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7章 有所求
    自道录司建立以来, 就伴随着一路的话题,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吸引着京城人的目光。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新奇的人和事逐渐从进城散播开来, 慢慢地向全天下扩散而去。

    先是四阿哥有了奇遇,得高人传授法术,立誓要建立道录司, 为天下百姓除害;

    紧接着就是香水与精油的推出,因为有四阿哥背书,这两样东西又深受达官显贵的追捧,引得不少人观望羡慕。

    就在百姓们以为, 四阿哥就是要打着道录司的招牌敛财时,却又突然得知, 道录司的大本营摒弃了一贯的园林建筑规格, 非但所有的景物任由平民百姓参观,还将收拢大街上的无业游民, 里面的鱼塘田地承包给他们。

    这些闲散人士虽然有一部分游手好闲的懒汉,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土地, 也没有其余谋生技能,不得不在大街上转悠, 以期找到机会混口饭吃。

    随顾园优先招募的,就是这些想要靠自己的双手生存,却没有土地让他们赖以生存的人。

    虽然这些人流浪了一段时间后,身体里的惰性逐渐冒头, 可摄于皇子之威,他们根本不敢偷懒。

    更何况,胤禛还让专业人士去指导他们科学种田,甚至于每一块田地里种什么东西都有规划。

    如此严格的管理, 本能地让这些平头百姓心生惶恐,更加不敢怠慢。

    就这样,随顾园不但能自给自足自行运转,还物种繁多。又有宫中御厨根据原材料研制菜品,但凡是来过一次的达官显贵,无不被这里新奇又多样的美食征服味蕾。

    好东西嘛,当然要大家分享。一是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二也不失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年时间,布局风雅、风景繁多、服务周到、菜肴美味的随顾园,就成了达官显贵们呼朋引伴,聚会宴客的首选场所。

    单只这一项,胤禛就赚得盆满钵满,不但能维持道录司的日常开销,还略有盈余。

    不过,那是在两个月以前了。

    自两个月前,胤禛从神仙岛引回六百多个高人之后,道录司的财政,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好在胤禛也不算太过惫懒,有门客王霜月善于经营。

    他将香水和精油的配方给了王霜月,王霜月立刻就往江南云南等地,买下大片荒地,专门种植各类香味浓郁的鲜花。

    买下荒地之后,她按照胤禛的指示,在当地雇佣工匠种植花草,并在当地建了工厂,花草做初步的加工。然后再把加工过的原材料,通过水路运往保定,在保定做最后的精加工。

    正好,康熙早年赐了胤禛两个园子,就在保定,也不用另外买地皮了。

    如此一来,这一样生意就等于是盘活了两地的经济。

    除此之外,胤真又命人在保定盖窑,烧制分装精油和香水的瓷瓶,又另建了一个工厂,专门招募女工,制作精油和香水的外包装。

    这些外包装或为草木编织品,或为有特定精美刺绣的香囊荷包。

    因为工价合理,多劳多得,如果不想在工厂做工,还能付了定金之后将原料带回家去,一时之间,保定一地多有女子以此赚钱补贴家用的。

    俗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原本临近京城的天津保定等地,女子地位就比南方女子高,如今他们陡然有了大笔的收入来源,甚至有许多半年的收入,就能顶上自家男人辛辛苦苦干一年。

    手里有了钱,财腰杆挺得更直,保定一地的女子地位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而烧窑和办工厂这两样差事,胤禛则是交给了湖北绿林营杨慎的某些部下。

    想当初他洞庭湖公干,路经襄樊的时候,正遇上大批妖道作乱,便凭手中兵符从陆林营调来了五百绿林军。

    这五百绿林军,皆由游击将军杨慎统领,对胤禛助益良多。

    其中有两次大规模战斗,有十多个绿林军或重伤或战死。

    那时候胤禛便承诺过,受伤的给予大量补贴,战死的若是有直系兄弟或子嗣的,都可以送到京城来,由他安置。

    杨慎相信他的为人,回去之后果然劝战死兄弟的亲属来了京城,按照胤禛的吩咐,先到国公府找了鄂伦岱。

    而鄂伦岱这边,也早就接到了胤禛的手书,对这些人也都妥善安置。

    等胤禛在保定那边有了规划之后,便把这几个人要了过去。询问过他们的意见之后,有三个想从军的安置他们从军,其余人不想再过刀口潜血的日子,胤禛便让他们在这两处做了管事。

    这些人都算是胤禛的嫡系,就算免不了有些小贪小贿,但对胤禛的命令,都是不打折扣地执行。

    如此一来,胤禛手上的资金完全可以自行周转,也就打消了开采神仙岛上金矿的主意。

    反正那地方有钟道人坐镇,旁人也动不了,还不如留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

    眼见自己当初的设想一点一点步入正轨,胤禛十分欢喜。虽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但胤禛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的道录司可谓是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高人有高人。

