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湾乡的陌生来客
不知不觉余杉入剧组已经两月有余了。关于她的戏份基本也已经拍摄完毕。为了让自己在拍摄期间保持状态, 余杉无论是居住还是穿衣说话通通都和当地人一般无二,其敬业程度就连一向对演员要求严苛的沈荣都表示了佩服和欣赏。
剧组的宣传部门在网上放出了部分关于剧本情节的介绍以及照片物料,这部名叫返乡的电视剧才慢慢的累计了一些关注度, 只是某天在这些公开的物料下方忽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评论。
他说张怀楠的的原型很像他丢失多年的女儿, 请求剧组告知具体拍摄地点。
起初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有人恶作剧或者是一个奇妙的巧合。但当这个留言者几乎疯狂的在各种物料微博下评论发问并且私信剧组工作人员时有人才意识到, 这可能并非只是一个误会。
该男子在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的两日就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大湾乡。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苍老的男人, 穿着一件黑色的工装制服, 身形瘦削。一进入村子,他就在不断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一个自己的记忆中,年幼天真可爱的身影。
可能是因为跟自己饰演的角色相关, 余杉向工作人员打听了这个陌生的来客,他们说这个男人在20多年前丢失了自己的女儿, 随后夫妻两个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去寻找这个孩子。男人原先在铁路局工作, 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还算不菲的收入。夫妻生活和睦,家庭也美满, 这一切的戛然而止是孩子丢了的那天。
那天作为父亲的他不在家。他答应了同事去铁路局帮他代班一天, 好好让他可以回家陪自己的孩子过个生日。母亲埋怨丈夫老好人的性格,他说今天也是你女儿在幼儿园表现的很好的一天。她也需要爸爸陪陪。
于是那日即便丈夫不在, 母亲也拉着孩子去了商场给他买了一顿小孩子都很爱吃的快餐, 然后在女儿的要求下松开了她的手,挤入人群去买了个漂亮的氢气球。
命运和这对夫妻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孩子丢失后, 母亲一度陷入了自责和哀伤中,在一次次寻找和失望中患上了抑郁症, 为了自救女人选择远离这一切,她提出了离婚。
男人同意了,他依旧在寻找女儿, 尽管希望渺茫,但只要有消息他就会去看看。
男人的事迹在当地小有名气,尽管返乡是一部关注度并不高的剧,但还是有人发现了物料中公布的老照片上的孩子和男人经常拿着到处贴的海报上的女孩相似度很高。
如果确认是的,那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那个孕育了数个孩子的女人马上就要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了。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进展的那么顺利,男人名叫张平,在剧组在剧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怀着急切的心情奔向此行的目的地,但面对的却是一扇已经紧闭的大门。
一个工作人员面露难色,蹲在门外抽烟。
”怎么回事。”有人问道。
在张平来之前他们已经让人去和这家人沟通了,为的就是怕到时候两家产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却没想到女人的父母在听到事情后直接关上了大门,拒绝和外界再做沟通。
”这家人简直蛮不讲理,老太太年龄大了,一听说我们说到买卖儿童的事情就倚老卖老,往地上一坐搞的就跟我们欺负她了一样,还有她老伴唯唯诺诺的,除了我什么都不知道一句话也不说,我就一场务,怎么还摊上这种事儿了。“
村里呆了将近三个月,没回家也没见孩子,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他觉得这份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还要应付这种泼皮,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
”那怎么办“很多时候大家不怕狠的就怕无赖,但紧闭的大门可能可以阻拦剧组众人,却绝对阻拦不了一个找女心切的父亲。
张平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了门边开始敲门。
”是这样的,我叫张平,是个丢失小女孩的父亲,她叫园园,我本身没有恶意,就是想确定一些事情。“
余杉庆幸这个男人在如此的苦难前还能保持最基本的礼貌和理智,只是这种理智是会随着情绪的崩溃而消失的。
当他觉得面前这扇门自己永远也敲不开时,他会选择新的方式,比如暴力。
“园园,你在里面吗在的话应爸爸一声好不好。”
男人喊完最后一句话,他听见屋里有声音,隐约有孩子的哭声,这哭声成了压断他理智的最后一根弦,他沉着脸转身从院子里拿了一把劈柴的斧子,疯狂的挥舞出去。
