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回到营寨便要安排发丧,他倒是不忌讳这些。
庞统道:“不可。如果主公真的有事,我们应该悄悄退兵才符合常理。”
李奇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哈。
毕竟对方有贾诩,来得这么明目张胆的,很容易就被识破了。
现在既要悄悄退兵,又要想办法让敌人知道咱们在悄悄退兵,破绽还不能太明显了。
首先,李奇限制了原有灶台的使用率。
比如原本一万个灶台,现在只用三千个,也就是效率低一点,但仍然要保证士兵吃饱。
这么一来,每天都在用的灶台和几天不用的灶台,在使用痕迹上就出现了差异,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可以发现。
三日之后,李奇令全军撤出营寨,进行埋伏。
夏侯惇每日派探子打探李奇军的动静,前面三天,探子都道李奇营寨没有特别的举措。
夏侯惇便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趁着李奇新亡而出兵袭营了。
贾诩劝道:“先不要着急,李奇与庞统并不是草率之人,若是故意吸引我们的,我们去了必中埋伏啊。”
夏侯惇道:“文和不是说过,三日之内对方没有动静,李奇便是真的中箭了吗”
贾诩道:“我的确这么说过,但是面对李奇和庞统,还是要谨慎一点。”
夏侯渊道:“文和是不是太高看他们了,若是李奇并没有身亡,只是负伤的话,我们正好生擒他。再过几日,怕他的伤势都好了,我们白白错过良机呀。”
贾诩道:“就算是白白错过良机,也比白白搭上性命的好。”
二夏侯无奈,也只好决定再忍他一忍。
第四天,探子来报,说益州兵的营寨还在,但是营寨里面已经看不到一人一马了。
夏侯惇大惊:“错失良机矣,可速追之。”
贾诩道:“且慢,我们可以先派一军为先锋,两位将军作为后军比较稳妥。”
夏侯惇心道这贾诩也太小心了,人家都跑光了,还在这里磨蹭。
不过他受命来安定之前,曹操也在书信中叮嘱过夏侯惇,凡事要多听贾文和的劝谏。
没办法,夏侯惇道:“谁可为先锋”
苏则出列道:“守卫安定郡是某的职责,先锋一职,非某莫数。”
夏侯惇从之,让苏则领五千人马先行探路,二夏侯及贾诩率大军在后面准备接应。
苏则来到益州兵原本扎营的地方,仔细观察过营寨和灶台痕迹之后,大喜,令人报告夏侯惇道:“益州兵真的全数而退了,可速追之。”
贾诩问那报信的人道:“苏太守何以认为益州兵已全数退去”
报信人道:“苏太守观察过益州兵的灶台,灶台数量不曾减少,但是最近数日只有三成的灶台有造饭的痕迹。故而苏太守认为,李奇的大军早在三日前就退去,只留了三成的人马断后。此外,苏太守通过对马厩的查看,认为留下来断后的益州兵应该是骑兵。”
其实这一点,纯粹是苏则想多了。
李奇对灶台做了手脚,但是没有处理马厩,以至于苏则认为,李奇有意留了骑兵在后面,是为了在迷惑曹军之后,能够更快的赶上前方队伍。
夏侯惇气得将刀柄狠狠的戳进泥土里,道:“益州兵退了三日,现在还追得上吗”
贾诩传令信使:“让苏太守在益州兵的营寨里等着我们,我们这就前往。”
夏侯惇纳闷儿的问道:“为何不让苏则抓紧时间追赶”
贾诩笑道:“如果李奇真的死了,他又没有后人继位,整个益州集团必然分崩瓦解,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内斗。凉、益、荆三州早晚归我们所有,倒也不用急于一时。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李奇是真的死了,还是身受重伤而退兵。”
与此同时,益州兵大营外的埋伏圈里,李奇很郁闷啊。
李奇道:“原本是想埋伏夏侯惇和夏侯渊的,没想到来个苏则。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庞统又没看过三国演义,只得摇头道:“没听过。不过主公不要心急,你看苏则到了我们的营寨后,既没有继续追赶,又没有退兵,想必是自己不能做主,在等候后方主力大军的到来。”
李奇道:“那敢情好。”
要说苏则也够小心的,他在等待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同时,也没有闲着,而是在继续搜索营寨,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好在李奇这次没有打算用火攻,因为营寨还会用到,所以也没有留薪草、膏油之类的引火之物,否则必定被苏则发现。
少时,夏侯惇率大军赶到。
在听取了苏则的堪察报告之后,他们确定益州兵是真的退了,但李奇是生是死,暂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