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这位二公子的文字水平不低啊”
一身便服,身上披着桐油布雨披,身后几个家奴手执油纸伞为这位大清的洪大学士、洪大招抚使遮挡着春雨。
作为多铎的副手,名义上江南的最高民政长官,洪承畴必须要在多铎进南京城之前先行勘察一番,看哪里的警戒工作是否还有疏漏,看看府库是否封闭完整。他可是太清楚大明朝廷这些官员的品行了。因为,他也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看着城头上这副有汉白玉砌筑在城墙上的对联,洪大学士洪承畴不由得嘴角冷笑了一声。内有叛臣作乱,外有敌军压境,这位李二公子居然还有闲心在城上写对联来讽刺自己。看来,很是笃定啊
对联采取了藏头露尾的形式,上联是说的史可法,虽然没有消灭奴贼,守住扬州,但是,好歹最后的一点底线还守住了。不曾像他的东林同年同学同党们一样,清军未曾到达,便争相的易帜剃发易服,潮水般投降。下联则是骂的洪承畴。说他辜负了大明皇帝,特别是崇祯皇帝对他的浩荡皇恩,不思报国,反而恩将仇报,成为了清军的带路人。
“大人也不必为此事生气。想那李二,一个纨绔子弟,懂得什么据说,他已经带着人马仓皇逃往松江府等处。想来,或是败逃海外,或是授首江边,这两个结局是少不了的。”
“赤豹,你却是书生意气了”洪承畴看了一眼史可程。作为史可法的弟弟,洪承畴将史可程带着在身边,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达到千金买骨的效果。他清楚得很,自己在多尔衮等满洲上层核心眼中也就是一具千里马的骨头,但是,这具骨头能够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号召,把真正的千里马吸引来。当然,来得更多的也许是苍蝇。闻到了大粪臭味和腐败味道的苍蝇。
如今,史可程就是洪承畴手中用来吸引苍蝇的一块烂骨头,当然,这块骨头上有不少的臭肉。对江南的官员们,洪督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什么,你是顺案成员没关系,你看,这位史大人也是啊他可是在北京和你一起做了李自成的官的人没事,只要你们诚心归顺效忠大清,一切既往不咎”“什么你是东林党哎呀自己人啊你看,你们东林党的同社史可程,不就早就认清天下大势,早早的归顺了我大清了要说前明的恩泽雨露,他家受的不比你们多不照样归顺了大清不必有什么思想包袱,谁有奶谁就是娘”
史可程心中颇为不以为然。但是,因为洪承畴掌握着他和他史家的生死穷通富贵,所以,他不得不对洪承畴的话做出一副醍醐灌顶的神情来。因为,史可法虽然已经死了,但是,整个史氏家族却都已经成了大清朝的官员顺民。
历史上,史可法在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指挥失当。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
也就是说,同江阴这座小县城坚守了八十三天相比,扬州府,这座在当时的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二十名的大城市,仅仅守了不到一天就宣告陷落了。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看清楚,这是他自己写的遗书,这可是最真实的历史资料了。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史可法没有投降,不代表他的家族没有投降。也许,他个人的宁死不降正好为家族的投降多了几个讨价还价的筹码。
“赤豹,我问你,李家二公子带着本部撤走的时候,城中留下的这些兵马,可曾有一箭相加可曾有一兵一卒的追赶”
“却不曾有。”史可程低下了头。任凭着雨点灌进了袍服的领口之中。开什么玩笑南京城中,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部队是马士英率领的勇卫营,已经被他带着护卫圣驾逃出了南京。剩下的兵马不过是些样子货,除了用来摆队,摆场面之外也就是耗费粮饷一样的用场了,你让他们去追击素来有勇悍顽强之名的南粤军只怕他们会先全军哗变了。
“你看看咱们检点接收的这些个府库仓廪,可曾有一粒米一颗麦子留下可曾有一粒盐一粒火药留下便是几处兵部甲仗局的工场,也是被他连人带物料席卷一空而去,走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房屋都烧掉了”
李华宝的撤退确实是组织的很精细,清军能够用于军事用途的,能够供给大军军需消耗的物资,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就连油盐粮食和柴炭,李华宝也只给南京城里留下了不到一个月的用量。让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在一个月内不会担心没有粮食和煤炭。不过,余下的,咱们的李二公子可都是调转船头往松江、上海和崇明岛、吴淞口方向去了。
