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章 121~124
    字典

    中国古代其实一直有“拼音”,但这时候的拼音并不叫做“拼音”,古时候的人们并没有将“拼音”从文字当中总结归纳并分离开来,简化使用的过程,降低拼读的难度的意识

    他们笼统地将后世已经为人熟知的、具有相同声母或韵母的文字以“正切”、“反切”归为同一类,当你认识足够多的文字后,就可以从有着相同“正切”与“反切”读音的文字中找出两个或三个文字给另一个并不认识的文字标注读音。

    比如现代人如果想要给“到”标注读音,直接用“d”和“ao”标注就够了,古人则会用有着相同声母的文字,如“都”与“找”来给“到”标注读音古代现代的文字读音不一定相同,此处只是举例。

    也就是说,你在标注的时候必须在大脑中将文字的声母韵母先拆开一遍,从中找到一个声母相同的文字,再以同样的方法找到一个具有相同韵母的文字,然后才能给文字标注。

    当然,如果有一个读音与“到”完全相同的,如“道”,也能以一个字标注这种标注被称作直音。

    这个过程你不能说不对,但显然这种标注读音的方法要比直接标注拼音复杂很多。而且这种读音标注的方法必须建立在你认识了相当多文字,且对那些文字的读音熟稔于心、不会出错的前提下才能成行。

    如果本身认识的文字不多,你就只能将文字的读音死记硬背下来,然后反向拆解文字的读音。

    过程麻烦,平白增加了识字的难度。

    而这个时候也并没有目录索引的概念,不曾出现过如字典一样的工具书,简单方便易书写的阿拉伯文字更是尚未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林阡却意识到,想要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字典的出现就势在必行。

    而字典出现了,百姓只需要学会拼音与一些日常用字,基本就可以靠着字典自学大部分文字了,读书识字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扫盲工作会取得那般大的成效,除了许多自愿放弃更好的生活,前去下乡教导人民的读书识字的读书人外,字典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林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嬴政。

    嬴政几乎是在听林阡介绍完拼音后,就对她口中的字典产生了兴趣,再听得目录索引与阿拉伯数字,他瞬间就明白了字典在培养读书人这件事上将会产生多好的效果。

    他看向林阡“你所处的时代应该已经存在字典”

    林阡疑惑地点头“对,不只是字典,还有许多类似的工具书。”

    嬴政没有多问其他工具书,而是直接问道“字典若采用了拼音,是否代表着你所处的时代,所有的读书人都说着相同的话写着相同的文字学着相同的知识”

    林阡先是一愣,旋即突然意识到了嬴政的意思

    你是想说书同文

    嬴政一顿,认真地看向林阡“书同文寡人倒是真有这个想法。”

    而且不只是书同文,还有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如今山东六国只剩齐国,而齐国虽然富裕却实力不强,在并无其他帮手的情况下想要拿下并不困难。

    也即是说,距离秦国一统天下已经并不遥远。

    所以近段时间,嬴政一直在思考着要如何治理这被各家诸侯王分别治理了几百年,彼此间不但文化思想完全不同,部分国家百姓之间甚至还有着深仇大恨的天下。

    而显然,让所有人说同一种话,写同样的文字,用同样的工具等等方式对彼此身份产生认同感,必然可以缓和部分矛盾。

    只是他没想到,林阡竟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但转念一想,林阡能当着自己的面儿说“书同文”三个字,而且言语间只有惊喜并无劝谏之意,那便说明自己的想法是绝对正确且成功实施,并影响到了后世的。

    这样一想,嬴政愈发坚定了要施行“书同文”等政策的想法。

    他看向林阡,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让天下所有人都写着同样的文字,本就更容易将他们拧到一起,减少诸侯分治天下所造成的对彼此的偏见与隔阂。”

    林阡满眼赞叹“对你主持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在后世看来,是完全是不输于统一天下的功绩。许多人甚至认为,华夏能成为一个历经千百年,不管中间发生任何意外,最后也总能回归到大一统国家,而非如欧洲那般的分裂小国,你准备推行的这些政策就占了极大的功劳。”

    很多人甚至认为,如果没有你,华夏势必如欧洲大陆一般四分五裂、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不就是秦国灭亡其他国家后的样子

