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章 97(捉虫微修)
    店里节后头天开业,买卖有多差呢用两个字就能形容惨淡

    上午就开了一张,卖了条二十几块钱的运动裤。

    文霞没觉得有啥,她在店里扶着骆言学走路,闺女坐在炉子边上看书。

    但是五个店员有些紧张起来,个个蹑手蹑脚的,也不敢大喘气。

    丁丽莲和崔静早上来的时候还给文霞从家里带了吃的,嬉嬉笑笑着互相拜年。

    两人还凑到一起说话,丁丽莲跟崔静说她自己家的事。

    年前头一次开工资第二天她下班回到家,发现家分了。

    分就分了,她跟爹娘单过还更舒心呢。

    她哥难受了好几天,她嫂子乐出声的时候都不背人儿了,也不难受了,出来进去的收拾、做饭。

    结果到了年根,谁也没想到丁丽莲能拿回去那么多年货,老板不光给结算了十天的工资,还发了过年红包,就为了能让他们过个好年。

    那带鱼那么肥,虾那么大,那咸鱼用油一炸,闻着味儿多少是有点上头,但格外的勾馋虫,不说吃上一口咸鱼肉了,光用大馒头蘸点炸鱼的油就着都能一顿吃俩。

    咸鱼本身就更别提多下饭了,甭管是配粥还是配馒头,那个香哟。

    她爹就着喝了二两小酒,完了都意犹未尽的。

    她嫂子馋的,对着她哥发脾气,还偏偏不说,她其实就是想让丁伟过去跟爹娘要鱼和虾,丁伟不为所动,装看不懂的,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由着她闹。

    最后很冷静地道“明天置办年货就会买鱼。”

    又道“既然分了家,就两下里都不惦记。”

    “如果你想回娘家我也不拦着,也保证不去接。”

    魏琴老实了

    丁丽莲说得时候特别解气。

    分了家,她娘这一冬都多长了几斤肉。

    崔静也跟丁丽莲说自己家过年期间的事,比如她哪个亲戚要给她介绍对象,哪个亲戚家今年添了新人巴拉巴拉的。

    郭大旺、朱东风和郑国强三人以前都是战友,也有说不完的话,除了看着鞋店那间铺子,兼来回巡逻。

    有时候一起去外头抽烟。

    但是等了会儿没开张,又等了会儿还是没开张,各人就有些惴惴不安了。

    丁丽莲和崔静不住的互相对视,说话也不自觉压低了声音,最后连话都不说了,生怕文姐不开心。

    更多担心的是,如果店里生意不好,她们会不会失去这份工作

    三间铺子就骆言在那嗷嗷叫唤,文霞时不时逗他两句。

    文霞逗着逗着就觉得不大对劲,她站起来直腰,同时看了看店里,纳闷地问“你们咋没动静了”

    瓜子也不磕了,话也不说了,一个个站在那里愁眉苦脸的。

    丁丽莲和崔静面色有些为难,崔静看着都想哭出来了,她紧张地道“文姐,咋没人来呢”

    年前店里那么忙,最忙的几天她晚上回到家胳膊都抬不起来。

    结果年后一开业,进来的看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落差实在太大了。

    文霞愣了下,跟着就笑道“没人来你们紧张什么啊瞧瞧咱这店空的,人家进来看都没东西看。”

    “再说了,大家年前刚买完,谁年后接着再买啊”

    “甭紧张,要是买卖不好该紧张的也是我,你们不用想这想那的。”

    又喊郑国强“小郑,你带着他俩去市委招待所报桌席,八菜一汤,要带红烧肉和肘子的那个标准,连食盒一起拿回来,吃完给他们送回去。”

    “新年聚餐,咱们中午聚,晚上就不聚了。”

    丁丽莲跟崔静两人这才一扫阴霾,开心地欢呼,店里的气氛也重新起来了。

    中午吃完饭,文霞让她们在店里盯着,自己带着俩孩子翘班回了家。

    第二天又上班的时候才知道,昨天下午又开了两张,一天总共卖了三件衣服,中午的席钱挣出来了。

    与此同时,廖春华也跟着儿子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她头一回坐火车,紧张的手脚不知道往哪儿放。

    一路上光忙着紧张,也没顾上难受,等下了火车出了火车站的时候才长出了一口气,跟她小儿子感叹“常庆啊,我坐过火车了。”

