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4、第 44 章
    四十四章

    家里有多少钱的事, 沈静从来没跟慎哥说过。一是因为他年纪小,保守不了秘密,二来就是怕他知道家里有这么多钱后, 会失去上进心。

    不过家里挣钱的来路,慎哥却是知道的。

    只看沈静一天从早忙到晚, 不是忙着出去采蘑菇, 就是在家里做清酱肉和香肠,就知道这钱都是她辛苦挣来的。

    所以慎哥答道“都是我姐辛苦挣来的。”

    严老娘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有些不死心,继续问道“怎么挣来的”

    慎哥咬了口馒头,含糊不清道“我也不知道, 姐让我只管读书就行。”

    他虽不清楚严老娘的目的,但是亲疏有别却是分的很清楚。严老娘再是他娘的亲娘, 可也是外姓人。家里的事, 不能跟外人多说,这是爹在世时常说的话。

    严老娘没想到慎哥的嘴这么紧, 还要再问, 沈静过来了。

    这下子, 严老娘只好收回了要问的话,换了副笑脸,“慎哥在学堂读书累不累啊”

    慎哥摇头道“不累, 先生布置的功课并不多。”

    “那就好, 好好跟着先生读书,将来中个秀才。”严老娘道,“你那两个舅舅,姥娘是不指望了。倒是你那两个表弟,要是你真能中个秀才, 也拉拔拉拔他们。”

    “那是一定的。要是将来慎哥真有了出息,比起外人,还是自家人用着更放心。”沈静知道这话多半是说给她听得,便说了这么一句。

    严老娘笑道“我就知道你们都不是忘本的孩子,那我以后就等着享慎哥的福了。”

    沈静把人哄高兴了,等严家人临走的时候,又给他们包了些点心,送了他们一篮子晒干的蘑菇和木耳。

    柳儿看着严家人都走了,才过来把沈静拉到了一旁,“姐,我刚才听见严老娘问慎哥家里的钱是怎么挣来的”

    “慎哥怎么说的”

    柳儿道“他说不知道。”

    “好孩子。”沈静摸了摸柳儿的头,“你们都是好孩子。慎哥做得对,以后要是有人这么问你,你也可以这么说。”

    柳儿道“我觉得慎哥的姥娘不是什么好人。”

    沈静笑道“她再怎么样,也是慎哥的姥娘。看在她是长辈的份上,只要她做得不是太过分,就不用跟她多计较。反正我们又不同她多来往,一年也见不上几回面。”

    沈静确实没把严家的人放在心上,严老娘怎么说也是外人,就算手伸的再长,也管不了韩家的家事。至于将来慎哥有了出息,他要不要拉拔那两个表弟,那是他自己的事。

    不过柳儿能把这事告诉给她,让她提防严老娘,这点让沈静很欣慰,说明现在柳儿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家了。

    姜家两个老舅看了看后院养得羊和鸡鸭兔,便也说天色不早,该走了。

    沈静也没让他们空着手离开,送了他们一小坛虾酱,还有两大包做好的清酱肉。

    至于曲木匠那里,也是两大包酱肉,不过少了坛虾酱。

    一直等到亲戚们都离开,沈静才坐下来歇了会儿,落后又把厨房剩下的一些肉菜都分给了何氏和刘大娘。

    两人在厨房帮忙了这么半天,得了这些东西都很高兴。

    何氏没有急着离开,反而等刘大娘走后才跟沈静说,有个客人要定几斤点心,要沈静这两天帮忙做出来。

    半个月前,何氏便和韩老二去县城往罗家送了趟点心,因为钱给的痛快,这一趟又能挣不少钱,所以何氏格外看重罗家这笔生意。

    “大丫,你能不能再做些其他的点心啊”何氏道,“我怕老是这几样点心,吃来吃去会吃腻。”

    沈静这些天光顾着香肠和盖房的事了,没怎么用烤炉试验能不能做出她会的那些点心。

    何氏这么一提,她才道“能是能,不过得等房子盖好,我把手头的活忙完再说。”

    “那你先忙,反正我这事也不是很急。”

    范老夫子却有些等不及了,这半个月没了那虾酱拌饭拌面,他吃饭都没什么滋味。

    这天上午,刘秀才刚给学生们布置完功课,正看着学生们习字,就见范老夫子过来了。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范老夫子只穿了件新做的玄色直裰,那直裰是用上好的春绸做得,绣娘的手艺又好,穿在身上异常妥帖。

    刘秀才请范老夫子去了静室,便笑道“自从老师去了杜府,人看着是越来越精神了。”

    “不过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范老夫子摆摆手,又问刘秀才,“我们师徒也有好些天没见了,不如手谈一局”