    想到这儿,嬴政眼里闪过一丝嫌弃。

    倒是书同文等政策被认为是不输于统一天下的功绩的说法,让他有些在意。

    这有些出乎嬴政的预料。

    但细想后又觉得理所当然国土的统一与人心的统一本就同样重要,若不然,他为何推行这些政策闲得慌吗

    不过这样一来,字典就愈发有必要尽快编撰出来推行全国了

    这必然有利于他“书同文”政策的推广。

    他迫不及待叫来了王绾与李斯等人。

    林阡愣住,没想到嬴政只听了个开头,就明白了字典的重要意义,她还有其他准备没拿出来呢。

    她看了嬴政一眼,到底选择了放弃总觉得在他已经想明白了字典的好处与意义后,再将自己的准备拿出来不但多余,还有着小瞧对方的嫌疑。

    于是,她便跪坐在一边等着其他人进来。

    等文官们基本到齐之后,嬴政将准备编撰一本专门用以查找学习文字的字典一事告诉了其他人。

    其他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没能明白“字典”到底是什么意思。

    嬴政看向林阡。

    林阡会意,主动站出来解释“字典算是一种工具书,如果可以,里面应该收集了当前所有的文字。文字需要标注读音,让所有人可以通过读音找到某个字,并弄懂该字的意思。”

    所有文字

    大臣们惊愕地看向林阡,而后很快明白过来,这本名叫“字典”的书籍的作用。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几乎都是激动的。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字典的存在对自己而言并不仅仅只有好处而已。

    因为林阡又介绍了许多字典的组成部分,比如“拼音”与“目录索引”,还有并不起眼但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的阿拉伯数字。

    拼音对这些读书识字的文官并不难理解,他们几乎是在她将声母韵母介绍完后便立刻与“正切反切”的读音对应了起来。

    但在弄明白了拼音是什么后,这群人便瞬间意识到了拼音不但会让识字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冲击到现如今的文官阶层。

    所有大臣深吸一口气,视线落在了嬴政身上。

    看着嬴政脸上毫不掩饰的满意与兴奋,所有大臣只得无奈认命

    不然能怎么办

    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权力便从贵族们手中分剥,几乎全部都被聚拢在了君王手上。秦王大权独揽,又代代都是英明之主,几乎不曾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大臣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而嬴政又是历代秦王中能力最强也功劳最高的一个,再加上他很受百姓拥戴,其手中的权力几乎达到了历代秦王手中权力的巅峰。

    只要嬴政铁了心想要做某件事,大臣们根本没办法阻止。

    既然不能阻止,也就只能加入了。

    至少加入其中为陛下效力,还能让陛下记着他们的一点儿好,以后子孙入仕后靠着这一两分薄面,总比寻常百姓更容易晋升。

    只是,不少大臣都将视线落在了林阡身上,眼神格外复杂。

    林阡愣了下,不由皱了下眉。

    嬴政却将所有人的反应收入眼底,而后垂眸,也不知是在想什么。

    拼音容易理解,当前需要做的只是将所有文字的读音以“声母韵母”或“正切反切”分开,总结当前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声母韵母”,再发明设计某种符号表示这些读音就基本可以了。

    这个活儿并不算难,只是比较繁琐,需要细心而已,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与精力。

    但目录索引的概念要一直到近现代才会提出,战国时期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林阡早有准备,立刻从袖口将经过改造的、王绾李斯二人之前联合编撰的韩非子拿了出来“所谓目录索引,就是在正文内容的前面将全文内容列一个提纲,再标注内容所在的书页。”

    “比如韩非子这本书因为是由许多篇文章组合起来的书籍,每一篇文章都独立存在且不完全相干,如果我们并不想看其他文章,而单单只想要看某一篇的时候,就可以从目录找到那篇文章具体在这本书的什么位置,而不需要从头到尾慢慢翻过去,很轻易就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比如我如果现在想要看孤愤这篇文章,就可以在目录上找到其所在书页”

    林阡打开韩非子扉页,从里面拿出来一张手写的目录。

    在找孤愤这篇文章前,她先将目录呈交给嬴政并其他朝臣看了一遍,然后才收回了自己手中。

    嬴政等人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立刻清楚了所谓的目录由什么组成

    如孤愤这样的文章标题,标题后长短不一的直线,以及直线后面一个奇怪的符号。

    题目好懂,直线的作用大家基本也能理解,但那奇怪的符号

    林阡伸出手指顺着第一篇文章标题下滑,很快就找到孤愤这文章标题,而后再顺着直线向左滑,看着后面的数字“56”解释道“这个便是我之前提及的阿拉伯数字,等同于汉字的五十六。在这里代表的是书籍的第五十六页。”

