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第 63 章
    天和府路的顾福案定案后,  迅速传遍了整个北方,使得北地哗然,学子纷纷自危,  请求彻查各地胥吏,  连南边也受到了波及,使得朝廷不得不加大了对胥吏的管制。

    因在和山县耽搁了一会儿,唐林他们加快了行程,  终是在八月下旬,  来到庆安府路的码头,  打算坐船回永安府路,再从永安府路回到永泽府。

    “郎君,  我们真的要将柿子卖掉啊”言六牵着驴,  依依不舍地问道。

    唐林看到言六这样,  心里也有些不舍,这一年多来,  这头驴驮着自己四处游历,  也是不易。

    “若是能找到大客船,里面有供牲畜住的地方,  就不用卖了它,  将这车厢卖了就成。”

    言六闻言,摸了摸那头名为柿子的驴的脑袋,说道“柿子,  你听到了,我一定会找到这样的大客船的,带你一起回家。”

    “行了,知道你舍不得它,我们也舍不得啊”

    叶通看到这番情景,  也有些哭笑不得,又说道“我们先去找家客舍住一晚,明早去码头打听一下这样的大客船,总归是有的。”

    “恩恩”言六连声应道,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家客舍歇下。

    翌日一早,唐林他们就分为两路,一路去卖车厢,一路去打听可载牲畜的大客船。

    “郎君,现在不到九月,乘船的话,只需一月就可以回永安府,并不会耽误多少时日,缘何这般着急”

    言五跟着唐林寻找客船,看到郎君急切的样子,有些不解。

    “秋季江南多雨,沿海更会有大风,这次我们虽然是走内河,但也不得不防。照现在看来,我们回到永安府大概是十月中旬,但九月十月是风刮的最大、最猛的,船只定会在码头避风,要耽搁不少时日。”唐林解释道。

    “那郎君,要不我们晚几月回去吧”

    “别担心,这次我们找的是大客船,轻易不会吹倒,而且,若是回去的太晚,怕是待不了多少时日。”

    唐林边说,边找寻附近的牙郞,终于在一个小摊子里找到了一个。

    也是凑巧,在唐林路

    过时,正好有人在向他询问船只的信息,看他回答的这般详细,定不是一日之功。

    于是,等前面的人走后,唐林上去询问“小生唐林,敢问郎君,近日可有前往永安府的客船”

    唐林行一礼后,又拿出一块碎银子,放在牙郞前面。

    “唐郎君好,小人姓杜,混迹码头多年,码头上所有客船商船的消息我都知道,前往永安府的船有很多,不知唐郎君想要怎样的”

    “要早些出发的大客船,上面还要有养牲畜的地方,不知可有”唐林继续问道。

    “这样的船,难找,今日就有一艘大客船前往永安府,不过并不能带牲畜。而且,小人也不糊弄你,这艘客船并不太平,上面啊鱼龙混杂,不过价格便宜。”杜牙郞稍作回忆,就说出一艘来。

    “要干净的,价格高点无妨。”

    “郎君爽快,敢问郎君可是读书人”

    见唐林点头,杜牙人又尊敬几分,说道“郎君即是读书人,那边好办,明日就有一艘南下的大客船过来,牲畜也能上,上面的客舱也宽敞。”

    “像郎君这样去永安府的话,一人住的船舱需百两,牲畜减半,另外还有两人间和三人间,分别是150两和220两。虽贵了些,但船上是包三餐的,当然,想要吃好的,得另加钱。”

    听到这话,言五张大双眼,不敢置信的扳着手指头算50两银子能买多少头驴。

    若是以前唐林定是不会坐这船的,也就现在他卖字画得的银子多,又赶着回家,这才会同意。

    “那就劳烦杜牙人,帮忙定两间两人间,对了我们还有一头驴,也劳烦您定一下。”

    杜牙人听前面的郎君定了两间两人间后,满面红光,不过听到最后那头驴,他还是僵硬了一瞬,人家定这位置都是给马的,头一回听到给驴的,这年头,人活着还不如头驴

    跟杜牙人约定好时间后,唐林带着言五回客舍,路上,言五欲言又止,满心纠结。

    终于到了屋子里,看到言六跟叶通都在,再也憋不住了,问道“郎君,我们真要坐那艘船两个人就要15

    0两,连柿子都要50两。”

    言六和叶通闻言都看向唐林。

    “你们想想,从这儿到永安府路月余,我们吃住都在船上,就算它偶尔会靠岸,但也就那么几天,当然得找好一点的船了”

    “郎君,要不,我们就不带柿子了吧”言五终于把话说出来了。

    “当然得带,这一年多,柿子没功劳也有苦劳,这50两它担得起。”唐林拒绝。

    “行了,今晚我们先收拾收拾,早点睡,上了船言六跟我一间,叶通和言五一间。”

    见郎君主意已定,几人自然得要听从,于是各自回屋歇息。

    辰时正8:00众人准时赶到码头,杜牙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到唐林他们过来,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说好后,人不来了。