斧子砸在门锁上发出一声巨响,很快屋里就传来了骂骂咧咧的声音。
“我们这里没有你找的这个老人喊道。
“有没有我要亲眼见到。”张平很执着,他的脖子爆着青筋,眼中也泛着血丝,大概已经很久没有睡个安稳觉了。
可能是清楚门外的男人不会就此放弃了,房子的门“吱呀”一声就被打开了。
出现在门外的是个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娃。
张平看着女人,眼泪“刷”的就下来了,他觉得像,觉得像极了。
于是他立刻丢了斧头,掏出了小时候的照片往女人面前送,却被害怕的躲开了。
6岁的孩子是可以记事的,她隐隐认识眼前的个男人又觉得很陌生。
“园园”
剧本中的事情成为了真实的结局,这是让人振奋和欣喜的事情,已经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宣传话题从天而降。
余杉下午领盒饭的时候听见了不少人在讨论这件事情,大概便是张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买卖儿童的那家老太婆可真不是个东西,让人家父女俩分开了长达二十几年。
可是守得云开了吗
买卖儿童,买房和卖方都是利益的获得者,受害人的父母与孩子因此分离,哪怕彼此再相见,隔阂与梳理感已经产生,怕就怕这种生疏最是伤人。
而事件也确实向着余杉害怕的方向走去。
张平没能接回女儿,余杉看见他一个人默默在车里以泪洗面的样子,长达二十多年的分隔,再见面时女儿过的好那也就算了,可在张平这种接受过教育的人眼中,女人过着可悲且无力的生活,就如同这个躲在世界的一隅,害怕变革,若是无人问津,就会悄悄的腐烂消失的村落一样。
园园的思想已经被同化,她恐惧于离开,习惯了服从,所以哪怕她认出了父亲,也绝不会伸出手拉住他。
张平在和对方激烈争吵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要报警,起诉,把他们统统都抓起来,这群抢夺别人孩子的垃圾,但下一秒却从女儿的眼中看到的深深的不解和谴责。
自此受害人张平成为了女儿生活的介入者。
当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多余的时,这种绝望比无望的寻找更让人崩溃。
这件事情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大,甚至有大量媒体前往大湾乡进行采访,随着舆论的引导,这名站在漩涡中从小被拐卖至大湾乡的女人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她爸爸找她找了大半辈子,听说工作也丢了房子卖了,结果她还不领情
好生疏,这种人还不如不找呢
人怎么能奴性到这种程度,居然帮着买卖孩子的人说话,张爸爸好可怜
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大团圆的结局,喜欢的是至情至孝的桥段,却忘记了环境对一个人思想的改变多可怕。
这点在大湾乡待了长达三个月的剧组最有发言权。
于是在多方考量下,编剧决定临时更改张怀楠这个角色的结局。
现实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艺术更残酷。
开学已经一个半月时,余杉杀青了自己的最后一场戏。戏中父亲离开了大湾乡,走前张怀楠前来送别,她来时没有带着孩子,自己独自一人来的,手里拿着点苞米,他们依旧生疏,车子开走时连一句爸爸也没喊出来,可父亲从后视镜看过去时,从女儿不断变小的身影中隐隐看到了小时候园园的影子,她站在温暖的家玄关处,软糯糯的说。
“爸爸上班路上注意安全,园园等着你回家哦。“
他们约定每年过春节,张平都可以来一趟,看看女儿,知道她过的好不好。
日子总要过下去,而生疏感总有一天会消失,而人,总要有希望才能活着。
剧中的最后一幕是大湾乡第一所学校开课了,只有三个班,十名学生,男女主坐在坡上看着远处亮着灯的土房子,胡永安说这些孩子会走出这里去,有些人会返乡,有些人不会,黑暗里总有人执灯前行,村子在进步,腐朽的思想也会被代替,落后的生活也会逐渐变好。
他们都在尽量让“园园”成为这个村子最后的受害者。
余杉是等到全剧组杀青才走的,前后也不过才耽误了一周左右,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有电子产品也没有朋友,余杉已经翻来覆去的把高二年级的课本翻了许多遍,陆予峥寄来了信件被邮差送到了自己手中,信中写等她回家,他会出一份卷子,余杉最好不要答不出来。
当然除了这点小小的威胁,陆予峥还说了许多家长里短,很难想象他那种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性格会拿起笔写这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
余杉想到便觉得他笔下的事情更有趣了些。
剧组杀青后,沈荣感谢了剧组演员,尤其表扬了在场的青年演员,吃得了苦磨的了演技,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而余杉在这部戏刚杀青后就接到了下部剧的邀约。
作者有话要说 一直在外地上班,昨天中午趁着国庆节去打了放了好久的九价疫苗,打完后有点副作用一直晕忽忽的就没有更新,今天补上。感谢在20211002 12:03:5420211004 15:01: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易珩、里昂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