    说着,她便捏着书籍一角飞快地翻动,很快就找到了同样标注着“56”的页面。

    林阡伸手翻开,一篇开头写着孤愤二字的文章便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而整个寻找文章的过程加上她的解说,也不过几个瞬息的时间,速度快得惊人。

    所有人回想自己寻找某篇文章的艰难过程,再看林阡轻松写意的动作,瞬间明白了在每本书正文内容的前面加上目录索引到底有多方便与必要。

    李斯好奇“谷丰侯这本书的书页是自己写的吗”

    林阡无奈“大家之前到底不曾接触过这些东西,要想让大家知道目录索引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然要拿出实例才行。”

    “那谷丰侯提及的阿拉伯数字,与我们汉字数字又有什么差别”

    “在字典当中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页码的好处是更简单易书写,也不容易占位置吧。”林阡笑了笑,“若是用汉字数字来标注书页的序号,百以内的数字还好,占不了太大的位置;可一旦数字过百,页脚就必须印五个数字;更不要说字典这种工具书的书页往往会高达好几千了,若不用阿拉伯数字,页脚位置可能就要印上好长一串儿的文字,既不美观,也占位置。”

    有朝臣好奇“缩小文字的大小不就行了”

    林阡不答,直接看向负责书籍印刷的王绾李斯二人。

    王绾察觉到林阡视线,无奈开口“文字越小越不容易雕刻,一旦出错整块模板都废了;字数越多,出错的几率也会越大,出错后也是同样的结果。若每一页都需要标注数字的话,这种阿拉伯数字确实比汉字数字更适合。”

    林阡笑了笑,将昨日整理了一天的韩非子拿出来“诸位若好奇,不妨亲自看看效果”

    李斯正要接过,就听嬴政开口“先将书籍呈给寡人瞧瞧。”

    林阡狐疑地看了嬴政一眼,转手将其交给了内侍。

    嬴政将韩非子拿到手中后,结合林阡的手抄目录,翻阅片刻后才道“这种目录索引若是用在你说的字典上面,倒是相得益彰。”

    林阡点头“字典算是工具书,其本来目的就是供人查阅,所以目录索引必不可少。”

    “不单单是拼音的总结归纳,在用拼音当做索引的时候,其实还应该加入偏旁部首的检索,因为有时候会出现看到某个不认识的字,周围无人知道文字读音,或者认识文字却不知道读音的情况。”

    她将自己印象中与字典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说了出来,临了补充一句“我个人觉得在最开始编撰字典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拓展内容。整本书只有文字、拼音、偏旁与基本字义,以及一两个相关词组就差不多了,主要目的还是让更多老百姓认识字。”

    “至于其他内容,不管是等字典编撰出来后再后续慢慢增加,还是再出几本配套的词典、典故等相关工具书都可以。”

    林阡认真解释“因为字典这种工具书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要全,还要完全正确,所以想要编撰一本字典动辄年起步。”

    新中国建国之初,国家便下令主持编撰一本实用性够强的字典出来。

    最开始由叶圣陶先生负责编撰,从1950年开始,愣是花了足足三年时间才在1953年将初版字典编撰出来并发行。

    然而这本1953年发行的字典虽然刚上架售卖就引起了轰动与人民群众的追捧,但这套字典仅仅只在市面上流通了两年,就因为全国推广简体字而被废弃,之后又耗费多年时间,才终于在1957年,问世了第一版广受好评的新华字典。

    而这并不是结束。

    之后这本字典又经过了十几次的修订,且未来显然还会继续修订下去。

    就算叶圣陶先生带领其他人编撰出第一本字典时,负责编撰的员工人数最多也不过才十几个人,而王绾李斯等人手下的门客、属官等人就直接破了百,林阡也绝不会笃定地认为王绾李斯编撰一本字典的时间会比叶圣陶先生少。

    因为文字的收集与编撰等并不是人数足够多,就能让效率正比翻倍的工作。

    何况,现代交通远比战国时期发达,书籍、资料的收集工作也容易得多。

    若想编撰出一本合格的字典,即便嬴政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也绝对不可能。

    但这也正是林阡在秦国大一统之前提出此事的原因

    提前做好准备,等嬴政正式登基,开始推广“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的时候,字典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嬴政看向王绾“此事交给相国,你可能做好”

