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了, 叶青。”
苏医生挂断电话,从配送员手中接过外卖, 推门而进。
苏雅已经醒来,额头上沾着红印,手指蜷缩在外套中,眼睛直直地盯着一处发愣。
“怎么了”苏医生把外卖一一从袋子里拿出来。
“我梦到另一个人说喜欢我。”苏雅语气恍惚,“这是今年最大的噩梦。”
“发梦了”苏医生抽出一张湿巾擦了擦手,然后把冰凉的手背覆在苏雅的额头上探了几秒,认真地盯着女儿的脸色瞧,“后背有出汗吗”
苏雅依言动了动肩胛骨,却意外牵扯到酸麻的手臂, 喉头冒出一声低低的嘶叫, 鼻翼翕动,冷不丁打出一个喷嚏。
“没哈啾”
苏医生把桌上的抽纸盒移过去,又把海鲜粥换到自己面前“先喝点青菜粥暖一暖。”
“最近失眠吗”
“没有。”苏雅答得没有丝毫负担, 每晚十二点入睡是高三生的正常作息。
“你谈朋友了”解决了第一要事, 苏医生才有空坐下来陪着苏雅吃饭, 并思索着苏雅刚刚的言语。
另一个人
苏雅敏感地觉察到母亲所提的朋友可能指代的是男女朋友, 做出这种猜测是人之常情,虽然事实与母亲的猜测有很大出入,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而且,有一些心思并不能让母亲知晓, 尤其是她曾经的打算, 苏雅还在斟酌,落在一直凝视着她的苏医生眼里,则被解读出另一种意思。
不想说就算了吧,苏医生不想勉强女儿, 换了个话题。
“听说你来的时候,有点不敢相信,还在想会不会是晴晴。”
毕竟侄女也在一中读书,穿着一中的校服无可厚非。
“哦。”苏雅低着头,把一清二白的粥一勺接一勺地往嘴里送。
“慢点吃,粥还烫着。”苏医生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黑色的细长夹,把苏雅垂落在脸颊边上的头发别好。
苏雅搅弄着面前的粥“表妹经常来找你吗”
“你舅妈找我多一点。”苏医生神色淡淡,不欲在女儿面前多说,“你外婆和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总有一些小病小痛。”
苏雅懂了,一群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亲戚。
同一个医生交好,几乎就拥有了整家医院的资源,带来的便利无疑是巨大的。
家族里只出了母亲一个医生,还是优秀的脑科专家,自然要好好维护人际关系。
所以母亲才会这么累啊。
“你不喜欢晴晴吗”苏医生觑着苏雅的脸色。
“她也没做什么讨我喜欢的事。”苏雅不在母亲面前说谎,只分话说的多与不多罢了。
苏医生蹙眉不语,苏雅不愿意母亲为这些小事烦心,了了地解释一句。
“况且也不见得苏晴晴就喜欢我。”
“不用你喜欢,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苏医生意有所指,“你想喜欢谁是你的自由,妈妈不会反对的。”
喝完粥,苏医生打包垃圾,苏雅收拾桌面,母女二人分工明确。
“妈妈,你今晚回家吗”苏雅看到桌面上的日历,在心里算了一下母亲这个月的值班天数。
“十二点要观察一个病人的术后情况。”
苏雅点头,转身背起书包“那我先回家了,妈妈,趁现在无事打扰,你赶紧先眯一会儿吧。”
“刚吃完饭不能立刻躺下,会加重逆流性食道炎的患病可能。”苏医生给女儿倒了一杯热水,“我们聊聊天吧。”
“哦。”翻遍记忆角落,苏雅也找不到任何和母亲促膝长谈、畅所欲言的经历,她默默地坐回椅子上,捧着热气袅袅的杯子,不见半分机敏。
“书包不脱吗这样靠着不舒服吧”
苏雅又把书包脱下来,正要抱在怀里,苏医生伸手拿过书包,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最近有交新朋友”
“嗯。”苏雅紧绷的脊背慢慢放松下来,局促不安的情绪渐渐消退,“她叫解析,今年八岁,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
孩子
苏医生失笑,眼前的女儿分明也只是一个孩子。
解析的秉性、相貌、早慧,她写的作文,她在阅读中得到的见解,她们的相处
苏雅挑拣着一些回忆慢慢诉说,苏医生看着她认真地倾听。
难怪叶青那孩子会这么担心,女儿对那位小朋友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了。
“这么看来,你的这位朋友虽然年纪小,但颖悟绝伦,你怎么会把她当小孩子看”
能主动提出建立一段友谊的小朋友的心性,怎么看也不是会在一段关系中愿意让自己处于一直被顺从的不平等地位吧。
苏雅不知道母亲为何会得出这种结论,若是解析是那么容易哄骗的人,她们之间也不会有那么多误会,早交上朋友了。
“解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她一直在按照你给出的书单阅读。”
那是因为在她分析了解析写过的几篇作文后,她发现解析的阅读量堪称汗牛充栋,但解析又容易受新知影响。
