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5章 165
    现在很少有这种满额送礼盒的活动。

    活动一开始就特别引人注目。

    不少顾客看到那个精美的礼盒都特别动心,很多人提出来想直接买,都被婉拒了。

    女装礼盒,打开后上端左边是一款枣红色折叠钱包,上头印着猎人定制这几个字。

    右边是一款黑色管体中间带金边装饰的口红,上头同样印着几个小字,猎人定制。

    礼盒的下端整整齐齐放着一块真丝丝巾。

    男装礼盒,上端左边是一款长方形黑色带银边装饰的打火机,右边是淡金色的小盒子,里头是一款剃须刀。

    下端是一款深棕色折叠钱包。

    猎人专卖店里的店员本来也对活动充满了担忧,亦如他们所料的那般,顾客总有这样那样的提议,也有抱怨。

    除了想直接买礼盒的,也有嫌他们设的门槛高。

    店员们不为所动,微笑应对。

    第一位女顾客买了两件羽绒服,她要了一件湖蓝色,给她妹妹买的米白色。

    两款羽绒服远超了299的价格,可以领一份礼盒。

    好多顾客凑过来观望。

    这女顾客也大方,打开礼盒拿出钱包看了看,质感很好,颜色漂亮,还内置一款小镜子。

    她拿出口红就着钱包里的小镜子往嘴唇上抹了点,抿抿唇,道“这颜色不错。”

    稍微化点妆提精神。

    旁边好几道小声的附和“漂亮。”

    “抹了口红看着脸都更白了。”

    “显气色。”

    “好是好,就是定价太高了,299才送。”一顾客说着,还瞥向收银的那位姑娘,“你得给你们老板反应反应啊”

    “帮我们申请一下,光买礼盒行不行”

    收银员微笑jg

    这女顾客展开丝巾系到脖子上,把其他的东西放进自己背的小包里,将那个盒子也拿走了。

    盒子是粉色调的,印着猎人的图标,很漂亮,回去用来装点零零散散的小东西挺合适。

    第一天观望的比较多,店员们也看出来了,礼盒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是不少人想取巧,如果能直接买到礼盒,就不用非得凑299的单了。

    好在规则卡的很死,非卖品就是非卖品。

    头一天出去了八九单,第二天送出去十五六个礼盒,效果确实不如以往的活动火爆。

    到了第三天,店里人正多的时候,电话响了。

    店长接起来,等挂了电话,扬声喊着店里某位员工,道“小杨,去数出两百个女装礼盒,一百个男装礼盒,给海城那边。不光咱这边凑,长乌店也得凑,中午之前一起发走,文大爷一会儿就到”

    又扬声对着店里的顾客道“这边活动规则改了,礼盒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店里一下沸腾了。

    “诶不是说只要规定的时间内进来买满299就有礼盒吗”

    “对啊,我还想说过两天带着我闺女一起来看看衣服呢。”

    “我们家那位今天值班,后天才休息,我寻思着给他买件羽绒服,得让他来试试。”

    头两天一直笑眯眯的店长带着某位店员风风火火的进了仓库。

    同样的电话别的店里也有。

    反正就是几个地点来回转呗。

    当天各个店里就卖爆了。

    晚上打烊后,还有店员担忧“咱们这边热度起来了,会不会坚持不到活动日期礼盒就不够了呀”

    又叹道“真是,礼盒不拉走没几个人要,礼盒拉走了他们又嫌咱们改规则了。”

