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3、两章合一
    镇海寺的客房里,康熙一边给小儿子擦脸一边好奇的问到,“你皇玛法今天吃肉了”

    “啊,这个呀。”本来还有些迷糊的胤福瞬间清醒,“皇玛法到底是做过皇帝的人,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素了几十年,今天好不容易我陪着他悄悄吃了一回。这事儿皇阿玛知道就行了,可不要说出去。”

    “嗯,原来如此。”康熙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点点头。

    一旁伺候的小黑子夭寿了,太上皇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哟,摊上他家主子这样的小孙儿。

    此事在康熙父子出于为顺治保密的“一片好心”上,就此揭过。

    而对于自己被孙儿扣上大黑锅的事,顺治始终不知情。

    他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康熙除了要去处理一些政事的时候,常常陪在他身边。胤福就更不要说了,小家伙几乎每天一睁眼就来找皇玛法玩,等到晚上要睡觉了才会离开。

    就这样,直到最后他们遵从顺治的遗命,带着老人家的骨灰走上了回去的路,好悄悄将他安葬进当初的皇陵。

    康熙因为亲自送走了父亲,这几天心情并不是很好,周围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就怕有惹皇帝不满的地方。

    对此胤福倒没有什么好伤心的,冥府小祖宗什么样的生老病死没见过。在他看来,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他投胎以来对死亡的耿耿于怀,全是出于身边的人,对于故去之人的那种悲痛不舍之情。

    “皇阿玛,其实你根本不需要那么难过,皇玛法以后你又不是见不到了。你们都是做过皇帝的人,等以后到了紫微星宫,只怕还得天天见呢。”胤福见自家老父亲最近一直闷闷不乐,不得不绞尽脑汁开导他。

    本来还沉浸在与顺治过去相处时所有经历的康熙,闻言,心中咯噔一声,瞥了眼小儿子,不着痕迹的问到,“做过皇帝的人死后都能去紫微星宫还有这么回事,朕博览群书怎么不知道”

    见自己居然有一件事能比得过聪明的皇阿玛,胤福瞬间开心坏了,完全没发现康熙在套他的话,洋洋得意的答到,“那当然了。所以呀,如果生前是个明君还好,那些昏庸的亡国之君可就惨了,几乎每天都被他们家长辈揍得鼻清脸肿的。”

    “还有像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的,明明之前做得还可以的,最后却非要求什么长生不老,他们这是明晃晃的挑战天道定下的规则呀,皇帝都能长生了,那这世界还得了。结果好了吧,不仅他们自己遭了报应,连皇朝都因为他们求仙问道的程度受到牵连,你看他们死后那个乱的呀。”

    “皇阿玛,我跟你说”胤福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外边传来一声惊雷。

    天道我不出声,你就当我不存在了是吧,跟个凡人哔哔个没完,就算你有后台,也不可以这样泄露天机的。

    康熙和胤福父子二人双双一惊。

    胤福愣了一下后,双眼慢慢变红,头一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呜哇,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没说,不是我。”

    康熙哭笑不得的赶紧抱过小儿子,轻拍他的背,安慰到,“好,好,好,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说。乖乖乖,皇阿玛在这儿呢,不怕哦,不怕。”幸好这马车上只有他们父子二人,不然他还得想办法灭个口,那不是给小儿子造孽吗。

    这事儿也怪他,干什么打听那么多,现在好了,吓着小儿子了吧。不过小家伙可真够笨的,那要是没有他这个聪明的老父亲在身边可怎么办哟。康熙现在十分烦恼,他的小麒麟可能智商让人担忧。

    胤福被康熙哄好之后,小眼神一直不着痕迹的时不时瞥他一眼。

    康熙无奈,只好抱着小家伙轻捏了下他的脸,“今天这事,出你口、入我耳,绝不能让其实人知晓,而且从此以后,我们也都要在心里忘记这件事,当它从来没发生过,谁也不许再提。你明白了吗”

    “知道了,皇阿玛最好了。”胤福听后,心满意足的对着康熙撒娇。

    康熙见此再一次叹息,算了,也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多看顾一些了。

    回到紫禁城,胤福又开始了上学、捣蛋的日常生活。

    日常逃学的胤福今天还算乖,直到上完了上午的文化课,才逃了下午的骑射课,反正在我们十五爷眼里,整个大清国也没有人能跟他比手腕子。

    刑部衙门里,荣郡王翘着双脚,对下方站着的刑部满尚书说到,“快点把人给我放出来,小爷等着用呢。你说你们这些人,办事效率可真够差的,白莲教的人都抓回来多少天了,还没审出个结果。”

