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卷四 渤海鹰扬 第三章 练兵深意
    宽广辽阔的训练场上,至少七千名鹰巢战士正在汗流浃背的苦练着。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久经锻炼的擅战之士,见识过血流成河的惨烈战场,无论身心都可以用坚忍不拔来形容。

    然而此刻,这些战士之中,正有很多人不仅动作笨拙、缩手缩脚,心中也是有苦难言。

    训练场南边,一排排的骑兵正在手忙脚乱的控着马缓步前行,没有行出十余步,整体阵形已然大乱,不时有倒霉蛋惊叫着摔下马去。

    “一群废物再来”教授马术的教官们声嘶力竭的大吼着“浑身放松,不要僵得象一块木头似的”

    “上身挺直,双手各持一缰”

    “你扶着马鞍做什么跟个娘们一样”

    “呸就你们这样的蠢材,还想跟着将军去渤海不要再做白日梦了”

    最后,教官们的手指一起指向了一面大旗“放弃吧只要去大旗下敲响那面铜锣,你们就可以不受这份摧残,回去做你们的杂兵”

    那些拙劣的骑兵们无不神色凄苦,却不约而同的咬紧了牙关。你奶奶的,老子们本来就是精锐步兵,还有很多人是超卓的箭手,怎么能回去做杂兵这也太欺负人了

    “看来不服气啊”一个教官突然笑了起来“小子们,我知道你们的底细,有北军射声的,有宜阳郡兵,还有太行山和天师道的兄弟,都是没骑过马的,没错吧”

    “从来没有骑过马的人,当然不可能轻易训练成骑兵,这也太难为人了你们是这么想的吧”那教官从骑兵们身前缓缓行过,有如洪钟般的声音在每一位士兵的耳中回荡“你们想错了不怕告诉你们,老子一年多前也没有骑过马,因为老子根本就是从小生活在山区的板盾蛮人”

    “什么”士兵们面面相觑,险些要交头接耳。蛮人不是说个个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吗怎么可能还有这么一手精良的骑术

    “其实,你们今日的苦难,我们也都经历过主公训练骑兵,不光是想提高战力,更有保护我们的意义”那教官叹息道“你们都曾是步兵,以急行军之后的疲惫再投入战事这种后果,不说你们也会明白”

    士兵们脸上的疑惑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激动之色,因为他们终于听懂了教官的深意。

    “而一匹战马的价值,大家就更清楚了主公为了保全弟兄们的性命,舍得下本钱啊”他大吼道“不要令主公失望,所以更不要想着放弃”

    那教官身侧的另一名教官突然振臂大呼道“为了主公”

    所有人一起从口中迸出怒吼“绝不放弃”

    而在训练场北侧,一排排的步兵阵形亦在缓缓呈现出崩溃前的散乱,一个个原本驰骋疆场的骁勇骑兵,一日奔袭数百里的狠角色,却在几个时辰的队列训练中败下阵来。

    他们很多人脸色已经涨得有如猪肝,额上的汗水涔涔而下,两条腿抖得活象在筛糠,耳中听到的却尽是军官们的咆哮谩骂。

    “抖什么抖站直了挺胸、收腹、缩下巴”

    “你小子是不是没吃饱双腿并紧,叉着胯子象什么样子”

    “什么北军越骑下了马个个都是软蛋”

    “连基础步战都不过关,将军怎么可能领你们去渤海打起精神来”

    怒喝声中,一个年轻的将军笑嘻嘻的行来,他饶有兴致的转了几圈,望着骑兵们求救般的目光,终于在一名原北军骑兵面前停下脚来“怎么有什么话要说吗”

    “高司马”那骑兵自恃曾经做过这位将军的亲兵,忙不迭的开口道“属下等都是骑兵,为何要练习步兵的技能”

    “问得好不过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那将军脸色突然冷了下来“操练之中无故开口,先拖下去抽他五鞭子”

    在那骑兵的声声惨叫中,那将军板着脸瞪视过来,近千名属下无不心中震惶的避过与他对视,只听那将军冷笑道“你们都是一直追随将军的北军精锐,都是些骄兵悍将将军平时里也很着你们,可是本将希望你们,不要丢将军的脸”

    “属下不敢”所有将士一起恭敬回答。

    “将军说了,此去渤海赴任,只须两千最精锐的将士随行”那将军继续冷笑道“听清楚了么最精锐身为战士,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兵,持着弓便是射手。若连这一点也做不到,你们还有什么资格继续顶着不败的虚名滥竽充数”

    “不怕告诉你们鹰巢的所有战士早已做到了这一点而他们”那将军向着训练场中的中央区域努了努嘴“瞧瞧还在练着呢”

    “本将虽然也是鹰巢出身,却曾经做过你们的司马,当然更不希望你们丢人”他沉着脸喝道“两个月两个月之后便是公开选拔之日,如果你们现在认输,倒也好过那时被人贬得体无完肤,说你们是一群混吃混喝的废物”

    他此言一出,所有原北军战士的脸色全变了。

    “现在你们怎么说”他扫视了一眼气势正在不断狂飚的将士“是继续练下去还是去大旗下敲响那面代表屈辱的铜锣”

    “练练练”回答他的是山呼海啸一般的怒吼。

    “很好不过用将军的话说,是驴子是马,还需要最终拉出来遛遛”那将军点了点头,回身望着那名刚受过鞭刑正呲牙咧嘴向回走的士兵“你如果不想认输,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训练”

