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秀才落第
    要想解决卢毅的问题,就得先了解卢毅是什么样的人。

    创梦的作者太多了,连胜见面能叫得上名字的都有几百个,处理过作家事务的大小作者更多,她和卢毅之间的来往属于认识但不熟悉的关系,所以连胜先和编辑部与作者关系沟通了下,了解了下这个人的写作经历。

    总的来说,卢毅不是那种特别有天分的写手,他的写作风格很“真实”,真实到这件事好像就是发生在你身边似的。

    不过,也因为写的真实,他写东西很慢,很较真。

    和自己较真,也和别人较真,太较真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东西写了一半,就被他自己用各种理由“废”了。

    在卢毅还在上大学那阵,曾经流行过一阵子写作潮,当时他爱好写作的同学不管写的好还是不好,在那个阶段几乎都攒出过一两个故事。

    只有他,故事还没写完就胎死腹中,只剩下一个个绞尽脑汁写出的人物故事和大纲细纲。

    创作的“作者关系维系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一个签约作者在连载期间超过三天没更新,就一定要联系上,问清楚没更新的原因。

    如果问题比较棘手,会被转到“作家经纪部”那里。

    卢毅就属于“作者关系维系部”的长期重点关注对象,因为他经常写着写着人就没了,也不请假,也不说明缘由,就这么停一两天,一问原因,还通常都是些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有时候是纠结一个场景出现在那里是不是合理,有时候是查什么资料找不到来源,还有的时候,干脆就是取不出名字”

    电话那头,曾经负责催更的小姑娘一板一眼地向连胜汇报着,“卢老师这个人很被动,你不去问,他绝对不会主动找你解决什么。但一旦你找了他,他又很不好意思,马上就恢复更新了。”

    “那这些问题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我看他从一年前起,基本就没断更过了。”

    连胜翻着“作维部”有关卢毅的工作日志,“这一年他写的很流畅,没卡文吗”

    “听说卢老师的作者群里给卢老师支了招,让他先存稿,再发表,这样手里有稿心里不慌,就算偶尔断更几天也不会被找。”

    那小姑娘带着笑意说,“后来卢老师开新书前都会先存个几十万个的稿子再开,很少断更了。”

    一点存稿都没有就直接发文的作者,一般被称为“裸奔党”,经常断更的作者很多都是“裸奔党”。

    挂上电话后,连胜也大概了解了卢毅的性格。

    “较真。”

    能在起名字这种事上卡一天的人,往往对自己与别人的要求一样严格,哪怕别人不怎么会关注的事情,他也依然高要求。

    “不善于表达自己。”

    很多时候,请个假或者和读者支会一声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没有做。作维部问过卢毅不请假的原因,理由是“说不出口”,“不知道该怎么说”。

    “在意别人的看法。”

    很多作家是特立独行的,但卢毅不是。一旦作维部联系了,他往往能很配合的解决掉问题及早更新,也会想办法让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好了,准备工作做完了”

    连胜给座椅调整了个舒适的位置,打开了自己的管理后台。

    “来看看他写了什么”

    作者的新文存稿,一般会有两种状态。

    一是全文存稿,但读者能看到文案,看不到正文内容;

    二是全文都不可见,只有管理员和作者本人能在后台看到。

    卢毅新书的存稿就属于第二种,书名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卢毅那种“历史纪实文学”的风格。

    “陆娘子杀夫案”

    连胜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头皮有点麻麻的。

    说实话,她并不想让创梦上什么法制类新闻。

    是悬疑

    还是推理

    连胜目光扫向标签栏。

    “都市”

    这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连胜看懵了。

    她点开了存稿箱,读起了卢毅的新书。

    新书的第一句就抓住了连胜的眼球。

    “陆秀才又落第了。”

    陆秀才又落第了。

    这是他第五次参加乡试。

    第一次参加乡试时,陆秀才还年轻。

    那时候,他离开家乡的小县城出外求学,历经县试、府试、院试,成绩都不俗,不但考上了最繁华的松江学府,还提前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机会。

    人不轻狂枉少年,人言“学而优则仕”,陆秀才也不例外,彼时的他意气风发,壮志满怀,一得到秀才的功名,就去参加了当年的乡试。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陆秀才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可到了见“座师”那关时却不尽人意,大失水准。

    最终,陆秀才抱憾落榜,只能等下次再战。

    结果第二次乡试,陆秀才的成绩还不如第一次,连“座师”面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次乡试失败后,陆秀才断了“做官”的念头,为生计所迫,在松江府找了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份工作月钱尚可,胜在稳定。

