中有各种孝敬,是官场默认的,但你要细细分辨,还有,你家人那边也定要管束好。”

    叶楚山絮絮叨叨地说着,唐林知道老师定是想起“他”了。

    这件事四师兄曾跟唐林提起过,在他拜入师门前,老师收了五个弟子,其中位弟子,家境与他相似,天赋亦是上佳。

    为官后,却与同僚同流合污,剥削百姓,在该地发生水灾时,更是侵吞了朝廷赈灾款,等到朝廷发觉,中县千多户人家,竟只剩下百余户沦为下县,死伤过万。

    事后,朝廷对其严加拷问,从其家中搜出白银万两,另有土地房产、古书字画、瓷器首饰若干,这些远超其俸禄,更不用说其亲人用其名义大肆买地置产,朝廷收缴其财,行绞刑,其三族收缴钱财,派流放。

    老师得知后,就将其逐出师门,也是幸好

    ,那位弟子上任不满三年,无法升迁,自然也没用上荐信,不然,宁朝法律,所荐之人犯过,荐者亦是同罪,那么几个师兄怕是也要搭进去了。

    对于这个结果,唐林还是能接受的,宁朝虽然跟宋朝相似,高薪养廉,文人地位高,但也没像宋朝中后期那样,太过优待,连贪污赈灾款、草芥人命都能减刑,只派流放。

    不过,也因此,唐林对家人更为上心,常常写信给二姐,甚至抄录了个个犯官的案件,寄给二姐,让她每晚读个累及全族知县被罢官,竟然是因为等故事。

    大早,唐林他们就带着自己的书箱站在贡院外,现在还没到贡院开门的时间,唐林和楚江几人站在块,又查看了遍书箱里的东西。

    旁边叶管家仔细叮嘱着唐林说“小郎,在进贡院前,你定要盯着书箱,若是有人靠近书箱,你就查看番,千万不要让人把不该出现的东西扔进来。”

    “叶管家,自我来这儿,并未外出交际,也未跟人交恶,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素来谨慎。”唐林笑着说,看到管家这样,他突然不紧张了。

    “小郎,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乡试人多,也杂,虽都是读了书的秀才老爷,可人心难测,不是什么人都是君子,就光光这两日,有多少学子走路时不小心被花瓶砸脑袋的,坏了名声的,你是永泽府院试案首,虽然低调,可也有不少眼睛盯着你呢特别是那些有才学,但不够出众的,前面出众的学子少几个,那他考中的机会就大了,自然会挺而犯险。”叶管家边说,边注意着四周,就怕有人靠过来。

    “唐弟,叶管家说的在理,为兄之前考过次,可真是让人大开眼见,往人家考篮里塞纸条,让他有作弊之嫌,就算之后得以洗清,可本次的科举也就错过了。另还有同乡之人,在其饮食里下泻药的,使其精神不足,名落孙山。种种手段,层出不穷,再进入贡院前,我们决不能松懈。”

    楚江看唐林虽

    有听进去,但又怕他掉以轻心,就又说了两件自己的见闻。

    效果显著,唐林抱着自己的考箱,又细细翻看遍,说道“那我们还是要再谨慎点,施兄、苏兄,你们也要小心些。”

    很快,就轮到唐林他们了,衙役对照唐林交给他的凭证,看外貌,翻看考箱,将米粒全部倒出,查看袋子,又将些米粒,置于阳光下,看其上面的纹路。

    将每样事物都细细翻看后,又有衙役带着唐林去旁边的房子,脱衣查看,如此步步检查下来,到了未时13:00,唐林才走到自己的号房。

    怪不得明明答题时间只有天,却要用三天时间来考试,这检查是得花天时间,唐林心想。

    唐林看着这个自己将要呆九天的号房,四四方方小间,里面只有两块木板,上下,上面是桌子,下面是椅子,要睡了,就两张木板拼拼,蜷缩着,勉强能睡下。还有床被褥,极薄,上面全是污渍,股酸臭味。角落里还有个小火炉,应是给人煮东西用的。

    贡院里,每间号房的方向相同,坐在位置上,只能看到前面号房的背面,这次唐林的运气般,号房处于中段,虽然不是臭号,但到后期还是会有影响的。

    囫囵睡了夜,第二日,为了让自己清醒过来,唐林用冷毛巾敷了下脸,又熬了些粥,配着碎馒头吃。

    第场是考四书和诗赋,这于唐林来说不难,难的是怎么样才能在众多考卷里脱颖而出,乡试不像县试,考官阅卷是除了弥封外,还有专人眷录,字写的再好那没人看,除非两份卷子不相上下,考官才会去调阅原卷,这种时候,就是字迹好的占便宜了。

    唐林根据题目,列出自己想到的各种思路,选出其中最好的条,以此为基,撰写文章。

    交卷后,唐林整理号房,此时号房里已经能闻到股臭味了,要是出恭,那真的要被熏晕了,可不去又不行,唐林整理好后,捏着鼻子去了趟,回到号房后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考试的

    时间过得极快,很快就到第三场考试了,在进贡院时,唐林也差点中招,要不是因为听了叶管家和楚江的话,特意留了心,他怎么也不会发现自己考箱里多了支摆放的不怎么整齐的笔,也不知是谁塞过来的,虽不知里面有什么,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把笔拿出来,给叶管家保管,行事又小心了些。

    人的适应力还真是强悍,这几天来,唐林有些习惯号房的环境了,从开始睡不着,到现在能安然入睡,就是那个臭味,唐林怎么也习惯不了,在最后唐林将香包抵在鼻下,这才好受些。

    考完这么遭,唐林形容憔悴了许多,踉踉跄跄地走出贡院,看到叶管家,头就栽过去了。

    叶管家心疼的扶住唐林,放到牛车上,这牛车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垫了厚厚的被褥,又放上凉席,舒坦着呢

    等楚江他们都乘上牛车了,叶管家连忙驾着牛车往回赶,至于那些起等着的人

    牛车载满了,他们又不是没有腿,也没在里面考试,多走几步不就好了。再说,牛车速度慢,为了让唐林他们休息好,就越发的慢了,还不如他们走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