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的江湖可谓是风起云涌。
先是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推出拥有智能换装功能的改版亚马逊平台,饱受好评,各国用户数大幅提升,包括一直不温不火的大陆内地,也是如此,交易额也激增,极大地提振了股价。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亚马逊是春风得意,但是国内的亚里和京东就饱受社会舆论批评,批评它们不思进取,只知道在墙的保护下,躺着赚钱。
网络上甚至有人带节奏,说亚里和京东只会窝里斗,不敢走出去,没有梦想,所以他们决定抵制亚里和京东,从此只用亚马逊,为那些能为梦想窒息的公司。
还真别说,节奏一带起来,很多人都愤慨地表示支持,并上传了自己删了亚里和京东软件的照片或者视频为证。
不过亚里和京东两家公司的后台数据显示,他们的软件装机数量并没有减少多少,还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网络上说不用它们公司软件的用户终究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只是老是被这些言论抨击,也不是事儿。
亚里和京东两家电商公司,目的一致,居然联手起来用水军洗地。
说洗地也不对,更应该说是揭开亚马逊身上那件皇帝的新装。
很快,一个内幕便在多个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
亚马逊平台的智能换衣间,其实内核是国内公司开发出来的试镜软件。
亚马逊公司和试镜软件母公司合作,打造了这新一版的亚马逊智能平台。
亚马逊一直在模糊试镜软件的存在感,将用户的重心聚焦在亚马逊这个平台上,让用户关注整体而不是去关注局部。
其实,在亚马逊平台上申情的智能换衣间账号,是可以在国内的试镜软件里登录的。
不仅仅是亚马逊跟试镜软件母公司合作,亚里和京东以及其他电商公司,都有跟试镜母公司合作,只是亚马逊是最早吃到螃蟹的那一个公司,而很快,国内亚里和京东也会推出自家的新版平台。
这个内幕消息在亚里和京东的水军炒作下,热度很快就上来了。
试镜软件在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高峰时候有三千万下载量,只是推动付费时机太早,再加上试镜软件本身没有多少衣服的数据,导致很多使用者都只能试穿自己的衣服。
但自己的衣服都已经买回来,都是亲身穿过的,又何必在试镜软件上试穿呢,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所以收费之后,试镜软件只有三十万左右的用户量,显得不温不火。
但这不意味着试镜软件毫无潜力。
在跟亚马逊这个电商平台合作后,立刻就原地爆发了。
事实证明,试镜软件跟电商平台是天作之合。
借助电商平台海量的衣服数据,试镜连接了消费者和网络服装之间的距离,拉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满足感,促进了消费者的下单转化,而消费者也愿意为这种便利付出一定的钱。
电商平台提升了交易额,而试镜软件则是获得了海量的付费用户。
两者可谓是双赢。
嗯,目前表面的情况的确是如此。
但实际上,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试镜软件,就像一只手捏着那些电商平台的蛋蛋,只要不过分,要怎么拿捏都可以,但如果电商平台开发出了自己的试镜软件,那吴思源毫不怀疑,这些电商平台一点都不会留情,一脚就会踢飞试镜软件。
当然,前提是,那些电商平台能够研发出它们自家的试镜软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证明,他们在亚马逊智能试衣间上申请的账户,是可以在试镜软件上同步登录的。
那些网络喷子就有点尴尬了。
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他们口中的有梦想的企业,使用的还是国内企业软件的服务,那他们用来抨击国内电商企业的理由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一些普通喷子倒是无所谓,他们人微言轻,只要删除掉相关言论,过段时间,就可以重新做人,毕竟互联网没有记忆。
但是一些大v,就不一样了。
他们名声大,虽然带来的影响力也大,但相应的,盯着他们的人也多。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被人拿着一件事反复鞭尸,严重一点,还是被人肉搜索,而且也无法继续恰饭了。
他们头疼不已,只好装聋作哑,避避风头。
但互联网总是不差找事的人。
他们是想低调度过这段时间再出来做民意代表,但总有人揪着他们的小辫子不放,而且网络人才又多,他们想出来解释几句,都会被人一一驳斥,骂到无话可说。
而随着新版本的亚里和京东电商平台相继上市,同样拥有了智能试衣间的它们,更是让这些原先骂得凶的人哑口无言。
国内的电商到底还是亚里和京东的天下。
在两家电商平台不留余力的宣传下,亚里和京东被亚马逊平台抢走的那一点市占,又很快被夺了回来。
而试镜软件的国内用户也迎来了火箭发射般的直线增长。
尤其是国内刚好赶上了春节,国人有购置新衣的习惯,刺激了试镜付费用户的增长。
原本只有两百万出头的付费用户量,在新版本的亚里和京东平台软件出来的一个星期之后,付费用户量就达到了一千一百万,此时国际付费用户是两千三百五十万。
而一个月后,国内的付费用户量达到了七千三百万,国际付费用户达到了两亿一千万。
有这个成绩,除了是试镜软件切实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之外,电商平台不留余力的宣传,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正常的话,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宣传力度的话,那么其中花费要数亿不止,甚至十几亿都很正常。
但现在,试镜软件一分钱不花,依靠电商平台的宣传和用户的自来水,就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口碑和营收双爆棚。
