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7、爱听
    佟宝珠换了衣服, 头上脸上收拾了一番,坐着步辇去乾清宫。先一步回来的梁九功在台阶下候着了,引领着她从西边的台阶进殿。

    这个地方, 她以前游览故宫的时候,曾站在门口往里看过。门口挡着半人高的木板, 不让游客往里进。破旧昏暗的正堂中央题着“勤政亲贤“四个字。导游讲, 这四字是雍正皇帝的手迹。

    此时殿内明亮,“勤政亲贤”的位置题的是“勤政”两个字,笔锋凌厉, 很有气势。下面摆着宽大的龙案。坐在龙案里面的康熙把手里的奏折搁在一边, 抬头冲她一笑,吩咐跟在后面的梁九功“搬张椅子放朕旁边。”

    佟宝珠道“皇上”

    这里与西暖阁一墙之隔, 是康熙批阅奏折, 召见群臣的地方。换一种说方法, 就是正式上班的地方。

    她进来就不妥了,还坐。

    康熙笑道“无妨。今儿下午没旁的事, 就看看折子。坐吧, 朕这会儿正看累了, 跟你说会儿话。”

    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都是训练有素的,能分到乾清宫在皇帝面前伺候的更是。就进来这两三句话的功夫, 椅子已经放在了龙案西边, 茶也摆上了。

    “谢皇上赐座。”佟宝珠坐下。

    大约是提前交待过, 殿里立着的两名太监和梁九功都退了出去。

    康熙侧身, 看着她笑道“让淑妃操办年节事务的旨意, 已经下到你那里了吧”虽是问话,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上午就收到了。”佟宝珠端正地坐着,没带什么情绪地说道“多谢皇上体谅, 知道臣妾忙不过来,让淑妃帮忙分担些。”

    康熙道“伸开手。”

    一个人在龙案北边坐,一个在西边坐,中间隔着三四步的距离。佟宝珠摊开手。康熙探着身,伸长了胳膊,才捏到她的食指。

    似笑非笑道“贵妃是真心的感谢”

    佟宝珠和他对视了片刻后,言语细细道“雷霆雨露均是皇恩,不感谢又能怎样难不成来跟皇上闹一场,说皇上不先跟臣妾商议,就用下旨的方式把权利分了出去”

    顿了一下,又说“臣妾在意的不是权利,在意的是皇上对臣妾的心意,在意的是臣妾在皇上心里的位置。可是在感情上,臣妾处于低处,只能逆来顺受。”极委屈的模样。

    这个回答,康熙比较满意,捏改为了握。握着她指尖,笑道“既然知道是朕的心意更重要,怎么还在生气。”拉了拉她的手,“过来,来朕身边。”

    佟宝珠犹豫了片刻,站起身,挪着小步子靠了过去。

    康熙搂了她的腰,不顾她的挣扎把她按到自己腿上,仰脸看着她,话里带笑“朕这里有一件好差事。你为刚才那些气话,跟朕道歉。朕就告诉你是什么事。”

    “皇上”佟宝珠挣扎着,急急地说道“臣妾不能坐这里,被人看到,会被骂妖妇祸国。”

    佟宝珠使了力的扭来扭去,想要脱身。康熙有些搂不住她了。收敛了笑意道,“你再动,我把你摁龙案上,脱你衣服了。”

    佟宝珠“”立马僵着了身子。

    她惊恐的表情,像只被掐着脖子的小兽。康熙靠在她胸前吃吃闷笑。过了好一会儿,才憋住笑,抬起头说“快给朕道歉。”

    佟宝珠从震惊中回过了神,才意识到,他是说说而已。不可能真在这里脱她的衣服,暂不说别的。冷啊这屋里烧的是地龙,最多有十四五度,康熙都穿着棉衣呢。

    那这好像是在打情骂俏

    佟宝珠犹豫了片刻后,绷着小脸道“不道歉,我又没错。”她特意用了“我”自称。现在正是职场危机的时候,要接着老板抛过来的暧昧,顺便来个小任性,撒撒娇。

    一来二去的感情就加深了。

    康熙果然很吃这一套,拥着她开心地笑道“今儿是初一,再有七日就腊八节了。今年朕准备安排宫里人去白塔寺门前施粥,贵妃想不想去”

    佟宝珠想也没想,就急声说“想去。”说着话,搂着了康熙的脖子,趴在他肩膀上,撒娇道“皇上要说话算话。你不让我去,我坐在这里不走了。”

    康熙搂着她哈哈笑。

    佟宝珠突然发现,他身上的味道,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难以忍受。带着土质味儿的龙涎香,像是久旱的黄土地上,一阵大雨突然而至,初初接触地面时,溅起的黄土气息。

    虽然仍是感觉有点脏,但欢喜的心情占了上风,让人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讨厌。

    “让淑妃分管后宫,是太皇太后的旨意,朕也是事后才得知。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情绪有时候跟小孩子似的不稳定。想到什么,就想立马去做。百善孝为先,我们做晚辈的,迁就她一些。”

    康熙笑道“把年节的事分出去也好,贵妃不用操那么多心了。今年春节好好玩。”

    “皇上的亲人,便是臣妾的亲人。就是把臣妾打一顿,臣妾也没有怨言。何况后宫事务是小事,皇上的心意才是大事。整个大清国都是皇上的,只要皇上愿意给,什么都能有。”

    佟宝珠说的情真意切。

    来到这里大半年了,还没有出过宫。用年节的操持权去换一日出宫,她乐意的很权利是死的,人是活的,以后争争,就又回来了。

    康熙听出了她话里的欢喜。心道,想了大半天的法子,挺管用,这一下子就哄着了。拍拍她后背,轻声笑道“贵妃坐回去。朕再批两份折子。”