“江南现在是梅雨季节,我们几十万大军,猬集在南京城中,不要说人吃马嚼的消耗,单说这个。”洪承畴冷冷的向史可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桐油布雨披,和身后家奴手中的油纸伞、斗笠等雨具,“南京城里就没有多少了。更不要说南方水网密集,港汊纵横,我军又多数为北方将士,水土不服,是兵家一大忌讳”
史可程却不敢在这位清军之中的第二号人物,哪怕是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顶嘴。何况,这些军旅之事,不要说是他,就算是他的哥哥史可法,在洪承畴面前都是一个小学生。
“不管怎么样,这些问题在大将军入城受降之后,各处官吏有司,都要好生安排解决的。包括令兄的丧事,你也是要好生料理一下。”洪承畴半是上级官员打官腔,做姿态,半是出自真心的向史可程好言安慰。他也是需要有这么一块骨头在手上,好拿给江南士林、官绅们看。
作为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的史可法的弟弟,他投降了我大清朝,我们照样高官厚禄的重用。各种史书中,对史可法究竟是如何死的,都是众说纷纭,语焉不详。甚至还有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是以史可法的名义来做号召。1648年顺治五年正月下旬在巢县、无为州还发生了假借史可法名义起兵抗清的事。宣城人朱国材曾任史可法记室,清军南下后他躲在巢县姓周的家里,“敝衣草履,形容枯槁,曰我史阁部也,苦身劳形,志存恢复。今约会兵数万,刻日齐集,大事可图也。但机事贵密,不可轻洩。”有盐城起义失败的厉豫避难巢县,同朱国材结盟,以史可法的名义号召士民,正月二十五日集众一千多人乘夜攻破巢县,二十九日又攻克无为州。几天以后,清援军赶到,“获贼首朱国材、厉豫,从贼者尽歼灭,仍误杀良民无数”。当朱国材冒充史可法号召反清复明之时,巢县生员祖谦培、无为州生员沈士简等十余人都“头巾蓝衫”前往谒见,共图义举,后来遭到清政府的无情镇压。
但是,史可法家族的人,在清军之中做官的可是为数不少。那么,就有一种可能,不厚道的作者推断,史可法以自己一人的死,换来了整个家族的投降清朝。这样,既保持了史氏家族的名声,又得到了荣华富贵的大把实惠。果然是好手段,好算计
史可程自然对洪大学士的这个态度感激涕零,脸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的,总而言之,水珠在脸上纵横交织。“学生家兄,不识天命,抗拒天兵,然大人和大将军却不念罪孽,反而以高官厚禄相待。如何不令学生全家效犬马之劳以报恩泽于万一”
说到这里,顾不得地上泥水,史可程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向洪承畴叩头谢恩。头上的斗笠落到了地上,露出了头上新剃的金钱鼠尾辫,靑虚虚的头皮,让人看得有些炫目。
洪承畴自然要双手搀扶史可程起来,二人更是要好生的表演一番。正在说话间,从瓮城门外,一匹漂亮的桃花马气急败坏的疾驰而来,四只马蹄在满是泥水的烧灰道路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惹得洪承畴的护卫有些恼怒,“哪个混蛋敢在大人面前如此放肆想死不成”
正待要上前去将马上的骑者拽下来先饱以老拳,然后再一刀斩了,人头挂在城头上示众。洪承畴却从雨雾之中认出了此人,“那边的人是我大清的功臣,不可造次,请他过来说话。”
在城墙下的藏兵洞内,史可程将洪承畴安顿好,这才起身告罪离去,与来者擦肩而过,相互施礼时,心中不无嫉恨的骂了一句“小白脸,嚣张什么你头上戴的帽子,只怕比武大郎的还要绿一些呢简直就是莫干山、大草原一样”
来的人,正是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侯公子。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猴子的屁股本来就是红的,平时蹲坐在地上,人们不容易看到,当它爬到高处的时候,红屁股就暴露无遗了。按理说,地位使人更有尊严,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可是事实恰恰相反。”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露多大的脸,就现多大的眼。”
侯方域作为名动一时的复社才子,又是家世显赫的贵公子,与秦淮河上的佳人李香君的一段情事自然是传为佳话。可是,偏偏这位人称“香扇坠儿”的李香君,她的娘李贞丽却是梁国公李守汉在南京城中的外室。更一度以媚香楼为行馆,在那里办公,处理军国大事。南京城中一些善于钻营,热衷权势的人,少不得到媚香楼去挖门子。
