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接下来的比赛估计会热闹得很。
殷怜搞事之前也是惯常做过相对的准备的与一般的商人不同,殷怜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考虑社会影响和竞争形式,不同于正经商人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消费群体身上,殷怜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未来会承担的责任不是经营,而是政治,所以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重点考虑社会影响和各方势力制衡。
换脸表演虽然能改变国内影视圈的形势,但是也会撼动很多人的利益现在国内速成偶像泛滥,总体上靠的就是资本和包装,本身的演艺技能是很难速成的,所以目前的业内,选择不去费时费力培养演员的演技,而选择了另一种非常荒唐的手段。
他们打压佳作,洗脑观众,控制舆论,炒作明星,培养粉丝对于“偶像”的忠诚度。这样一来,观众的审美被控制在烂片的层次上,而年少的粉丝本来见识就有限,在一开始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之后,在三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就会被“粉黑理论”所控制,而控制未成年人就是变相控制了未来的社会观念,相当于变相建立了社会规则。
当然,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行的。
因为这种手段本质上是丑恶且愚蠢的,有着成熟思想观念的人就算一开始看不清它的套路,随着社会影响出现,也会逐渐意识到害处。而现代的未成年人多数都会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少数教师亲自进行“传教”的情况,更多时候,他们即使一时受骗,也会从其它各种渠道慢慢开拓见识,到时候自然就会挣脱这个怪圈。
事实上,他们就连佳作也打压不了。就算不算之前殷怜的舆论控制三部曲,这几年其实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影视佳作出现,是那种朋友圈和网络上两种口碑的佳作。这几年很多网络平台的信用度已经差不多没了,你处处都可以看到烂片98,佳作75的评分状态,而且很多时候75的评分往往是经过真实观众在结束放映之后好几年慢慢刷回来的分数,可见这些业内竞争的舆论战打得多么下作。
只要所有好片都回不了本,好剧组都赚不到钱,那么市场上就只会剩下烂片,观众也只能来看他们的烂片殷怜甚至怀疑这是很多烂片公司的基本策略,但事实上这样子先受不了的肯定是观众。
对此,殷怜有发言权。她就是那个一直不怎么受得了的观众。
不过,也不止是她。现在网上有很多人会自发形成社交圈,专门负责传播真实新闻和情报,互相之间也只信任那些已经建立起信用的良心博主。辨别真假和建立信任的周期拉长了,但也更合理,更符合现实之中的社交和信息传播规律了。
但这也变相表示,现在影视剧的网络宣传效果,观众对于影视片和宣传的信任度在急转直下。
殷怜现在在观众那里已经积累了一些信用度,这些信用度让一些业内公司和资本变得很难隔离她和普通观众,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殷怜在入行的时候,其实一直有尝试收集目前圈子内的各种竞争案例和脏污手段。这些在网络上其实都能找到,只是藏匿得比较深。在这一点上,几个大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居功甚伟。他们在收取了公关费用之后,就会把水军的匿名“辟谣”实则颠倒黑白放在前头,把事件发生当时的各种截图,石锤,以及事实经过,以及当时经历过的人的证述删除,隐藏,甚至进行关键字替代和排序性暗示,就可以顺利把假消息误导成真相,而把真相打成造谣。
所以许多新闻发生时候是一个风向,后来人看到的时候却又是完全另外一种说法。
曾经大家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当大资本入局之后,很多人就会发现,互联网的记忆是不可相信的,因为可以轻易被篡改。
殷怜认为这不是互联网最终会有的面貌,但缺乏法律监管的这个第二社会,目前确实已经成了谎言的聚集地,对于这一点她也很无奈,只能缓缓图之。
而她很多时候的每一个行动,其实都是这个“缓慢图谋”的一部分,在尝试怎么润雨细无声地改变现状。
此时这个换脸表演综艺也是意图远大,但是殷怜仍旧考虑了怎么把战果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之中,如果只是想要独善其身,把节目做得公平公正,以目前殷怜的技术和资本其实不难,但是如果想要给整个行业一记重拳,把他们戏耍观众的手段揭露出来给每个人看并且让观众看懂就很不容易了。
这也是殷怜选择全程采用观众投票进行评判的原因。
维持节目的公信力不,其实她完全没有这个打算,相反,她要让这期节目变成一个“经典案例”。
这期选秀的节目规则并不是没有任何人觉得奇怪,不过一些相关的明星工作室在思考之后,也没有人预料到她可能会有的骚操作,加上这节目聚集的关注度实在让人眼热,便也没有纠结太久。
于是接下来,便先先后后开始有明星工作室试探性地联系了殷怜负责对外接洽的ai,询问比赛的事情。这些咨询主要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开场就抬高自家艺人,贬低节目,试图以言语占据优势然后在节目上获得优待的,ai逻辑清晰,态度冷静,自然是不可能中对方的套,反而会针对工作室本人的行为和预存的网络数据分析,反过来打压对方。他们掌握的数据比明星工作室拿出来的更多更真实,工作室说知名度,ai就说知名度覆盖群体,工作室说流量,ai就说不同平台流量数据对比和可信度,工作室说号召力,ai就说节目本身的热度和选手目标群体。
