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巫师刚说到“娘儿怨”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声,觉得事情不大妙,结果却没想到,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老巫师说的娘儿怨,在阴阳行当里叫“子母煞”,是一种极其难缠的凶煞。
佛家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众生万物无不在轮回之中,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在造因果;道家有五道六桥,行善者成神,作恶者下地狱。由此可见,再世为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那些好不容易投生人道,却早早夭折,甚至连娘胎都没机会出的人,往往怨气极重。
从古到今,人们对死婴的处理方式,都以丢弃或者浅埋居多,这看似随意,甚至不人道的方式,如今在不少人看来,觉得很残忍,但实际上,却蕴含一定智慧结晶。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篇早已说明天日属阳,地月属阴。由于婴儿亡灵怨气极重,掩埋地往往都是乱葬岗,或者一些常年不见阳光的阴地,若是像成人那样入殓深埋,
死婴就容易通过从地下吸取阴气,成为怨灵徘徊,无法超生。
所以丢弃浅埋,任其被野狗刨食的方法,看起来虽然残忍,但实际上,却有散其怨气,早日重入轮回的作用。
因此,子母同葬,一直以来都是丧葬大忌。若是有妇人生产时,不幸母子双亡,就必须得把母子分开,最多埋在母亲坟墓附近,绝对不能放在母亲棺材内。
若是难产而死,死婴未曾离开母体的话,就要用火葬,或者取出来分开埋。
母性是万物之源,这鬼魂也一样,甚至由于没能把孩子,好好带到人间,母亲的亡魂,往往会比人更加心疼孩子,不舍得孩子再离去,若是不分开葬的话,母亲就会本能的吸取大量阴气来“滋养”婴儿,最终成为子母煞。
不同于一般“有形无体”的怨魂,这子母煞是有形,也有体的一种邪物,说白了,就是只要一日不除,棺材里的尸身就一日不腐,甚至头发指甲还会生长,最终成为“荫尸”,一旦有机会脱困,就会跑出来到处害人。
而潘家这个“鬼媳妇”的情况,比通常意义中的子母煞更加恶劣,因为她们是子母同体,而非简单的子母同葬
这就会导致,母煞吸阴气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子煞也会直接吸收,成形得更快
正如老巫师说的那样,年轻媳妇这个子母煞,光对付它们的“形”,也就是怨魂,已经是治标不治本了,想真正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棺,直接对付它们的“体”。
只有将尸身上的阴煞之气破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否则就只能将它们打伤,无法完全打散,假以时日,终将还会“养”回来。
从潘家年轻媳妇,变成子母煞的震惊中定下神来,我又开始变得疑惑重重。
虽说子母同葬,就有变子母煞的风险,但真正形成这种东西的条件,其实还挺苛刻的,至少得风水格局上的“聚阴地”才行,否则就算吸取了阴气,也很快就会散掉。
就像一只盆那样,如果盆底是漏的,那就存不住水。
以老巫师的道行,没道理在明知不祥的情况下,还会犯这种错误,把年轻媳妇葬在聚阴地上。
其次,别说聚阴地,就算风水大忌中的“养尸地”,也需要时日来“养阴”,断然不会这么快就成型,何况还是下葬当晚就成了煞。
还有就是,即便老巫师老眼昏花,或者不懂风水忌讳,这些天也前前后后请了不少人,怎么就没一个人想到去开棺,直接从尸体上下手
我刚刚才回来,对情况一无所知,语气自己闷头去想,还不如直接问。
反正老巫师也算是同行,知道我要对付潘家“鬼媳妇”。
于是我问他“既然你老人家,知道要怎样对付这“娘儿怨”,这些天前后来过的那些先生,怎么就没有这么做呢是没想到,还是有什么难处”
老巫师回答道“不是没想到,是我老家伙不让他们去,一来是怕他们本事不够,去了出事,二来是媳妇娘家不好惹,当时不让动刀子,葬的地方就是他们同意才选定的,要开棺也得她娘家同意,但是他们不会同意的。”
“为什么”我不禁颇为不解。
坐月婆、难产婆子母不能同葬,并非行里的人才懂,而是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的忌讳。不让取死婴,下葬的地方也要经过他们同意,怎么听起来,都像是年轻媳妇娘家有意要害人
看来,这事恐怕还很复杂,远不是我想的那样简单。
老巫师一声长长的叹息,浑浊的眼睛看着天花板,沉默好片刻后,才对我道“后生,你刚刚才回来,很多情况不知道,现在没有外人在,我也就不怕告诉你了,但你要答应我,不能传出去,不能让寨子上任何人知道,不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老巫师这时说的“没外人在”,自然不是指亲属,而是指没有不懂这行的人在。
看他语气严肃,我顿时也认真点头。
清清嗓子后,老巫师费力凑近些许,将声音压得很低道“光海媳妇生前,和死的时候都有点蹊跷,她娘家那边有懂这些的人,所以才故意这么安排后事,那媳妇这么快就变成“娘儿怨”,恐怕也与她娘家有关系,目的就是想报复,目的没达到,他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我不禁面色一变。
那女孩娘家果然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老巫师说的,如果是真的话,那女孩娘家就太心狠手辣了,为了报复,宁愿让自己女儿成煞,死后都不得安生。
世上真有这么狠心的父母
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也并不难猜。
绝对是要潘光海的命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确实就不能说出去,只能在暗地里解决了。就算潘光海再不是人,也好歹是条命,是潘家的人,如果被潘家知道,女孩娘家打算要他的命,就只会出现两个结果
一是两家矛盾彻底激化,弄出更多事情;二是人们出于害怕,逼潘光海去死,交出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