    骆常庆笑道“是,等回去的时候又有能炫耀的了。”

    廖春华看着这边的火车站,遗憾地道“没带着你那相机,要是带着给我照两张相,回头洗出来我放相框里。”

    过年的时候骆常庆让她坐在院子里拍了好几张照片,他还没送去洗呢。

    骆常庆道“这边也有照的,我让人给你拍两张,回头洗出来给你。”

    找人过来给她拍了两张照,骆常庆带着她去坐无轨电车,廖春华觉得自己又长了一点见识。

    感觉那电车跑的很稳,还道“这省城的道瞧着就是不一样,比村里土路好。”这无轨电车要是在村里跑,不得颠散架啊

    骆常庆失笑,哪儿的柏油路也比土路好走。

    出发前老太太还不知道小儿子在省城开店的事,她知道小儿子卖豆饼、卖解放鞋,包括后来卖皮鞋、海鲜等等,都是上外头出摊子卖,也以为文霞跟她一样推个车出去摆摊呢。

    就连院子也认为是租的。

    不过来的路上骆常庆就跟她说了。

    一听小儿子居然能在省城买院子,还开了店,老太太顿时一脸荣光,觉得小儿子本事咋那样大呢

    还纳闷“你在省城都买院子了,家里咋还非要换大宅子呢”

    “那是根,别说在省城了,就算有一天我住到京都去,家里也得有栋像样的房子啊,根也不能丢。”

    廖春华点点头“是那个理。”

    初一下午老大家回了县城之后,她去给骆德康拜年,这是没出五服的哥嫂。

    骆德康跟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表扬了她主动把老宅交给骆常庆的事。

    虽然卖给小儿子,可也得到了族人的赞扬。

    骆常庆握着老宅才握的名正言顺,而且人家准备翻修,这是好事儿啊,旺他们这一支的风水。

    廖春华越发觉得她这个决定英明神武。

    此时听小儿子说根不能丢,更是满心感慨。

    想先去店里看看,骆常庆就带着她中途转车,去了和平大街。

    快走到跟前的时候骆常庆指指那一排房子,道“那就是,雨言服装,咱一共租了四间屋,一间大的,两间次的,还有一间最小的当仓库。”

    “大的卖中高档服装,西边这间是平价店,东边挨着仓库的那间是鞋店。”

    廖春华就愣愣的望着那排房子瞧,道“全是咱家的啊”她还抱着美好愿望呢,又问,“这也买下来了”

    骆常庆失笑“您比我会想,我想买人家也得卖啊”又道,“租的,这是人家塑料二厂的房子。”

    廖春华一听塑料厂,就忙道“常庆你认识厂里的人吗从厂里买塑料布是不是便宜啊等我走的时候给我割块塑料布我回去盖盖菜地。”

    “等我给你买一块。”

    郭大旺在外头抽烟,先看见这娘俩,赶紧过来招呼“骆哥,骆大娘。”

    年前跟着骆常庆卖鱼的时候见过廖春华,不过那时候忙的脚打后脑勺,没咋顾上说话,就是打个照面。

    朱东风也是,跟廖春华见过。

    “你是小郭来对吧”

    “是啊大娘。”

    郭大旺忙去接骆常庆手里挽着的一个包袱。

    文霞从窗户里瞧见了,跟骆听雨道“九九,你奶奶来了。”

    抱着骆言,带着骆听雨迎了出去。

    “娘,这一路上挺累吧”

    骆听雨也喊奶奶。

    骆言也还记得奶奶,挥着小胳膊跟着姐姐喊人。

    “诶诶,不累不累,就是头回坐火车觉得挺新鲜。”廖春华忙连声应着,去接骆言,骆言就歪过去让奶奶抱了。

    进了店里,丁丽莲和崔静已经猜到廖春华的身份了,忙喊大娘。

    廖春华没想到屋里还有店员呢,想想也是,这么一排店面,人少了可看不过来。

    她也笑一脸褶子,文绉绉的说了句“你们好”

    店里东西不多,廖春华想象不出来年前的时候店里生意有多好,她就是瞧着这铺子亮堂。

    这屋瞧瞧,那屋看看,满脸挂笑,不住地道“是真宽敞,这位置也好。”

    “这鞋架子是买的还是找人打的”

    “这柜台不错,供销社里摆的就是这样的。”

