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第 240 章
    孟姜与景和带着手下飞奔到了城外,  城外有千人护卫接应,一行人一路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而宫中,皇上听到大皇子被人救了的消息后却一口气没上来,  生生憋死过去。在太医们针灸治疗下虽然悠悠转醒了过来,却从此有了胸闷气短的毛病,连早朝都撑不了全程。

    皇上一边下令追杀大皇子,一边又不得不让内阁把控朝政,内阁声音又不是特别统一,  又有勋贵们在一旁不知道是帮忙还是添乱,  一时之间朝堂乱成一锅粥。

    当年跟随太祖打天下,  被封为国公的有三家,除镇国公外,还有秦国公和齐国公,  三家同气连枝,互为姻亲,  瓜瓜绕绕的关系错综复杂。

    当年镇国公府被逼去西北,秦国公和齐国公也曾受到牵连,  但因为这两家实力雄厚,  且明面上没有太大问题,  皇上为了朝堂稳固不敢连根拔起,只是稍稍冷落而已。

    从此这两个国公府蛰伏起来,  然而根枝却依旧强大,是让人景仰的存在。

    此时,见皇家糜烂到这个地步,  秦国公和齐国公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联名写了奏折,请求皇上封大皇子为太子,  由太子监国,以免大权落入他姓之手。

    皇上见到奏折后,指着两位国公“好大的狗胆,竟然敢逼朕封太子如今朕还是壮年,封太子意义何在”

    秦国公出列奏道“皇上,您现在膝下唯有大皇子一个儿子,不封他为太子,还能封谁呢”

    齐国公附和“虽然皇上正值盛年,以后定然还会有子嗣。可古有汉昭帝刘弗陵少年即位,霍光专权辅政,从此刘家几起几落,差点将皇权拱手他人。这种例子从古到今不胜枚举,求皇上三思而后行。”

    有一部分朝臣也附议道“求皇上三思而后行。”

    看着自己的臣子却有了外心,皇上气得手都哆嗦了,这帮子人是明晃晃咒他早死,只能留下一个小皇上任人摆布

    皇上本待下令褫夺这两人爵位,却一口气没上来晕死过去。

    众位大臣慌乱之余,心里却更加认同两位国公爷的想法了。皇上如今的身子破败不堪,别说难以生出皇子,就算勉强生下来,皇上能熬到小皇子长大成人吗肯定不能呀。

    众位臣子深受忠君爱国儒家思想影响,都盼着皇权能平稳过度,而不是落入某一位或某几位辅政大臣手中,那国家可就太容易乱套了。

    皇上这一气,虽然经过太医之手又缓了下来,却再也不能说利索话了,只能点头摇头来左右一下内阁意见而已。

    如此以来,请奏大皇子还朝的声音更加响亮,而皇上听到后也更加病情严重,简直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朝堂这边乱成一团,孟姜与景和这里却觉得神清气爽。

    秋日秋高气爽,一路往西北就越发能体会到天气变换,虽然夜里有些冷,却也因此感受到大自然一片红黄颜色之美。

    孟姜这个人虽然觉得躺赢不错,但她这个人其实更喜欢靠自己双手得来的一切。比如权利,别人给的很容易被收走,自己出力得到的就不一样。

    哪怕将来万一夫妻或者合伙人分崩离析,她也可以很自豪的说当年我可是出了力的,属于我的必须带走。

    若对方不给,那就不好意思了,孟姜绝对撸起袖子抢回属于自己的。

    现在这样坐在马上飞驰,和兄弟一起为了美好未来奔波的感觉,特别好。

    孟姜以为他们是去投靠镇国公府,然后借助兵力逼迫皇上退位,只是刚出京一百多里,他们就停下了。

    景和带着孟姜来到一座城池,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夹道欢迎,“主子回来啦”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孟姜有些蒙圈。

    孟姜望着景和小声道“你自己弄了一个什么组织不会是野和尚蛊惑民众吧”别说,一脑袋短毛的景和帅气逼人,光靠这张脸都能鼓动一帮人为他摇旗呐喊。

    景和见她那不解的样子像极了小野猫,忍不住笑道“绝对是正儿八经组织,可不是什么红莲教之类的”

    他指向四野的帐篷“我在这里养了两万的私兵,这个镇子其实最初只是为了让这些兵有个家,然后有基本补给,后来就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朝廷以为这是普通的城池,其实全民皆兵莫过于此,哪怕是妇孺都能扛起木棍来几下子。”

    孟姜“厉害了老兄。我以为你会完全依仗镇国公府,没想到竟然还有自己的兵。”

    景和低头笑道“靠人不如靠自己。外祖家对我一直很好,人力物力财力,从来都紧着我这里,尤其外祖父和外祖母都心疼我少年丧母,简直偏爱有加,甚至让有些人都吃味。”

    “有人真心疼爱我,但对外祖家某些人来说,我不是什么实在亲戚,更是一种投资。如果我胜利了,那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我失败了,情分也不过如此。”

    “外祖父和外祖母年纪越来越大了,我不得不提前做一些考虑,所以这些年一直在训练私兵。”