    王绾领命“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扫盲

    字典找到了人负责,林阡立刻就松了口气。

    嬴政却转头看向林阡“即便有了字典,百姓不也同样不认识拼音、不会拼读拼音谷丰侯可有什么好办法”

    林阡一愣,抬头看向嬴政“倒也有一个法子”

    顿了顿,她道,“百姓不认识拼音、不会拼读拼音,那就派人到各地开设扫盲班,让更多的百姓进入学习。”

    嬴政看向林阡“扫盲班”

    林阡点头“就是派一些读书人到各地”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其实没必要额外派遣更多的读书人到各地教百姓学习拼音与简单的文字,这些年打下其他国家后,朝廷不是已经派遣了不少官吏到各地开设学宫只要学宫的夫子能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当地百姓学习拼音与简单的文字不就好了”

    秦国的学宫制度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若非里面只教法律,就凭它几乎在每个郡县都有开设,便可以与科举制发展成熟后出现的县学、府学相媲美了。

    嬴政皱了下眉“你是说,让学宫的老师每天腾出一两个时辰的时间教当地百姓识字”

    林阡迟疑地看着他“不可以吗”

    嬴政摇摇头,陷入了沉思当中。

    半晌,他看向王绾“相国觉得,这字典大概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编撰出来。”

    王绾一顿,思索后开口“回陛下,短则一年,长则两年。”

    这还是在他们之前改良文字的时候,已经完成大半文字的收集整理工作的前提下夸下的海口,若陛下不满意,他也莫可奈何了。

    嬴政却并未对这个时间发表意见,而是转头看向了林阡“若如此,暂时让学宫负责教导秦律的官吏教导一下有意读书识字之人也不是不行。但也就这两年,等字典编撰出来,培养出更多读书人后,尚在识字阶段的启蒙之人与学习秦律之人必须分开,不能耽误了秦吏的培养。”

    其实现在就不应该混在一起,但秦国读书识字之人确实不够,也只能如此了。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应是。

    林阡心里有些疑惑,却不好直接反驳嬴政,于是便在心里问了一句

    你之前不还对编撰全新的教材,让更多的读书人学习秦国历史与其他知识挺有兴趣的吗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暂时不曾开口答话。

    等其他人准备退下,嬴政才开口将林阡留了下来,然后认真地看着她“你不曾发现,之前无论是推广便宜书籍,推广纸张的生产方法,又或者如今的字典编撰,都有不少朝臣心不甘情不愿,只是碍于寡人威势才不曾反对”

    原来是因为这个吗

    林阡恍然点头“我明白,作为既得利益者总不愿意将自己已经得到的利益分薄出去。现如今无论是便宜书籍、造纸方法还是字典,都还只是在间接影响百姓的文化水平,若开设学校,就会直接动摇其他人的利益”

    嬴政看了她一眼,失笑“你倒是不笨。”

    林阡无语“我好歹也看了那么多书,这些基本的道理我当然知道。”

    所以

    她看向嬴政“你是打算等一统天下后再开设学校,还是决定等以后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开办学校”

    嬴政勾唇“你觉得呢”

    林阡“”

    嬴政收敛神色,淡定道“学校一事不能由你提出,不然你的性命安全无法保障。而且齐国到底不曾真正拿下,暂时还不能折腾太大的动作,以免国内不稳,平白生出许多波折。”

    林阡一愣“所以你是打算等齐国被拿下之后再”

    嬴政扫了她一眼“等字典编撰出来再说。”

    字典的编撰需要一两年时间,但拼音的归纳总结、以及找到代表的符号却并不很难。

    因为嬴政之前提到要让百姓在字典编撰出来之前先学会拼音与简单的汉字,所以王绾与李斯二人直接从至今沉迷研究比隶书更简单易写字体的程邈身边抽调了一半人手

    这群人都改良出了两种字体,再将拼音归纳总结出来、创造出全新的符号来代表某种读音也更容易。

    毕竟,熟能生巧嘛。

    而事实也正如此,在改良完整整两套文字后,这群已经有了经验的门客与属官对拼音的归纳总结格外顺手。

    几乎不到半个月,他们便将所有的声母韵母都整理了出来

    毕竟之前改良字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现如今通行的大部分文字都熟稔于心,有些人甚至已经到了看到某些文字都想吐,或者看到熟悉的文字却觉得“写错”的地步了。