    佟宝珠搂着他的脖子不松手“不,好不容易有机会抱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再我抱一会儿。”这句话出了口,自己先抖了一下身上的鸡皮疙瘩。

    康熙在她腰间捏了一把“听话。他们人在西暖阁里等着拿朕批过的折子,等朕批完这两本,再跟贵妃说话。”

    撒娇到这程度,差不多了。佟宝珠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低身一礼“皇上忙政务,臣妾就不打扰了,臣妾告退。”

    “别急啊,朕还没跟你说要提前准备什么。你先坐一会儿。”康熙说着话,拿起了佟宝珠进来时,他放下的折子。看了一眼后,递向她,“你要是闲着无聊,看看这个该怎么批。”

    “后宫不能干政。”佟宝珠连连摆手,向后退了几步,坐在椅子上,“臣妾在旁边看着皇上,心里欢喜的很,一点也不觉得无聊。”

    康熙满眼带笑,把奏子扔在了她面前,“这里只有你我。你看吧,看完给朕个意见。”说罢,拿起手边的另一本看。

    贵妃娘娘的步辇停在乾清宫门前,这个消息,在佟宝珠打开折子看的时候,传到了后宫,传到了慈宁宫。

    储秀宫里。

    淑妃得意地笑道“本宫分了她的权利,佟佳氏这是坐不着了,跑去找皇上理论去了。找皇上有什么用。皇上管朝廷,皇后管后宫。她又不是皇后,凤印在太皇太后那里呢。是太皇太后说了算。再说了,皇上又不喜她,去也是白去。”

    秋嬷嬷说“奴婢总觉得,万岁爷不去承乾宫这事儿,透着古怪,或许不是因为不喜贵妃的原因。贵妃又没做过什么错事,万岁爷没理由这么晾着她。继后和元后相争的时候,他可是两头哄,从没有晾着过谁。”

    淑妃笑道“佟佳氏怎么能和本宫的姐姐相提并论,就是元后她也比不了。元后可是皇上的结发之妻”说到这里,心里酸了,是啊人家是结发之妻,贵妃比不了。自己呢还只是个妃呢。

    “嬷嬷,快让人把筝抬出来,本宫继续练习。”

    慈宁宫里。

    太皇太后听说后,哼了一声。

    是你们逼着哀家动手的,哀家不得不再次做回坏人。哀家斗死了海兰珠,斗死了董鄂氏,连同她们的孩子一并斗死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随便动动手指的事。

    哀家老了,心善了,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只要不触碰哀家的底限,愿意留她一命。

    乾清宫里。

    佟宝珠看着请战的折子,回忆着,她学过的历史。只记得台湾是在平三藩之后收复的,主将就是写这份奏折的人,叫施琅。至于收复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做了什么准备,一概不知。

    课本是只记大事件,没大事件的地方,几十年都是一笔带过。

    施琅不是在沿海管理水师吗这里的施琅,怎么署的名字是禁军内大臣呢

    “贵妃有什么看法”康熙批完了手里的折子之后问。

    佟宝珠搁下折子,迟疑了片刻之后问“施琅是谁”

    康熙用他自认为贵妃能听明白的话,简单描述“原来是明军,降了我大清,后来又叛变了,投奔了郑成功,转头领兵攻打我大清。他们内部出了矛盾,郑成功诛杀了他父兄,他又降了大清。力主收丨复丨台丨湾。朝廷不敢重用他,又担心再次叛变,就把他调来了京城里。”停顿了一下,道“在京城里十几年了。”

    佟宝珠“”在历史的留了名的英雄,其经历这么曲折竟然投降两次。吴三桂投降了一次,都被无数人骂,认为他坏得连贰臣传都没资格编入。看来,不怕干的坏事多,就怕没干过真正的好事。

    干过一件真正的好事,就能白遮黑,历史留名。

    佟宝珠道“臣妾觉得提议倒是好,但现在的时机不对。可以先派人过去招降,稳住对方。等三藩的战事平了,再回头收拾他们。”

    康熙有些意外。笑道“上次议政,有人提议招降,贵妃可是慷慨激昂要战。朕还以为贵妃遇事就会大着胆子往前冲。”

    佟宝珠“”本宫能屈能伸。

    康熙道“贵妃认为怎么同他们谈条件合适”

    佟宝珠“不用谈条件。对方提出什么要求都应下,麻痹对方,让他认为皇上软弱可欺。最多不过两年,等灭了叛贼,给他来个突袭。”

    康熙“”还担心她抗不着后宫里的是是非非,看来这个担心多余。算术好的人,会算计的很,知道怎么做事对自己最有利。

    他把奏折收回来,问“贵妃认为这个人可信吗”

    “可信。”佟宝珠道“叛来叛去的人,肯定是个善于衡量得失之人。他在京城这十几年,看到了皇上治理的大清国是什么样儿的。他要是稍有脑子,就知道跟强势的站在一起,才是一个满怀报负人的最佳选择。臣妾从他这份奏呈里看,思路挺清晰,应该不是个傻的。那他就不会叛。”

    转话问“皇上,臣妾要为腊八施粥准备什么”

    他怎么这么爱听贵妃说话呢句句入耳。心情不好的时候,一看到她,听到她说话,就开心了。康熙笑道“你来给朕捏捏背,朕告诉你。”

    佟宝珠提醒“隔壁有人等着皇上。”又指指头顶“勤政。”

    康熙“”不爱听,不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