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174 番外四
    第一百七十四章

    但大二这一年, 纪时依然是数院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上课的时候,班里经常会有“谁谁谁被教授推荐读研”或者“谁获得了普林斯顿某教授青睐”之类的传闻,但这些和纪时都没关系, 他依旧认认真真上着自己的课, 每天去图书馆自习,唯一和大一不同的地方是, 这个时候已经没人建议他不干数学这一行了。

    纪时没考虑过拿高分这种事情, 他的想法是, 把该学的课程学完,至少不要挂科。

    大学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有志于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那么他有太多太多可以施展自我的地方, 学生会、演讲、社会实践、文艺竞赛, 甚至每天躺着也可以愉快地过完一天。

    可如果想在学习上有成果的话, 那必然是要比高三更艰难更辛苦的, 毕竟高三的绝大多数内容还是基础性的,大学则不然, 有太多太多非基础性的知识了。

    至少纪时可以确定的一点是, 大二的时候, 他们学院那些天才们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模糊的, 他甚至被叫错过名字,还是连续两次。

    当然, 纪时自己也不觉得尴尬。

    他和宿舍的舍友们关系还都不错, 不过其中一个舍友转学去金融了,还有一个发现了自己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计算机事业去了, 纪时倒还在数院坚持着。

    大三这一年, 他也没有挂科, 而且距离不挂科的目标越来越远第一次,纪时有两门课程考了满分。

    这发生在他莫名对数学来了感觉之后。

    这一年他开始投论文,一共投了两篇,一篇中了一篇没中,但中的那篇却让数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认识到,这里还有一个学生在,这个学生并不是个透明人,在数学上或许还是有天赋在的。

    满分的其中一门课程,是纪时大一挂过科的那门课。

    他曾经因为这门课挂科绞尽脑汁,担心自己重修还不过,毕竟挂科容易,可重修再挂的结果就有些糟糕了。

    但现在,他已经考出了一个接近天才的分数,虽说和真正的天才还有差距,可那毕竟是纪时踏踏实实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到的东西,是他拼搏的结果。

    那篇论文也带来了不错的结果,让纪时拿到了这一年的奖学金,也有本校一位教授发来了邀请,问纪时有没有兴趣继续读研。

    那可能是别人大二就有的机会,纪时大三终于争取到了。

    但在这个时候,他终于不是数院最末的那几个学生了,他慢慢爬到了中间靠前的位置,纪时其实并没有刻意去做这件事,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在他的学习慢慢得到结果的过程中,这一切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大三这一年是纪时过得最充实的一年,因为他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他不再听不懂了,老师讲的东西他基本上都能掌握大部分,即使有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存在,被老师点拨之后纪时也能够理解得七七八八,大一的时候那种完完全全跟不上的状态反而像是一场梦一样。

    纪时的名字贴上院系奖学金的时候,几乎没人敢相信他大一竟然挂过科,毕竟数院不是别的地方,能在数院拿奖学金不牛逼,反正天才们总有拿奖学金的各种本事,但能在挂过科之后再拿奖学金,那绝对也是神人级别的。

    最重要的还是纪时在学习上的收获,能够得到结果的学习才是快乐的,也是支撑他的动力所在,他前两年几乎都是以一种孤独的状态去学习,但这一年,他一只脚迈进了原本属于天才的领域,也让自己继续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向前进。

    纪时也有点被自己鼓舞到了。

    和同院系的其他人相比,他的基础并不是很好,甚至是比较差的那一批,他也以为自己哪天会撑不下去选择转系,可他没有,他坚持下来了,所以相比较入学那时候,现在的纪时算是如鱼得水。

    他依旧以大一的状态每天出入图书馆,但和大一不同的是,他现在的心情更愉快了。

    这是学习赋予他的动力。

    慢慢地,纪时这个名字也开始被同院系的其他学生提起,在他们看来,纪时是突然之间发力的,明明对方不久之前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名字,但在大三的第一篇论文被录用之后,纪时在大四连续发了两篇论文,论文质量很好,录用的刊物在国际上都小有知名度。

    所以在其他人口中,纪时也渐渐成为了“天才”的一份子。

    这其实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对于天才的误解,纪时在京大这种地方,即使他不是天才,别人也会以为他是天才,一旦他收获了成果,也被认为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可他们看不到天才背后付出的努力,反而会觉得“京大数院啊,能考进去的本来就是牛人,发几篇论文不是正常吗”

