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议罪银的时候, 犯人做了案子,可以给官员行贿以求减刑。和珅这是看多了底下的事情,想带着乾隆一起受贿挣钱了啊。
他不止敢想,还敢做, 胆子大到他这个份上的, 和珅还是头一个。
也是乾隆对金钱的需求过大, 才让和珅产生了这样的心思。
要是乾隆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公正不阿,和珅是活的不耐烦了, 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
乾隆听到雍正的话, 心里咯噔一下,也意识到了议罪银是多么有失公允的制度。他心里向着和珅,怕雍正真的要和珅死, 给他说了两句好话“和珅也是想为朕分忧这个提议确实不好, 怕是他一时想岔了,没考虑周全。”
雍正看着他, 冷笑了一声。
乾隆最好面子, 当着珠锦的面被雍正如此对待, 心里很不痛快, 蹙起眉,讲话也不似刚才那般没有底气, “和珅是个办实事的,纵然年轻需要历练,也比底下那些尸餐素位的官员要好的多。除了和珅,还有谁愿替朕考虑此次他固然做的不对, 但也出于一片诚心,斥责几句便罢了,何必寒了忠臣之心”
“忠臣”雍正更觉得乾隆糊涂。
就凭和珅的这道折子, 无论他是考虑周全也好,思虑疏漏也罢,都是想拉着皇帝一起受贿,还有什么好辩白的
雍正此前也觉得和珅是个做实事的,能力很不错,只是喜欢结党营私,把朝廷搞得乱糟糟,现在看来,此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底线,人品低劣,道德败坏,简直是大清败类
这样的人,竟能做到军机大臣的职位,乾隆果真识人不明。
珠锦沉默看着两位长辈,感觉他们的矛头直指和珅,似乎没有一个觉得乾隆才是罪魁祸首。
要是珠锦来说,和珅是个会见风使舵钻营取巧的小人,但是他能力很强,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如果换一个领导,和珅必定也是察言观色满级,投其所好,按照顶头上司的心意做事。
如果和珅能生在雍正朝,说不定会成为田文境那样的酷吏。
和珅不择手段的捞钱,固然有和珅自己的原因,更多的是乾隆的纵容。如果乾隆真的反对贪污,早就把和珅处死了,哪里会有后面的事情
“十格格,你来说,和珅此人是否为忠臣”雍正突然点了珠锦的名字。
乾隆也看向她,和珅是她的丈人,也是她的谙达,珠锦应该为他说几句好话,“十格儿但说无妨。”
珠锦头都大了。
她是想了解朝政,但是不想夹在两个人中间为难。现在的雍正只能从孝义上牵制和珅,他本身一点权力都没有。如果珠锦真把乾隆弄得不高兴,不愿顾念旧情,雍正除了靠嘴巴说两句话,根本保不了她。
“我觉得”珠锦觉得有必要把十五哥也拉下水,但是具体怎么做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十五哥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哪怕他愿意委曲求全,也顾及不到细枝末节,容易露出披露,被人针对。
珠锦说,“和珅确实是在给汗阿玛做事呀,当然称得上忠君之士。”
“嗯。”乾隆颇为认同地点头。
雍正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她一眼。
珠锦继续说“所以就是汗阿玛不对了,细数前面的朝代,有几个不缺钱的可是除了东汉末年,帝王权力被架空,明目张胆的卖官鬻爵,还没有一个敢这么做的。”
乾隆一直都是被人哄着,哪怕是坏事,也没人敢说的太严重。他身边亲近的臣子很多,哪个敢直接说是皇帝的错
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都是因为亲近小人或者奸妃,被人带坏了。
珠锦把乾隆和东汉时期的皇帝相比,狠狠地打了乾隆的脸,哪怕珠锦年纪不大,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乾隆的面子还是挂不住了,“十格儿,你大胆”
“汗阿玛,我说的都是实话”珠锦这么讲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怎么哄他,“汗阿玛你仔细想一想,确实是这样呀。我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知道汗阿玛胸襟宽阔,正如唐太宗一样,听得进去魏征的谏言。如果您身边连给说实话的人都没有,那才是闭塞视听,堵住了耳目。”
雍正教了珠锦这么久,一直对她寄予厚望。但是纸上的策论与实际情况终究是两回事,现在亲眼见到她规劝帝王,又是欣慰又是称赞,默默在心里把珠锦夸了一遍,阴郁的神情也缓和下来,期待她接下来的表现。
