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第 112 章
    上任泽山县的知县,  因学政突出,已经去了永泽府担任通判。

    如今的知县正是唐林的好友杨承,和楚江是同年,  两人在永信府相识,关系还算不错。

    杨承在收到唐林的来信后,  若有所思,  怪不得兼之能走到这一步,  不仅仅是他才学出众的缘故,更因为其不为家族所累,  不纵容亲戚胡来。

    朝堂上的官员,所谓的出身寒门,  大多只是底蕴不及世家,  但比起平民百姓依然高出一截,  都是地主乡绅。

    真正庄户出身的学子、官员有吗也有,  只是少之又少罢了。大多数不到几年就会被弹劾革职,  多因自己把持不住或者治家不严导致的。

    以往杨承也结识过清贫学子,凭借自身聪慧,  考上举人,只可惜其家人穷人乍富,  心态不端,  到处收受财物,  到处夸耀,毫不收敛,  以至于最后事发,  拖累了这名学子。

    当初杨承初于唐林相识时,亦有这方面的担心,怕他守不住本心,  又怕他也被家人拖累,但如今,唐林依然是那个唐林。

    后来调到泽山县就任,正好是唐林的家乡,他还想着若是唐林来为他犯事亲戚求情,定要相劝一番才好。

    哪知,上任后,唐林的信上并没有过多的提及唐家,也没有为其牟利。

    这次的这封信,虽是为了其堂弟,但这堂弟也并未犯什么过错,父慈子孝,父不慈,又如何要求子孝

    身为朝廷命官,杨承更是深知其中害处,只是此事的害处在未来,若是兼之那伯父真要来告,两厢权衡,兼之堂弟也不能继续考取功名了。

    只要父不来告子,县衙自不会插手这件事。

    而唐家那边,李月娘早在当天就帮着唐森将东西搬去了唐宅,唐大海想劝,但也无从劝起,唐石更是吹胡子瞪眼,让唐森快滚。

    “婶娘,侄儿打算去永泽府继续求学,会尽早过去的。”

    李月娘看着唐森,想到如今这种情形,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一人独自去外面过年。

    “不成,马上就要过年了,哪有去外头过年的,你二哥那是你嫂子有孕不得已才留下的。今年,你就在婶娘家里过,家里也不缺你一口吃的。”

    “而且过不久,你哥定会来信,你连你哥的信都不想看了”

    唐森听到二哥的信,而且婶娘说的认真,并未有为难之色,低声说“多谢婶娘,那侄儿叨扰了。”

    当晚唐桦陪着唐森睡觉,唐明在外头守着,见李月娘出来,忙问“怎么样了,森森还好吧唉,我怎么也想不到大哥会做出这事。”

    “听到这事,能好吗那一家子都钻到钱眼里去了,你打量唐木不知道这事”

    李月娘想起今天的事情就后怕,还好自家儿子是个清明的,不然怕是会和森森一样了,当然,这得多亏他有个精明娘。

    “之前大哥他们虽然比较重视木头,但也没这样,竟然从森森地方给木头捞好处啊”

    唐明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这同样都是儿子,为什么差别这样大

    “你哥就跟公爹一样,最是重视长子嫡孙,要不是我们林子出息,比木头聪明太多,怕是会跟森森一样被压着,供着木头和他孩子呢”

    李月娘翻了一个白眼,对于那一家人,她早就看透了。

    “好了,先回去睡吧”唐明也不知道怎么说,直接转了话题。

    知道自家男人听不得这些,李月娘也就不说了。

    几日后,唐林的信就到了,众人接到信后反应不一,但对于这件事,也都默认了。

    唐大海看着这封信,虽然已有准备,但心中依然难受,他不否认自己偏心,但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谁不偏心长子啊,就连国律不也偏心,分家产长子占七成,其余的儿子分三成吗

    唐王氏听到老头子这么说,直接反驳“那是分你的东西,林子他上头还有老三在,而且那是他自个儿挣来的,凭什么要拿出来养木头啊”

    “万一,要是老大用林子的名义做这事,怕是会连累林子的,我说,你就别瞎掺和

    了。”

