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得知秀保在会津取胜的消息后,石田三成就开始思考转变方略,他认为不久的将来,丰臣政权内的斗争,将不再是近江派和尾张派的斗争,而是以自己为首的一派和秀保一派的抗衡。
他之所以坚持用“抗衡”而非斗争,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今后的斗争不会像近江、尾张两派的斗争那样激烈和明显,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试探和制衡。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石田三成最希望的,但也远比之前的明争暗斗好得多,也是当前不得不妥协的一种模式。
要想在这种模式下保证不处于劣势,石田三成必须保证不论在中枢还是地方,都要保持与秀保力量相当,最低也要是不容小觑的力量,为了做到这一点,石田三成可谓是绞尽脑汁。
在中枢,石田三成首先是竭力整合了奉行派,保证了内部团结;其次,由于“三中老”中的堀尾吉晴已经入侍大和丰臣氏而被剥夺了中老的职位,增补进来的古田重然又逃往堺港明哲保身,生驹亲正、中村一氏也在战后投靠了秀保,综合考虑,石田三成索性向丰臣秀赖和淀夫人请示,请求以“三中老”尸位素餐,有负太阁重托为由撤销“三中老”,如此一来,秀保一方在中枢的势力将显著减弱。
不过淀夫人对于石田三成所说的理由颇为怀疑,特别是得知石田三成接待了毛利辉元和黑田如水后,更是有所顾忌,因此,他并未完全答应石田三成的请求,只是将古田重然罢免,至于其他两人,需要等秀保回京后众人一并商量决定。
对于这一结果,石田三成似乎早有预料,他并未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缠,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御马廻上。御马廻作为丰臣宗家直属的精锐,在大坂之乱后实力严重受挫,加上战后的几轮肃清,早先一万五千多人的御马廻,在秀保出征前只剩下两千人。
经过石田三成的努力,御马廻的规模又上升到了一万两千人,他还重建了七手组,依旧以速水守久为笔头,除了松浦秀任、真野赖包、伊东长实、郡宗保、野野村幸成这五人依旧为组头之外,之前立有战功的真岛三郎右卫门真岛光吉和鹭岛左作鹭岛隆义也被提拔为了组头。
七手组每番队一千五到两千军势不等,速水守久没有直属武士,但可以调动所有番队以及木津川上的水军,拥有大坂御马廻的最高指挥权。御马廻的壮大,不仅仅为防卫大坂城了强大的保障,对于石田三成来说,自己这番出力还会赢得这些组头对自己的亲近和信赖,特别是刚提拔的两个年轻组头,更是会对自己充满感激,如此一来,大坂城内的一举一动就会随时被自己掌握,秀赖的安全也会尽可能地得以保证。
与此同时,石田三成等人也抓紧时间和地方强力大名进行接触,很显然,宇喜多、前田这两位大老都已经站在了秀保的身旁,石田三成自觉没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之所以会同意和黑田如水以及毛利辉元见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当前其他强力大名不是追随秀保就是追随德川家康,此时这些大名要么还在关东,要么奉命留守本领,难以抽身来大坂与奉行们进行商谈,因此,只有早一步抵达的黑田如水和毛利辉元可以一见。
虽说黑田和毛利都是败军之将,但石田三成并不意味他们的武运到此终结,相反地,黑田长政和毛利秀元在秀保麾下立下大功,两家有非常大的可能因此被减轻处罚,特别是黑田如水,他可是在最后时刻拿下毛利氏两国领地的,凭借这一战绩也是能将功补过不少的。
想到这,石田三成觉得这两家还是有可以利用的可能的,即便战后被迫将家中的权力移交给黑田长政和毛利秀元,但只要他们还活着,多少能对家中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这对石田三成来说已经足够了。
石田三成明白,自己和秀保最大的不同,便是自己的威望是依附在丰臣宗家上的,而秀保的威望,除了前期是丰臣秀吉赐予的之外,都是后期依靠自己一点一点积累的,况且他还有强大的兵力和财力,这一点也是奉行们所不具备的。
因此,想要和秀保抗衡,单单依靠自身的实力显然是办不到的,石田三成必须让众人形成一种感觉,那就是除了秀保,自己也是丰臣宗家的守护者,甚至说,自己在丰臣政权内部的影响力比秀保也毫不逊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那些对秀保不满,却又生性谨慎的势力的关注和亲近,而这部分势力,恰恰是当前最值得拉拢的,黑田、毛利两家莫不如是。
照普通人看来,黑田家扰乱九州,毛利氏祸乱近畿,面对的都将是改易乃至灭门,但两人却不甘于就此向秀保臣服,这其中除了两家少主的战绩让他们心里有底之外,对战后局势的分析,也让他们觉得似乎可以再赌上一把。
早在三原城会面时,黑田如水就劝说毛利辉元不要直接退回广岛,那无异于被动地任人宰割,而是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有毛利秀元保底,为何不试着取得更好的结果呢
经过彻夜长谈,黑田如水最终成功劝说毛利辉元与自己一同返回大坂城,面见石田三成。双方也是心照不宣,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达成了一致意见,即石田三成保证在战后的处置中为两家开脱,而黑田如水和毛利辉元则要利用各自在家中的威信,避免两家过于亲近秀保,同时也要作为两颗钉子,替石田三成死死钉在九州和中国地区,观察当地的一举一动,一有消息便立即向奉行们上报。
石田三成的这一系列做法,在他的角度看来是为保护丰臣宗家作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在黑田、毛利这样的外样大名看来,却是一个机会,一个利用丰臣政权内部斗争实现自己野望的难得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