“所以汗阿玛的钱为什么不够花呢”珠锦点出了问题的根源。
细数历史上钱足够花的朝代,其实并不多,匆忙间珠锦能想起来的就两个。
文景之治时,皇帝节俭,稍微奢靡浪费一点就愧疚得不行,最后国库的粮食满到溢出来,串钱的绳子因为放的时间太久都坏掉了。
再一个就是明成祖时期。北方蒙古来犯,竟无人抵挡,朱棣就问,原来是谁在北边拒敌问完才想起来,这个活以前是他自己干的。
他就想着迁都到北边,但是北边粮食太少,需要把南面的粮食运过去,就耗费巨资,在京杭运河的基础上修了河道,然后迁都了。这是其他朝代都拿不出来的一笔巨款,郑和下西洋也是一笔巨款,足以见得当时大明的强盛。
乾隆前期治理的也很不错,还有雍正打下来的基础,国库称得上富足。可是这些钱都用来干嘛了
南巡、修建宫殿、修缮宫殿,吃喝玩乐,再不就是搞基础建设的时候被底下的官员捞走了,改土归流做的还不错,但那也是延续了雍正时期的政策。
乾隆自己反思了一下,也说不太上来,为什么钱不够花。
珠锦说“乌库玛法昔日南巡都是微服出巡,没有底下的官员修建行宫迎驾,但还是造成了江南银钱亏空。后来户部又发生了贪污大案,一百二十余人涉案,贪污四十四万两已是匪夷所思。可是李侍尧贪污时,汗阿玛竟似是习以为常,不觉得他一人贪的三万一千两是大事,甚至还想着宽容相待。
“汗阿玛应该比我更熟悉,康熙年间是如何清查亏空的,也应该知道,乌库玛法很后悔之前花费太多。为什么汗阿玛反而忘记了呢”
珠锦言语并不咄咄逼人,慢吞吞的,透着纯真的疑惑。好像是寻常父女在夜话家常,细数家里开支不当之处。
乾隆愤怒的心情也渐渐平静,顺着珠锦的话思考过后,他自己也给不出答案,只能说身边确实有小人蒙蔽视听。
“照你说,又该怎么办”乾隆深沉地问她。
珠锦说“汗阿玛应该拿出雷霆态度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您反对贪赃枉法。李侍尧案已经给人敲响了警钟,只是最近花销过大,才让一些人有了不该有的心思。汗阿玛不如先处罚和珅,当面怒斥,驳回他的提案,再给他一点其他的惩罚,小惩大诫一下。”
议罪银只是个提案,还没实施,乾隆与和珅亲近,他还是珠锦未来的丈人,肯定不会就这么把和珅杀死,所以重点在当面怒斥。
以和珅的机警,不该品不出来乾隆的意思。有了这次警告,他定能收敛些,日后再想做什么坏出水儿的事儿,也得掂量着来。
“汗阿玛以为如何”乾隆问道。
雍正说“你自己看着办就是。”
“朕这就召集军机大臣过来。”乾隆的心情看起来没有刚才那么阴沉了,但脸色绝对称不上好看。说完他移驾去了乾清宫,珠锦和雍正继续呆在养心殿里。
“皇玛法你生气了吗”雍正喜怒不形于色,珠锦只觉得他的脸色和平常相差不是很大。
“原本是气的,听你说完,反倒是唏嘘茫然更多一些。”雍正坐到对面的矮榻上,直视珠锦,“你说,朕是不是错了”
“啊”
雍正道“朕从前只以为,以身作则便能给儿孙做出榜样。弘历读的书不少,人也聪慧,许多道理一点就通,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如今看来,他似是对他玛法更为尊崇,倒是朕这个做阿玛的,在他心里的地位更低一些。”
乾隆对雍正一直挺恭敬的,孝顺人设没有崩,雍正最开始没看明白,到了现在才恍然发现,好像哄乾隆听话的方法,就是把康熙给搬出来啊。
雍正不敢说自己比康熙做的好,可也是乾隆的亲爹。要不是他填补了康熙晚年的漏洞,整顿了康熙纵容出来的官吏,乾隆哪里能这么容易继位
雍正以为自己呕心沥血的样子儿子应该看到了,也觉得以弘历的聪慧,不应该不明白,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
没想到时间突然过了五十年,乾隆凡事都比照着康熙来,明明他的起步更高,也有能力,偏偏努力了前面几十年之后突然放纵,不思进取,只知道享乐,完全放弃思考。
是他的教育出了问题吗
珠锦说“跟您没关系,人就是这样的。”
雍正对这个论调有些兴趣,“你说说看。”
“就好比你给我布置了作业,要写五十张大字,我一刻不停地写完,肯定要休息一下。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比如我十七哥,他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把尚书房的功课都学完了,从此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做什么。”
珠锦觉得自己举得例子还是不太深刻,“就好比汉武帝,前面做出丰功伟绩,后面就乱搞,把自己的儿子孙子搞得一团糟,险些让汉朝断了后。再比如唐太宗,做皇帝之前一直被隐太子压制,不得不摆出兄友弟恭的模样,一旦成功,直接放弃了伦理道德,娶了齐王的妃子。”