    不过,这些高人大多不耐俗务,除了牡丹芍药两位仙子一心管理后勤之外,其余高人的心思要么就是在斩妖除魔上,要么就是在修仙问道上。

    偏偏随着人数增多,道录司的俗物也越发多了。

    这个时候,一个单独的管理部门,就到了诞生的时机。

    所以胤禛就禀报了康熙,在京城及其周边到处张榜,招募有志之士进入道录司,管理内政。

    因为胤禛招募人手不限出身,唯一的要求就是会写字或算帐,且开出的薪酬极高,一时间应者如云,报名的人都快把招募处的门槛给踏破了。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平民出身,虽读过书却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八旗子弟和包衣子弟也有,但却很少。

    这些人大多是冲着胤禛这个贝勒爷的名头来的,想要另辟蹊径碰碰运气,实现曲线救国。

    不过,这些人都要失望了。

    因为进了道录司他们就会知道,道录司和朝廷属于平行机构,如果不是康熙亲自下场双方根本不会有交集。

    所以,进了道录司的人员,是不可能出现在朝堂上的。

    报名的时间一共三天,三天之后截止,又三天开科考试,择其忧者而录之。

    参加这次考试的人中,身份最高的就是纳兰揆叙。

    他的出现,在一群人中可谓是鹤立鸡群。

    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书生们惊疑不定,暗暗猜测:这次所谓的考试是不是早有内幕?

    一想到哪个能录取,哪个不能录取早有内定,自己这些人就是白跑一趟,陪太子读书的,这些人心里就不舒服。

    如果换在明朝,这些书生早就闹起来了。

    不过很可惜,现在是清朝。

    如果是在江南汉人聚集的地方,读书人们还敢仗着自己的身份闹一闹,热血上头之下,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但是在京城,这个八旗子弟聚集权贵遍地的地方,这些出身汉族的书生们就算心中有怨,也是不敢明着抱怨的。

    江南天高皇帝远,汉人书生们就算闹出了什么事,朝廷也是以安抚为主。大不了就是以后在仕途上卡一卡这些人,再抓几个带头闹事的警告一番。

    但是在京城……

    天子脚下,京畿大营十万人马枕戈待旦,随时随地都可以镇压不服。

    最重要的是,胤禛这次收录的人数并不少,足足有六十人。就算他真的拿出一部分做人情,这些没有背景的人,也是有一定概率被录取的。

    想想那一月二十两的俸禄,这点钱对于豪门富户来说不值一提,说不定连一件好的衣裳都做不了。

    但对于真正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来说,足够他们上孝父母下养妻儿了。

    这世上固然有迂腐书生,认识几个字,读了两本书就自命清高不屑俗务的。

    但大多数人都是有良心的,都知道父母妻子终日劳作供自己读书不易,也明白科举这条独木桥不是那么好挤的。

    所以,他们妥协了,是对生活妥协,也是对自己的孝悌之心妥协。

    原本这一点,胤禛也没有注意到。他只是想要通过这次考试,名正言顺地把揆叙弄进道录司。

    至于他身上挂着的两个官位,如今的揆叙志不在朝堂,真把那两个清水衙门的官位当闲职看待了。

    他这般无欲则刚,便是康熙有千般权谋,也无可奈何。

    第三天报名结束之后,胤禛正带着揆叙和明若一起,核定报名的人数。

    芍药仙子和牡丹仙子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考题的雕版,只等实际人数出来之后,他们就组织人手印刷。

    “没想到,一个非朝廷机构组建的考试,报名人数居然有两千之多。”明若觉得有些震撼。

    揆叙笑了笑没说话,拿毛笔蘸了墨,继续抄录报名者的姓名与贯籍。

    这还只是因为时间短,消息散播得不够远,来的人只有进城和直隶的人口。

    若是让这件事先发酵过十天半个月,来的人会更多。

    感慨完之后,明若又想到那一二十两的俸禄,不禁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雍正皇帝可从来不是只会坐在金銮殿上,听臣子歌功颂德的太平天子,虽然他登基之后,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圆明园,连木兰秋弥都没有过。

    但在他登基之前,已经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办差,深入地了解了民间疾苦,知道什么样的政策财是百姓急需的,什么样的政策只是花花轿子看着好看。

    所以,她也很明白,二十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揆叙早知富察格格颇有见地,听了这话也只是微微一笑,想着日后她与四爷夫妻同心,四爷也能一心扑在事业上,带着他们这些人实现大家共同的志向。

    这不比娶一个循规蹈矩的贤惠女子强?