    “王爷,这事微臣真做不了主呀。”尚书大人觉得今天上班前没看黄历,真是太不应该了,居然让他碰到这位小爷来找麻烦,谁不知道这是位不讲理的主儿。

    关键是你还告不倒他,谁让人家除了有个好阿玛之外,还有一帮好哥哥呢。要说那些皇子们一个个也是怪了,平时他们自己为了争皇帝的那点儿宠爱,各个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怎么对上这位最受宠的十五皇子,就一个个都护上了呢

    众皇子爷只是习惯皇阿玛的偏心了,更何况他偏心小十五,比偏心爷看不顺眼的兄弟们强多了。

    “小爷让你做主了吗这件事我说了算。快点,放人,今天我就要把陶旺保带走,这可是爷早就预定好了人。”胤福才不跟这老头儿废话呢,这一天不审结案子,难道他就得一天天等下去耽误他多少事儿呀,“小爷没在御前,告你们刑部这些人一个懈怠渎职之罪都算好的了,你还敢在这里唧唧歪歪。”

    最后尚书大人无法,只得把人从牢里带出来,交给胤福。心里打定主意,不管这状能不能告得响,反正他明天要跟康熙告一状,抢人都抢到刑部来了,荣郡王也太无法无天了。

    胤福带着陶旺保来到了报业馆直接找到胤祉,以后这个老秀才就是报业馆的编辑了。不是故事编的挺好吗正好,大清统治下除了满、蒙、汉可还有其他民族呢,而且仅仅是三族就不是特别能和平相处,这有才华的老秀才,就留下来利用报纸的传递性,给各民族的团结多多写一些好故事,为国家的和谐进步出一份心吧。

    胤祉对于十五弟的安排完全没有意见,除了觉得这点子不错外,他也记得上次坑了胤福的事儿,也怕这个跟皇阿玛一样小心眼儿的弟弟会报复自己。

    对此胤福呵呵一笑,好钢用在刀刃上,他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三哥的,来日方长。

    毓庆宫里,胤禛皱着眉头对太子说到,“今年江南的税收又对不上,尤其江宁一带,皇阿玛明年又要南巡了,只怕到时候花费所需之后,还会有更多对不上的地方。”

    “皇阿玛已下明旨,南巡所需费用皆从他私库所出,应该不会吧。”太子有些犹豫到。

    “二哥觉得可能吗旨虽下了,但世上总不缺媚上之人,这曹、李两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胤禛小声嘟囔到,“税收对不上,他们就是其中一大蛀虫。”

    “少说这些有的没的,孤看你就是对他们两家偏见太过,”太子对这个眼里不容沙子的弟弟即欣慰又头痛,这些年他跟在身后帮他收拾了多少烂摊子,不然还不知道这四弟早被群臣围攻成什么样子了。

    “还有,你自己看人家不顺眼也就罢了,还带坏了胤福。按说曹锐跟在他身边多年,他应该对曹李两家颇有优待才是,可是现在呢,小家伙愣是把曹锐和曹家分得清清楚楚。看看他平时怎么给曹寅和李煦找麻烦的孤告诉你,再有下次,孤直接找你算账。”

    胤禛听后,嘴角微微上扬,他就喜欢十五弟不服就干,不喜欢就上手揍的性子,对他四爷的脾气。就是这么汉子。

    “你们关起门来说我什么坏话呢”兄弟俩还没说出个所以然,门嘎吱一声响,胤福的小脑袋从门口伸了进来。“哼哼,被我抓到了吧,我都听见太子哥哥说胤福了,你们还不从实招来。”

    太子眼睛一眯,“我看你才应该从实招来,胤福,你是不是又逃学了”

    胤福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自投罗网了,先是一惊,然后又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嗐,就下午没去而已,演武场上从师傅到兄弟、伴读们,有谁能在武力上比的过我,我不去才是给他们留脸面呢。”

    “你逃学的借口还挺多的。”太子忍不住在弟弟头上轻拍了一下。

    胤禛看在眼里,心中腹诽你倒是用力打呀,不要老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样能管得住十五弟才怪。

    “这是什么呀”胤福也不在意的走到桌前,一边问着一边拿起桌子上的单子看。

    太子想拦已经来不及了,他觉得自己的头疼病又开始了。

    胤禛见状双眼放光,对呀,交给十五弟,说不定会有出其不意的法子呢。

    “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对不上这可是税收呀,你说一点点也就算了,小爷也不是计较的人,可是这也太多了吧。四哥,这到底怎么回事呀”自从知道银子的重要性之后,胤福对户部可上心了,比胤俄这个跟着胤禛上差的哥哥都上心。