    只是整理读音而已,确实要不了多少时间。

    若非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被汉字读音中的“介音”弄迷糊了一段时间,他们甚至可以在更快的时间内将这些文字的读音整理出来。

    之后便是为每一个声母韵母与介音标注符号。

    原本以为也就百来个音标,他们两三天就能将注音符号全部弄出来,却没想到这个过程中拿出的多套方案都没能获得所有人的一致认可,最后愣是折腾了大半个月,花了比总结归纳文字读音更长的时间,才真正定下了注音符号。

    一群人将成果汇报给了嬴政。

    嬴政看完后,突然有些好奇林阡以前学过的拼音,于是将人请到了主殿。

    林阡“”

    她有些无奈地看着嬴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古汉语的读音与现代汉语的读音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而我学会的拼音甚至是以燕地一带的语言为基准归纳出来的读音,根本就不适合如今的文字拼读。”

    但嬴政坚持想听。

    林阡耸耸肩,便从“aoe”开始,将现代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等全给嬴政背了一遍,她一边背,还一边用笔将拼音写在了纸上。

    等她写完,嬴政直接问道“这又是什么符号也是后来的读书人发明的”

    林阡愣了下,摇头“并非如此,这种符号叫做英文字母,是秦国之外一个叫做鹰国的国家的语言组成部分。他们国家的所有文字,都是由二十六个字母拼写而成。”

    嬴政看了眼林阡写下的拼音,随手将王绾等人整理出的注音符号递给了林阡“你写的这种拼音似乎不如相国他们归纳总结出来的多”

    林阡解释“为了降低识字的门槛,很多偏僻字、异体字都被删除了,读音也经过了部分简化。用我拿出来的这套读音,本就没办法给当前所有文字标注读音,王相国等人设计出来的这套才更合适如今的情况。”

    嬴政点头,这才不再多言。

    这日,泗水郡与砀郡等地的郡守刚组织着百姓将田里的玉米土豆与五谷等都收割完毕,尚未休息太多时间,便收到了咸阳传来的命令

    陛下命各郡县学宫将学习秦律的学子的学习时间减少一个时辰,专门腾出来给不识字的老百姓学习认字。

    张良刚接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完全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到,他手上拿到了厚厚一沓咸阳那边送来的注音符号表格。

    表格最开始介绍了拼音的用处与拼读方式,之后就是罗列下来的长长一串儿好几页的注音符号,每一个注音符号后面又跟了一长串儿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文字

    张良将注音符号表格拿到手后,也用了好几天才终于搞清楚这些拼音的拼读方式。

    想到嬴政的命令,张良果断将泗水郡内的所有官吏

    尤其是学宫里面负责教导学子秦律的官吏都给叫到郡城,而后给每个人都分发了一份注音表格。

    在他们一头雾水之时,张良将陛下的命令说了出来。

    其他官吏还好,那些平日会到学宫给人上课的官吏们瞬间就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张良问过后才发现,这些官吏当中竟然有不少人都没学会以正切反切的方法给其他文字注音,所以看到注音符号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那些注音符号该怎么读

    他们以前认字都是死记硬背。

    张良有些无奈,在让官吏到学宫教导拼音之前,自己倒是当了回老师,先给所有官吏上了一堂拼读课。

    等到官吏们学会拼音,身为郡守的张良仍有些不放心,便趁着学宫第一天教授百姓认字的时候,特意抽出空去郡城的学宫晃悠了一圈。

    学宫免费教人识字的消息很快就在各地传扬开来。

    也许是秦国官府在百姓当中已经积攒了足够的信誉,所以这次消息传开之后,除了对读书识字丝毫不感兴趣,或者生病了无法出门的百姓外,大部分人都去了官府报名。

    但学宫能够容纳的学生有限,所以官府登记了所有前来报名的百姓名字后,便以抓阄的方式将所有人分成了好几批,以一个月为期限,学成一批换一批。

    老百姓能跟着官吏认字就很高兴了,自然没有意见。

    但等到学宫正式报名这日,学宫里面仍旧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头因为原本在学宫学习的学子也并不认识拼音,所以在开课后也都一起留了下来。负责此事的小吏不曾考虑到这点,所以造成了这个结果。