    骆常庆就跟他老娘腚后头不住的给她介绍。

    等她看够了,骆常庆骑上三轮车带着她和文霞娘仨回了家里。

    路上的时候廖春华才反应过来,一面被颠的摇来晃去,一面道“你们是买了两辆三轮啊”

    文霞抱着骆言,道“是啊娘,一辆不够用。”

    廖春华又笑着道“你也学会开三轮车了”

    “学会了,平时常庆出发,我骑着拉货啥的方便。”文霞笑道。

    廖春华这才觉得小儿子真挣了不少。

    她得卖多少茶叶蛋才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三轮车一下买两辆,还能在省城买上院子啊

    指着茶叶蛋可能得攒几年,但跟着小儿子卖东西,攒的能兴许快点。

    廖春华就忍不住拍拍车棚,大喊“常庆你是明天早上去南方进货吧票买好了吧”多进点给她匀一些啊。

    骆常庆明天一早就走,不进货不行了,没啥卖的。

    到了胡同里在门口停下,廖春华下来后看着陌生的环境就有点拘谨。

    不过胡同里也没人,太冷了。

    骆常庆上前开了门,让老娘他们先进去,自己把车骑进去。

    廖春华看着这边的院子,觉得哪儿哪儿都板正,四下里一打量“唉哟,这院子真不赖啊,还有南屋呢”

    “还有小压泵,这院子带着井啊”

    院子里的井已经找人弄上压水泵了,一是使用方便,二是安全,也不用担心孩子来来回回的跑出意外。

    “带着,还是口甜水井呢。”文霞道,“前头那房主人家自己打的。”

    “这个好,这比辘轳得劲。”廖春华看了看南屋,其中一间里头摆着床,应该是常庆他老丈人睡觉的屋。

    另一间里放着些杂物。

    饭屋修的也板正,还有口大锅,灶台也干净整洁,在里头连洗带切加炒,啥都能办了。

    文霞会收拾家,饭屋里头弄的一点都不乱。

    用砖头砌的柜子,外头罩着层帘子,里头放的锅碗瓢盆也不沾灰。

    进了屋子,廖春华一眼就看见了那台大彩电。

    屋子也宽敞,收拾的干净利索,比石安村家里的摆设还全乎。

    “这院子好,这院子买着了,是挺不赖。”廖春华屋里屋外的转着瞧,还去屋后头看了看菜地。

    骆常庆的菜地实验结果也出来了,他从果园里挪出来的菜长的比同期的快,也旺,口感属于中间位置。

    比外头的普通蔬菜口感好,比果园里从头长到尾的略差点儿,只要不是长期吃一种,然后突然转换,也不太容易辨别。

    已经很不错了,以后他就这么里外切换。

    文霞在骆常庆带着廖春华参观后院子时泡好了茶。

    外间那张床的被罩枕巾啥的都是新换的,被子也重新换了一床。

    今天店里也不忙,几个店员就能忙过来,文霞带着婆婆熟悉家里的用具。

    廖春华又看到了冰箱

    她赶紧问小儿子“常庆,你要是弄到外汇券就给我攒攒啊。”

    争取等天气热起来她也添上一台冰箱。

    这东西听说可好用了,夏天把鱼肉放到里头不容易坏,馒头放进去也不容易坏,吃的时候拿出来馏馏就行。

    要不天热的时候蒸馒头也不敢蒸多了呢,放两天就长毛,就现吃现蒸,要是有个冰箱就能一气蒸两大锅,放进去存着,慢慢吃。

    “行,我给你攒着。”骆常庆道。

    文霞让廖春华歇着,她开始收拾做后晌饭的东西,婆婆来省城的第一顿饭,得隆重些。

    她拿上票骑车出去买了块豆腐,见有卖蘑菇的,又买了点蘑菇。

    别的肉家里还有。

    晚上做的肉沫豆腐、蘑菇炒鸡蛋、西红柿炖牛腩,土豆炖火腿,又做了个萝卜姜汤。

    熬的大米绿豆粥,馏了几个馒头。

    廖春华吃舒坦了,也很担心一个问题,悄悄跟小儿子道“我可没文霞这手艺啊。”

    骆常庆道“让你孙女教你。”

    一提这个,廖春华又来精神了,啪的拍了下巴掌,笑道“唉哟,那八月十五的时候你跟文霞来进鞋,我炒菜的时候小九就在旁边指挥。文霞说是她炒菜的时候小九在边上看会了的。”