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节目面对普通观众,看重的是演技,不看重数据女工。
不过不是所有工作室都这个德行。
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咨询明显正常多了。
有那种明星或者经纪人打电话或者经由中间人,表示想来节目玩玩的,这种明面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比较随意,说是不在意胜负,ai也不会拒绝。
另一种是那种正正经经打电话来,表示想参加节目,但是本身对自身的演技也不是很自信,担心出丑或者连海选都过不去的。这种的往往都要更深一步地打听节目流程甚至目前的参赛情况,毕竟很多新生代演员都不是真正的老戏骨,比起那种不出名但演艺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撇除名气的原因,谁赢谁输还真说不定。
这些人咨询的意思,当然也是希望能受一些照顾,或者说是想要一份承诺。殷怜既然想走观众投票路线,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很重视人气,而人气明星肯定是不怕跟素人比人气比粉丝的,他们怕的是殷怜在节目内容或者规则上玩花样,白白给人做了垫脚石。
ai则使用了一套定义上算是“委婉”但是实际上听着还是很扎心的话术逻辑表示了“节目的主旨会以给参赛者充足展示演技的空间为主,而且绝对不会进行影响本身表现的剪辑”,所以还是请对自己演技有自信的人参与。
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很自然地打了退堂鼓,一部分人则明显想要找空子钻,而最后一部分人,则表现出了迟疑,似乎有心想要挑战一下自己,却又放不下脸面。
对于前者,ai提出了让他们考虑授权自己的形象来参与节目的方案,对于后者,则建议他们一开始用他人的形象参与海选,如果过了海选,就在正式节目里揭露,如果不过,那么就当没来过,节目组这边也可以给出保密承诺书。
唯有中间这一部分,ai什么也没有多说,殷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通过了他们的申请。
之后的节目人气一天比一天高。
殷怜虽然并不是真心靠节目选角,但是既然做了,却还是打算把节目做好。在海选开始,她就开始精心设计节目流程。
开场的宣传片实在惊艳,吸引了太多的目光,所以之后的广告费也是水涨船高,节目还没开始,预算就已经充足到殷怜可以使劲儿作了。
殷怜肯定是不缺钱的,但她做项目一向精打细算,倒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能让合作的团队养成这种观念和态度,能花一百块做成的事情,就绝不会花一千块去做很多时候,管理不严往往就是坏风气形成的原因。
而反过来说,殷怜也从来不在待遇上苛刻手下,更乐意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尽可能地把项目完成得尽善尽美。因此这一次节目的预算刚一提升,她就扩展了自己的计划。
从海选阶段开始,殷怜就开始安排节目。节目组每天都会邀请不同的人进行直播,一期一般邀请三到五个嘉宾,然后给他们放通过海选初赛的参赛者视频。为了娱乐性着想,殷怜把这些参选者的视频按照表演的剧本内容给进行了分类,然后搭配合适的嘉宾进行放映,效果非常好。
第一天的直播殷怜请的是三位演员,一位资历颇深的老戏骨,早几十年的时候爆红过,如今只是个普通的专业戏骨,一位正当红的年轻演员,演过很多戏,但是最近才刚爆火,之前演出过殷怜的三部曲之一,还有一位则是卫灵旋本人。
这三个角色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殷怜这一轮挑选出的参赛视频里面,其中有好些剧本是老戏骨本人参演过的经典作品,有他自己出演过的角色,也有一同合作过的演员出演过的角色。另一位年轻女演员也是,参赛剧本里面不但有她出演过的剧,还有她还未上演和正在拍摄的剧本,不过不一定都是她出演的角色。
卫灵旋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参赛作品里面,只有一个剧本是跟她有关的,而且就客观来说,对方演得可比她好太多了。虽然直播的时候卫灵旋是要装作惊讶的样子的,但事实上殷怜之前其实有稍微跟她透露过了这件事,也征询了她的意见,问她愿不愿意让这个参赛视频出现在她的这一期节目里。
卫灵旋很是纠结迟疑,受困于三观,她知道因为人家演得好而不让人上其实是她自己的狭隘,但是考虑到舆论,如果她真的被当场打脸,那么网络上的攻击一定会非常疯狂,不但她自己会遭遇一轮网暴,粉丝也很可能受到其它竞争对手支持者的攻击。
她还是要面子的,谁也不会喜欢被人奚落嘲讽。
对此,殷怜给她出了个主意。
她说“你既然不想违背本人,把人家的作品移走,那么这也未必就不是一个机会。你不如拿出之前对我的态度来,把自己的自尊往后放一放,说不定还会显得更加从容优雅。我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何”
卫灵旋露出疑惑的表情。
殷怜便趁机给她支招,卫灵旋的眉头一开始还有点皱着,后来听着听着,慢慢露出了思考的表情,最后更是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