    对于这种观点,纪时一般当听不见,毕竟解释多了也没什么用处。

    更让他开心的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被认可这件事。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也感觉到自己的头发日渐减少,唯一庆幸的是,他们家没有秃头基因,而他的同学有些是有的,和他们走在一起的时候纪时还显得挺年轻的。

    他的高傲在这里已经尽数体现了。

    不过纪时有一个不错的习惯,那就是他基本不熬夜,有什么问题尽量在白天解决,反正熬个几天也未必有用,虽说数学挺吃灵感的,不过纪时觉得,有积累才有灵感,如果没有前期积累,灵感也不可能蹦出来。

    当然,非熬夜不可的时候也没办法。

    纪时之前写了篇论文,那篇论文花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论证过程写了不知多少页纸,研究的过程中纪时不知多少次想薅光自己的头发再一把火烧掉,之前挂科都没让他这么焦虑过,但是论文会,临门一脚就能有结果偏偏憋不出来这事也让他很憋屈。

    但他终究还是搞出来了。

    所以对于纪时而言,大四这一年可谓是光辉灿烂,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京大的校园网上,bbs上也开始出现纪时的名字。

    “数院纪时学长的论文你们看了没我只想说一句卧槽,那到底写了啥”

    “真的牛逼,话说,纪时这个名字之前真的没太听说过啊,是大四突然爆发的吗”

    “同届表示他大一还和我一样挂过科,大四了我毕业论文还没憋出一个字,人家发了几篇了。”

    “大器晚成的天才,应该可以这么形容他吧此君大一,不,大一和大二都是默默无闻型的,高中的时候也没参加过竞赛,什么io人家都不了解,但他大三就能代表数院参加丘赛了。”

    丘赛的名声这群大学生还是知道的,虽然丘赛刚刚举办不久,可凭借那位大佬的影响力,在数学这一个领域里,丘赛的影响力还是不错的。

    京大有资格参加丘赛拿成绩的学生不少,纪时并不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但因为他的履历和那些一路竞赛加保送的学生不一样,属于踏踏实实高考进学校、没有任何竞赛经验的,所以看起来反而比那些天才们更传奇些。

    京大的学生里有竞赛经验的太多了,那些没有挑数院读的学生可能高中的时候也参加过省赛和国赛,像纪时这样的屈指可数,按照一般趋势,不少参加竞赛的学生可能都受不了数院的环境选择逃跑,可纪时这个一看就该跑的不仅没跑,反而慢慢混出头了。

    这算是很传奇的一段经历了。

    丘赛纪时只参加了一届,因为大三学生基本是丘赛的主力,当然,也有更低年级的学生参加,不过大一大二的纪时是绝对没有参赛的实力的,到了大三,他也只是想尝试一下而已。

    他不知道自己在bbs上竟然会收获一小部分关注,不过那种关注并不影响纪时正常的学习节奏。

    他还是有规律地往返于教室、宿舍和图书馆,当然现在他有了更多可以一起探讨问题的朋友,不管是纪时提出的问题还是对方问的问题都和他的学习是同一层次的,他再不用担心自己跟不上对方的学习节奏了。

    纪时现在相信,自己在数学这门课上是有天赋的,这份天赋或许没有别人多,或许来得有些晚,可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在他最需要天赋的时刻,天赋出现了,他也紧紧抓住了它。

    他因而可以在数学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越广。

    大四这一年也是纪时在京大收获最多的一年,他在学业上有了成绩,被一位教授指定在手下读研究生,但因为发表过几篇论文的缘故,纪时也拥有了可以出国的机会,他之前还担心自己大一的挂科会不会影响后续读研,事实证明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纪时留在了京大,他也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大四本该是很焦虑的一年,但在学业上来说,这一年纪时反而过得很愉快,因为他该打的基础已经都稳定了,接下来只需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好。

    他和其他人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该悠闲的大一大二纪时没太悠闲,可在别人匆忙焦虑的时候,他也不必受这种情绪困扰。

    高三一年的经历和大学四年的生活让他收获了一颗坚韧坚强的心,也让他坚定了,努力或许是可以突破天赋的上限的,天才也并非生来就会,只不过比普通人更快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