    害得胤禛不止一次在心里惋惜,当初被皇阿玛安排来户部跟他学习的,怎么就不是十五弟呢聪明大胆还好用的弟弟,他真是太缺了。

    “这事儿你别管。”太子拉着弟弟的手说到。

    “这事儿你听我说。”胤禛也赶紧对十五弟说到。

    两兄弟同时说完,同时瞪了对方一眼。

    胤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对太子说到,“哥,你才不说话才对。”然后对胤禛说,“四哥,我们回乾清宫偏殿,你好好跟我说说。”他从三岁开始,就最讨厌别人骗他家银子了,更何况是骗国库的银子。

    太子无奈看着离去的两个弟弟,想着自己最近要不要装病,免得到时候康熙发火了,他成为出气筒。

    乾清宫偏殿里,胤福在听完自家四哥的说法后,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想他堂堂荣郡王,为了能有更多银子让大清变得更好,都亲自下手坑他九哥了,居然还有人为了一己之私,昧下了这么多银子。

    “皇阿玛这么做是不对的,正因为宠爱臣子,所以才更应该好好管束他们,免得他们越走越错了。”

    “是呀,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估计皇阿玛也明白,但他就是不忍心,我们这些做儿子能怎么办说的多了,还要被攻讦成不近人情。”胤禛对此也十分不满。

    “四哥别担心,这事儿先容我想想办法。”

    送走胤禛后,胤福对小白子问到,“刚才回来时并没有看到常在御前的人在殿外候着,皇阿玛不在乾清宫吗”

    小白子哼哼唧唧就是不说话。

    胤福眼睛一眯,“你是不是想回内务府学规矩去”

    “主子饶命呀。”小白子赶紧回到,“奴才听说,因为十三爷在骑射场上跟十六爷起了冲突,皇上被王嫔娘娘宫里的人请走了。”

    “十三哥跟小十六在骑射场上的冲突,王嫔叫皇阿玛去做什么”胤福不是很明白这其中的关系。

    “奴才也不知道呀。”小白子无辜的答到。那当然是借着事情演一番慈母之心,好博得更多的圣宠呀,虽然因为当初皇上下了那道圣旨后,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少了很多,可是后宫却斗的更起劲了。更何况王嫔还只是个空有待遇,没有封号的妃嫔。

    又是一个跟江南有干系的人。胤福眯着眼睛想了想,“算了,先等皇阿玛回来再说吧。”

    只是到了用晚膳时间,都没等到回来的康熙,倒是听说对于十三、十六两位皇子演武场上的冲突,皇帝命十三贝勒抄三遍孝经作为处罚,给十六皇子赏赐了文房四宝,虽然事情是因为十六皇子不对,但谁让康熙对于儿子的事,向来只凭喜好呢。

    胤福生气了,作为一直以来被康熙偏爱的那个儿子,今天却突然发现自家皇阿玛还会偏爱另一个人,虽然被罚的是十三哥不是他,虽然平时遇上类似的事情时,他也是被偏爱的那个人。但他就是生气了。

    更何况他并不是很喜欢十六弟,相较于陈氏所生的十八弟,十六和十七弟这两个王嫔的儿子就要熊很多了,而且是那种完全不可理喻的熊。十三哥可是他小祖宗罩着的哥哥,居然被他们母子坑了,小祖宗表示,惹我不开心的也别开心了。

    这天,胤祉刚在报业馆坐下,就迎来了好久不见的十五弟。

    “小十五呀,今天怎么有空来哥哥这儿坐坐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种小十五来者不善的感觉。

    “三哥,我这是给你送功绩来了呀。”胤福又摆出了一副邪、教头子笑眯眯的表情。

    “噢,什么功绩,说来听听。”胤祉这个人吧,因为身为皇子,所以骨子里有皇家人总想要搞事的性情,喜欢做一些能让他清史留名的事,这很符合他读书人的气节。但可能是读书读傻了,碰上大事又有些怂兮兮的样子。

    “这是关于我最近让人查的资料,三哥你先看看吧。之后就给事情润润笔,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呗。”胤福说着,把手中的小匣子递了过去。“我之前送来的那个陶旺保,在这方面就挺有经验的,三哥到时候可以叫上他来,一起参详参详。”

    胤祉好奇的接过后,打开匣子,把里面的资料仔仔细细的全看了一遍,然后又把东西全放回去,推到胤福面前,对他说到,“十五呀,哥哥呢就当你今天没来过,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

    “为什么呀,三哥,这是多好出风头的机会呀,你不想要吗”

    “呵,你别想忽悠你哥,我告诉你,你以为这件事,那是容易做的吗早在皇玛法还在位时,他和乌库玛嬷都曾下过令,禁止女子裹小脚。连皇阿玛在即位之初也曾下过这样的命令,可是你看看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这样的事禁住了吗”

    “没有,甚至还越禁越严重。当初连朝臣在听了皇阿玛的圣旨后,都会当廷上奏求情,就只因为这家里女人脚下的这点事儿。可想而知,他们对于这事儿是多在乎了吧。”