沉淀不足时,一招不慎,一些偏颇的观点就会植扎在脑海里,对日后的行为处事造成巨大的影响,苏雅对此有明确的深刻认知。
她不希望解析遇上那样的风险。
有时,太过聪明,喜欢看书,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好事。
尤其是一些以爱情为主旨投射时代背景的书籍,并不是这个年纪的解析应该阅读的,在三观未完善时,向解析展示磅礴的世界观更为必要。
苏雅正是以这个理由说服了元和。
她给解析挑选的书单,可以保证书单上的每一本书,都是她看过,并觉得不会在客观上对解析造成不良影响、拔苗助长的。
解析对此接受良好。
早在备战小学英语跳级考试时,元璟就以阅读、复述、探讨和理解外文期刊的模式加速了解析学习英语的进程。
一项例程结束了,另一项例程即将开始,总之都是为了感受学习的快乐。
解析在苏雅的安排下重温了日前久违的高压,在快乐的学海里遨游得心满意足。
然而对内情一知半解的叶青却以为苏雅因为缺乏关爱,导致心理逐渐扭曲,滋养了空前壮大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最后还无法自拔地陷入了日愈变态的沼泽中。
“是因为我的道理正确,才说服了他们。”苏雅自誉为是个讲理的人,“解析怎么会是一味顺从他人意志的人”
“看来比起内心的主观,她的理智的优先级要强过情绪。”苏医生理解了女儿的做法,“要记得在书单里穿插一些轻松的文学作品,小小年纪别想太多,容易变老。”
这话是用在解析身上的,也是说给苏雅听的。
在那段困难的时光里,她的女儿早早长大,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体贴她,知道要好好学习,培养了阅读的兴趣爱好,用书上学来的知识规划生活,依据着个人的力量默默探索世界。
她很欣慰女儿能成长的这么好,但有时也会想,女儿是不是过于懂事了
知道她忙,所以一路品学兼优,叫家长这种事从未发生,甚至许多家长忧心的小升初、初升高等入学问题,女儿也一次都没让她烦忧过。
中考前她特地调班,打算接连两天都在学校门口等待女儿出考场,结果只接了一场,陪伴女儿吃午饭时又接到了医院的来电。
她既忧心情况十万火急的病患,又担心女儿情绪不稳,下午考试发挥不顺。
那时女儿是怎么说的来着
“妈妈,没事的,你去医院吧,我早就被学校保送了,参加中考只是为了检验我这三年的学习成果。”
“保送到哪里”苏医生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愕然,最后只能蹦出这么一句。
“临江一中。”
临江一中,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
苏医生那时候才发现不对劲,她后来找学校老师了解了一下,才知道保送的名额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确定,并立时通报给直接录取的学生。
中考结束后,她开车去学校给女儿搬行李,发现女儿初中三年取得的奖状证书,大大小小足够装满一个收纳箱。
然而女儿从未对她说过。
她才发现她错过了这些,而又不仅仅只是这些。
她想和女儿近一点,于是斥巨资在一中附近的新楼盘买了一套房子。
但她还是忙,而且购置学区房掏空了她的大半积蓄,她需要多攒一点钱。
为她的女儿。
女儿开始走读,她依然十天半个月回一次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像今晚这样突然跑到医院来找她的情况,更是头一遭。
不,是第二次,这是时隔不欢而散的第一次的五年后的第二次。
五年前,女儿第一次来医院找她,是因为突遇生理期,无所适从。
她怨怼自己的粗心大意,又诧异于嫂子竟然没给女儿准备经期用品。
侄女虽然小女儿一岁,但发育的比女儿早,嫂子还曾为女孩温养的问题来找过她,询问是否有熟识的中医,想为侄女开一些温补的中药。
但还是她的错,她才是女儿的母亲,自己都没做到的事怎么能怪罪旁人不上心。
她照顾女儿,给女儿普及生理知识,在守着女儿休息时,被医院传唤。
临走之前,她嘱咐女儿自己打车回家,结果在深夜值班时往嫂子家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却得知女儿并未回去。
嫂子找不到人,她也找不到。
第二天女儿照常出现在课堂上,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她,她急忙赶去学校,确定了女儿的安全后,把女儿好一顿说。
“阿姨,你不要怪苏雅,是我把苏雅喊到我家里的。昨天晚上家里没人,我害怕,才让苏雅去我家陪我的。你不要说她,你说我吧。”
教室里跑出一个小同学,站在女儿的身边,神情急切。
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是谁”
“我是苏雅的好朋友,我叫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