可是,咱们这位梁国公在帷幄之中的爱好、品行,以及在女人方面不挑食的特点,和南粤军的战斗力一样,也早就为江南官绅所人所共知。什么姐妹花,母女档,从来是不考虑人伦天道。房中,更是姬妾成群,什么天竺胡姬,天方舞娘,蒙古的女直的女子,佛郎机的、西班牙的、法兰西的,各种各样的蛮夷,什么白的黑的,统统是一口而食。
李香君这么一块小巧可人的肥肉,在众人眼中的色中饿鬼李守汉面前,少不得要被他吞的连点骨头渣儿也不剩。和她的养母李贞丽一起在内室之中伺候咱们这位梁国公一道驰骋。便是在李守汉在南京时,关于她和他的养母李贞丽一起同爵帅大被同眠的香艳故事,便已经有了若干版本在各处府邸之中流传了。
所以,人们看到侯方域的时候,都少不得看他头巾上镶嵌的羊脂白玉,心中恶趣味的猜想,“应该是翡翠的才对。”
此时的侯方域,早已不是圆领方巾大明传统读书人的标准打扮,也不是往常衣饰华贵一副浊世贵公子的打扮,而是得风气之先,率先剃发易服,改了满洲服饰。
因为他有奔走往来于南京与九江左良玉军的功劳,如果没有他从中穿针引线,传递军饷给左良玉军,东林君子们想引左良玉军东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左军东下,又如何会有后续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清军又怎么能够进得了这南京城论起功劳来,侯方域侯大公子,的确算得上是居功至伟。
如果没有他,左军如何会东下,左军不东下,李守汉如何会派出大军逆流而上去拦截,这南京城又如何变成一座空城何况,他身上还有前朝高官公子,复社名士的光环在,不出意外的话,他妥妥的会在大清朝廷的官员体系之中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因为他的这份功劳,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多铎在天坛大营之中召见了他,并且好言抚慰嘉勉了一番。所以,眼下,他在南京城中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朝宗世兄,何以来得如此匆忙”看着脚步匆匆,溅起的水花落到了自己袍服的下摆上,一向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的洪承畴有些不悦了。他和侯方域的候恂是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的进士同年,自然是侯方域的父执辈。有这个资格和身份教训眼前这个贵公子几句。
“李家这位二公子的文字水平不低啊”
一身便服,身上披着桐油布雨披,身后几个家奴手执油纸伞为这位大清的洪大学士、洪大招抚使遮挡着春雨。
作为多铎的副手,名义上江南的最高民政长官,洪承畴必须要在多铎进南京城之前先行勘察一番,看哪里的警戒工作是否还有疏漏,看看府库是否封闭完整。他可是太清楚大明朝廷这些官员的品行了。因为,他也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看着城头上这副有汉白玉砌筑在城墙上的对联,洪大学士洪承畴不由得嘴角冷笑了一声。内有叛臣作乱,外有敌军压境,这位李二公子居然还有闲心在城上写对联来讽刺自己。看来,很是笃定啊
对联采取了藏头露尾的形式,上联是说的史可法,虽然没有消灭奴贼,守住扬州,但是,好歹最后的一点底线还守住了。不曾像他的东林同年同学同党们一样,清军未曾到达,便争相的易帜剃发易服,潮水般投降。下联则是骂的洪承畴。说他辜负了大明皇帝,特别是崇祯皇帝对他的浩荡皇恩,不思报国,反而恩将仇报,成为了清军的带路人。
“大人也不必为此事生气。想那李二,一个纨绔子弟,懂得什么据说,他已经带着人马仓皇逃往松江府等处。想来,或是败逃海外,或是授首江边,这两个结局是少不了的。”
“赤豹,你却是书生意气了”洪承畴看了一眼史可程。作为史可法的弟弟,洪承畴将史可程带着在身边,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达到千金买骨的效果。他清楚得很,自己在多尔衮等满洲上层核心眼中也就是一具千里马的骨头,但是,这具骨头能够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号召,把真正的千里马吸引来。当然,来得更多的也许是苍蝇。闻到了大粪臭味和腐败味道的苍蝇。
如今,史可程就是洪承畴手中用来吸引苍蝇的一块烂骨头,当然,这块骨头上有不少的臭肉。对江南的官员们,洪督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什么,你是顺案成员没关系,你看,这位史大人也是啊他可是在北京和你一起做了李自成的官的人没事,只要你们诚心归顺效忠大清,一切既往不咎”“什么你是东林党哎呀自己人啊你看,你们东林党的同社史可程,不就早就认清天下大势,早早的归顺了我大清了要说前明的恩泽雨露,他家受的不比你们多不照样归顺了大清不必有什么思想包袱,谁有奶谁就是娘”
