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9、第六十九章
    “来”宝璁拉过林黛玉的手,带着她往床内缝隙里摸索。

    然后, 她的指尖, 触到了一个圆圆的,带着花纹的石环。

    “机关密室知道不知道”宝璁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林黛玉, 教她转动石环的方法, “当初在改建这宅子的时候,我特地造了这个。”

    相比于想要藏东西的想法, 宝璁更多的是,想要一间密室。

    一个只有他和林黛玉能打开的地方, 多有趣。

    “密室”林黛玉在话本游记里看过这个,但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她瞪着眼睛, 惊诧地看着床内侧, 床帐的后面,墙壁缓缓移动, 像是门一样打开了。

    宝璁坐起来, 撩开内侧床帐,林黛玉便看到了一条窄小的通道。通道地面上,铺了一层素色地毯, 十分干净清爽。

    里面虽然有点黑,但一眼就望到了尽头,不过是七八步路的狭小通道, 尽头隐约是个拐角, 不知通往何处。

    宝璁兴奋地拉着林黛玉起来, “走,进去看看。”见里面黑漆漆的,又问她“怕吗”

    林黛玉却是摇头,反而小脸上全是兴奋,连眼睛也亮了起来,“不怕,这不是有你嘛”

    她紧了紧两人相握的手,对宝璁笑了笑,又摇摇手催促“快走呀”

    宝璁无奈笑了声,宠溺道“小心脚下。”

    说着,自己率先进了通道,又回头留意林黛玉。

    不过几步路,很快就到了拐角。

    “这里是个往下走的楼梯,你慢些走。”宝璁小声提醒。

    林黛玉应了一声,转过拐角,看见了那条楼梯。

    明明延伸而下,两侧也没有灯烛,楼梯间却还有微弱的暖光。是从一侧墙壁上面的镂空雕花窗户中透进来的。

    林黛玉从镂空窗户中望去,瞧见了外面小院的景致,还有廊下那挂着照明用的灯笼。

    廊下四周挂了不下十盏灯笼,照亮了整个小庭院,也让这隐在角落中的楼梯间不那么黑暗。

    两人顺着楼梯间下去,也不过十几步路,宝璁就停住了脚步。

    “到了。”宝璁伸手,吱呀一声,推开了楼梯面前的木门,“你等一会儿。”

    林黛玉乖乖站在远处等着,不一会就瞧见宝璁点亮了门旁边的灯台,然后是小房间里各处的灯台。

    灯烛映照着,房间内全亮了起来,林黛玉终于看清楚了这隐秘的小房间的全貌。

    整个房间十分朴素,没有什么惊艳的装饰。地上依旧铺了一层素色地毯,看着很温暖。

    右边摆着几个还空着的博古架,还有几个收纳用的抽屉箱子。这些都是宝璁按照记忆中现代化收纳的置物架和收纳柜做的。让木匠分拆开做好了,他自己再搬进来慢慢装起来。

    那小通道和楼梯,可不能塞得这这些大件东西。

    左边是一张单人床榻,还有一张木质矮书案,一眼瞧去就是榻榻米的风格。

    明明是一间密室,宝璁却下意识地像布置房间一样摆放东西,仿佛缺了床和书桌,就不是一间完整的房间一样。

    他觉得自己肯定是前世求学工作的时候,住出租房住多了,不然不会对床和书桌有那么多执念。

    连布置密室也出现了出租房的影子来了。

    但林黛玉不知道出租房这回事,她只觉得挺简约朴素的,且注意力全被书案上的一把七弦古琴吸引了过去。

    宝璁胳膊底下还夹着几个装着银票契约的锦盒,此时便全拿去放进了一个收纳木柜的第一层里,对林黛玉道“放这里应该不会被人偷,你也不用怕丢了。”

    这宅子不引人注目,这密室也藏得很巧妙,是在主卧下面,入口又藏在床的后面。若这样还能被人偷了东西,只能说是天意了。

    他回头一看,却见林黛玉已经坐在了书案前,正伸手去轻拨古琴琴弦。

    古琴低低响起了几个音符,听着有些愉悦,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喃喃说话一样。

    宝璁摇头笑了笑,走过去顺势在林黛玉身边坐下,看她拨弄琴弦。明明她没有学过弹奏古琴的,如今拨奏起来,似乎也有模有样的。

    宝璁一边听一边感叹,果然是有天赋的人。当初买了这古琴来,就是想送给林黛玉,正巧今日可让她拿去玩了。

    林黛玉听了琴音之后,忽然心有意动,便又去细细看这架古琴。

    这琴十分朴素,朴素到简直一点都不起眼。木料不是上好的木料,做工也很平常,更别说,还有点陈旧。

    上面没有一点雕花,仅刻了“焦尾”两个字。

    正是这样,才叫人疑惑。

    明明是一把陈旧的、用料做工都平常的古琴,可却有被人细心擦拭呵护的痕迹。虽然旧,但琴身十分干净,普普通通的木质,泛着柔和的光泽,古朴,很有故事。

    指尖摸着“焦尾”两个字,林黛玉不自觉地问了出来“这琴是何来历你怎么会把它收藏在这里”

    听到林黛玉问来历,宝璁直觉,她肯定是想起什么来了。

    他微微勾唇,也伸手在琴弦上拨出了个低沉的琴音,缓缓道“林妹妹肯定知道吧前朝的女乐师焦尾夫人,听说,这琴是她七岁习音律时,用的第一把琴。”

