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萧衍在大朝会之后,  特意把几个重臣留下来,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朕近来得到一个消息,  北魏太子秘密陈兵十万于边境,朕欲调北府军前往高平郡,以防有变。”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满殿哗然。众人大都还沉浸在新年的热闹氛围之中没有回过神来,陡然间知道十万大军压境,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郗超率先问道“陛下的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尚书令不在,他这个左仆射算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而且高平郡本就是郗氏的郡望,  一旦开战,  影响着实不小。魏帝尚在,几时北魏让太子做主了出兵十万可非同小可,这个太子就不怕好不容易有所缓和的两国关系,再次回到冰点

    萧衍看众臣议论纷纷,说到“朕已派左卫将军去求证了。依朕对魏太子的了解,  他做得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当日他出使大梁时,名义上与朕谈和,背地里却把整个都城搅得天翻地覆。朕杀了他的亲信,还写信让魏帝好好教训他。他必是怀恨在心,  所以要找朕报仇。北海王告知了朕这个消息,还让朕做好准备,  应当是不会有假的。”

    当时元翊在都城里活动,在场的大臣几乎私下都见过他,  知道皇帝所言非虚。

    但开战并非是小事,  需要兵力,  也需要粮草调度。大梁开国才一年,  虽说这一年国泰民安,但还不足以恢复到前朝鼎盛时期的水平。而且,朝臣无人愿意打仗,他们过惯了安稳富足的日子,除非是兵临城下,否则不愿意主动挑起战事。

    萧衍逐一扫过他们的脸色,说到“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以为朕就那么好战吗可国境不守,下一步遭殃的就是建康。建康以北无天险可据,无坚固的防线可用,一旦边境被破,北魏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候,各位又打算携家带口去逃难当初朕攻入健康,对尔等是手下留情,各位的家族地位都得以保全。可北魏非我族类,他们会赶尽杀绝,你们又能逃到哪里去与其想着如何逃避,倒不如好好思考,这场仗该怎么打”

    众人陷入一阵沉默。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说的很有道理。历史上,北魏的骑兵曾几次逼近建康,每次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皆生灵涂炭。他们对其是又恨又怕,一方面怕打不过,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的家业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陛下说得对,有国才有家。粮草一事,臣来想办法,请陛下放心。”谢临最先站出来表态,其他大臣没办法,也只能附和两句。

    可他们厌战的情绪还是写在了脸上。

    “陛下。”桓玄出列,“北府军固然骁勇,可多年未有实战,且军纪散漫,不服管束。臣自接手以来,尚不能收服上下军心,还请陛下恕罪。”

    萧衍知道桓玄的顾虑,桓家虽然起家于军中,但桓玄身为宗主,养尊处优,根本没有实战的经验。萧衍本有意让王赞相助,但王赞领北府军多年,只在营中操练,其实也无多少实战经验。要论打仗,还是得跟着他起兵的那些荆州旧部最为擅长,但柳庆远人不在都中,萧纲远在荆州,都帮不上他的忙。因此,萧衍本打算先顺利移动北府军到国境,然后再做筹谋。

    此时,苏唯贞神色着急地在殿外晃了晃,并没有进来。萧衍大概猜到是什么事,不动声色地对众臣说“你们先回去好好想想,等过了这几日休沐再说。”

    众人行礼,陆续退出太极殿,有的还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议论两句。

    苏唯贞这才走进去,拜道“主上,显阳殿刚才传来消息,尚书令一家都不见了,连皇后娘娘的父亲也昨夜我们的人确实看到王博士进去,以为他只是去探望尚书令,而且根本没有看到有人出来。若不是王小郎将今日回去,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凭空消失了。”

    “凭空消失”萧衍看了苏唯贞一眼。

    苏唯贞自知办事不力,自行跪下请罪。他的人自然比不上校事府的得力,因此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但昨夜城中百姓都在守岁,校事府也帮忙去维持城里城外的秩序了,若王允有心要逃走,昨夜是最好的时机,又岂是区区几个人可以看住的。

    “起来吧。”

    萧衍知道事已至此,追究也无用。王允身居高位多年,若没点手段,也坐不稳甲族之鼎的王氏宗主这个位置。他先回中斋换了身常服,然后才去显阳殿。

    王乐瑶正在殿上着急地走来走去,看到萧衍进来,连忙迎了过去,“陛下。”

    萧衍拍了拍她的手,“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朕觉得,他们最有可能去会稽了。”

    王乐瑶也想过这个可能,毕竟王姝瑾是会稽王妃,姜景融跟姜鸾是亲姑侄,王允最有可能去投奔他们。可这就意味着,姜景融要反。

    “会稽王真的会反吗陛下将会稽王软禁,为何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萧衍揽着王乐瑶坐下,“既是没有动静,恐怕朕的眼线已经被他们处置了。近来朝中诸事繁忙,朕也大意了,顾不上那边。不过朕放过姜景融时已经料到会有今日,所以让四大姓跟他绑在一起。不过朕还是低估了姜景融的决心,他料定朕不可能一下把四姓赶尽杀绝,而且就算朕追究四姓,只要四姓不能为他所用,生死存亡于他而言,其实无所谓。他肯定许了王允天大的好处,这个好处足以让王允放弃尚书令之位,甘冒风险。”