    好在没人介意学生太多。

    好些百姓甚至主动与学宫的学生搭话,和他们挤在一起,共用一张矮几桌案。

    不久,老师走了进来。

    一群人瞬间抬头,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讲课的老师,每个人的手上还都拿着木炭与纸张,态度专注认真得吓人。

    若是听不懂或是开小差错过了老师讲的某句话,这些“学生”们脸上的表情竟像是天都要塌下来了一样,整个人或坐或站地在自己位置上抓耳挠腮,却又只能自己着急而不敢打扰了其他人。

    而在学宫之外,仍有不少没轮到的百姓正在外面好奇地踮着脚张望。

    张良在不远处看着,心里竟无端生出了几分酸涩。

    他想,等学宫的学子们学会拼音后,其实可以在附近找几个屋子,让这些学生给那些想要学习的百姓上课,也不至于让这些百姓等太久。

    统一

    秦国国内扫盲运动搞得轰轰烈烈,齐国上下却在楚国灭亡之后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国家。

    也只有自己的国家。

    但长久以来的安乐生活已经腐蚀了齐国上到君王,下到百姓的心智

    在秦国时不时就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齐国因为与秦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又舍得给其他国家钱财,不会主动招惹其他国家,是以齐国已经足足四十多年不曾发生战争了。

    以古代百姓的平均寿命,齐国国内的百姓差不多都已经彻底换过一批了。

    如今生活在齐国的百姓,根本就没上战场打过仗。

    再加上齐国如今颇受君王重用的大臣后胜,其本质与郭开一样,都是接受了秦国贿赂后便一心为秦国做事儿的忘恩负义之辈。

    而且除了后胜,齐国但凡有官员前往秦国就会收到秦国的贿赂,等回国后也会帮着秦国说话。

    在这些人的努力之下,在长久以来的安乐生活腐蚀之下,齐国上下就没有半点忧患意识,甚至从未想过有天战争也会发生在自己的国家。

    而作为一国之君,没有远见的齐王不但荒废了士兵的训练,全国各地的城防建筑与防御工事也从不派人巡查,即便发现损毁被人报上来也从来不会花钱修复。

    是以即便知道秦国很可能过不久就会派兵来攻打齐国,齐国国内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大臣之外,竟然没几个人对此太过忧虑。

    因为他们很清楚,忧虑了也无用。

    可即便如此,所有人也只是等着秦国派兵前来攻打齐国而已,从未想过投降,更不曾想过直接对秦国俯首称臣。

    齐国臣民许是不曾想过,第一个想要向秦王嬴首称臣的,竟然会是齐王。

    而且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间,甚至远远早在楚国灭亡之前

    在秦国先后拿下韩赵燕三个国家后,齐王便已经被吓破了胆,而后他几乎是立刻命人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前往咸阳朝拜嬴政。

    若非齐王在即将出城的时候被某位守城官员以齐国“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为由劝阻了回来,说不准嬴政早在楚国灭亡之前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齐国。

    不过也说不准。

    也许有人会想到早已经成为了秦国属国,却仍旧被秦国灭亡的魏国。

    但这两个国家因为各自的地理位置,对秦国的态度迥然不同魏国即便早早向秦国俯首称臣,却因为距离秦国太近,虽然不敢攻打秦国,却也总是在其他国家与秦国起了冲突的时候在背地里搞事儿;齐国与秦国的国土并不接壤,而且彼此距离最远,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国家,所以两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可惜一切都是假设,齐王被阻拦不曾向秦国称臣,秦国也马上就要攻打齐国了。

    而这个时间,就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

    今年天公作美,秦国又是一个丰收年。

    经过今年的耕种,最先播种的玉米与土豆如今已经有了富余,粮种价格下降,百姓们也不再将其大半卖掉以赚取一些收入;除了只种了一茬儿玉米土豆的百姓外,如今大部分百姓都将玉米与土豆端上了餐桌。

    如今最值钱的粮种,已经变成了味道甘甜的红薯与产量仍旧稀少的棉花。

    但即便是红薯与棉花,今年也获得了大丰收。

    红薯甚至又扦插了一茬儿到了地里,只要今年不再像是去年一般下大雪,那么这第二茬儿的红薯也必然会收获满当当。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想要发动战争几乎毫无顾虑。