    前朝有焦尾夫人,出身贫寒,后七岁入宫习乐。在宫中整整二十年载,成为了宫廷第一乐师,最擅长的是七弦古琴。

    后来前朝灭了,焦尾夫人也流落到了民间。

    宝璁买这把琴,倒不是因为这个宫廷第一乐师的故事。而是因为,这位焦尾夫人在前朝灭亡后,虽然流落民间,却没有落魄。

    她用一把天底下最平常的焦尾古琴,弹奏出了一曲惊艳众人的凤求凰,从此用琴艺养活了自己。

    不仅养活自己,她甚至还收了很多乞儿为徒,教他们各种乐理技艺,让那些乞儿也有一技之长,可以像她一样凭技艺活下去。

    那些乞儿都称呼她为焦尾夫人,随着这些人的口口相传,焦尾夫人这个名号也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

    这样的女人,大户人家说起来,觉得她就算琴弹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卖艺的风尘女。

    可宝璁却觉得,这女人不仅心善,还挺聪明有能力的。她一点没有被局限在传统女子的框架中,而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林黛玉当然也知道焦尾夫人的故事,回想话本中寥寥几句话,把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就如闲话故事一样概括了,便有些惆怅起来。

    她叹道“如何只是第一把琴呢,这琴,恐怕是她用了一辈子的琴吧”

    宝璁点点头,“确实,听说她从宫中流落到民间,唯一带着的就是这把琴,后来弹奏的也一直是它。”

    就是这把,平平无奇,一点都不名贵的焦尾古琴。

    不知不觉,两人在密室中聊了许久,林黛玉揉揉眼睛,昏昏欲睡,宝璁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他赶紧拉着林黛玉起来,“这琴不着急研究,我把琴搬出去,以后你闲着了再玩。”

    林黛玉揉着眼角,瞌睡连天,却还有闲心白了宝璁一眼,嗔道“什么玩玩这古琴可是焦尾夫人的琴呢,怎么能论作玩物”

    小姑娘又开始较真了,宝璁自知失言,便赶紧赔罪,把古琴抱在怀里,伸手向林黛玉“快来,咱们回去。”

    “嗯,”林黛玉把小手放在宝璁手里,迷迷糊糊地又跟着他回到了卧室,还不忘记支使他“琴先放在书桌上,小心些,别磕着了。”

    宝璁苦笑不得地应声“知道了,你赶紧睡。”

    次日下午,宝璁领着众人回荣国府,刚进自己的小院子,晴雯便迎上来,道“三爷,琏二奶奶好像有急事找你,一早上平儿姐姐来问好几遍了,说让你回来就去她那里一趟。”

    王熙凤找他一向没什么好事,不想去

    宝璁拉着林黛玉径直回了房间,换衣服,打算磨蹭一会。

    林黛玉好奇问晴雯“传话这事情叫个小丫头来就行了,怎么平儿姐姐亲自来了”

    不仅来了,还一早上来了好几遍。

    晴雯一边帮紫鹃收拾东西,一边回答“她这几日正在两头受气呢,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许是琏二奶奶又和琏二爷闹气了,两人不开心,都要找她的茬,她来传话还能躲远些。”

    别人夫妻的事情,林黛玉不好问太细,便催宝璁“你快些去,凤姐姐等久了,待会又拿平儿出气了。”

    宝璁换好衣服,笑道“你催我做什么我晚点去,平儿在这里还能多喘口气,回去她才憋屈呢”

    看宝璁这促狭模样,林黛玉只摇摇头,道“你哪里知道这些事,还是快点去吧。”

    平儿多躲一会,凤姐难道就不会算账了不过是多给她骂人的借口。

    宝璁拗不过,只好出门,与平儿去王熙凤那里。

    王熙凤本就事多烦躁,又心里不顺,正骂一个小丫头,叫她去催平儿回来。

    刚巧平儿领着宝璁回来,她便阴阳怪气地对平儿冷哼了声,又对宝璁笑意盈盈道“我可等你一整天了,有件要紧事情要和你说。”

    宝璁不说废话,直截了当地问“什么事”

    王熙凤笑了笑,等平儿端茶上来,才慢慢开口道“前儿那孙家的事情,真是多亏了你”

    孙家的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么王熙凤又说起来

    哦,那事情是外部解决了,不过当初他出了两万四千两银票,王熙凤该从公中的银子里拿出来还给他,这事还没解决。

    只是,按照王熙凤的秉性,躲着这事都来不及,怎么会主动提起

    宝璁一下子警觉了起来,笑着问王熙凤道“怎么公中有银子了凤姐姐要把那两万四千两还我”

    王熙凤听了,顿时难堪地愣了一下,而后又挤出了笑脸,为难道“我为了支撑府中的开支,连自己的嫁妆都当了不少了。公中哪里还有银子呢”

    宝璁疑惑,“那说这个干嘛”

    王熙凤道“是这样,昨儿老祖宗和二太太说,除了要抄经祈福,还准备给城中城外一些贫苦人家施粥施米,多积些功德,也让佛祖看在这些上面,多保佑你。”

    “可公中的银子每月都有定数。额外要用的,我只能拿自己嫁妆先垫着,下个月银子来了再扣。可前段时间给孙家银子那事,实在是把这个月的花费都垫进去了。”

    “我拿嫁妆出去当了,也只能支撑府里开支,前几日宫中夏太监还来要了一千两银子去。我这里可真一分钱都没有了,你、你前儿拿了那么多银票出来,手上可还剩多少吗”

    “先借我把这事情办了,等公中有银子,马上就能还你。”

    宝璁听明白了,王熙凤要强,事事都想着顺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办好,所以旧债没清,又借新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