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第 642 章 642X
    其实这一段,当初是殷怜负责讲戏。

    夏国的演员其实很难理解这方面的感情魏父魏母为什么要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即使作为父母来说也太不合理了吧用感情来解释他们其实不容易理解,所以殷怜在那个时候,就用了绝境中的责任来进行比喻。

    结合当时那个环境,倒是真有人稍微摸索到了一点窍门。

    对于一个生存成问题的时代来说,幼小的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就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意外夺走生命。而父母作为唯一的依靠,确实背负着责任,而且是孩子生命的责任。

    配合着这样的责任感,殷怜再详细描述了一下当时父母子女一些相处的细节,演员就多少能琢磨到能代入的感情了。

    有人代入了绝境中背着恋人逃出雪山的感情,有人代入了先前演出时照顾孤苦无依的幼童的感情,虽然情况大不一样,但是感情表现却出人意料地可以对上。

    他们本来都是技巧娴熟的演员,并不需要完全有过某段经历才能演出。而殷怜给出的讲解又很全面,几乎相当与给一篇人物小传提炼了重点,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比在桂成山的戏里演得好。

    一份功夫一份效果,撇除物质条件和才能等因素,很多时候一件事能不能做好,主要还是看功夫和用心。

    评论区也有很多关于剧情的评论。

    其实魏明仪未必不知道父母不会真的将她赶出门,可是当对方很生气地说出这句话,就算是心里知道是假的,却也没办法付诸一笑。我能理解她的挣扎。

    啊,古代的这种现实就很让人讨厌。我果然还是讨厌这么沉重的家庭关系之前还有一点点羡慕剧里的亲情,我真是脑抽了。

    对于这一版的剧情细节,有人触动,有人纠结,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在大体上观众们都是接受了的,相比桂成山手下的同一篇章,评论氛围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要知道对于桂成山手下的私奔女这一篇章,好评和恶评都极为两极分化。虽然桂成山很多时候觉得作品就是要有争议才有热度,但是看过几篇差评之后,觉得评论刺眼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私奔女被观众吐槽,被嘲讽说花费太多笔墨在感情纠葛上,魏明仪的镜头太多剧情太长,无聊又让人恼火,很多观众根本不想看,只想看李鸣芳断案。

    结果黑怀朱版本魏明仪的剧情更多,虽然涉及的回忆杀时长都不长,可细节上面的内容却一点都不少,观众却仿佛选择性地遗忘了之前对桂成山版本的批判,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情绪高扬。

    太双标了吧。

    桂成山不可相信地把一个单元看了十几遍,看到第三遍的时候,他意识到黑怀朱这边的作品确实处理得比他细腻许多,许多情节里,也许主要人物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两句话,但是确实非常有力地完善了人物性格,补全了剧情逻辑。

    虽然不一定每个观众都是剧作家,但是现代人都阅片无数,哪怕说不出什么拍摄的理论,也会本能地对于剧情的流畅度和故事的完整性有潜意识的评估,虽然放在明面上,也许只是“感觉舒服”,“剧情我喜欢”这样的含糊感想。

    看到第五遍的时候,他注意到了殷怜在整个故事里的贡献。虽然很多时候,路人的剧情都只是那么一句两句的台词,但确实大幅度增加了整个世界观的完成度。

    他不知道,殷怜当时写剧本的时候,在五百年前的几个原型城市都逛了好几天,记录了好多当时的人文景象不同的群体和阶级都谈论什么样的话题,对于一些时事有什么样的感想和反应然后从中挑出了她觉得合适的部分,有选择性地运用在了布景之中。

    但是桂成山此时一直在反复观看主线,并没有开启自由镜头,所以对于这一些他是不知道的,看到的内容也只是全部的九牛一毛。

    全景式影片里,根据导演个人的强迫症程度,对于隐藏剧情的完善程度也不同。有些剧组会把幕后的故事也都呈现在布景之中,有些为了省力则会隐藏掉旁枝末节,剧情只显露观众视线内的部分。

    殷怜显然是前者,桂成山受限于时间和心力,则选择了后者。黑怀朱往常的风格一般会在两者之间灵活移动,但是既然殷怜了条件,这一次他是配合殷怜完善了所有支线和背景的。

    桂成山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但他不甘心照本宣科地按着剧本来,又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心去设计完全属于自己的布景剧本,反而觉得殷怜设计的既有台词和剧情限制了自己的发挥,所以在拍摄时与她发生频繁冲突。

    其实双方的主线剧情是一致的,虽然细节的感情表现上有一定区别,导致一些殷怜准备好的背景剧情与桂成山的表现意图有冲突,但并不是说殷怜准备的大量布景台词就不能用了。毕竟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完善世界观,另一部分则本身牵连的是同样的剧情主线,就算是有冲突的那一小部分,要是能费心思改改,未必就不能契合桂成山的版本。

