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劳马先生。”
“此此连弩与与之前所造不不同,可可一弩五十发,威威力大增。”
“行,吾吾让弩兵勤勤加练习,早早日将此神器运用到战战场上。”
“汝汝何以学学吾讲话”
“吾吾敬重先生,岂岂敢如此不过艾艾天生口吃,实实难纠正。”
“原原来如此,吾吾也一样。”
邓艾与马钧静静的看着对方,颇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受。
虽然身体方面有一些不太方便的缺陷,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所以,一定是特别的缘份,才让两个结巴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国人。
邓艾选拔了一千弩兵,日夜练习,终于有所成就。
无论是在射程或是在射出的频率方面,这新型连弩的威力,的确比原来的连弩又增加了好几倍。
邓艾吩咐邓铜道“今主公与孙权不过是暂时结盟,久必生变。所以我得尽快将新型连弩送到丹阳前线。现在朱桓已经退兵,汝留一万人马死守鄱阳边境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
邓铜道“将军放心。”
邓艾收拾部队、器械,即刻往宜城出发。
从鄱阳到宜城,既可以先北上庐江郡,然后东行至宜城,这条路全是李奇的地盘,走起来安全、便捷。同时他也可以借着孙、李联盟的机会,穿过大半个丹阳郡直抵宜城。
邓艾选择了后者,倒不是说因为后者路近,最重要的是,邓艾打算沿途熟悉丹阳郡的水土地貌,为将来彻底平定江东打下基础。
是故这一路上,邓艾走走停停,写写画画,将丹阳一些重要的山脉地型都绘制成图。
却说甘宁部行经庐江郡的皖城,正在休整,忽闻臧霸率军两万抵达濡须口。
甘宁盘算着,臧霸此举是要渡江与张辽汇合,增强张辽部的实力,便于曹魏大军在江东立稳脚跟。
“等我们赶到濡须口的时候,臧霸早已渡江,到时候我们夺取濡须口,截断其补给线,曹军必须军心动摇。”甘宁打定主意,明日即刻动身。
次日,甘宁列队出发,刚离开皖城不到三十里地,便接到李奇的命令,令其退守皖城,以观其变。
原来李奇抵达宜城与孙权会盟之后,进一步了解了曹魏的动向,知道曹魏援军分为两队,前队为臧霸,后队为蒋济。如果甘宁现在就去攻打濡须口,很容易被蒋济所率领的后队堵在长江边上。
故而李奇令甘宁退守皖城,要么等蒋济队渡江之后再夺濡须口;要么蒋济驻扎濡须口,甘宁可择机袭取合淝。
现在李奇在宜城就是等,等战局发生变化。
反正宜城属于丹阳郡,后勤补给由孙权负责,吃的都是孙权的粮食。
当然,江东俊杰们也不是傻的,早就看出李奇的意图。
张昭就提醒孙权道“李奇消极备战,实则消耗着我们的粮草补给。恐他日击退张辽之后,我们再无实力与之对敌。”
孙权点了点头,道“诸位有何对策”
张昭道“可告之李奇,就说丹阳粮草有限,令其自备粮草应敌。”
孙权从之,委婉的向李奇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大意是说,江东这些年战乱连年,不仅粮草消耗颇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农耕情况。收入少了,而开支多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若与曹魏陷入持久战,恐粮草方面难以长期供应。
言下之意,你是不是自己也出点粮草
李奇默默听完孙权的诉苦,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江东的处境,并遗憾的表示“我们在鄱阳郡旷持日久,西昌送来的粮食也所剩无几。当然,我完全理解吴侯的处境,绝无相逼之意。为了减轻丹阳郡的补给压力,我看我还是移师庐江郡吧。毕竟现在江夏一线都在我部控制之下,从江陵沿江输送粮草也还算比较方便。”
孙权“”
现在臧霸正从濡须口赶来支援张辽,曹魏兵力日盛,李奇竟说移师庐江,那岂不是丢下自己独自在丹阳郡承受张辽、臧霸的压力么
孙权无奈,道“正泓不必如此,孤只是向正泓如实交代当前的局势,绝没有不粮草的意思。以孤之见,可先从于湖运抵一部份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李奇笑了笑“于湖隶属丹阳郡,是吴侯的地盘,你看着安排吧。”
原本打算挖个坑让李奇跳,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完美的避开了坑,反倒把自己给坑了。
可是正如张昭所说,李奇自抵达宜城之后,一直都是消极备战,从未有过主动出击。再这样下去,自己的粮草又能支持到什么时候
他不会真的等着耗尽自己的粮草吧
故而孙权又追问道“正泓有何破敌之策”
李奇仍是淡然的说道“时机尚未成熟。”
孙权长叹一口气,道“虽然于湖那边的粮食还能帮助我们坚持数月,可随着臧霸、蒋济两支援军相继抵达春谷,战事只会越来越艰难,倘若真到了粮草不济之时,恐我们两军皆会被张辽击破”
李奇笑道“吴侯勿虑,我多次击退过曹孟德,又岂会败于他属下一支偏师”
孙权不再多言。
他知道,李奇大概是不会将自己的打算如实告知自己的,再怎么逼问也不会有结果。
只是被人拿捏的感觉真心不太好受。
徐盛私下拜谒孙权,道“我方连失数郡,在三方之中,是最拖不起的一方。丹阳郡是我们的地方,李奇自然不会上心,故而恳请吴侯集江东之兵,主动与张辽决战。”
孙权道“孤也正有此意。只是将江东精兵尽数集中于丹阳,李奇军马在后方发难如何是好”
作为一个经常背盟的人,将心比心,孙权自然要考虑别人会不会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倘若李奇留在后方的邓艾、郝昭等部突然重新向会稽、吴郡发起攻击,自己就真的走投无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