    “而且我听说吧,”胤祉说着靠近胤福偷偷说到,“现在,就连皇阿玛自己都不以身作责了。十六和十七的额娘,也是小脚女人。如今不仅汉人女子缠足,就连我们满人女子也受了影响了。所以呀,十五弟,这次的事儿真不是哥不想给你办,而是它真得不好办。我明天在报纸上帮你这么一呼吁解放女子双足,后天就得被天下人喷死。”

    “那三哥觉得这缠足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胤福淡淡的问到。

    “当然是坏事。不过,光我们觉得是坏事,它有用吗”

    “所以呀,就得靠三哥、靠报纸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它不是好事。三哥想一想,我们一开始办报纸不就是希望能开启大清民智吗,让所有的大清百姓都不再愚昧无知。这是自古以来多少代皇帝都不敢做的事,但如今我们爱新觉罗家的人做到了。”

    胤福严肃的说到。

    “解决缠足这样愚昧的事,就是我们做好开启民智的重要一步,我们不是应该在报纸上对天下百姓广而告之吗皇阿玛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责骂我们,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他得谢我们。”

    “而且缠足之事由来已久,那是多少前朝有名的文人墨客都默许了的事,可是他们默许了的就是对的吗三哥,我们就是要让这种畸形的认可得到大家真正的认识。”

    “你想想,那么多名人明知到不对却还是坚持的事,却在你手里被揭开了。那么多名人觉得有理的事,却在你手里得到了纠正。等我们宣传到位,将来大家都知道缠足的坏处之后,那你三贝勒就是替千年之错刮骨疗毒之人。”

    “连皇玛法和皇阿玛两代帝王下明旨,都没法改变的事,被你做到了。那时史书将如果记载你的功德,世人将如何圣赞你的伟大。三哥呀,这可是承袭了千年的陋习呀,一旦因为你而得到了更正,那你可就真得名留青史了。”

    胤祉心脏砰砰直跳,他吞了吞口水,声音颤抖着对胤福说,“资料拿过来,我再仔细看看。”

    青史留名,万民歌颂呀。他,爱新觉罗胤祉,这辈子值了。

    于是,几天后,当新一期的大清日报卖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报纸从方方面面阐述的女子缠足的坏处,对男性推崇缠足这一行为的态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批驳。为了让民众对缠足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胤福甚至从如意馆请来了几位人物画特别好的西洋画师,将女子所缠之足用直白真实的画法画下后,又将正常双足的女子的脚以同样的方法画下后,印发在报纸上一同发售。

    喜好三寸金莲的男子,大多没见过缠足女子那双小鞋里的小脚具体长什么样子,不然也不会有“又臭又长的裹脚布”这个说法了。如今,咋一在报纸上看到这么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对比旁边正常的女子双足后,一个个都恶心的够呛,心里不断骂“前人误人”。

    面对这一效果,胤福十分满意。他坐在胤祉对面,“看看,看看,三哥,我就说你可以的。”

    胤祉也十分高兴,嘴上谦虚的说到,“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咱们大清国老顽固还是有一批的,暂时还不能掉以轻心呢。”

    胤福点点头,“三哥说的对,弟弟受教了。”

    胤祉正打算再跟弟弟好好炫耀一下,就见贴身太监前来通报,康熙传三贝勒入宫觐见。

    兄弟俩面面相觑,最后胤福说,“三哥,也不知道皇阿玛找你什么事。这样吧,弟弟跟你一块儿去,如果是什么不好的事,弟弟也好在皇阿玛面前帮你说说情。”

    胤祉感激的点点头。所以他喜欢十五弟的原因就是这样,虽然弟弟常常坑他,但对他好的时候也是真好。

    兄弟俩进到乾清宫后,胤福一打眼就看到康熙身边眼泪汪汪的十六和十七小哥俩,还有御案上放着的大清日报。

    “三哥,你怎么可以把小脚女的事放在报纸上,让全大清的子民来讨论呢这不是在隐射小十六和小十七的额娘吗你这样做让两位小弟弟如何自处。真是太过份了。”胤福转头对着胤祉义正言辞的说到。

    胤祉张了张嘴,看看一身正气的胤福,又看看神情不佳的康熙,以及他身边满脸怒气的胤禑、胤禄后,哭丧着脸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皇阿玛恕罪呀。”

    他倒是想把胤福供出来,可是以前的经验告诉他,这么做不但不能脱罪,反而会使康熙加重对他的惩罚。用康熙的话说,弟弟多大,你多大,出了事居然推在弟弟身上,如果真有这么听弟弟的话,那弟弟叫你去死你去不去不悌的东西。

    所以,在胤福开口后,除了跪地求饶,他什么也做不了。

    胤祉日常哭唧唧,他就说了嘛,十五弟对他好是真得,但坑他的时候是真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