    只是桂成山对殷怜有成见,不太看得起她,所以故意无视了这些素材而已。

    在这方面,另外两个导演其实也是一样的。虽然在脾性上他们要比桂成山来得好一些,但是内心深处同样看不起殷怜,所以也不曾直视过她贡献的素材。

    不同的是,金奇微和魏启之前好歹听进去了殷怜的一些设想,在内部观看的时候就已经反省了自己当时的傲慢,而桂成山生生把一个单元看了五遍,才非常不甘不愿,勉为其难地承认了殷怜对于剧确实有那么一点点贡献。

    就这心态,他过了三十就开始走下坡路着实不冤。只能说,时间会让一部分人成长,却会让另一部分人傲慢。

    得亏他还有倔强这个大部分时候的缺点,怼着剧集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终于让那份顽固的自负缓缓裂开了一条缝隙。

    剧是真的拍得好。撇除一些很具有个人主观性的立意或者感情传达等问题,光就拍摄用心和叙述技巧上,黑怀朱和殷怜可以说是已经做得非常完美。桂成山并不承认对方的经验更充足或者技巧更纯熟,如果一定要说,那是黑怀朱和殷怜在剧情设计上的确比他更用心。

    他想,黑怀朱早就拿到了剧本,殷怜更是在片子立项之前就已经为了这部小说筹备了很多年,他们的时间显然更充足,准备工作也做得更充分这不是桂成山不如他们,而是客观条件上就不满足。

    如果给他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如果给他更充足的准备时间,他真的就会花更多心思在拍摄上吗这个念头一瞬间划过桂成山的心头,在他的心门上叩出了一个问号。

    这两年他一年至少拍摄二三十部片,在业内也算是劳模一级的导演了。鸣芳洗冤录的拍摄时间甚至已经算是长的了,还是因为这个i特别受重视的关系。

    业内的影视剧拍摄,像是鸣芳洗冤录这种二十集长度的,平均都在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可也不是没有人会花三个月到半年去筹备一部作品。桂成山肯定不属于这个范畴他拍摄一部商业剧,最短只需要十天,长的时候也不超过一个月。

    注意,这说的不是鸣芳洗冤录这样的作品。因为这部片连上殷怜其实一共有五个执镜导演,而一般的商业剧情片,桂成山独立执导的时候更多。时间花费短,很多时候剧情就难以设计得精细,所以像是这种片子,虽然也是“全景式”,但往往除了主线之外,根本不存在多余的剧情,人物只是机械地活动,偶尔掺杂几段关键的隐藏剧情也就差不多了。

    殷怜野心特别大,一开始拿来学习的就是各种经典和名作。她有的是时间可以耗,又不缺素材和参考资料,所以整个布景就做得特别细腻厚重。

    桂成山却不可能学她那么做。

    当然,也不是真的不可能,只是不愿意。

    像他这样技巧娴熟,又有不少代表作的成名导演,平时随便拍一拍商业作品,就有不菲的收入。如果拍得好,肯定还会有名气和人气上的加成。可是,要花上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和时间,可能才能成就一部经典。

    经典是不确定的。也许要努力和反复试错好几次,才能成就一部经典。但是收益很难达到那样的倍数。

    相反,只是拍一些技巧娴熟的量产作品,却又轻松收益又稳定。

    这种情况下,谁又愿意拿确定去赌一个不确定呢

    桂成山原来觉得这也没什么,可是输给那样年轻的创作者,却让他感觉到了极度的不甘心。

    这样的作品对于作者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黑怀朱和殷怜,他们确实在拍摄中付出了努力。这是新生创作者的锐气和活力,只要维持这样的锐气,他们还会不断地进步,但桂成山却只会被远远地甩在后头,直到泯然众人。

    他从未有一刻这样清晰地意识到,他要么就要放弃这样的安逸,要么就要放弃这样的自尊。

    而在桂成山的纠结之中,外头的口碑仍旧还在继续发酵之中。

    殷怜如今拍摄影片,其实还远远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很多东西都还在继续尝试之中。这个过程之中,她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镜头语言,对于剧情和节奏的运用,多数还停留在模仿经典上面。

    鸣芳洗冤录的主线是黑怀朱在把控的,但是一些布景上的补全,却完全是殷怜自己在折腾,黑怀朱只是后期帮忙优化了一下。鸣芳本身是个单元性质的悬疑故事,但是案子完全是跟着李鸣芳的视角在走的。不过因为是逻辑完善的推理故事,所以未曾展示人前的剧情也有着相当完善而连贯的隐藏剧情。