    听景和说完,孟姜连连点头“亲戚之间的情分确实如此。”景和的打算可能有些过于实际,但她偏偏喜欢这种理性的男人。

    做事想好后路,人之常情,而且十分必要。

    在这个小城里,孟姜见识到景和如何用人用兵,又如何亲民爱民。原来只是喜欢这个男人的脸,现在则对他的灵魂也爱了。

    排兵布阵一个月,京城的风声也越来越紧,而镇国公的兵力也调集一部分前来支援。

    景和与孟姜觉得时机差不多后,两人带着一万精壮骑兵赶赴京城。

    两人本来以为可能会有一些波折,没想到提前得知景和还京的消息后,百官在内阁带领下前来迎接。

    虽然没有册封太子的圣旨,但众臣一律把景和当作了太子,山呼“千岁”后请景和入宫监国。

    至于史书记载,百官前后十余次请求大皇子还朝,这才有中兴之治的开始。

    景和太子监国之后,每天白日里忙于朝政,夜里精心伺候皇上,可谓孝子贤臣。尤其是皇上的汤汤水水都是太子亲自喂下去,哪怕皇上咆哮发脾气,他都从来微笑如初。

    有时候就连太监和宫女都受够了皇上的折磨,太子却甘之如饴,此孝心简直感天动地。

    史书记载,太子监国一个月后,皇上被其孝心感动,亲口封太子为新皇,而自己则退居北宫,成为太上皇。

    而实际上,这一晚景和如往常端着汤药来到皇上面前,脸上带着温和而怜悯的笑容。

    皇上双目瞪着他,像是这样就能杀死景和一样,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景和一把抓住他的下巴,将汤药硬灌进去。

    此时景和已经挥退众人,笑眯眯望着皇上“父皇,汤药的滋味好喝吧活着的感受不错吧我母后当年就是被人硬生生灌下汤药,这种滋味你现在每天都能尝到,是不是十分幸福”

    皇上心中大骂贱人不得好死的畜生然而发出来的则是破风箱的声音而已。

    景和并不在意皇上的态度,他拿起笔模仿着皇上的笔迹写下传位诏书,吹干之后拿到皇上面前,微笑道“脑子还清醒吗还能认识这几列字吧要不要你儿子给你读一读”

    皇上见到圣旨内容,当场就晕了过去。

    景和慢悠悠拿出孟姜给他的一根银针,照着所学的法子在皇上人中狠狠扎了下去,把将死之人又弄到清醒。

    然后景和给了皇上一个大大的微笑“不要死呀,属于我的盛世还需要您来看一看呢只是可惜,还要浪费那么多人伺候你,真是拿你这个小家伙没有办法。”

    景和走时,拍手唤来几个小太监,为首的赫然就是当初皇上用玉如意打破头的那一个。

    景和面无表情吩咐“好好伺候太上皇,一时半会可不许死。”

    众人称“是”,等景和走了,小太监才笑着走到皇上面前“太上皇,我们这就收拾收拾大殿,咱们搬去北宫享福去。听说那里花草动物特别多,环境可好了。对了,夏天的蚊子听说特别壮实,能把一头牛都欺负疯了。皇上,您想想那种日子是不是特别幸福”

    嘲讽完,这些太监们收拾东西来,任由太上皇便溺也无人理会。当初这个太上皇动不动就打骂他们,现在也让他感受一下后果,公平。

    太上皇看着这一个个小太监,都是他眼熟之人,忍不住闭眼流出眼泪这个老大真是居心叵测呀,这些年到底在他身边安插了多少人,怪不得最终他斗不过这个孽子

    而景和成为皇帝之后,并不大肆改变祖宗规矩,而是从下至上慢慢着手变革,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看新皇如此优秀,众臣心中十分宽慰,都觉得盛世皇朝有望。

    只是一年过去了,新皇也已经二十出头,却还是不封后不选秀,就让朝臣开始操心起来。

    皇上沉迷女色,朝臣担心美色误国。但皇上一心扑在事业上,眼中只有子民而没有小家,朝臣更是担心,恨不能自己亲手当个拉皮条的。

    景和这里看火候差不多了,而孟姜那里也玩的差不多了,于是商议之后下了圣旨,封镇国公府嫡孙女入宫为后。

    众人交头接耳,镇国公府有嫡孙女吗他们府中好似男人居多,没听说有没有嫡女呢。

    不过天高皇帝远的,就算有嫡女也不可能传到京城来,倒也正常。

    众人皆知,皇上这么多年能安安稳稳活下来,都是镇国公府的功劳,家中嫡女被封为皇后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妃嫔之位,京中贵女还是可以一争的。

    但皇上以尊重皇后之意,明言至少三年之内不会选秀。

    百官算计算计自己家中女孩们的年纪,三年嘛,还是可以等的,这一波不行下一波可以,反正都是自家孩子就成。

    可他们哪里知道,皇上这就是个随口说的数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过这一辈子就过去了,就这么简单。

    而孟姜收到圣旨后,心里虽然也欢喜,但更多是有点遗憾,她在西北边疆的逍遥日子还没过够呢。

    若是皇上的旨意再晚来三年,她能把西域收归旗下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一抽真是折腾死我,好在存稿还算丰富

    工作党怕有意外,一般有三天以上的存稿,哈哈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