    店长一边记账,一边露出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要不咋说老板就是老板呢

    小老板正在写作业,深藏功与名。

    但同样的情况在童装店就没有出现,头一天热度就不低。

    就是此起彼伏的哭声特别多

    有本来只想参加单件小龙玩偶活动,出门的时候却大包小包,置办了全套衣服,从羽绒服加套装,再搭配个单件的毛衣或者裤子,领走一个生肖礼盒。

    而且骆听雨发现她在学校里的人缘也突然好起来了

    已经有同学认出她就是电视上哇咔咔童装的那个小模特,都凑到她跟前问她照片上电视的事。

    学校里不少同学知道她家开着服装店,万嘉商店也是她家。

    但他们不知道哇咔咔童装也是骆听雨家的。

    童装在省城的第一家店并不在良陈,良陈这边反而开的最晚。

    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上电视和玩偶上。

    都想知道骆听雨有没有整套的玩偶。

    还有人问她拍照人家给不给她钱。

    围的人太多,骆听雨选择尿遁

    后来有同学把自己的生肖礼盒带到学校,骆听雨跟前瞬间就冷清了,都跑到那位同学的班里围观。

    一时间,十二生肖玩偶成了同学们之间的热门话题。

    猎人的活动很成功,哇咔咔的活动就是爆炸式的成功。

    礼盒最后多追了一千五百套,小龙玩偶多追了两千多个。

    随着活动落下帷幕,骆听雨也捧回了今年的奖状。

    骆常庆往海城、首都各个铺子转了一遍,提前给大家发了工资、奖金、种类丰富的年货。给各个店长结算了提成,还有给他们的年终奖。

    定好放假日期和放假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等等。

    开了一圈会,又去厂里开会,给职工们发工资、奖金、福利。

    齐城各个铺子的工作是文霞主持,带着各店的店长给大家把奖金和福利发下去。

    物价提升,店里员工的工资也跟着提,骆常庆这边给的高,店员一个月一百五,年底每人两百块钱的奖金。

    店长除了提成,还有额外一千块钱的奖金。

    等明年穗城那边的厂子起来,直营店的数量也会增加,相关的福利会重新调整。

    今年的年货是二十斤大米、五斤肉、五条带鱼、一桶豆油、花生瓜子糖,还有干海带和粉条。

    特别丰富。

    年底厂里、各铺子里都放了假,大家欢欢喜喜的回去过年。

    郑国强这边,骆常庆抽空找他谈过话,还真让文霞说中了,他不太想去穗城管理厂子,当场问能不能申请调去首都工作。

    他俩也计划着明年结婚,家里催的急,两边都急。

    其实把他俩抽出来调到穗城,骆常庆也不舍得,这俩店长的工作做的特别好,那边也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

    齐城这边无所谓,郑国强带不出来,文霞可以暂时代理,慢慢把人选出来。

    既然郑国强想去首都,就派他去继续发展直销店。

    “行吧,你看看几个店里有没有适合接替你工作的,先提交个名单上来。一旦人选定下来,你就多带带,过完年回来你就可以直接去首都。”

    骆常庆给了他好几个地址,这是他规划出来,打算开店的地方,交给了郑国强,笑道“不过你要做好准备,店开起来之前,你的收入可没有在这边高。”

    光拿基本工资,没有营业额提成了。

    郑国强都觉得这是份意外惊喜,他马上明白了骆常庆的意图,有些激动地道“骆哥,要是没有您,我能找到一份月收入四五十的工作,家里都要烧高香了。”

    骆哥这边的基本工资都比国营大单位里很多工人的工资高,少拿提成怕啥了。

    他最开始管店的时候都没想到会有提成。

    “行,那就好好干。”骆常庆拍了下他的肩膀,“等你们两口子定了结婚的日期,提前说,我给你们放假。”

    “不用放假。”郑国强乐呵呵地道,“我俩商量好了,每个月不是有两天假期嘛,我们连着休,回来领证加办酒席,不耽误工作。”

    倒也不用这么赶

    郑国强这边的工作定下来,他还是没有能派去穗城那边的人手。

    现在穗城那边,刘顺坤还是负责盯着各个厂里的进度,他的能力比郭大旺稍微差点,做副手行,管理一个厂子,他不太合适。

    骆常庆去厂里找郭大旺。

    郭大旺不是特别乐意的给他推荐了一个人。

    “鲁海”骆常庆一挑眉,“现在管着水洗车间的那个小伙子”

    郭大旺点点头,好人才他也留下,有个得力的同事他工作做起来也轻松。

    虽然不舍得,但他也知道如果去穗城,鲁海就是那边的一把手,他不能妨碍人家发展。

    鲁海是万嘉商店开业时招的那批员工之一,也是张金海介绍过来的退伍兵。

    在万嘉干了大半年,先是文喜粮觉得这小伙子头脑灵活,还很有自己的想法,跟骆常庆提过一回,把他调到了小二层,准备熟悉熟悉业务后当店长培养的。

    后来建厂子忙不过来,骆常庆从各个店里抽人手帮忙,调了好几个过去,鲁海又成了打杂的。

    厂子建起来,骆常庆也觉得他不错,就给他安排了个正式职位,管着水洗车间。

    “我怎么把他忘了”骆常庆打算去找人,郭大旺一脸肉疼。

    “哦对了。”骆常庆转身回来,指指旁边的电话机,“联系下你之前的老领导,今年不是大裁军吗,这边要扩建,穗城那边要建厂,首都还要继续开店,咱这里大量要人,退伍军人优先。”