    骆常庆还不知道这个事,他嗤的笑了,内心疯狂吐槽,嘴上还得抹和面子,道“是,你孙女可聪明呢,没她不会的”

    聪明的孙女正迈过门槛,听到了这句话,她心里翻了个白眼,跟老父亲道“爸爸,明天早上我起不来,提前跟您说一路顺风”

    “谢谢闺女,你在家听话”

    一路顺风只是捎带,主要的在后头呢,骆听雨疯狂暗示“爸爸,穗城那边的肠粉啊叉烧包啊好吃吗”

    骆常庆正色道“特别好吃,后天早上我替你多吃点,还有蟹黄包、萝卜糕,每一种都好吃。”

    骆听雨

    廖春华在旁边听不懂,她在旁边道“啥肠啊九九想吃大肠啊那东西你嚼不烂。”

    骆常庆又给她解释了一遍,一听是南方的东西,她认真记了记,还让小儿子重复了两遍,确保自己能记住,等回去跟邻居聊的时候说不错,这才去烫了烫脚,搂着小孙女早早歇了。

    骆听雨早上醒的时候老父亲估计都到机场了。

    廖春华照顾孩子没有邢爱燕那么仔细,她就帮着做早饭,在饭屋里忙活的时候认真记了记这里头的格局,准备等搬了家,也比照着垒上这么一套。

    还有那茅房也是,她就没见过这么干净的茅房。

    不过小儿子那套院子里的茅房本来就比老宅的板正,修不修都行。

    但这饭屋她相中了。

    这口大锅要是用来煮鸡蛋,多省劲啊。

    吃了早饭,廖春华在家里看着孩子,文霞就去上班了。

    廖春华在这边不熟,也不好意思出去玩,她还担心小孙女在家里待不住,跟孙女商量“九九,咱在家里玩行不行”

    “行啊。”她在哪儿都一样。

    倒是许秀芝听说文霞她婆婆来了,过来打了个招呼,还热心地道“大娘,你要是有要买的东西,跟我说,我出去给你捎着就行。”

    廖春华没想到小儿子家来这边没多长时间,人缘都为下了,忙笑着跟人家客气“先谢谢你了,文霞把东西置办的挺齐,等我缺啥了再麻烦你帮忙。”

    “行啊大娘,别跟我客气。”许秀芝跟廖春华说了会儿话,慢慢就熟起来了。

    现在天冷,胡同里都没人坐着说话,不是开启社交的最佳阶段。

    廖春华只能被动社交。

    但有个来陪她说话的还挺开心。

    都想留人家吃晌午饭了。

    因为考虑到婆婆才来,文霞没让她做店里吃的饭,让郑国强从后头的饭店里买着吃。

    她中午提前回来,做完饭,吃完了饭,哄着儿子睡了才回去。

    店里不忙就自由些。

    骆常庆也出了穗城机场,倒车去了批发市场。

    看出是过完年准备上春装了,批发市场上各个摊子摆出来的衣服风格整个大变样啊。

    他先去了成大发那里。

    两人见面先互相拜了个年,又寒暄了几句,才谈进货的事。

    成大发摊子上的毛衣也换成了薄款,还上了几款新夹克,男女款都有。

    骆常庆一眼就相中了一款白色女士夹克衫。

    成大发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道“这款绝对好卖,还有这款马甲,你拿回去绝对好卖”

    还有新款的女士薄风衣,叫风衣,但是下摆却是裙装的,瞧着特别洋气。

    男款风衣年前卖的不好,但不代表春装卖的不好,也进了不少。

    夹克、马甲、西装式的外套、衬衣、男女款毛衣、裤子等等

    他也不光是在成大发这边进货,也去别的摊子上扫了一圈,觉得好看的就疯狂采购。

    这次多进了一批领带。

    还补了薄手套、袜子、腰带。

    皮鞋也得进。

    平价店那边的货也得补。

    便宜的牛仔裤也不是年前那些了,西裤的料子也有了变化。

    骆常庆进出批发市场好几趟,一直到各个摊子上的大灯亮起来,他才去找地方吃饭。

    去的还是之前那家饭店,最后去招待所住下,进果园开始整理。

    第二天早上去吃了早茶,还打包了一些,之后买票去了趟特区,弄了点海产品和电子表,回来的时候人家给他搞的飞机票也送过来了。

    坐飞机返回了齐城。

    骆听雨算计着时间,时不时进果园瞅一眼,等她九点多进去的时候,就看到她这头多了一把椅子,上头摆着肠粉、蟹黄包、叉烧包和蛋挞。

    她吃着肠粉出去看了一眼,廖春华抱着骆言在院子里溜达呢,没关注到她这边。

    之后又进果园,吃了个蟹黄包,还拿了个蛋挞出来,坐在屋里慢悠悠地吃完。

    中午的时候廖春华就一个劲的问“九九,是不是不想吃冬瓜啊要不给你蒸个鸡蛋羹”