    昨天因为太高兴,都没要定金,要是今天人不来,那就真的要亏了。

    “唐郎君来了,我已同那边的管事说好,订好了船舱,您瞧,那棚子下面就是管事的,您只要略给他露一手,便可以上船。”杜牙人领着唐林他们走过去。

    言六有些错愕,轻声问言五怎么回事,言五将昨日的情景说了一遍。

    叶通半晌无言读书人可真是吃香,还有专门的船。

    “刘管事,这是唐郎君,后面的是他的小厮书童,今儿想定两间房去永安府,您看”

    刘管事只看了唐林一眼,便知这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就站起身来,说“自是可以的,唐郎君可否将路引于我一观”

    言五看了郎君一眼,见他点头,就将路引拿了出来,捧到刘管事眼下,却不肯递给他。这也是被顶替之事吓怕了。

    刘管事也不介意,略扫了一眼,便说“原来是永泽府的学子,这是要回乡啊”

    “正是,劳烦管事通融。”

    “早听说永泽府的学子多,而且个个都是才子,快请上船。”

    刘管事笑着说,路引上虽然只写了唐林是永泽府学子,但绝对是有功名在身的,就凭他的路引那般详尽。

    将钱交付给刘管事,又给了杜牙人一笔介绍费,唐林几人总算在船上安顿下来了

    。

    “郎君,这船可真大,我刚刚去了甲板上,可真的太舒服了。”

    言六自从上船后,就到处逛,要不是唐林叮嘱过他不能随意乱走,他怕是就要上二层去了。

    “郎君,这客人都住在甲板上,那谁住在船舱里啊”

    “这船上除了客人,还有谁”唐林捧着书卷,问道。

    “是那些仆妇和小厮,还有舵手。”言六恍然,又看着下面码头热闹的景象发呆。

    等到下午,船离开庆安码头,前往永徽码头。

    “郎君郎君这船也太平稳了,一点都不晃。”言六精力十足,越发兴奋了。

    唐林在屋子里窝了一天,正想出去逛逛,就带着言六一起到甲板上散散心,看看夕阳美景。

    看到甲板上一群穿着各色罗衫的书生,言六就沉静下来,收敛神色,跟在郎君后面。

    走近一听,原来这群书生正在谈论江河之景,一起吟诗作对,几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不过,在看到来人后,众人静默。

    来者容貌清隽,一双眼睛如墨点漆,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挑,让人如沐春风,乌黑长发束起,只有几缕散落在额边,却不减其半分姿容,好一个如玉君子。

    “小生唐林,见过诸位郎君。”唐林对着那群书生作揖。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回礼。

    刚开始众人还会关注唐林的相貌,但渐渐地,他们发现唐林才学出众,不论诗赋文章,还是诸类典故,皆是信手拈来,更是佩服。

    下面学子们在互相探讨文章,而二楼的甲板上也有几个小娘子在看着他们,其中看向唐林的目光是最多的。

    “姑娘,那位郎君好生俊美,二郎君正好也在下面,等他回来,我们去问问可好”一个小丫鬟悄声问道。

    “瞎说什么呢兄长是去跟人探讨文章的,我们这般,叫人知道了成何体统。”

    那位娘子说着,就起身回房,只是临走时,又看了唐林一眼。

    另一边穿着窄袖云罗衣的少女,细细打量着下面的学子,对一旁的丫鬟说“柳翠,你说,我若是去问兄长那人的情况,

    兄长会同意吗还有,你说我要不要下去走走,要是能遇上他,两情相悦,岂不更好”

    “姑娘,郎君不会同意的。”柳翠无奈的说道。

    “这般俊美的郎君,就算是在上京府,那也是极为少见的,要是错过了,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

    “姑娘,我们家就在上京,这个学子要是有能耐,就会去上京参加科举,要是得中,郎君定会同意的。”柳翠安抚道。

    “你说得对,那我就在上京府等他。”那少女说道,又探头看向唐林。

    唐林虽然习惯了众人的眼神,可对于这么一道直勾勾盯着他瞧的目光,再怎么样也是有所感觉的。

    他并没有直接抬头去看,只是略微瞟了一眼,看到一个小娘子后,唐林不再看,并见机走远了些。

    回到屋子后,唐林又想起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决定在上面的娘子离开前,不出门了。

    如此十几天,船从汉江驶入长江,又转向运河,停在了上京府。

    唐林问过船家,知道船会在上京府停留一日,就找到信客,将给各地好友的信寄出,至于师长,虽然唐林马上就要回去了,但也寄了报平安的信。

    在这上京府,唐林统共也就认识四个人,三个师兄,一个好友谢华,至于楚江,在泰安二十五年的大比中,考中进士,现已到正光府路辖下的一个县城就职,只能等以后再见面了。

    因时间有限,唐林写了几封信,叫人送到他们府上后,就回到船上,等着船只南下,去永安府路。

    至于船上那个让唐林毛骨悚然的小娘子,在船驶入上京码头后,就已下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