    刘秀才原以为恩师来是有要事,看这样子又不像是有事,便拿来棋盘棋子陪范老夫子下了两局。

    两盘棋局结束,范老夫子才闲闲提起道“那叫韩慎的学生最近读到哪了”

    “已经读到了幼学,按着这进度,再有半年,便能读四书了。”刘秀才道,“不过他背东西虽快,字写的还不是太好。”

    一般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字写的都不是太好。一来没有长辈教导,二来家贫没有那么多笔墨可供他们练笔。

    慎哥原来属于前者,一直都是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直到进私塾之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笔墨。后来家里条件好了,草纸用得起了,可是到底不如那些早早就捉笔的同窗,因此字在同窗之间并不算太好。

    “他开蒙晚,字写的不好也正常。”范老夫子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本字帖,“正好我前日在书肆淘到一本魏碑贴,用来入门最好不过。说来上次吃了人家小姑娘做得饭菜,也没给人家回礼。这本书就算饭钱吧”

    这还是刘秀才开办私塾以来,范老夫子第一次送字帖给他的学生。其中目的,做了范老夫子十几年学生的刘秀才自然懂,正因为懂,所以他没把话说直白,免得老师恼羞成怒就不好了。

    “老师放心,我一定把您的意思带到。”

    于是慎哥放学后,便被刘秀才单独留了下来,还交给了他那本字帖,“这是范老夫子给你的字帖,说是作为那顿饭的谢礼,还说那虾酱吃着不错。你回家一定把这话转告给你姐姐,千万别忘了。”

    慎哥忘倒是没忘,把这话一字不差告诉给了沈静,“姐,你看,这就是范老夫子给我的字帖。”

    沈静原来对字帖这东西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进了次书肆,知道放在后世普普通通的一本字帖要好几两银子后,才知道这东西的珍贵性。

    上次那顿饭,虽说东西大半都是她拿去的,可是那顿饭钱还真不值这么多钱,加上有刘秀才说的那句虾酱,沈静知道范老夫子这是惦记上她做得虾酱了。

    说来她当初给范老夫子做菜,只是想结个善缘,将来真有什么事,还能用得上人家。

    没想到范老夫子对她做得虾酱这么念念不忘,还舍得送一本字帖,沈静立马就在心里权衡了一番,觉得送上门来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慎哥没她想的那么多,得了字帖便欢欢喜喜的去练字了。

    柳儿在后院喂完兔子,回来的时候,沈静还在那发呆。

    沈静想了半天,虾酱当然是要送的。不过只送虾酱好像太少了点。

    其实给范老夫子做了这么几次菜,沈静也慢慢摸到了对方的一些口味,喜欢鲜香松软的东西。

    除了虾酱外,自己还可以送些熏鱼,清酱肉和香肠就算了。

    至于点心,自己正准备应何氏的要求做两样新品,到时可以多包些给对方送去。

    两样新品,沈静选的是桃酥和枣泥酥。

    徐铁匠打的烤炉完全是按照沈静的要求来的,沈静先试着做了一炉桃酥,觉得味道和后世做得相差不大,这才开始做枣泥酥。

    枣泥酥比起桃酥就要复杂多了,沈静为了口感更好,枣泥馅是自己动手做的,为了吸引客人的食欲,做的是有十二瓣花型的枣泥酥。

    何氏这些天,看沈静做得好看的点心多了去了,但是当看到花样别致的枣泥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赞道“这点心真好看。”

    沈静道“二婶你先拿几块给客人尝尝,要是客人喜欢,下次你再多带点过去。”

    沈静只知道何氏每过半个月,便会往县城送一次点心,至于送的哪家倒没问过。不过肯花这么多钱买点心,怎么也是大户人家。这枣泥酥和桃酥不比蛋糕只有后世才有,也许人家在别处吃过,所以沈静才这么说。

    “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何氏道,“那就先带几块过去让他们尝尝看。”

    何氏说完又道“这次我和你二叔打算带两个闺女也一起去县城见识见识,大丫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买,我们可以帮你捎回来。”

    沈静刚想说没什么东西要买的,忽然又想起一事,“二婶你要是有空,帮我去县城的花市买几株玫瑰,要是没有玫瑰,月季也行。”

    “大丫你要是种花,山上多得是野花,何必花钱去买。”

    沈静道“二婶,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买花是为了做吃食,玫瑰花和月季花可以做鲜花饼。”

    原来鲜花还能做点心,何氏不由长了见识,“那行,我回头就帮你去花市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特别喜欢枣泥酥,不光造型好看,馅也好吃,枣泥馅属于那种甜中带微苦的感觉,很对我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