    骆听雨道“不是的奶奶,我早上吃太多了,现在一点都不饿。”

    她喝了碗粥,就跑去午睡了。

    文霞是过了中午才回来,她一进门廖春华就道“小九中午就喝碗粥,也没吃饭,是不是早上撑着压住食了啊”

    文霞跑去看了闺女,睡的四仰八叉,倒是看不出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给她揉揉小肚子,也不胀,还挺软乎,就跟婆婆道“问题不大,等她醒了看看再说。”

    醒了的骆听雨就冲了碗奶粉,泡饼干吃。

    晚上骆常庆回来,带回来一包衣服,廖春华这才知道小儿子在省城卖的衣服有多漂亮。

    这件好看,那件也好看。

    卖价高的衣服跟卖价低的衣服摆在一起,廖春华也瞧出不同了。

    她一个劲地道“常庆,这衣裳我拿到公社上好不好卖啊”

    骆常庆知道她惦记,道“等你回去的时候带上点回去卖卖试试。”

    还是控制着让她一件挣个两三块。

    主要以毛衣和裤子为主。

    到时候给她带上一包便宜的,放家里慢慢卖。

    第二天店里补了一批货,骆常庆下午又骑车出去一趟,接了一大批货回来,原本空荡荡的店铺就填起来了。

    廖春华没见过店里摆上货是啥样,去看了一眼。

    这才知道文霞往店里挂的衣服都会熨烫一遍,别说,挂起来是比堆成堆好看。

    怪不得一件那么薄的毛衣能卖三十几呢,往店里一挂,瞧着是值那个钱。

    还有那风衣和夹克,就连马甲用衣裳撑子撑起来都跟摊在床上看的时候感觉不一样。

    就算那些便宜的,也让店里的两个小姑娘熨平整了,顺溜溜的用架子挂起来或者摆到货柜上,瞧着也比她摆弄的好看。

    鞋店那边也摆满了,她过去看了一眼,也忍不住唉哟一声。

    摆这架子上就是比摆到麻袋上好看。

    可这架子她就算弄到了也不能来回扛着走啊。

    廖春华叹了口气,还是卖便宜的西裤和运动裤吧,松紧鞋走的时候也拿点,还有解放鞋。

    常庆又出发了,怪不得能挣下两辆三轮车、一套院子还能撑起这好几间铺子啊,就不让自己闲着。

    两口子都这么下力,一起使劲,能挣不到钱吗

    就跟老大似的,刘美青在家里没事干不会去做点小买卖啊

    还嫌丢人,还瞧不上走街串巷卖吆喝的。

    她倒是高贵,贵到派出所去了。

    廖春华信心暴涨,她都开始设定目标了,晚上等俩孩子睡了,悄悄问文霞“小九她娘,这种烧油的三轮车让老年人开不”

    一听还得去考证,再问了问价格,廖春华就歇了这个心思,准备买辆脚蹬的。

    她有钱,小儿子买院子的差价真给她了,等回到老家去买辆脚蹬三轮,咋着也比来回走着方便。

    本来想存着的,买冰箱都没打算用这个钱,但是看看小儿媳把店里的衣裳弄的那么板正,她觉得自己把衣服塞编织袋里窝着太不讲究了。

    不过她就是想讲究也没那个条件。

    要是有辆脚蹬三轮,她把衣服搭车斗里,就比现从编织袋里往外掏强,也比在地上铺个编织袋,把衣服堆袋子上强。

    不卖衣服,她卖茶叶蛋也比推着小车方便。

    廖春华觉得自己来趟省城真长见识了。

    她其实就光看过自家铺子,还没去别的地方逛呢。

    不过她觉得光小儿子店里的东西和模式,就够她消化一阵子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嘟囔着说梦话这也好卖,那也应该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