史可程心中颇为不以为然。但是,因为洪承畴掌握着他和他史家的生死穷通富贵,所以,他不得不对洪承畴的话做出一副醍醐灌顶的神情来。因为,史可法虽然已经死了,但是,整个史氏家族却都已经成了大清朝的官员顺民。
历史上,史可法在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指挥失当。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
也就是说,同江阴这座小县城坚守了八十三天相比,扬州府,这座在当时的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二十名的大城市,仅仅守了不到一天就宣告陷落了。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看清楚,这是他自己写的遗书,这可是最真实的历史资料了。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史可法没有投降,不代表他的家族没有投降。也许,他个人的宁死不降正好为家族的投降多了几个讨价还价的筹码。
“赤豹,我问你,李家二公子带着本部撤走的时候,城中留下的这些兵马,可曾有一箭相加可曾有一兵一卒的追赶”
“却不曾有。”史可程低下了头。任凭着雨点灌进了袍服的领口之中。开什么玩笑南京城中,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部队是马士英率领的勇卫营,已经被他带着护卫圣驾逃出了南京。剩下的兵马不过是些样子货,除了用来摆队,摆场面之外也就是耗费粮饷一样的用场了,你让他们去追击素来有勇悍顽强之名的南粤军只怕他们会先全军哗变了。
“你看看咱们检点接收的这些个府库仓廪,可曾有一粒米一颗麦子留下可曾有一粒盐一粒火药留下便是几处兵部甲仗局的工场,也是被他连人带物料席卷一空而去,走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房屋都烧掉了”
李华宝的撤退确实是组织的很精细,清军能够用于军事用途的,能够供给大军军需消耗的物资,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就连油盐粮食和柴炭,李华宝也只给南京城里留下了不到一个月的用量。让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在一个月内不会担心没有粮食和煤炭。不过,余下的,咱们的李二公子可都是调转船头往松江、上海和崇明岛、吴淞口方向去了。
“江南现在是梅雨季节,我们几十万大军,猬集在南京城中,不要说人吃马嚼的消耗,单说这个。”洪承畴冷冷的向史可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桐油布雨披,和身后家奴手中的油纸伞、斗笠等雨具,“南京城里就没有多少了。更不要说南方水网密集,港汊纵横,我军又多数为北方将士,水土不服,是兵家一大忌讳”
史可程却不敢在这位清军之中的第二号人物,哪怕是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顶嘴。何况,这些军旅之事,不要说是他,就算是他的哥哥史可法,在洪承畴面前都是一个小学生。
“不管怎么样,这些问题在大将军入城受降之后,各处官吏有司,都要好生安排解决的。包括令兄的丧事,你也是要好生料理一下。”洪承畴半是上级官员打官腔,做姿态,半是出自真心的向史可程好言安慰。他也是需要有这么一块骨头在手上,好拿给江南士林、官绅们看。
作为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的史可法的弟弟,他投降了我大清朝,我们照样高官厚禄的重用。各种史书中,对史可法究竟是如何死的,都是众说纷纭,语焉不详。甚至还有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是以史可法的名义来做号召。1648年顺治五年正月下旬在巢县、无为州还发生了假借史可法名义起兵抗清的事。宣城人朱国材曾任史可法记室,清军南下后他躲在巢县姓周的家里,“敝衣草履,形容枯槁,曰我史阁部也,苦身劳形,志存恢复。今约会兵数万,刻日齐集,大事可图也。但机事贵密,不可轻洩。”有盐城起义失败的厉豫避难巢县,同朱国材结盟,以史可法的名义号召士民,正月二十五日集众一千多人乘夜攻破巢县,二十九日又攻克无为州。几天以后,清援军赶到,“获贼首朱国材、厉豫,从贼者尽歼灭,仍误杀良民无数”。当朱国材冒充史可法号召反清复明之时,巢县生员祖谦培、无为州生员沈士简等十余人都“头巾蓝衫”前往谒见,共图义举,后来遭到清政府的无情镇压。
但是,史可法家族的人,在清军之中做官的可是为数不少。那么,就有一种可能,不厚道的作者推断,史可法以自己一人的死,换来了整个家族的投降清朝。这样,既保持了史氏家族的名声,又得到了荣华富贵的大把实惠。果然是好手段,好算计