    王乐瑶一时不知说什么。道理上说,姜景融是前朝的太子,只要他们举起前朝正统的大旗,萧衍毕竟是谋朝篡位,不占理,未必无人响应。毕竟萧衍之前的连番动作,已经打破多年建立起来的秩序,惹得朝中官员和民间有诸多人心怀不满。

    姜景融之所以还没有举事,大概就是在等王允,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当初若不是士族和她力保姜景融,就不会有今日之祸。那时他们其实打心眼里不认可萧衍这个皇帝,觉得萧衍就是个出身寒门的武夫,根本不懂那些所谓的仁义礼信,所以非要跟他作对,保下前朝皇室的血脉,保全了他们所谓的信仰和忠义。这也是士族跟皇权之间的交锋,士族不肯认输。

    事实证明,萧衍是对的,留下姜景融就是为社稷埋下了一个祸患。那些仁义道德,在帝王心术面前,不过是累赘罢了。

    “陛下,我”

    萧衍摸了摸她的肩膀,“你不必自责。若朕身处你们的位置,接受你们的教育,未必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朕相信,再给你父亲一次机会,他还是会救姜景融,因为那样才是他。现在先想想,怎么渡过眼前的难关。朕之前没有告诉你,北魏的内战其实不仅是内战,还事关大梁的安危。朕正打算出兵北上,若此时姜景融起事,朕的确有些被动。”

    明明是很危急的情况,萧衍却说得有几分轻描淡写。不知是过于自信,还是不想叫身边的人担心。

    王乐瑶说“长沙王那边呢我们不是还有龙骧军可用吗何不让长沙王去对抗姜景融,处理内乱,陛下专心御外敌”

    萧衍不言。从今日长沙王府的长史换人,他便已经知道荆州那边的情况。此刻,怕是不能随便调动龙骧军了。

    “这些事都交给朕,你不必担心。你父亲跟王允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暂时是安全的。”萧衍躺在王乐瑶的腿上,闭上眼睛,“现在先让朕好好睡一觉,等养足了精神,再想对策。”

    王乐瑶知道他是喜欢一个人扛下所有事的性子,哪怕火烧眉毛也不会说出来。而且他看上去真的很疲惫,王乐瑶生怕连番变故引出他的旧疾,因此也只能暂时压下心中的忧虑,先让他先好好地睡一会儿。

    萧衍很快就睡着了,呼吸沉重。王乐瑶把他放躺在隐囊上,盖好毯子,走到殿外,把刘八娘叫了过来。

    “八娘,你说安在王家的那个棋子,是彩云吗”

    彩云跟了王竣的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毕竟王家的大郎君还未娶妻,居然买了一个花娘做侍妾,在士族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刘八娘不敢隐瞒,点了点头,“娘娘有何吩咐”

    “我想写一封信给彩云,你替我尽快送出去。”

    “好,娘娘只管相信我便是。”

    徐州的刺史府之中,为了过年,陆氏忙忙碌碌了几日,终于有空喘一口气。这新府邸,简直可以说处处都不满意,她本想着王赞能帮自己一把,可没想到王赞几日都没露面了。

    她到王赞的书房外面,看到小厮把一个外族打扮的人引进了书房,恰好这个时候王竣过来请安,她就把人拉到一旁。

    “你父亲最近在忙什么我怎么总见他跟一些奇怪的人往来”

    王竣摇了摇头,对于他来说,在扬州和荆州他都是王家的大郎君,有荣华富贵可享就够了,才不会去理会这些闲事。

    陆氏正色道“大郎,你可在关键时候犯糊涂。到我们家这个地步,只要走错一步,那可都是要杀头的”

    “母亲,您会不会太夸张了”

    今日,彩云主动去见陆氏。陆氏本来没什么好脸色,但没想到这个出身微贱的小女子还颇有几分见识,跟她痛陈利弊,又说了都城里的情况。要她关注王赞的一举一动,不要到时全家都被连累了还蒙在鼓里。

    平心而论,陆氏当初看中王赞,不过就是看中了他背后的琅琊王氏。到如今,早就没有了夫妻的情意,只不过是舍不得这刺史夫人和王家媳妇的位置。若是王赞这厮敢连累她和全家,她真的会毫不犹豫地大义灭亲。

    陆氏又把王竣拉得更近一些,“都城那边好像出事了。宗主房可能把我们舍了,去投奔那个会稽王了。这时候,除了没明说要造反,几乎不可能再回头了。你说你父亲会怎么站队”

    王竣惊道“这是何时的事大伯父疯了吗”

    “大郎,你听为娘的一句劝,好好盯着你父亲。他若是出府,你也得跟着,表现得上进一些,做出要为他分忧的样子。他现在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人,就指望着你了。若是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可得赶紧告诉我,听见了吗否则,我们就得跟着他一起死了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王竣凝重地点了点头。他虽然觉得母亲贪慕虚荣,性格有些市侩,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似乎母亲一直都是站得住脚的。相反父亲近来的确有些反常,加上王家接连出事,好像也有了很强大的危机感。

    但愿父亲不要铤而走险,犯糊涂。否则王家就真的要完了

    “母亲,我这便去看看。”王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