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森尼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城市,此时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一直是罗马帝国在克里米亚的桥头堡。
这里居住着几千希腊人,一小半是驻守的士兵。
话说偌大的罗马帝国,在克里米亚不过驻军三千而已,那是因为罗马帝国和北面原来的可萨汗国关系其实非常好。
双方有着合作的传统历史,结盟打过波斯,后来又结盟攻打大食人。
既然是友邦,这里一直也没发生什么战争。希腊人以克森尼索和东面的蓬吉卡裴为据点儿,和北方的邻居进行贸易,获取高额利润。
可萨汗国的牧民则自由地在克里米亚内地放牧,双方相处得非常和谐。
然而小帅以疾风骤雨之势灭了可萨汗国,罗马帝国还没反应过来,北面的邻居已经换人了。
克里米亚被君士坦斯二世封给了长公主安娜,这件事当地的驻军是知道的,然而并没有太当回事。安娜听说远嫁康居,不大可能真的跑到这么遥远的封地来,当地居民还是该干嘛干嘛。
谁知道北面的可萨牧民们有一天忽然就搬走了,希腊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八千多大军就出现在了克森尼索城外。
希腊人如临大敌,哨声四起,商人们也武装了起来。
结果城外打出了罗马帝国的旗号,城内的长官派人小心翼翼地出城查看,见到了安娜长公主本人和君士坦斯二世亲笔签字的全套文件。
罗马帝国官方背书,这里已经归了安娜长公主了。
康居距这里六千里,安娜长公主就真的来领取哥哥的嫁妆了,还带着八千多军队。
罗马帝国的领地就那么香,值得长公主跨越六千里来到这里,并且顺便灭了一个三百万人的国家
去君士坦丁堡请示已经来不及了,城内主事的官员们商议了半天,最后看在八千大军的面子上,热情地将安娜长公主迎进了城,然后愉快地转职成了大月氏的行政官员。
看着七千红胡子吐火罗士兵和一千波斯圣陨骑兵整齐地列队进城,年纪大的官员有种这里被波斯帝国战领了的错觉。
不过还好,大月氏的军纪比当年的波斯帝国强多了,而且为首的毕竟是长公主殿下,军队的首领居然也是位希腊人,这就让人容易接受多了。
随后城内的希腊驻军们得到了一个惊喜,斯巴达将军将从克里米亚的三千希腊驻军里,挑选出一千精锐,作为公主的亲卫队,军饷立刻翻两番。
余下的士兵也由地方守城兵专职成正规军,军饷翻一番。
士兵们纵情欢呼,跟着长公主有肉吃啊。当然,这一切要等蓬吉卡裴和其他几个小城镇的驻军都调过来,才能开始集中选拔。两千吐火罗士兵则被迅速派过去接手城防。
唯一让希腊人不大高兴的事情是,这里被公主的丈夫,那位苏陛下改名字了。
克森尼索还好,在小镇的旁边立即开始修建军港,城市被命名为塞瓦斯托波尔,克森尼索作为新城的一个区的名字得以保留,蓬吉卡裴则直接被改成了刻赤。
按希腊人的理解,这是因为苏陛下往克里米亚移民了三十万安特人,这里的希腊人不超过一万人,因此地名就变成了老毛子的特色。
果然,安特人移民过来后,对这些亲切的名字非常欣赏。
不过,这些信仰了犹太教的老毛子倒是和希腊人相处得不错,没有发生什么争端。这些许的不快,在原来的希腊官员职权扩大到整个半岛,连安特人也进入了纳税序列后,烟消云散了。
实际上小帅改地名只是懒,不愿意换手里的现代地图而已。
斯巴达现在手里有了七千吐火罗士兵,三千希腊士兵。将来阿瓦尔战役结束后,安特人的部队回来,一万安特正规军也归他指挥。
小小的克里米亚,居然驻扎了两万吃大月氏军饷的正规军,这其实远远超过了防务的要求。克里米亚这点儿经济利益,完全不值得派两万正规军守护,这根本就是赔本儿买卖。
安娜对此感动得一塌糊涂,自己的肚子里怀着夫君的孩子。小帅看在自己和孩子的份儿上,才对克里米亚如此重视。
是不是这样呢小帅肯定有这方面的考虑,安娜和自己的孩子当然是重要的。
不过现在小帅打的电话,才是更重要的。
“喂陈友才么蒸汽船制造得怎么样了准备搬家吧。”
“陛下,蒸汽帆船早就造好了。实际上,咱们的蒸汽设备在康居就造好了,是从康居运到伏波港的。
这九个月以来,我在这里一直做的事情,除了在伏波港复刻康居的蒸汽设备生产基地外,一直攻关的是三桅帆船的制造。
现在现有的帆船都是单桅杆的,体积非常小。按陛下你给的图纸重新制造三桅大帆船,对这里的造船工匠是个挑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