史可程自然对洪大学士的这个态度感激涕零,脸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的,总而言之,水珠在脸上纵横交织。“学生家兄,不识天命,抗拒天兵,然大人和大将军却不念罪孽,反而以高官厚禄相待。如何不令学生全家效犬马之劳以报恩泽于万一”
说到这里,顾不得地上泥水,史可程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向洪承畴叩头谢恩。头上的斗笠落到了地上,露出了头上新剃的金钱鼠尾辫,靑虚虚的头皮,让人看得有些炫目。
洪承畴自然要双手搀扶史可程起来,二人更是要好生的表演一番。正在说话间,从瓮城门外,一匹漂亮的桃花马气急败坏的疾驰而来,四只马蹄在满是泥水的烧灰道路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惹得洪承畴的护卫有些恼怒,“哪个混蛋敢在大人面前如此放肆想死不成”
正待要上前去将马上的骑者拽下来先饱以老拳,然后再一刀斩了,人头挂在城头上示众。洪承畴却从雨雾之中认出了此人,“那边的人是我大清的功臣,不可造次,请他过来说话。”
在城墙下的藏兵洞内,史可程将洪承畴安顿好,这才起身告罪离去,与来者擦肩而过,相互施礼时,心中不无嫉恨的骂了一句“小白脸,嚣张什么你头上戴的帽子,只怕比武大郎的还要绿一些呢简直就是莫干山、大草原一样”
来的人,正是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侯公子。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猴子的屁股本来就是红的,平时蹲坐在地上,人们不容易看到,当它爬到高处的时候,红屁股就暴露无遗了。按理说,地位使人更有尊严,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可是事实恰恰相反。”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露多大的脸,就现多大的眼。”
侯方域作为名动一时的复社才子,又是家世显赫的贵公子,与秦淮河上的佳人李香君的一段情事自然是传为佳话。可是,偏偏这位人称“香扇坠儿”的李香君,她的娘李贞丽却是梁国公李守汉在南京城中的外室。更一度以媚香楼为行馆,在那里办公,处理军国大事。南京城中一些善于钻营,热衷权势的人,少不得到媚香楼去挖门子。
可是,咱们这位梁国公在帷幄之中的爱好、品行,以及在女人方面不挑食的特点,和南粤军的战斗力一样,也早就为江南官绅所人所共知。什么姐妹花,母女档,从来是不考虑人伦天道。房中,更是姬妾成群,什么天竺胡姬,天方舞娘,蒙古的女直的女子,佛郎机的、西班牙的、法兰西的,各种各样的蛮夷,什么白的黑的,统统是一口而食。
李香君这么一块小巧可人的肥肉,在众人眼中的色中饿鬼李守汉面前,少不得要被他吞的连点骨头渣儿也不剩。和她的养母李贞丽一起在内室之中伺候咱们这位梁国公一道驰骋。便是在李守汉在南京时,关于她和他的养母李贞丽一起同爵帅大被同眠的香艳故事,便已经有了若干版本在各处府邸之中流传了。
所以,人们看到侯方域的时候,都少不得看他头巾上镶嵌的羊脂白玉,心中恶趣味的猜想,“应该是翡翠的才对。”
此时的侯方域,早已不是圆领方巾大明传统读书人的标准打扮,也不是往常衣饰华贵一副浊世贵公子的打扮,而是得风气之先,率先剃发易服,改了满洲服饰。
因为他有奔走往来于南京与九江左良玉军的功劳,如果没有他从中穿针引线,传递军饷给左良玉军,东林君子们想引左良玉军东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左军东下,又如何会有后续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清军又怎么能够进得了这南京城论起功劳来,侯方域侯大公子,的确算得上是居功至伟。
如果没有他,左军如何会东下,左军不东下,李守汉如何会派出大军逆流而上去拦截,这南京城又如何变成一座空城何况,他身上还有前朝高官公子,复社名士的光环在,不出意外的话,他妥妥的会在大清朝廷的官员体系之中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因为他的这份功劳,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多铎在天坛大营之中召见了他,并且好言抚慰嘉勉了一番。所以,眼下,他在南京城中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朝宗世兄,何以来得如此匆忙”看着脚步匆匆,溅起的水花落到了自己袍服的下摆上,一向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的洪承畴有些不悦了。他和侯方域的候恂是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的进士同年,自然是侯方域的父执辈。有这个资格和身份教训眼前这个贵公子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