据估算,2016年12月2017年1月之间,光靠付费用户,试镜软件带来的营收,国内就有1095亿元,国际的营收更夸张,超过了7681亿元,总营收8776亿元。
如果每月能保持这样的收入,一年营收就能得到105312亿元。
按照国际惯性,在不避税的情况下,跨国企业要缴纳2842的税,按照35来计算的话,再扣掉其他的运营成本,就算它15好了,加起来的话,也有50的利润,也就是说,105312亿元的营收,能有52656亿元的利润。
当然,这是估算的情况下,实际利润会更高。
而这一点,不仅仅是超群集团的高管注意到了,外界一些人士,也发现了试镜软件暴火而带来的暴利。
秉承母公司一贯以来的低调,试镜软件项目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外公开付费用户数量,但它们不公开,不意味着其他电商平台不公开。
一个月后,随着亚里率先对外交出了成绩单,其他用了试镜软件服务的电商公司,也相继发表各自的成绩单。
毕竟它们很多都是上市企业,要为股价负责。
成绩单里,除了这段时间增长的交易额的话,最受关注的是它披露了自家平台用户转化成试镜付费用户的转化率和具体数量。
将所有电商平台披露出来的数量加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差不差的试镜软件总付费用户量。
然后再乘以相应的使用费用,扣掉成本,最后得出来的利润结果,让很多有心人都吓了一大跳。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一出名的话,很多人的目光就关注了过来,一些东西就隐藏不住了。
2017年1月26日,赶在除夕的前一天,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篇文章抽丝剥茧,从农业到互联网行业,一个你不知道的商业帝国,国内的真正首富,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无数人分享在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上。
两个字火了
文章这样写道
对于试镜这个软件,或者说智能试衣间,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过年之际,很多人都依靠它买到了心仪的衣服,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回家闪亮登场,买家买的开心,卖家也很少需要担心退货的问题。
当然,它的月卡费用也不便宜。
不过它的价值让它值这个价格。
这一点从它的付费用户数就可以看出来了,几亿的付费用户数量,加起来带来的超高营收,用巨头两个字来形容,也不夸张。
如果是别的企业,那肯定是大书特书,大肆宣传,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们这家公司。
但唯独试镜软件的母公司,它很低调。
你可能知道试镜这款软件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试镜软件母公司的名字,它叫做超群集团。
极少人知道超群集团的存在,也知道它是一个低调的公司。
但你不知道,它的低调,超乎你的想象。
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品牌,其实就是这家集团公司名下的。
神农果园,越省乃至华南地带,打得一众精品水果连锁店铺溃不成军的存在,其独家水果让每一个尝试过它的人,都会被其俘虏。
听说神农果园在国内建有数十万亩的水果基地,并与超过上百万的果农有直接的合作。
这个神农果园,是归属于超群集团名下的。
小鲜肉,主打社区生鲜的肉菜店铺,以桂省为发源,扩张到越省乃至其他省份,其生鲜都是自产自销,虽然价格偏贵,但是物有所值,每天去晚了,可能就卖光了,生意超好的。
它也是归属于超群集团名下的。
嘉味牌十三香,这个调料品只在禹省售卖,都是卖到断货的那种,快消品向来有跨区冲货的传统,但它没有,因为实在是太热销了。
当地商超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的店里面没有嘉味牌十三香,那么就没有客户上门。
我一次出差,路过禹省,偶然买到了这个嘉味牌十三香,从此做饭都要用上它,实在是味道太鲜了。
是的,嘉味牌十三香的公司被超群集团全资收购了,嘉味牌十三香正是超群集团收购后推出来的新产品。
三味香猪,这一个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个高端猪肉品牌,可能很多高端餐饮行业人员就知道它。
它的价格奇贵,刚开始推出的时候,一斤猪肉就要32元,现在已经涨到了50元一斤。我一个做高端餐饮的朋友跟我说,每次的三味香猪供应大会,那是一个火爆,都要靠抢靠狠,才能多拿一些三味香猪的份额。
是的,它依旧是超群集团旗下的。
除了高端猪肉品牌之外,中低端的猪肉他们也做。
据我调查所知,超群集团在国内建有多座养猪场,最低的年出栏数量都不会少过五万头。
超群集团的中低端猪肉在市场是也是很强势,比起温氏或者天牧等企业生产出来的猪肉,普遍要贵个一两元。
但这还不是超群集团的所有业务。
超群集团在桂省兴建的生活垃圾处理厂,让整个城市焕然一新,受到了国家级领导人的认可和夸奖,上过新闻联播,并准备在多座城市,多个省份进行推广。
超群集团投资的千度外卖,是外卖市场上排名前三的外卖企业。
超群集团最近主打推广的桃花元饮料,虽然售价不低,但是口感真的很不错,只是推广初期,名声还没有打开,但是在一线城市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这款桃花元,显然是投入了重金,假以时日未尝不能发展壮大,一线品牌或许比较难,但是二线品牌却有很大的希望。
这是一个隐藏的商业帝国,所有的公司商业价值加起来,轻松超过上万亿是没问题。
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男人缔造的,也就是超群集团真正的实控人。
一个真正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