    于是,嬴政便趁着今年最后这几个月,直接派出了王贲带兵伐齐。

    他原本倒也想过再派遣几个将军带兵,但后来一想,若是王贲连齐国这种破烂防御都拿不下来的话,那他也就不用再领兵打仗了。

    王贲得知嬴政想法,额头冷汗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找父亲王翦问了这一仗该如何打。

    谁知王翦只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如陛下所言,若你连齐国都打不下来的话,以后还是别领兵打仗了,不然只会害人害己。若是没自信拿下齐国,大可以主动找陛下请辞,无论是李信还是蒙恬,想来都会很愿意带兵伐齐。”

    王翦将儿子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你也就占了年龄与经验的便宜,不然这好事儿还落不到你头上。”

    王贲“”

    这可真是亲爹

    王贲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向沉稳谨慎的父亲竟然也这般瞧不上齐国。

    但神奇的是,听完父亲的话后,王贲立刻就安了心,对接下来的伐齐一战也没有了半分顾虑。

    当然,这到底是一个国家,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王贲与副将彻夜不休商量了一整晚,终于在天色将明之时想好了要如何攻打齐国。

    林阡很快得知此事,心里有些好奇“齐国真就这么差吗”

    嬴政看了她一眼“军民几十年不曾打仗,每次其他国家打得你死我活,齐国上下却一片岁月静好,这么多年过去,你觉得他们的军队还能打吗百姓还有血性吗至于齐王建,说不准啧”

    他笑了笑,完全没将齐国看在眼里。

    林阡也想起来,历史上的齐王建好像是唯一一个向秦国投降的君王若齐国上下都和齐王建一个样,嬴政不将齐国看在眼里

    好像也不奇怪

    王贲很快带着几十万士兵朝着秦齐边境进发,军队一路疾驰,完全不曾想过遮掩。

    这一路大摇大摆,也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齐国上下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齐王更是立刻手忙脚乱地从各地召集了一些士兵前往西边驻守,以图在秦国的军队攻打过来的时候能抵挡住一段时间。

    谁知道王贲像是早料到齐王想法,在带兵来到秦国边境后竟半点儿往齐国西部进攻的想法都没有,反倒突然调转方向,直接绕过有齐军驻扎的西边边境,转而从齐国的南边如一柄利剑般插入了齐国腹地,并在齐国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带着几十万士兵一路急行军来到了齐国首都临淄城下。

    齐王建得知此事,整个人瞬间就慌了。

    他赶紧看向左右大臣,却见大臣个个面色惨白,双股战战,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半点儿风度。

    不少人甚至嚷嚷着要回家收拾行李,等着城破之时趁乱逃出城外。

    齐王建气得半死。

    但秦军带来的威慑力无与伦比,即便是他这个齐王,也生不起半点儿反抗的想法。

    他甚至不敢到城墙上督战。

    而与齐王的反应如出一辙齐国百姓在秦军兵临城下后,竟然仍旧战战兢兢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毫无半点儿过激反应。

    或者说,也是有的。

    那些个有钱的人家,如今正在家里到处挖坑,想要将所有钱财都藏好,就担心秦军冲进来后会有人顺手牵羊。

    至于其他人慌乱一瞬后便恢复了之前的生活节奏。

    王贲也是第一次打这样的攻城战

    齐国军民无一人敢与秦国大军抵抗,面对秦军的骚扰与叫骂,一个个跟鹌鹑似的毫无动容。眼见着城门上的士兵被他们杀得越来越少后,数量竟不曾增加哪怕一个。

    王贲甚至听说,有不少人在秦军抵达后,竟然还有闲情逸致跑到齐王宫门前叫骂,埋怨齐王当初没有答应即墨大夫主动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的建议,这才招来了如今的祸患。

    王贲“”

    没多久齐国的守城士兵就死得差不多了,临淄城的城墙上也变得空荡荡,若有不知情的人此时从临淄路过,说不准都要怀疑自己路过了一座鬼城。

    齐国的朝堂也早已崩塌,文武大臣早早回家偷藏财物,已经好几日不曾有人到齐王宫上朝了。

    齐王建意识到,齐国的灭亡已经无可挽回。

    他正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王贲突然派人前来劝降“若齐王愿意主动投降,陛下愿以五百里地封赏。”