    没多久,陆秀才又在同僚的介绍下认识了一名刘姓姑娘。姑娘并非松江府人士,但姿容秀丽,精明能干,陆秀才娶妻娶贤,姑娘看中陆秀才老实憨厚且家中人口简单。

    处了几月后,陆秀才和刘姑娘都很满意。陆秀才三媒六聘,娶之为妻,刘姑娘成了陆家娘子。

    陆秀才第三次参加乡试,是在陆家娘子的鼓励下去参加的。

    陆秀才的娶妻后,工作稳定,家庭和美,唯一不怎么理想的地方,是升迁的太慢。

    陆秀才办事能力很好,但不懂钻研,做事一板一眼。眼看着周边资历相仿的同僚一个个升了上去,他还原地踏步,陆娘子很着急。

    此时两人已经成婚多年,到了该要孩子的时候,想要孩子就得在松江府有户籍、有固定的居处。

    但松江府房价极高,光他们租赁的小跨院就用去了陆秀才月钱的一半,想要靠两人的积蓄买房,哪怕掏光家底也力有不及。

    而陆秀才虽然在松江府工作多年,却依然没有户籍。

    陆秀才和陆家娘子都想要孩子。

    “我当初相中相公,就是看中相公有上进心,是个秀才。”

    为了鼓励丈夫,陆家娘子娇羞地靠在陆秀才的胸前,温情脉脉地劝说着,“相公当初虽然没中举,可当初卷考也是得过前三的,说明相公有做官的潜力。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即将到来的孩子,相公可否再努力一试”

    陆家娘子摸着还未有孕的肚子,眼神充满憧憬。

    “奴家能不能当上陆夫人,就靠相公了。”

    为了妻子,为了家庭,陆秀才重拾书卷,挑灯夜战,再战“乡试”。

    第三次的乡试的结果和第一次一样,就差那么一点点。

    这样的结果不但陆家娘子不满意,连陆秀才自己都不满意。

    如果差距过大也就罢了,每次就差那么一点,就仿佛造化弄人一般,究竟意难平。

    于是陆秀才一家又开始筹备起第四次乡试。

    到了第四次乡试时,陆秀才已过而立之年,精力远不如年少时。

    年少时,他能通宵达旦的读书而不知困倦,到了而立之年,一旦挑灯夜读,第二日必定是魂不守舍。所以陆秀才为了准备考试,已经严重耽误了工作。

    长此以往,东家便有了意见,去问缘由。陆秀才又不是精明算计之人,支支吾吾地说了原因。

    知道陆秀才心里有了别的前程,东家心中便有了芥蒂。

    于是就在参加第四次乡试前,陆秀才丢了养家糊口的工作。

    陆秀才在老东家这里兢兢业业干了八年,从青年一直干到中年,他的生活圈和这份工作息息相关。

    工作上的变故,严重影响了陆秀才备考的心情。

    陆秀才的第四次乡试,再一次落榜了。

    “前程”还远在天边,曾经握在手里的东西先没了,陆秀才开始后悔。

    可陆家娘子已经疯魔了。

    这么多年的“屡败屡战”,乡试不仅仅成了陆秀才的心结,更成了陆家娘子的心结。

    这么多年来,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陆秀才在准备乡试,也知道陆家娘子有个“陆夫人”的梦,眼见着陆秀才一次次中举,不少人都在背后笑话陆秀才中举是“痴人说梦”,都在等着看陆秀才和陆家娘子的笑话。

    陆家娘子肚子里憋着一股火,就等着陆秀才中举,能一巴掌拍在这些人脸上,决不允许陆秀才打退堂鼓。

    为了不让相公失去信心,陆娘子对相公好好分析了他这几次失利的原因,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陆秀才过去没办法一心两用,在乡试上花的精力太少了

    这么一想,陆秀才丢了工作,反而是好事。

    陆家娘子数了数家底,觉得还能支撑几年,遂一拍桌子

    陆秀才不用去工作了,在家全力备战乡试

    为了能更多的押中考题,吸取各种经验,陆家娘子给相公报了个据说是往届状元亲自参与指导的“乡试特训班”。

    既然是状元亲自指导,所费自然不菲。

    为了照顾在家备考的陆秀才一日三餐,陆家娘子辞去了自己更有前途的工作,换了个打零工的活儿。之前报班已经花费了陆家大把的银子,陆秀才又闲赋在家,这么一来,家中原本稳定的生活拮据起来。

    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

    陆家娘子断掉了一切的娱乐爱好,平时还会和陆秀才听个小曲,下个馆子什么的,现在统统都不去了,甚至一整年都没做过新衣服。

    为了不分散陆秀才的精力,陆秀才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干了,不必要的人际往来也可以断了,他只需要关注读书即可。

    陆秀才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乡试书”,这样头悬梁锥刺股的读啊读,终于熬到了第五次乡试的日子。

    陆秀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在陆家娘子殷切的目送下走进了考场。

    第五次乡试,陆秀才仍然没有中举。

    到了此时,“乡试”已经成了碎了一地的烟火。

    可陆家娘子还想让陆秀才再考第六次。

    陆秀才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经史子集,抵死不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