    “得嘞厂长,交给我,我来联系。”

    老领导就是张金海。

    其实郭大旺也能联系,但是他跟着骆哥干了这么多年,也明白了不少里头的道道。

    这份人情让领导去做还是让他去做,是两种效果。

    骆常庆让郭大旺去联系,让他在老领导那里刷次脸。

    张金海最初介绍过来的这几个,如今都混的不错。他们自己争气,张金海觉得没给自己丢面子,在骆常庆那里很有面子。

    同样,也是骆常庆重视他们,愿意把他们培养出来,张金海也觉得骆常庆挺给他面子,两头的面子一加起来,就是满满的成就感。

    郭大旺给张金海打电话,张金海肯定会关心他现在的工作,重温一遍成就感,同时,也愿意把更多退伍后找不到工作的兵交给骆常庆来带,他甚至还能用这个来维持他那边的关系。

    现在一份工作,依然非常珍贵。

    郭大旺把电话拨了过去。

    那头接起来,郭大旺一下就听出了老领导的声音。

    虽然电话那头的人看不到,处于尊重和感激,郭大旺站了起来,道“领导,我是郭大旺”

    “郭大旺同志,怎么样最近工作做的还顺利吧”

    “多谢领导关系,工作很顺利,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寒暄两句,进入正题,电话那头的张金海吸了口气,语气难掩激动,道“你是说,骆同志的厂长明年还会扩建,穗城还开了分厂,要大量招人。”

    “是的领导,这次招工数量不低。”郭大旺语气突然低沉地问道,“您那边,今年有不少同志退下来吧”

    张金海叹了口气“各地都一样”

    大裁军,那么多人退下去,可哪有那么多岗位安排他们啊。

    “常庆同志在厂里吗”

    “下车间了,对了,您还记得鲁海那小子吗我们厂长打算安排去穗城新厂那边”

    “鲁海,刘大个儿手底下的兵,我记得他啊那小子现在”

    郭大旺笑道“不出意外,就是新厂的一把手。”

    “好,好,好这要是让老刘知道,他不得骄傲的翻跟头啊,哈哈哈。”

    寒暄两句,张金海挂了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拿起电话想打出去,又放下,又拿起来,再放下,最后决定等先找找骆常庆,问问他那边还能不能接收一部分退伍兵再说其他。

    打开抽屉,拿出一份资料浏览起来,上头都是去年和今年的退伍名单。

    即便要介绍,他也不能随便指,不光考虑家庭,人也得优秀,偷奸耍滑的不行。

    看着看着又失笑,骆常庆同志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这一等,就到了年后,骆常庆回来去给张家老两口拜年的时候两人才说上话。

    今年这个年骆家这边就骆常庆自己回去的,把老丈人跟丈母娘送回去过年。

    他回去上坟,大年初一出去转了一圈,当天下午就开车回了省城。

    廖春华还有文霞他们都在这边过的年。

    厂里初四就开工,各个铺子年前的库存都清出来了,初六店里开业都没东西摆。

    等郭大旺回来,他带着鲁海去了穗城。

    手里还有一份名单,是张金海给他推荐的。

    穗城这边的场子,招工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他在人家的地盘上开厂子,总得给当地人谋点福利。

    退伍兵也选的这边。

    有几个岗位是郭大旺他那个在派出所当队长的谢晖帮着安排的。

    以后在这边发展,有些人际关系也得走起来。

    齐城厂子扩建,他也准备从老家那边招一批人。

    宿舍没盖起来,临时租房子住,这样一来,处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就还是以男同志优先。

    如果有宿舍,能方便管理,可以招一批女工,他得为人家的安全考虑。

    住在外面不安全,说句不好听的,真有个什么意外,他没法跟人家家里人交代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就去了骆德康那边走了一趟,还去村里提了提。