    甚至于揆叙都开始考虑,等他儿子再大两岁,是不是也把耿格格带过来,做些整理文书的工作。

    耿格格也是自幼饱读诗书,其见地非一般女子可比。

    有了富察格格这个珠玉在前,他也想自己的妻子,能够在自己的庇佑下施展才华,获得和富察格格一样积极的精神面貌。

    不过,这只是他初步萌生的一个想法,具体要不要实施,还得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

    耿格格虽然是按照满族贵女的标准养出来的,但他毕竟是标准的汉人出身,受到的汉人礼教影响也不小。

    万一她不乐意抛头露面,自己不就是好心办坏事了吗?

    正在这时,守门的张保来报,“四爷,富察格格,礼部笔帖式王宽求见。”

    “王宽?”胤禛思索了片刻,发现对这个人没有印象,便扭头问揆叙,“这王宽又是个怎么样的人,你知道吗?”

    揆叙听见这个名字和职位之后,脑子里几乎是立刻出现了这个人所有的资料。

    “奴才对此人略知一二。”

    对此,胤禛觉得是意料之中,也不问这王宽具体是什么样的人了,直接问道:“那你觉得,他今天来,是为了什么事?”

    揆叙笑道:“这人善于察言观色,又赶在这个时候来,想必是察觉到了与这场考试相关的事。”

    胤禛笑了,笑着和明若对视了一眼。

    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两个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提前预料到了人数会很多,胤禛就向康熙请旨,从礼部借调过来了五个笔帖式,帮忙登基和监考;又从五城兵马司借来了五百旗兵,到时候维持考场秩序。

    这个王宽,就是从礼部借来的五个笔帖式之一。

    因为双方的身份察觉过大,胤禛又常年不在朝中,这些人对他不大了解,就算有心攀附,也不敢贸然凑过来。

    这个王宽既然赶来,必然是带了干货的。

    胤禛笑道:“那就让他进来。”

    “嗻。”张保领命而去。

    但胤禛却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你说的都是真的?”胤禛微微眯了眯眼,沉声问道。

    王宽心头一凛,把脑袋埋得更低了,“四爷面前,不敢胡言乱语。”

    却原来,王宽进来行过礼之后,就把自己观察到的,许多考生都面露怨色的事情报给了胤禛。

    胤禛蹙眉思索了片刻,已经大略猜出是为什么了。

    不过,他还是缓缓问道:“那你可知,他们为何心生怨望?”

    这王宽既然来卖好,必然是有所求的。胤禛就顺便考察一下,这人值不值得自己花心思提携。

    王宽竟然敢来,那自然是有备而来,来之前他已经私下调查过了。

    因而胤禛一问,他立刻就回答道:“那些书生之所以心怀不满,是觉得此次考试不公平,有内幕。”

    “哦?”胤禛挑了挑眉,笑着看向揆叙,调侃道,“看来此次报名之人,颇多忠义之士呀。”

    王宽一看,就知道胤禛已经把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了,不由心生敬畏。

    但他心头忐忑之余,却更高兴了。

    ——四爷的本事大好呀!他本就是有求于人,四爷的本事越大,他求的是成功率不就越高吗?

    于是,王宽恭维道:“看来个中缘由,四爷已经了然于心,不必微臣多做口舌了。”

    胤禛微微一笑,问道:“我这里有个差事给你,你敢接吗?”

    王宽正色道:“有何不敢?”

    见他临危不惧,胤禛不由赞了一声:“好!”

    然后他就告诉王宽,这次的考试的确有内幕,但走后门的只有揆叙一个。

    而且严格算起来,揆叙并不算是走后门的。因为揆叙是他道录司最原始的班底骨干,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正式回归而已。

    说完之后,他又问王宽,“我想让你做什么,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做,不必我教你吧?”

    王宽大声应道:“四爷放心,微臣若是办不成,就自己把脑袋拧下来!”

    “倒也不必如此。”胤禛道,“你要是把这件差事办好了,我允你一个条件。当然了,不可危害百姓,不涉及结党营私。”

    王宽的心跳瞬间加快,“咚咚咚”震得他耳膜生疼。

    ——四爷猜出来了,四爷果然猜出来。并且,四爷还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多谢四爷。”他深深叩拜下去,再抬头的时候,眼中竟隐隐有泪花闪现。

    胤禛敏锐地意识到,或许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王宽之所以找时机在他面前出头,或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是有更重要的事。

    他忽然道:“你若是有事求我,尽可直说。”

    “四爷?”王宽一呆,满脸的不可置信。

    胤禛道:“能让你求到我面前的,应该不是朝堂上的事,是你家里出了什么事吧?”

    “四爷英明!”王宽再也忍不住了,哭求道,“求四爷救救我那可怜的姑姑,莫要让她死都不能安生。”

    胤禛神色一凛,迅速和揆叙对视了一眼,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w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