    殷怜在岳珂的协助下,当时已经把每个案子的故事线编写完整,甚至加入了一些原作之中甚至没有暗示过,但是岳珂在之前创作的过程之中一度曾经设计出来过,可是又因为各种原因删掉了的内容。

    以私奔女这一篇章来说。

    魏明仪被谋害,诬陷私奔,到回来复仇之间,其实是有一段时间间隔,以及性格上的落差的。岳珂其实单独思考过,什么样的遭遇会让她性格大变,作出之后的那些设计。岳珂以一个作者的思维琢磨过一个女孩子的性格演变,觉得仅仅是差点被害其实是不足够完成这种转变的,所以她曾经在脑子里构思过一个完整的隐藏剧情线。

    魏明仪其实不止经历过一场谋杀。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经历了一场磨难,正常情况下是不会马上黑化的。话说话来,一个漂亮女孩,想从天真单纯蜕变得世故深沉,磨难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它阅历也必不可少。

    鸣芳洗冤录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剧情发生在柳城。柳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跟现代的都市却是没得比。剧虽然只有二十集,但是因为是全景式覆盖,殷怜想把剧情扩展多少其实都没有问题。

    她和岳珂一开始只是扩展了每个单元的案件剧情,让它变得更加详细和逻辑顺畅。后来殷怜实装背景剧本的时候,却发现在这样一个小城发生的多个案件如果继续延伸背景的话,其实不同单元之间的布景故事很有可以联系起来的契机于是她就把整个布景的时间节奏的剧情细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把将近主题的单元用一根线联系在了一起,并让线和线之间形成了网。

    为了自然起见,她并没有一味地把所有剧情凑到一起,而只是让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串联着走进观众的视野。举例来说,魏明仪这一条线里,殷怜尽量让她的主线里面串联起其它同样核心的小故事,但是不一定产生直接联系。

    举例来说,第六个案子的小支线里,有一个剧情就是一个商铺的店主被杀了,结果捕快怎么调查都调查不出凶手,却被李鸣芳发现,这户人家的所有人都在作伪证。这个店主家中有一妻一妾,作为妾的姨娘其实是店主故意设计人家好人家的姑娘,逼娶回来的,

    而在魏明仪的剧情线里,魏明仪路径附近的时候,还一度听过人们对于这位“姨娘”的议论,无非就是议论指责她作为一个姑娘家,不自爱,不知廉耻,未出嫁就私自与人有了首尾。

    除此之外,当然也有各种其他的关联事件,比如说谁家的女孩喜欢参加男人的诗会,好不知廉耻,谁家的少爷在青楼一掷千金,受妓子爱慕,好不风流倜傥其实都可以当做是后续剧情的一个伏笔。

    当然,以剧情来说,魏明仪听到的内容并不是全部。殷怜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比较少见的拍摄手法,就是条件音量设定,在全景设计之中又叫做主观场景设计,其实就是在特定场景之中,会根据主要关注角色的视角,把特定的人物,物件高亮或者加上柔光甚至特殊小道具,而在配音领域,则是通过模糊,降低其他声音和提高,锐化特定台词甚至为之加上回音和bg来强调人物的情绪。

    以画面来说,在地球那种在男女主角的相遇或者告白场景加柔光,花瓣,光效的剪辑手法其实都算是主观场景锐化,不过在夏国这种手法并不常见,一来是因为全景式影片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手法往往会显得突兀,需要费更大的时间精力去融合调整,二来随着技术革新,夏国的光影表现方式更多更复杂,更有感染力,也自然许多,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手段,很自然地就会被慢慢淘汰掉了。

    主观画面在老影片里还是比较常见的,主观配音就不常见了,也就是这几年才有实验性的片子开始使用这类技术。事实上大部分影片不太能用得上,因为一般来说,人们对声音的敏感度其实不如画面,与其在音效上大动干戈,还不如在光效上加强表现。

    但偏偏殷怜把这个技术用得恰到好处。

    一般的影片不会设计这么错综复杂的世界观,所以也不会有特意时候强调事情某一面的需求,但是殷怜却做到了。在这个故事里,那小妾的故事在魏明仪的故事里,折射出的是传统对女子的苛责,而被魏明仪所设计杀害的人在小妾的故事里,却是恶有恶报的命运。

    这个城里,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对另外许多人产生影响。

    桂成山看剧的时候比较晚,而且并未关注支线,所以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关窍。但是很多观众在观看过程之中,因为有本身喜爱或者讨厌的配角,又发觉主线之中似乎还有一些隐藏的线路,就不由自主地开启自由镜头追踪了下去。