    先十个名额,必须手脚勤快干活麻利的。

    他也说的很清楚,有试用期,一旦试用期不通过,就会把人送回来。

    租的临时宿舍也有着落了。

    他帮着解决了那么多退伍兵的工作名额,张金海也帮他联系了兵工厂那边一排空出来的房子,租给了骆常庆。

    他这次介绍过来的人也有外地的,也得解决住宿问题。

    过完正月十五,宋胜武跟骆常庆通了个电话,先把帮他挑的人的名单念了一遍。

    这些人里只有一两个不熟悉的,其他的骆常庆也都知道,算是知根知底。

    “让他们自己带上行李买票过来,拿着票找厂里财务报销。”

    没想到第二天宋胜武和骆德康一块跟着过来了。

    骆常庆接到电话有点惊讶,忙从厂里开车赶了过来。

    “宋叔,大爷,你们怎么来了”

    宋胜武是觉得骆常庆是村里头一个走出去,还有这么大发展的人,他想来看看骆常庆开的厂子。

    骆德康也是。

    其他的全是二十左右的小伙子,有管骆常庆叫哥的,也有管他叫叔的。

    “上车上车上车。”骆常庆开了一辆车,郭大旺开了一辆车,先带着他们去厂里看了一圈。

    感觉宋胜武跟骆德康有点过于激动了。

    厂子如今发展的规模不小,好几个车间,他们进去转一圈,里头的工人都没工夫抬头,一看就知道厂子效益好。

    骆常庆带着他们参观,也道“厂里本来打算盖宿舍,有了宿舍好管理,也能从老家那边多招点人。”

    “但是现在一是空间不够,二是手续还没批下来。”

    “男孩子好安排,从外头租房子住都无所谓。招女工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就得多一些”

    “常庆你有心了。”宋胜武道,“其实咱村里受你的英雄挺大,好几个人都出去做买卖了,都是从供销社那边拿货。要是没有你的渠道,咱村供销社哪能有那么好的效益,还能带带村里人啊”

    骆德康也知骆常庆的情,人家连开饭店的秘方都给了他小儿子,生意不错,都打算再盘个店了。

    中午骆常庆在厂里食堂给他们接风,也是为了让宋胜武他们看看厂里的伙食。

    晚上又去市委招待所整了一桌,就着他们住下,喝尽兴了才把他们送回去休息。

    两人来一趟,第二就着去看了看骆常庆在这边开的几家铺子。

    第三天骆常庆才把他们送上了回程的火车。

    这一趟,宋胜武和骆德康都很震撼。

    以前光知道骆常庆在这边发展的不错,开着店,也知道他开了厂子。

    但是听说跟亲眼看见,是两种感觉。

    “常庆有出息,他那对哥嫂,现在肠子得悔青了吧”宋胜武道。

    骆德康点了根烟,摇摇头,冷笑道“也不见得,人家是双职工呢。”

    有村里人去津店或者去县城的时候碰上过刘美青,话里话外都得提一提他家双职工,美着呢

    对于他们提到的骆常胜,在骆常庆这里都快成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了。

    忙到飞起,哪有那个工夫去想考虑老大一家子。

    总厂扩建,他申请周围的地皮,还想盖宿舍楼。

    穗城那边招的人来总厂培训,还得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

    到了三月份,穗城分厂正式成立。

    郭大旺是齐城这边的厂长,鲁海是分厂厂长,骆常庆是总经理,文霞任副总经理。

    穗城分厂剪彩的时候,全家人都去了。

    张金海走不开,他一个电话打过去,这边部队上的领导过去站了站。

    谢晖这位派出所的大队长也很给面子,过去走了一趟。

    请了舞狮队,放了鞭炮,剪彩仪式搞的很热闹。

    看着一身西装的小儿子和穿着正装裙的文霞喜气盈盈的站在那里,廖春华激动的老泪纵横,她都没想到这辈子到了这个年纪,日子还能过的这么多姿多彩。

    文喜粮跟邢爱燕也很激动。

    以前他们最远只是到了县里,后来沾小女婿的光,跟着来了省城,又去了首都,后来还去海城逛了一圈。

    现在又跑到穗城这边,来这边还不是旅游,是家里第二家厂子开过来了。

    厂里剪彩仪式结束,骆常庆这回走了张金海的关系,办了几张边防证,带着全家老小又跑到特区玩了几天,最后才回了省城那边。

    家里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

    今年又签了个三个省级代理商,直营店也扩充了好几家。

    骆听雨升了初中,骆言进了学前班

    今年通货膨胀导致不少地方出现全民大抢购的热潮。

    万嘉商店里那些几尺几尺往外卖的老蓝布成了整匹整匹的抢。

    店里的东西补货不都补来不及。

    文喜粮都忙懵了,忙到不知东南西北。

    回家后还道“我们可别全卖光了啊,咱得留点。”又问骆常庆,“都涨价了,咱们涨不涨”

