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会把政府这个存在当做是一个整体。
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一个整体,它和社会一样,都是由人组成的。它的运行过程始终是不同人,不同理念,不同政见的对抗与拉锯。如果你觉得政府清廉,那是清廉派占据了上风,如果你觉得政府腐败,那是贪腐者占据了上风,无论雷厉风行,还是重视人情,都终究不过是它的其中一面。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先前水军营销问题被揭露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那里抱怨政府,认为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会发生,多半还是由于政府不作为。加上有些事件里面确实也有官员的影子,甚至有阴谋论认为中央在作为这些资本的后台。
当然,不能肯定地说没有。
再清廉的社会都不可能百分百制止人类以权谋私,但这与其说是政府的问题,不如说是人类的问题。相对来说,只要政府内部还反对这种行为,愿意惩治这种行为,这事情就上升不到国家的范畴。
所以即使很确定先前的多起造谣事件之中都有涉及一些官方人员的利益,殷怜也把它当一回事儿,反而在确认李部长本人应该与之没有直接的利益牵扯之后,就很直接地递交了册子。
事实上她这个做法是对的。
先前的水军案件之中,涉及的人和事件实在不少,其中牵连到的几个国内网络龙头企业,都和国内包括教育机构在内的几大机构有着良好的社交关系,但是这不表示在那么多耸人听闻的新闻中,与其交好的官方机构就会对其表示支持和维护了。
李部长和同僚先前讨论到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完全没有对涉及的机构留情。甚至于后来几个相关企业的熟人来申请相关资格时,整个部门都其相应业务要求抬高了标准普通人都能在一定限度内大义灭亲,坚持道理而非人情,何况是政府工作人员呢
虽然这样也仍旧会被人诟病,认为不作为,但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毕竟国家机关必须要理性,就事论事。如果他们也和普通群众一样冲动行事,这个社会就要乱了。
但是殷怜的这份课程却是极为及时的。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就是国家政府对于网络舆论控制的了解和掌握其实是远远不如一些公司和参与其中的组织群体的。虽然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有许多学术机构对此都提起了重视,开始花费时间和心力尝试去研究这方面的事情,但是由于网络舆论控制比起诸如传销传教之类的害处更不明显,是一种间接而非直接的获利方式,所以政府机关还远远没有提起重视。
他们对于这类行为的了解,甚至远不如普通混迹网络的网民本身来得多。当然,政府机构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其中也会有个别成员会对此投注注意力,甚至提交相关的文章,但是由于文章基数的关系,并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这种情况下,有人会抱怨“这情况都这么严重了,为什么都还没有人管管”,但事实上,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层波澜一路透过层层过滤器社会精英层而向上扩散,最后能被领导层看到的也不过就是一点点小波澜。
相比拐卖妇女儿童,贩卖成瘾药物,贪污腐败,诈骗传销,仅仅操控舆论以及舆论洗脑这种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温和了,不伤筋不动骨,不损害经济也不损伤大部分人的人身安全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殷怜在附件之一的文章中写道“强国的本质在于树立精神,而人类的培育核心正在于培育精神。任何试图操控公众精神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尤其是目前来说,在网络上活跃并处于被洗脑第一线的群体正是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反智主义在红月的盛行导致的结果我们已然可以通过一些事件窥见,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近年来朱槿亦常常出现对于历史认知出现强烈偏差的名作,导致其受到世界的嘲讽和抵制,以及木槿国本身内部的流行伤害到的犯罪行为,人们可以很容易且直接地感受到疼痛,但是伤害到精神的,人们往往容易对之产生忽视,认为其不重要或者不紧迫,却不知它的影响只会更加长远”
“我们的教育目前来说是一直在进步的。但是教育本身包括了很多层次,父母,家庭,学校,社会而环境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父母和家庭甚至于学校的影响都是局域性的,而网络或者说是社会的影响,却是全面覆盖的。”
