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03章 --去辽东
    被派到辽东的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地“天兵天将”。他们都是熟悉辽东地形的老兵,他们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后金铁骑藏在哪

    上万大军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朝着后金的国都盛京平推,一路上横冲直撞,什么大小部落一律推平。

    什么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在机关枪面前都是扯淡

    在后勤充足、武器补给给力的情况下,辽东很快就被天朝给收复了。后金连国都都不要了,撒丫子就往更北边的老林子里跑。

    你别说,进了老林子的后金铁骑确实不好抓。所谓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天兵天将们还真就不好大规模炮火洗地。

    不过有了合适的据点,一万天兵迅速化整为零,分散为二十个百人队就开始对辽东地区进行清扫。

    清扫完毕之后,消息立刻传回天朝。

    朝野上下是一边震动这还是打得崇祯薅头发的女真骑兵怎么在天兵天将面前变得跟纸糊的似的

    不过随着辽东战役的胜利,后方的人口迁移也可以同步进行了。

    华夏历史上的三大人口迁移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不过这都是在极端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背井离乡。

    但是这一次,这帮人是朝廷的有序指导和规划下进行的人口迁移。路上有车船可以代步,顿顿按时发粮食充饥。

    这一路下来,百姓没被饿着,反倒一个个都吃胖了

    嗯感谢国营畜牧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国营养鸡场的支持小鸡儿这玩意长得贼快批量养殖更是疯狂长肉百姓们碗里的肉都是这些可爱的小鸡儿贡献的

    在辽东,天朝官方会规划出来大型牧场为整个天朝供应奶制品和肉制品。关内的土地不好养殖牲畜,但是关外广阔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

    第一批迁到辽东的人口足足有十万人。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十人万还没有一个大一点的县城人口多尤其是分散在辽东地区,十万人连朵浪花都看不见。

    这些人是先锋队,是示范区的首批人口。

    和他们一同前去的,是天机阁的建筑队伍。他们同样化整为零,深入村镇指导盖房。指望他们去集中盖房,估计首批移民都捱不过第一个冬天。

    所以只有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干大事

    在关中都快待长毛的杨鸿儒,也跟着天机阁的建筑队一起去了辽东。茫茫荒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

    至于他的安全问题则完全不用担心,他虽然武功尽失,但是他还有科学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在必要的时候,他还能化身钢铁侠。

    在便捷的水路运输下,杨鸿儒只用了小半个月就到了辽东。他被分到了第三先遣团指导工作。

    整个先遣团有五百号人,他们就是一个村级单位的全部有生力量。这五百人里头绝大多数都是壮劳力他们的亲人还在关中。等他们在这边有了基业之后才会选择把妻儿老小接来。

    五百壮劳力搞建设还是很迅速的,他们来到指定位置之后便放下物资搭建营地。一开始地条件肯定会差一些,而且辽东森林密布,想开荒也需要很大力气。

    不过吃喝肯定是不用愁的,早些年的北大荒号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能展现出东北的丰饶。

    有人问狍子是啥嗯,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长得像小鹿而且特别蠢萌这小东西蠢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你走到它身边它不带害怕的当你给它一棒子之后,它吃痛会跑开,然而过不了多久,它还会再跑回来它在好奇是什么打了它

    于是这种蠢萌的动物终于用了不到二百年的时间把自己蠢成了濒危动物现在的东北,不在自然保护区你都看不见这玩意

    在树林间扎好帐篷之后,第三先遣队的队正来到杨鸿儒的帐篷里开了个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就是商讨接下来该如何开荒垦田。

    周围都是茫茫大森林,在这种地方种地简直是在开玩笑。面对这种情况,杨鸿儒只能决定烧荒

    烧荒是最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开荒方式吗,虽然对环境确实存在巨大的破坏,但是你架不住方便啊

    能参加先遣队的都是老农民了,都有很丰富的烧荒经验。实际上,最早的时候,秸秆都是一把火直接烧了拉倒的烧过的秸秆留下的草木灰还能肥田。

    如今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对于土地来说简直就是严重的伤害病菌、虫卵都被深埋进了土壤当中,这样处理的土地,明年病虫害极其严重

    秸秆的最佳处理方式其实是收割、堆放、发酵、杀菌之后再还田。不过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二十一世纪都没能实现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

    一把火点燃了开荒的序幕,战天斗地的天朝儿女开始在辽东种田。

    杨鸿儒则在组织人手伐木、建屋。

    在后续资源没跟上的时候,他们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临时屋舍。住帐篷只是权宜之计,木屋也是过渡之策。等道修通了,钢筋水泥都能送上来之后,钢筋、混凝土、砖瓦大楼才是一个村屯该有的建筑。

    搭建木屋技术含量并不高,杨鸿儒带着五百号壮劳力用了不到一个礼拜就起来了一排木屋。

    十人一间,总共修了五十间宿舍。

    木屋都是半地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防风保温、节省木料。当年杨鸿儒行军打仗的时候就盖得这种半地下结构的营房

    木屋盖好了,火也灭得差不多了。于是男人们纷纷带着工具去清理烧过的土地。想要耕种必须要把地里的树根、草根挖出来,不然的话这些树根草根还会继续生长,过不多久又会绿树成荫。

    一堆堆半生不熟地木炭被扛回营地,这些木炭是过冬的上好烧材。留到冬天能救命啊

    一个村庄的土地是有数的五百个壮劳力就是五百个家庭。按照天朝的分地标准,每家可以分到二十亩好地。五百家就是一万亩地。

    一万亩地听起来很多是不实际上换算成平方千米并没有多大。一万亩地也就是六平方千米多一些换言之,就是一个长两公里多,宽三公里多一丢丢的方块。

    在杨鸿儒的规划图当中,阡陌纵横、水道遍布。而且杨鸿儒一步到位直接把村级水电站安排上了

    没经过蒸汽时代就进入电气时代

    没问题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最新章节地址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全文地址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txt下载地址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quot收藏quot记录本次第1003章去辽东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穿越从语文书开始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