    结果这么一追踪,就是震撼我全家。

    如果说李芳鸣的主线是一部爽文作品,那么所有支线反映出的就是一段段人生,交织在一起,就给人一种命运的感觉。

    网上的议论也有关于这方面的。

    一开始还有人在那里大呼小叫,说自己在哪一段背景里又发现了伏笔,哪一段情节之中发现了两段故事宛若命运般的交集。

    但随着浮出水面的“伏笔”和“交集”越来越多,观众开始变得越来越淡定,每次只是把自己的发现添加到原有的列表上,还有人汇总了众人的发现列出了表格和思维导图,结果思维导图密密麻麻超过了几万字,反而引来很多人的惊叹。

    随着时间过去,大家不再大惊小怪,伴随而来的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的震撼。

    其实创作剧本和设计场景的时候,殷怜并没有这样的野心。她对于场景的安排是一种顺势而为一开始为了完善剧情逻辑,殷怜和岳珂一起撰写了每个案件的独立篇章,包括原作之中有提示和没有提示的内容,随后设计布景的时候,殷怜发现其中的有些细节完全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就把这些剧情归纳了一下,然后进行了重新的安排和调整。

    观众总觉得创作是一种很感性的工作,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创作是一种感性的心态做理性的工作。创作之中,逻辑是骨,阅历是皮,感情是血肉。

    血肉是必然要依附在骨骼上的,所以逻辑若是不行,故事便会显得畸形,让人有一种不适感。

    相反,若逻辑精巧,那么依附在其上的血肉也会显得栩栩如生起来,如同此时。

    随着关于剧情的讨论度提升,鸣芳洗冤录开始慢慢霸占多个榜单。因为此时剧拍出来的时间还不够久,所以暂时能够染指的也就是几个短期榜单,其实影响力比较有限。

    夏国由于特殊的文娱氛围和本身深厚的文化积累,很多时候观众和读者都不怎么追赶流行,反而更笃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章,因此许多时候更青睐那种受过时间洗练的作品。

    这其中既有夏国文化业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厚积薄发的稳定期的关系,也有夏国版权制度的完善,各种版权库积累丰厚,观众几乎不可能出现片荒期的原因。

    但随着好评的增长,影片的销量确实在稳定地增长,虽然不至于一日冲天,但确实每天都在稳定地增长,偶尔随着口碑的自然传播,会出现一两个小高峰,但总体上来说非常稳定。

    按照黑怀朱的判断,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持续一年以上,这部作品会有机会进入各大影视博物馆的银榜。

    银榜就是所谓的年榜,后面还有以终生为时限的金榜。

    殷怜听到这时限就觉得等不起,心想还是饶了她吧,让剧自己自由地飞翔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鸣芳洗冤录热销之后,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殷怜在一个月之后收到了第一笔版权分成,那数额大得惊人,足够她再买几台星脑了。能有这么高收益,是殷怜自己也预期不到的事情,还展露出了明显的诧异情绪。

    黑怀朱却反而对她的诧异不是非常理解,想了想之后,说道“也不算特别高吧,连总人口千分之一的覆盖度都还差点”

    殷怜有心想要说这已经很夸张了,后来扫了一眼榜单,却又有些噎住。

    夏国目前已经有多个扩展的附属卫星居住地,人口超出原世界十几倍,这是其一,夏国没有盗版,文化娱乐商品消费价格低廉,人们购买正版的意识也强,这是第二点。综合这两点来看,这收益其实确实算不上非常夸张,甚至于在成千上万的经典作品里,鸣芳洗冤录连号都排不上。

    当然只是目前。

    黑怀朱私底下很有信心,对殷怜说过,这部作品拍得比他预想中还要好,很有可能进荣誉堂,但是可能还需要时间检验。

    但这是日后的事情了。对于殷怜来说,目前已经到手的钱才是最实际的。她思考了一下,考虑这些钱可以花在什么地方。说起夏国的技术,殷怜心动的其实很是不少,但是当手上有钱,仔细琢磨过之后,她又花掉了很多原来在心动列表上的物件。

    不是不想要,而是时机不合适。

    仪器这种东西是需要长期使用和保养的。对于殷怜来说,性价比最高的购买方案,就是购买自己能用到而且可以一步一步逆推解析其技术的仪器。但是殷长生他们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很多专业性太强的技术,就算买到手他们也没法研究。

    最后殷怜只是抽出一小部分收益,买了一些本身并不昂贵的东西。

    其中包括二十台精神力训练仪,大量的数据储存设备和基础教育的教材资料。殷怜只粗略地扫了一遍,觉得里面至少有一半的内容都能直接在地球运用,剩下的一半也能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内慢慢应用起来。

    内容量太多,她没法全部详细只能粗略地查看一遍。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ai机器人给她传来了一个等待已久的消息。

    她在卫星安置的房子,由于有人在非法侵入的时候使用了一些不安全的手段,一不小心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地下的天然气被引爆,整个庄园连同里面的财物都被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