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方面,ai发送过来的时候就进行了简单地数据归纳。虽然一般来说,ai并不能判断一个剧本的质量,但是从数据搜集角度来看,他们却可以很方便地提取一些可做参考的相关数据。
比如说,剧本的字数,题材分类,其中每个角色的剧情占比,剧情发生的背景地点及占比,角色身份经历的归纳等等等等。
殷怜扫了一眼大致的数据,发现就夏国ai的剧本分析法来看,给小米糖的角色分量相当重,至少是属于主要角色,但剧本并非儿童片,看名字像是爱情片,看ai的分析是悬疑片,仔细一看小米糖的角色介绍,竟然是个受过侵害然后堕落的小女孩的角色。
殷怜当时就皱了眉头。
但是她还是忍住本能的不快,冷静地试图翻了翻剧本。
翻了两章之后她坦然了。是个烂片,很好不用拿着剧本去问小米糖接不接了。
殷怜是优先看的剧本,不过目前来看她收到的剧本很少,而且质量都不怎么样,有些还有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殷怜就先把它们都放下了。
她扫了一眼邀请采访的列表,对于一些不太有分量的媒体,就直接让ai措词进行了婉转拒绝。而对于少数几家比较有分量的媒体,她多费了一些功夫进行联系,介绍给了剧团方面。
殷怜性格向来专断。她几乎可以想到这个时候童星们的采访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而且即使不涉及到这些敏感的问题,孩子们现在的积累也比较有限,并不适合大声嚷嚷,急速增加曝光度,所以她很霸道地直接拒绝掉了。
不过她倒是仔细调查了一遍综艺方面的邀请。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也不合适,殷怜大体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让孩子们适当接取一些工作的。
一来虽然孩子们现在还在读书,但并没有去学校。殷怜考虑到学校人多口杂,环境虽然更单纯,但是孩子们也更口无遮拦,无所顾忌。很多时候,成人即使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会考虑到社会,人情,伦理,不会轻易说出口,孩子就没有任何顾忌了。这种情况下,学校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是个很不安全的地方,罗顾等人有太多理由可以招惹普通孩子的恶意了,甚至不需要发生争执或者做错事情。
有时候,生活轨迹的差异就已经足够引发恶意。
另外,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还能凭自身力量赚钱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殷怜现在很受他们依赖,但双方的关系毕竟是有距离的。她自己也不是那么细腻的人,有时候甚至是冷静到有些冷酷的,自觉并不能为他们创造安全感。
而对于这些父母靠不住的孩子来说,与其漫无目的地特意去寻找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人,不如简单地直接让他们自己有能力给自己创造安全感。
对于现代人来说,钱就是最强大的安全感来源。
他们都年少,亲人朋友都可以未来慢慢寻找,但是此刻,让他们自己赚到钱无疑是塑造安全感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在她看来,一些以孩童为主的综艺节目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来他们可以和本身成长轨迹相近的孩子进行交流,也有足够的成人监督和控制他们交流的内容。而且这类节目的内容也会相对比较稳妥,不会对孩子提一些太过尖锐的问题,说一些太过刻薄的话。
殷怜想了想,又让ai帮忙搜集了一些网上的相关评价,就给每个人分别或者结队结组挑选了几个看上去比较合适的综艺。
因为纯少年的节目有限,可靠的更少,殷怜也有选出适合孩子,但主要参与者是成人的节目。比如罗顾,他本身性格早熟安静,可以参加一些具有人文性质又趋于年轻人为主的谈话节目。
安排这些事的时候殷怜倒没有太专断,还是跟孩子们自身和老师都沟通了一下,才定下来的。
不过先前与罗顾的对话引发了殷怜的一些新想法,所以她想了想,就跟李部长讨论了一下关于信息辨别宣传策略的一些意见。
她的意见角度有点奇特,但是李部长听了之后,却觉得好像很有些意思,可能会有一定用处,便决定回去提一提。
殷怜的意思是,很多时候,有些新闻或者科普文章并不是非常有道理,只不过知道其谬误的人懒得说,而不知道谬误的人又不知道如何辨别。所以她建议推广一个类似于标签的证否功能。