    “回将军话”那士兵努力挺直了胸膛,傲然道“属下刚才是有点犯困,不过挨了几鞭子之后倒是觉得很提神。所以,属下不需要休息”

    “有种”那将军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向着面前的将士大吼道“小子们,继续努力”

    “诺”

    “将军”远远的高台上,几名青年将领正簇拥着南鹰观看操演,其中一人不禁发问道“如果只是挑选出两千精锐,那么从目前我部近八千之众中优胜劣汰便已足够,为何您一定要逼着他们舍长就短的重新来过呢”

    “重新来过本将只是给他们补课”南鹰瞪着发问的苏飞道“念你是个新兵蛋子,本将不和你一般计较”

    “嘿嘿确是好计”李进突然笑出声来“将军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吧”

    “一石三鸟”甘宁不解道“整合部属、提升战力算一个,选拔两千渤海远征军也算一个,最后一个是什么”

    “和”李进换上一副肃然之色“虽然我是首次来到鹰巢,但是此地的情况却也有过耳闻。此城五万居民,其中汉、羌、蛮三族鼎足而立,个中关系错综复杂”

    他有些钦佩的看了看南鹰“换成任何一个主公,只怕都将为了调解内部纷争而焦头烂额。只有将军依靠着无比强大的实力和爱民如子的仁政,才令众心成城、同舟共济”

    “你究竟想说什么”南鹰眼中闪过微不可察的赞赏之色,他微笑道。

    “虽然民众安定了,可是军队呢”李进有些忧虑的瞧着远方嘶吼如雷的训练场“如今我们的总军力达到八千,其成分更为复杂,既有新旧部属之分,又按着跟随将军的资历分成七八股派系,有鹰巢旧部、北军将士、普通郡兵、黄巾降军、天师残军、太行山流民军等等。更加不用说,他们还各有各的民族信仰”

    “这些将士虽然能征善战,却多为桀骜不驯之人。对将军您,他们自然是心悦诚服,可是对其他兄弟友军甚至是将领呢他们也会心服吗若任由形势发展下去,末将几乎可以想象到日后祸起萧墙的惨剧”李进唇边掠起一丝苦笑“换成是末将,只怕会愁得夜不能寐吧”

    “哦你是说如此练兵,便能使行阵和睦,将士们也同心同德吗”南鹰反问道。

    “当然不是”李进摇头道“末将猜测,将军意欲令所有将士都掌握步战骑战,其深意应是利用此次全体练兵之机,令将士们置于同一,令他们彼此熟悉,产生袍泽之情,之后便可打散重编,令他们再难生出团体界域之分。如此一来,自然再不会有什么军中的派系之争”

    “听你这么说,仿佛本将是一个城府极深的谋算之人啊”南鹰突然从唇边荡出一圈不断扩大的笑纹,他重重拍了拍李进,大笑道“不过,本将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望着众将若有所思的神色,南鹰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其实,此次练兵的深意虽然被你道破,但是本将还有一层浅意”

    见众将一起露出讶然之色,南鹰有些无奈道“优中选优,选拔渤海赴任的随行兵马,这确实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越是精兵强将,其傲气也越盛,绝对不可能在短期内与同袍内水融。至少本将个人是这么认为的,真正的袍泽之义只有经历过同生共死,才能够建立起来”

    “闹了半天,将军你是想带走那些不听话的”苏飞恍然大悟道“确是好计把那些身上带刺的、额上生角的小子们全弄走,鹰巢的守军才会渐渐形成真正的磨合”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南鹰凝望远方“此行任重道远,谁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本将也只有领着这些个热血男儿,才可能于荆棘遍地之中,杀出一条路来”

    众将一起默然。

    “枣祗”南鹰突然大叫道“过来”

    远处低头匆匆而行的枣祗愕然抬头,然后迅速疾行过来。

    “主公”他施礼道“有何训示”

    “你和阎圃在负责挑选各业人才之事吧本将交办的人才网罗了多少”南鹰有些期待道“这可是重点,一定要多多益善”

    “重点哦主公是说木匠、铁匠吧”枣祗思索道“经过初步遴选,大约挑出了四百人吧”

    “四百这么多”南鹰喜出望外道“好办得好”

    “不过,我们鹰巢有这么多匠人吗”他怀疑道“你不会找些二把刀来糊弄本将吧”

    “什么二把刀哦,是指技艺低俗的意思吧”枣祗一呆,随即叫起了撞天屈“我怎会如此草率行事主公你难道忘记了仅仅天师道降军中便有技艺精湛的匠人数百之众,这些人可有一大半自愿来到鹰巢定居的”

    “原来如此本将险些忘却”南鹰目露光彩道“立即下令提高这些人的生活待遇,务要全部带往渤海”

    “还有一个人本将去亲自去请”他重重道“墨门高手墨让”

    “将军,您是去渤海赴任为官的,带那么多匠人去作甚”甘宁大惑不解道“难道也准备大修器械不成”

    “听说你水性不错摆弄船只也有一套”南鹰斜睨着甘宁道“提前封你个官职呗”

    “末将倒确是精通水性”甘宁更是如入五里雾中“将军打算封给末将一个什么官职呢”

    “渤海郡水军统领如何”南鹰笑容可掬道“现在你明白本将为何要携大批匠人同往了吧”

    他悠然眺望着远方,一脸向往之色道“渤海紧贴茫茫大海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将若不建造船只,如何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