“你是说,触底反弹”
“我觉得人不能一味压制本性,应当适当放纵,才不至于崩溃。如果只想着工作,完全放弃娱乐,最后应该也会很迷茫吧。”珠锦说,“汗阿玛做了这么多年天子,可他真的想做天子吗做贤君要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之前那个圣明的人不是他,如今任性的老人,才是最真实的他。只是有点过于真实了,甚至能称得上自私,完全不顾及百姓。”
雍正能理解珠锦话里的意思。
有时候做皇帝,就是要奉献。当他是皇帝的时候,要考虑的只有大局,很少再思考自己的喜好。
弘历确实任性了。
十格格说的不错,以弘历的性格,更适合做个风流闲散的富贵亲王,让他做皇帝确实不太合适。只是他的儿子活下来的不多,没人比弘历更合适了。
雍正突然有些疲累,前人辛苦了这么久,到了后辈,指不定连个继承人都挑不出来,好好的江山社稷,几代就消亡了。这个不是人力可为,完全靠运气。
这个时候,雍正真希望自己死去之后就完全消散,而不是坐在这里,继续看着后代折腾,平白受气。
他感叹一声“倘若你是男子该有多好。”
“怎么又提这个了我真的变不成男人。”珠锦无语了一下,“皇玛法,我想去找十五哥。”
“找他做什么”
“十五哥不喜欢和珅,他是最可能登上皇位的人,上次南巡就是十五哥监国。不过十五哥不敢在汗阿玛眼皮子底下勾结大臣,也没什么依靠,只有一个朱珪大人在背后辅佐。可是朱珪太糊涂了,有他在还不如没有,我怕十五哥看不清形式,搞得更糟糕。”、
“你这番话倒是大胆。”雍正顿了一下,提醒她,“莫要让你汗阿玛知道。”
“我知道的。”珠锦发现无论自己说出多么成熟的话,雍正都不惊讶,难道死过一次的人,接受能力也会变强吗虽然这么想,珠锦却不太敢问出来。
只要她表现的足够理所应当,不对劲的就是他们这些长辈。如果珠锦知道自己跟普通小孩子不一样,那才引人怀疑。
珠锦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这身爱新觉罗的骨血,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其他人生,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简单了。
珠锦和雍正商量了一下培养永琰的计划,又商量了一下要不要把永璘也稍带上,下一秒就排除了这个提议,决定只和永琰接触。
永琰继位之后,给那些被和珅迫害过的人平反,收买了人心,身边能用的大臣,有许多也是被和珅迫害过的。这么一想,和珅还真是了不起,以一己之力把朝堂划分成了两部分。
现在和珅有珠锦和雍正的打压,应该不会再像原来那么强势了,永琰收买人心的那套,估计也用不上了。
乾隆斥责了和珅,罚了他的薪水,虽然不痛不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态,让和珅很没面子。
尤其是前面李侍尧案,和珅给李侍尧求情时也被骂过,两件事情连起来看,就耐人寻味了。
一部分人已经感觉到乾隆的态度变化,默默收敛了行为,还有一部分人见和珅似乎有失宠的架势,不再去和珅府上送礼,另外一些人则是觉得和珅依然在御前行走,像前面被永贵弹劾那次一样,动摇不了根本,趁着和珅处于低谷,对他愈发殷勤,只希望和珅复宠之后能提点一下。
朝中官员战战兢兢,政事上倒是平稳很多。
苏四十三起义,阿桂前去平叛。因甘肃大雨,军队难行,频频上报,引得乾隆起疑,派人前往甘肃查看,才骤然发觉,自乾隆三十九年起,王亶望等人奏说甘肃干旱,借此申请捐监赈灾,不费朝廷一分一厘平稳度过灾害都是假的。
甘肃根本没有发生旱灾,王亶望等人也只是以这个为缘由,光明正大地贩卖监生的名额,卖掉的钱全部中饱私囊。
乾隆大怒,于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三十日,赐勒尔谨自尽,王亶望立即处斩,甘肃布政使王廷瓒绞监候。
此案涉及到的,侵吞二万两以上的二十个人立即正法,一万两以上的十一人判以斩监候,共五十六名贪官处死,四十六人免死发配。
连续几次贪污受贿的案子,让乾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珠锦说的那样做错了。就连花钱的兴致都少了很多。
和珅被骂的时候固然害怕,却没有现在这么怕。
他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及时发现不对劲,但是在乾隆面前打探不出什么来,反而容易引得帝王起疑。和珅便想了个办法,趁着在养心殿当值,见了一下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