并不是说直接把很多人不相信的内容就直接给打成假新闻,因为观众的认知和想法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但是凡是新闻或者科普类的内容,希望都能有相应的功能,由读者提出常识性或者知识性的质疑,方便读者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和思考。
不过这个建议在相关专业人士那头转了一圈之后,就彻底改头换面了。虽然本质上和殷怜提出来的建议功能一致,但是形式却天翻地覆。
具体的变化经过殷怜没有了解或者参与,因为她确实也没有这个权限。反正过了一段时间,一些主流的媒体网站都开始纷纷搞“新闻证错活动”,针对的就是网络上常见的各种新闻案例,但与其说是辟谣活动,不如说是逻辑能力比拼,重点在于以不同的角度,通过普通常识来推断出特定新闻的真假。
其论据越有力,角度越刁钻,则越能获得高评分和高投票。票是投给“最能说服你的说法”,但事实上,高分发言全部都是言辞犀利,角度刁钻,语言诙谐的答案。
因为回答都很有趣,所以很快流传开来,受到热议。
但事实上这其实算是地府改革之后的又一起大型辟谣活动。
地府改革算是针对一些后果比较严重的谣言的统一大型辟谣节目。自从进入网络时代之后,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各种管理措施却跟不上时代,导致现在网上有一种很让人无奈的现象谣言传得飞快,辟谣挂上几年都无人问津。
甚至过期消息说得多了,谣言反倒成了真相。
所以这样一场大型辟谣活动,不说必须,但确实是有用的。因为真的有很多人发现,自己多年来以为的真相或者知识点竟然都是谣言。
而之后的网络“新闻证错”活动,则是扩大了范围,针对了大大小小区区一部宣传影片涵盖不到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澄清和辟谣。
效果显著。
先后两场活动,很多人都不敢随便转发和传播信息了。如果不知道是假信息也就算了,在明知道是假消息的情况下,再进行传播那就不是愚蠢,而是恶毒了。
但事实上大部分传播朋友圈健康谣言的中老年人都不是真的恶毒,甚至他们也不见得愚蠢。他们就像是早期接触网络的年轻人一样,对于网上的套路缺乏必要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容易上当受骗。
网络作为一种近年来才普及全民的社会形式,是极具力量的。近年来流行一句话,叫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而这句话之所以有用武之地,其实本质上说明网络当了太久的法外之地,甚至这句话就是用来警告那些至今仍旧将网络当做法外之地的人的。
仅仅一个地府改革,一个新闻证错活动,想要短时间内提升网民对于网络新闻的判断和识别能力是不可能,但一次不行,两次不行,只要一直进行下去,众人总归会慢慢地积累出辨别能力。
而且到目前为止的做法也不是毫无作用。
很多人虽然还不能一眼识别出假新闻,但是转发一些新闻或者传闻时至少谨慎了许多。这不是说他们真的就能认出那些是假新闻了,而是他们意识到了转发谣言可能产生的后果。
试着想象一下,有那么一个豆腐干产品,做得特别大口味也好,是你吃了很多年的怀旧零食,然后有天突然传出新闻,说它是尸油制造的。你听了之后毛骨悚然,但因为各种传闻和图片的信誓旦旦,以及你对于网络消息传递途径的不了解,你便也当大新闻与亲朋好友传递了。
红遍大江南北的一个产品,在短短时间内销声匿迹,做得风生水起的一个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而不知道多久之后,你赫然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谣言。
你真的不会瞬间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上来,冲得你全身发寒吗
造谣者固然可恨,但是他们的行为是终会受到追究的。传谣者有时候很无辜,也确实没法被责备,可是光是揭穿这个事实,就会让很多有良知的人心头不安。
殷怜觉得即使对于传谣者来说,她很多时候都是在行善。
人类被赋予的智慧,是自然界赠送给人类,远远比生命还要宝贵的财富。
殷怜观看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和大家对于地府改革的感想时,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在行善。而且,与季湘君的慈善方式不同,她这时候做的,是她擅长且很愿意去做的事情。
她想我果然是自视过高,所以竟然都不屑普普通通地做好事,而要做像是怂恿夏娃偷食智慧果,普罗米修斯偷火种,仓颉造字引鬼哭神嚎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