    “咱不涨了,咱这边再涨,更能引起恐慌。”他那些货进价都不高,中间的利润很可观,不用额外涨价。

    他不涨价,他那里的货就被二道贩子盯上了。

    也就是说,从他这里出去的货,还会有那么一部分被人高价卖出去。

    最后还是整体都提了提,提的也不高,比百货大楼卖的便宜。

    但是抢购热潮给专卖店带来的影响有,但是并没有那么大,主要是万嘉商店。临时增加了两个收银台都忙不过来。

    店里的干货每天都是几千斤几千斤的往外出。

    布匹也是。

    厂里今年新添的大货车,都开始专门用来给他倒货了。

    除了留出来他提前备下的、供应给各家厂里的布匹,那些从各个棉纺厂收来的积压库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减。

    满满当当的果园几天功夫就缺了个大角。

    好多服装厂也受到了影响,进不到货。能进到货,进价也提了,这样出厂价也得涨,各方都涨价,百姓就越恐慌,抢购热潮也就越凶猛。

    还有各个百货大楼,门槛都要挤掉了。

    囤风扇、电视机、收音机、布匹、各种日用品。

    尤其是油盐酱醋,这一波抢购热潮过去,有些人家里的盐估计都能吃到过期。

    今年有多疯狂,明年就有多萧条。

    今年进不到货,明年的货是没人进

    这股热潮持续半年才彻底结束。

    骆常庆预备给万嘉商店这边的库存掏空了

    这还是后期压着往外放货,每天限量,要不然这个铺子得关门大吉。

    这些东西今年他也进不到货啊。

    真能进过来,价格得提,他中间的利润还没有那么多。

    就这么抠抠搜搜的,每天只开一上午,下午不营业。

    厂里也忙,那些代理商打电话要货催的紧,骆常庆不支持他们囤货,为了维持平衡发展,只能限购。

    要不然集中火力全突突出去了,他进不到原材料,厂里只能歇业,那情况更糟糕。

    撑过了今年,明年他又是一条好汉

    雨言服装厂扛过了抢购热潮、经历了大环境下的疲软期。

    次年,几个外加工厂没怎么再接到猎人或者哇咔咔的单子。

    上半年他们自己的两处工厂就能忙的过来。

    忙得过来,说明人家的服装还是有市场,能不断的往外销啊。

    他们自己生产的服装,全都在仓库里压着,没人来进货了。

    莞城服装厂的厂长赵亮党联系上骆常庆“骆老弟,帮帮老哥”

    骆常庆去他们厂的仓库转了一圈,谈好价钱,全收了。

    跟莞城服装厂还有梦羽几个合作过的厂子,只要找到他这里,他全收。

    往哪儿卖呢

    反正砸不到他手里。

    老父亲在外头拼事业,骆听雨则是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学习上。

    初中的知识她必须得学扎实了。

    每天睁开眼练功,练完了开始背英语单词,吃早饭旁边都放着英语磁带。

    连骆言都能时不时蹦出一两句英文了。

    她初一的时候还能有精力去少年宫学琴和书法,到了初二,学习压力一下大了不少。

    假期还要回老家,跟那边的老师把知识巩固一遍。

    骆言还学着,他上小学了,学习任务没那么重,他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

    可以不练琴,但不能不练球。

    “骆听雨,今年暑假你还要回老家那边吗”

    考完最后一门,骆听雨走出教室,有位女同学把她喊住了。

    旁边有几个同学凑过来,道“咱班同学自己组织过两天一起去爬山,你一块去呗”

    骆听雨比他们年龄都小,但这两年个头窜的快,过一米五了,站在他们中间不算特别显眼。

    过度沉迷学习,鼻梁上还架了副眼镜。

    “我就不去了,明天一早跟我爸妈回老家。”骆听雨仍有点稚嫩的声音笑道,“祝你们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