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听了两个版本的自我介绍, 刘柠已经能从中窥见些许端倪。
剩下的鬼很可能都是死于具有“轰动性”的社会事件,光说个开头就能让人立马对上号。也就意味着,她不能虚构个什么“被车撞后抢救无效”一类的普通事故。
如果在“被车撞”之前加一出狗血的豪门恩怨, 这些鬼倒是喜欢听, 新闻同样乐意愿意报道。可她无从证明事件的真实性, 因为她现在压根没死,说这些只会徒增怀疑。
很不幸, 仿佛知道她现在一筹莫展似的, 第三只鬼说完后, 老师点到了她的名字。
与此同时,右上角的小方框中,忽然出现一双猩红的眼睛, 眼珠子一动不动盯着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红色珠子粘在屏幕上了。
刘柠深吸一口气,几乎没有迟疑,迅速甩出一段晦涩难懂的x国语言。
翻译成中文,无非是“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想选这门课很久了,今天终于得以圆梦。其实, 追溯到小时候,我便与灵异颇有渊源”
“咳,同学, 请尽快进入主题。”鬼也用相同的x国语言回应道。
“好的。”刘柠依然神情自若, 只是目光微微闪动。
她说这番话的目的一来是拖延时间趁机思考, 二是不想让黎洛灵听懂, 从而在旁边看她笑话。她已经可以预想到, 这只狐狸暗中勾唇一笑的样子了。
毕竟她是第四个自我介绍,可供参考的范本还太少。无论说什么,都存在风险。
“我死于”
刘柠正要将心中的备选答案讲出来,神情忽然一滞,脑海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鬼真的无所不知吗
她觉得,自己可能陷入了某个误区。
手指轻巧地在键盘上敲打几下,她清了清嗓子,接着刚才没说完的话继续,“我死于一起吊桥塌陷事故,当时,大巴侧翻掉入河里”
“我有印象,好几个失踪者的尸骨到现在还没打捞出来,莫非你就是其中之一”
刘柠自是中规中矩地给出肯定回答。
听到老师念出下一个名字时,她连忙关麦,抓起旁边的杯子猛灌几口水,才重重呼出一口气。
她差一点就上当了。
还是那个问题鬼真的什么都知道吗
很显然,答案否定。如果它有那么神通广大,看破她的伪装只需要一瞬间。但没有,说明它确实受到某种限制。
而在对方与她流利的用x国语言交谈时,她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存在盲点。
前面三只鬼讲了什么有爆点的社会新闻,代表性很强,听完极容易对号入座。
按照这个规律,她必然要讲些不同寻常的事件,才能与前边同学保持一致。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一定要在事件里面“突出”。
有可能事故本身确实特殊,而她只是其中再微小不过的一个失踪者,根本吸引不了眼球,连名字也没被写在报道上。
恰好是绝佳的掩饰。
鬼是人死后变成的,自然有许多方面与人类一模一样。比如,在看到新闻时,下意识会去记那些猎奇消息,而对平平无奇的文稿不屑一顾。
所以,她决定将计就计,让自己在热点事件里“隐身”,就算鬼对她产生怀疑,也不会闲着没事去查。因为没意思,不值得它花时间去了解。
这些全是她在说x国语言时灵机一动想到的。好比这门小语种她会,可不能保证说起来完全没有语法错误,但只要说对主干,并不影响交流不是么
以此类推,她在介绍死因时故意抛出一个关键点,大家自然而然会忽视许多细枝末节的东西。
等全部同学介绍完毕后,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
或是因为她开了个好头的作用,目前六个参与者中,尚且没有人死亡。
令刘柠颇为无语的是,黎洛灵直接“抄作业”,也把自己说成吊桥事故的失踪者,还专门强调俩人生前认识此举莫名让她产生一种古怪感。
仿佛已经在后头挖好坑,等着她跳。
“我本来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呢,好在你学号排前头,真是太好了呲牙”
刘柠面无表情地盯着后面一连串的大笑的符号,不自觉地揉着太阳穴,青筋毕露。
她很想直接给对方回个“别装了,你去过的站点是我的几倍,还怕这”,可理智让她一个字一个字全部删掉,重新打了一句“希望我的答案模板你用着还满意微笑”。
随后,她将手机扔到一边,懒得看对方回复。
她还要心平气和的继续上课,不能让满肚子坏水的人影响心情。
“既然大家已经初步对对方互有了解,接下来,我要开始进行下一环节分组。”
老师故意停顿片刻,漏出翻阅名单的沙沙声响,“我们班正好36人,我把你们分为六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织大家进行占比20的实践环节。嗯,下面我把文档传上去,你们可以看到自己在哪个小组。”
点开上传的名单,刘柠不禁微微蹙眉巧合么六个参与者全部被分开,没有两人在同一组。这让她对先前的推论产生怀疑鬼真的完全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吗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我这么急着督促大家开始实践环节。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总共只有六次课,今天上完就只剩五次。而小组作业是要在课程结束前提交的,拖到后面开展的话时间会比较紧,怕你们完成不了。”
“老师,到底是什么作业啊”
已经有鬼按捺不住性子,开始发弹幕询问。
“很简单,让你们运用上课所讲的知识,演绎一部真正的恐怖片。”
恐怖片还是五鬼一人的组合,凶险程度不言而喻。
刘柠感觉手心有点发凉,好像出了不少冷汗,可心中更多的却是遇到难题时的跃跃欲试。她连忙集中注意力,听对方往后介绍
“这回的作业,我要看到你们共同敲定一个主题。没有任何限制,自由发挥,我会在下一堂课给出我的建议。”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