“现在的社会,很多资本势力已经把扭曲舆论当做了一门生意,这门生意包括但不限于制造舆论,扭转舆论,在不同群体之间制造思想或者立场上的矛盾与冲突,并依靠这种冲突来获取利益,收割韭菜。他们发觉新财路的效率太高,政府和民众却缺乏同样有效的反应机制,因此很难对之作出应对。”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应对。制定法律规范舆论很重要,但是让民众获得主动分辨和对抗人造舆论的能力也是极为必要的,两者作为外因和内因,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殷怜的小作文并不长,但是条理分明,娓娓道来,很有说服力。而在内容的案例上面,她也列举得很清楚,主要强调了几个方面一是普通人怎么依靠金钱和脑洞来制造谣言,二是一些社会事件里,水军群体怎么样靠着大量的舆论输出来颠倒事实,控制舆论,第三条则是讲述包含粉圈在内的一种目前资本获利的新模式,就是资本怎么通过特定事件来激起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群体的矛盾,并且通过一些发言在其中激化矛盾,令人在愤怒之下为了自己的理念付出大量心血和时间精力,并从中获利。
她也举出了从规则上抑制这类行为的一些方法,但说得比较简略。资料更多的篇幅还是花费在了如何培养普通人辨别谣言和刻意制造的舆论的能力上。
李部长可以说是越看越惊讶,最后陷入了思考。
不久之后,他就在一场会议上向同僚展示了这份资料。
这个过程本身是顺理成章又无声无息的,但实际上却是殷怜本人直接跨越了原本的环境和阶层,打破了藩篱,越级进行了举报这样子。
但是即使如此,上头也不可能因为她举出的例子过于令人心惊便大惊失措,直接当真。他们还是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印证。
好在殷怜的资料做得详尽,而且确实都是有依据的,所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也与她在资料之中写明的基本一致。
李部长的同僚里颇有人一开始对这份资料不以为然,并认为资料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他们先前也曾听说过一些相关的社会事件,有些甚至牵涉到熟识的企业家,但是通过直接了解和谈话,从对方的陈述中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情况根本不严重,不过是如今的网络本身就具有夸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事件的影响被过分放大了而已。
因为双方各执一词,加上这件事本身都需要得到验证,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印证。正好,殷怜的资料里也给出了相应的验证方案,经过会议商讨之后,众人也认同这些方案确实有可采取的价值,便同意了尝试。
除了一些网络调查的内容,需要部门里面的工作人员专门进行搜索,采访和调查外,教育局的所有正式官员,接下来都被要求回到家里,一一约谈家里大约十二到十六岁区间的小辈,询问他们学校里的情况,主要是关于学生们是否因为追星,玩游戏而产生阵营的情况。
结果几乎炸裂了他们的三观。
几乎每个孩子都了一到三个不等的校园冲突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女生因为拥护不同明星而产生阵营,若是势均力敌还好,若是人数相差悬殊,便会形成霸凌和孤立,而男生也会因为在游戏里的矛盾而出现霸凌事件,个人化的冲突是李部长等人以前就有了解过的,但是有一种新型矛盾却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那就是拥护不同游戏的学生彼此敌视和看不起说实话这事情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可笑,但事实就是,真有学生被游戏培养出了这种“忠诚度”。除此之外,其它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不同超级英雄的崇拜者,不同小说和作者的粉丝,同类动漫各自的支持者
区区中小学里面,竟然到处都是“对家”。
这调查结果令人不敢置信。
有人迟疑着说道“这份资料的作者会不会太危言耸听了如果说明星和游戏还可能是各自的厂家在那里故意引导和兴风作浪,但是像是名著和流行小说的拥护者总不可能也都有人引导吧”
李部长想了想,却是拉出了资料的某一段话。
众人重新把这段话扫了一遍之后,再回想起先前的调查结果,终于慢慢地开始有一股寒气渗入心里。
“可怕的不是孩子气式的排除异己,而是渐渐他们把排除异己的这种观念刻印进心里。因为偶像会换,爱好会变化,但是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再难能改变。如果新一代的少年人开始把排除异己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华夏这一代人的精神烙印,那么未来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精神会是什么样子却是可想而知。”
“这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