    想起这事,唐王氏就一阵后怕,她同唐大海不一样,谁对她好,她就偏袒谁。

    林子小时候会哄她开心,记着她生辰,长大后常常给她带东西。

    到了如今,林子每年都会孝敬她一些银子,相比之下,木头可什么都没做过,从小到大,连块糕点都没有。

    “你就偏着他,怪不得木头都不亲近你了。这事,还有什么好说的,林子又不听我的,早知道,当初这家就分不得,一分就散了。”唐大海叹了口气说道。

    唐王氏看着这个老糊涂,心想得亏那时候分家了,不然林子不得被拖累啊

    唐石拿着信,气的手抖,上面只写了两句话

    一是不论直系或是旁系,三代内,凡有亲属因品行被革去功名者,不得科考。

    二是好巧不巧,侄子跟森森和阿劼都在三代内。

    投鼠忌器,除非他不在乎孙子的前程,他就得期盼着唐林和唐森不要犯事、不要被革去职位或是功名,也就是说,这口气,他必须得忍。

    一旁的唐兰见到父亲这个样子,虽然不知道二弟说了什么,将父亲气成这样。但总归,三弟应该不会有事了。

    知道这件事后,唐兰就回家住了两天,母亲以泪洗面,父亲怒气冲天,大弟和弟媳抱怨连连,都说三弟不对。

    只是如今唐兰神智清明,而且当初唐林的那些律书,她也不是过目就忘的,更何况还有那一则则故事,这些都让她更为认同三弟。

    而且这些年,父母的偏心,她亦亲眼目睹,只是身为出嫁女,不好多说罢了。

    如今知道三弟不会有事,她心中松了一口气,余下的,就只能多多宽慰父母了。

    这一个年,唐家过的好不痛快,年后,唐明就打算回去了,唐森思虑再三后,打算先去临海县看看,再去永泽府读书。

    见到唐森后,唐林并未多说什么,见他想要赚钱,也不劝阻,只让他去官学教书,边教书边备考,若是有不解之处,便来找自己。

    待唐森拿到第一笔月俸后,

    他终于松了口气,将钱交给嫂子。

    林伊娘见了,也不拒绝,只说“既然你在公中交了钱,合该得有月银才是,放心,也没多少,同小华一样,一月五百文。”

    如此,唐森的心彻底定下了。

    唐桦见到后,对着嫂子说“嫂子,以后等我赚钱了,我也把钱交到公中,你们不算白养我。”

    林伊娘一听,强忍笑意,说道“嫂子自是信小叔子的,这次的书,要是没有小叔子帮忙,怕是得晚上好久才能运回临海县了。”

    “也没什么,本来是想我考县试的时候拿的,这次去过年,正好就拿来了。”

    唐桦听到嫂子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回去读书了。

    见到林伊娘挺着五月孕肚,还要处理家中之事,唐林大为心疼,扶着她回屋子休息。

    “兼之,现在孩子不过五月大,这些事情我自是可以处理的,要真让我什么都不做,那日子也太过无趣了些。”

    林伊娘靠在唐林身上,嘴上虽然如此说,但对于唐林这般在意她的的举止,心里极为受用。

    “就算没有这些,你也可以看看书,而且,你最近做的诗词越发的细腻了,叫人一念,就觉得舒心。”

    “许是因为这日子太好了,过的顺遂,自然会在诗词里流露。”林伊娘满是笑意地说。

    再没有什么,比妻子的肯定更好的,就算唐林知道自己还不错,但听到伊娘这么说,更是欣喜。

    “那为夫日后,定要让夫人的每首诗词都如此。”

    回到屋子,唐林帮伊娘将衣服解下,拆掉钗环,梳洗好后,两人相拥而眠。

    泰安三十年五月廿一

    随着林伊娘的产期越来越近,唐林最近都是在县衙办公的,但今天正好又有官府的远航船队归来,唐林不得不去市舶司一趟。

    经过两年的修整,如今临海县的道路越发的平整,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少了一些。

    唐林快马加鞭,在市舶司等候,如今的市舶司更加热闹了,来来往往商人络绎不绝。

    随

    着宁朝的船队一次次远航,除了琉国和沃岛的,更有偏远小国也闻之而来,使得临海县更加繁华。

    来的别国人多了,常有人想要定居,只可惜宁朝对于户籍的管控极严,宁朝人想要迁移都需要经过层层手续,特别是邻里间的认可,更何况是别国人

    等所有货物清点完毕,已至午时,唐林骑马回去,刚进县衙,就见到等在门口的言六,唐林立马意识到了什么,径直跑过去。

    “老爷,夫人发动了”言六一见到唐林就迎了上去,喊道。

    “你先去县衙帮我告假,我现在马上过去。”