    于是,齐王建便命人打开城门,亲自走出投降。

    至此,齐国灭亡。

    至此,七国尽亡。

    而此时,不过是秦王政二十一年,距离历史上七国灭亡差不多早了五年。

    皇帝

    与战争胜利一起传回咸阳的,还有秦军伤亡竟不到两千人的消息,而因为此时距离春节还剩了将近一个月,全国上下都不由为此欣喜若狂起来。

    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还有些不敢置信

    以齐国破败的军防与毫无斗志的军民,他们确实想过这场仗可能会打得很顺利。可这场仗打得这么顺利,还是远远出乎了秦国上上下下的预料。

    这简直就像是王贲带兵到齐国晃了一圈儿,然后就将齐国收入囊中了一样。

    快速得让人不敢置信。

    但能这么顺利地拿下齐国,对秦国许多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嬴政果断下令,今年春节,全国放开所有限制,尽可以聚众欢歌、畅饮美酒。

    百姓尽情玩乐,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好年,朝堂众臣却因此而忙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就在一统天下后不久,嬴政便在某日上朝时下令“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引用史记

    而他给出的时间,便是年后第一次上朝的时候。

    听到嬴政下令,林阡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我记得以前不是在心里提过,你的帝号叫秦始皇吗为什么还要问朝臣

    嬴政闻言看向林阡,毫不意外地看见她与头顶的小号林阡露出了如出一辙的茫然表情。

    他有些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很快转移了视线。

    林阡被他看得一个激灵,终于反应过来帝号这种东西就算自己心里已经有了模糊的想法,甚至他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心里定下了某个称号,也不能毫无铺垫地告诉所有人。

    这会显得人格外的狂妄。

    若由臣子提出来,或是有人抛砖引玉之后,他再顺其自然引出“始皇帝”这个称号,众人的观感就会好很多。

    想清楚之后,林阡心里便只剩下对历史大事件即将在自己眼前发生的期待。

    果不其然,年后上朝第一天,王绾便主动站了出来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引用史记

    嬴政并不满意,果断开口道“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引用史记

    林阡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这个称号在自己眼前诞生,心中激动自不必言。

    之后,嬴政又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封赵太后为帝太后。

    封完父母,嬴政的视线忍不住落在了林阡身上。

    林阡“”

    嬴政脸色微微变黑,转而提到一件事“上古在君王死后,一直有后人根据先王生前事迹评定谥号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与当儿子的议论父亲,当臣子的议论君王一样,没什么意义还有僭越嫌疑。往后废除此法。”

    继而又道,“我是始皇帝,子孙后代”

    林阡正等着嬴政说出秦二世、秦三世等称号呢,就见嬴政突然黑脸,似乎不打算将剩下的话说出口。

    她对上嬴政眼睛,触及里面寒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我刚才应该没有胡思乱想吧

    嬴政顺势看去,只见林阡头顶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的小号林阡,又见旁边已经穿上帝王朝服,戴上了垂落着许多冕旒的冕冠,正坐在高台上翘着小短腿儿凶神恶煞地瞪着小号林阡。

    他瞪人的时候,冕冠上的冕旒竟然还一晃一晃的,瞧着愈发可恶。

    嬴政“”

    以数字给自己的后代定下皇帝称号,本来是嬴政登基为秦王后就有的想法,最初原因就是看不惯臣子给逝去的君王定谥号的做法。

    但因为一个秦二世,他对这种命名方式格外排斥起来。

    再加上林阡之前提过的一些,诸如皇权必不可能长久之类的话,他更是对这种寄予了自己传承万世祝愿的称号失去了兴趣。

    于是嬴政将激动之时溜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当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其他人却不知道嬴政想法,见他说了一半就住了嘴,且迟迟没有继续的打算,不由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嬴政。

    嬴政注意到朝臣的反应,扯了扯嘴角,道“寡人近日空闲下来,特意招来诸位公子谈过,”他扫了眼底下满脸错愕的扶苏与将闾几个,“发现他们许是过惯了安宁富庶的好日子,竟无一人有我嬴氏王族险境挣命的血性。寡人决定,自今日起,将所有成年公子派往全国各地,隐姓埋名从小吏做起,日后寡人崩逝,谁的官职高,谁就继承寡人的皇位。”

    嬴政话音刚落,文武百官便惊愕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林阡更是茫然你这是打算养蛊吗不打算让扶苏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