    唐林绕过县衙,马上跑向后院,心急如焚。

    屋前,李月娘又喜又急,在产房前面来回走着,一刻都坐不下来。

    产房门口,几个丫鬟将一盆盆的热水往里送,收拾的干净整洁的婆子拿进去,远远就能闻了一股醋味。

    “娘,现在怎么样了,伊娘发动多久了”唐林匆匆赶来,见到母亲急忙问道。

    “刚发动了一个时辰,幸好今天郭夫人正好过来,现在,郭夫人和几个稳婆都进去了。”

    “那就好。”

    知道郭夫人在里面后,唐林安心了一点点,只是心中难免忧虑,整个人都趴在窗户上,听着里面的动静,唤着伊娘的名字。

    产房内,林伊娘知道唐林回来后,顿觉有了主心骨,想要回话,可一旦松懈,便会叫出声来,这样做费力气不说,还不好用力,只能忍着。

    她坐在产床上,手攀着高处的手巾,抱腰婆紧紧抱着她的腰,坐婆着手正在接生。

    本就备好的丫鬟婆子们,有的端着热水,供坐婆使用;还有些守在醋炭盆边上,在火烫的石子上倒好醋;还有的拿着米粥、汤水喂伊娘吃上一些。

    整个产房,忙碌极了。

    唐林等在外面,进又不能进,只能干着急,想起当初同伊娘商量好的,要在产房外面念诗,连忙念起她最喜欢的几首,好歹让她知道自己一直守在门口。

    产房污秽,男

    子不宜入内,更不想兼之见到见到自己面目全非的模样,所以林伊娘才会这样说。

    但她又想知道兼之在不在外面,所以才会让兼之在外面念诗。

    听着兼之的声音,林伊娘将心力放在了生孩子的地方。

    终于,肚子一松,孩子出来了

    “哇哇”听到孩子洪亮的哭声,不管产房内外顿时松了口气。

    坐婆用泡过热水的剪子,将胎儿脐带剪短,用温水擦拭后,包上襁褓。

    抱腰婆扶着伊娘,去外面的床上休息。

    坐婆抱着孩子,放到伊娘的旁边,说道“恭喜夫人,是个男丁。”

    林伊娘歪头看着孩子,轻轻搭在孩子的襁褓上,细看了孩子几眼,终于放心睡去。

    唐林站在外头,听到哭声后,却没见到人影,更是焦急。

    终于,郭夫人出来了,连忙上前问道“夫人,伊娘如何了”

    “我已替她把过脉,只是精神不济,多休养几日便可。只是怀孕生子到底伤身,最好多休养几年,再怀孕比较好。”

    郭夫人看着唐林,这话,她很少同人说,也是因为知道唐林重视伊娘,所以才会多嘴提上一句。

    “多谢郭夫人,小生知晓了。”唐林作揖道。

    “不必如此,还要恭喜唐知县、唐老太爷、唐老安人,家中添丁呢”

    一听这话,本来还眼巴巴看着的李月娘顿时高兴起来,女孩虽好,但男孩才是顶门立户的,更何况这是林子的第一个孩子,还是男孩好一点。

    “快,快去挂弓。”

    “好,我去挂”唐明高兴地出去,再左侧门,挂上了一副弓。

    因为还要坐月子,刚开始唐林只能在门口同伊娘说说话,后来在他的坚持下,终于能进去隔着屏风说话了。

    倒是孩子,在三天后就出来,进行了洗三,如今偶尔能让唐林抱抱。

    作者有话要说  阿呆查了资料,古代女子产子习惯用的是坐姿,当然其它的姿势也有,像是站立式、跪式、蹲式

    ,这些统称为竖式分娩,是古代产妇比较推崇的。

    稳婆也有抱腰婆和坐婆,这个就字面意思

    感谢在20210630  00:01:0120210630  23:44: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跳舞草、九月姗姗、、小说迷、筱陆  10瓶;鲸落白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