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端阳见闻(上)
    时光飞逝,一场酒局后因陈家而起的水军波澜很快平息,而京城百姓期盼已久的端阳佳节却终是到了。

    只因崇安帝的千秋正在端阳,圣恩浩荡,端阳当日金陵城免收入城税,金陵府衙以及各处庙宇道观都会开设粥场免费施粥。

    是的,封建时代皇权危重。搞慈善,向来都是皇帝的专利。就连宗教,也必得在皇权特许下才能参与慈善。出此之外的其他人等若擅自行事,则必定有一条“邀买人心、图谋不轨”的十恶重罪等着他。

    当然,皇帝都慷慨解囊了,各世族们自然不能干看着。尤其是近几年天灾频仍,是南方涝北方旱,几无一年清静日子过。日积月累之下,这金陵城外的乞丐团体已然突破万人大关。百官们更当愈发体谅天子的荷包,提前向各处宗教场所布施米粮,也好减轻皇帝的经济压力。

    李家初初回京,兄弟俩都还是个白身,行事不能太过惹眼。李梦得便做主提取五十担黍米交由王家代为布施。而只因有李家赞助的五十担黍米,王家今年布施给各处庙宇的粮食总量达到三百担,一举拔得京城各世家募捐数额的头筹。甚至相比崇安帝,那也只少了五十担而已。

    一担粮食约莫就是一百斤,仅崇安帝和王家的捐赠加起来就是六万五千斤粮食。倘若这些粮食真能全数煮成稠粥免费发放给京城的百姓和乞丐,那至少这一天,的确是皇恩浩荡了。

    然而,抱石风眠领了李长安的命令四下转了一圈却发现今日由金陵府发放的米粥大约是三分之一的米粒和三分之二的米汤;而由各处宗教场所布施的米粥,情况好些的能有一半的米粒,差些的那就只剩照得清脸的米汤了。

    这二人中,抱石沉稳些回禀情况时只是捏紧了拳头平铺直叙。

    风眠性情激烈却是气地直咬牙。“太过分了二郎他们真的太过分了咱们李家给建初寺捐了五十担黍米,五十担啊那帮和尚就给老百姓喝米汤百姓们一个个都饿地不成人样了,那些和尚却各个都肥头大耳。给老百姓喝米汤,竟还要百姓们磕头谢恩,这是什么道理他们怎么这么不要脸啊这哪里是慈悲为怀念的修佛之人,这是骗子是恶霸是强盗他们念的是杀人经、拜的是黑心佛”

    几乎是指天骂地地吼了一通后,风眠粗喘了一阵方才逐渐缓过气来。然后,他就一脸期盼地望住了李长安。“二郎,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长安却只沉静摇头,轻声道“什么都不做。”

    “啊”

    怎知他话音方落,就连正在帮李长安收拾衣带的绿篱也跟着惊叫起来。“二郎,这却是为何”

    绿篱虽是李长安院中婢女,却因李长安之故见过不少百姓疾苦。可只要有二郎在,这些百姓是不会永远穷困下去的。因为,二郎总能想到办法帮助他们。

    哪知这回来京城,先是在金陵城外见了不少饥寒交迫的乞丐,可二郎却出言阻止大伙取了食物和钱财救济。如今,皇帝千秋赈济饥民,这些僧道克扣李家布施,二郎竟也要袖手旁观了么

    答话的不是李长安,而是正在一边跟小仓鼠一样埋头吃粽子的李狸奴。

    他说“绿篱姐姐,这里是金陵,不是太原。金陵,有皇帝和世家做主。那些僧道表面无权无势,背后若是无人,哪敢”

    “慎言”可不等狸奴把话说完,李长安就已出言喝止。

    狸奴一想到这是在王家的屋檐下,明日才能回李家,也即刻咬住了嘴唇。可他追随李长安久了,也早就不再习惯过这种路见不平忍气吞声的生活,不禁伸手扯扯李长安的衣袍问道“长安哥,我们为什么要来京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晋阳啊”

    李长安无奈苦笑,此来金陵表面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获得官身以便日后名正言顺地插手李家的政治决策,二是为了与钟璃完婚。

    可在李长安自己的计划里,来金陵却只有一个目的看看这个朝廷到底烂到了什么地步。要知道,虽然是大厦将倾,可究竟是加入张角的黄巾军竖旗起义,还是加入袁绍的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那可是结局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并且,因为事关重大,李长安身边却无一个在谋势上可以帮到他的得力人手,他这才不得不亲自走一趟金陵。然而,虽说来之前李长安就已算到此行必定事事掣肘,可真正见到这许多不平之事,他却仍不免气闷。

    他伸手摸摸狸奴的额头,轻声道“你还小,有些事就不用问为什么。等你长大了”

    “等我长大了,就都明白了”狸奴了然重复着长辈们糊弄他时的惯用话术,面上满是不屑。

    “不”可李长安却满眼期待地望着他道,“等你长大了,你就能帮到我了”

    狸奴

    不知为何,狸奴忽然觉得童年还是很美好的。

    眼见李长安换好了漂亮衣裳准备出门,狸奴急忙提出请求“长安哥,带我去吧”

    李长安摇摇头,随口丢下一句“去找你大哥”便带着抱石风眠二人出去了。

    望着李长安匆忙远去的背影,狸奴不禁忿忿冷哼“大哥大哥大哥早就跟王家姑娘跑了一个两个都这样,见色忘弟”

    绿篱闻言,忙上前捏了捏狸奴圆润的脸颊,笑嘻嘻地言道“那等四郎长大了,可不要”

    谁料,绿篱那后半句“学你大哥二哥”还未出口,狸奴就已竖起拳头,震声发言“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娶十个八个漂亮媳妇儿,也不带他们一起玩”

    绿篱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五月初五端阳节,正是李长安与钟璃相约再度见面的时候。约会带着弟弟,明显是不可取的,无论这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已经被家暴过一次的李长安,显然这点求生欲还是有的。

    而在李长安带快马赶往钟棠府邸的路上,抱石忙见缝插针地向他汇报端阳节的盛况。“二郎,我都打听清楚了。今日各世族都会在秦淮河的南北两岸搭建花棚,水上除了龙舟赛还有彩船巡游、各类杂耍。只是我李家初来乍到,还没来得及建花棚。这王、钟两家又一贯不睦,您与九姑娘该去谁家”

    抱石话音一落,就连风眠都情真意切地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似乎是去谁家的花棚都不太合适。

    可李长安看来约会还要长辈围观,这算什么约会

    于是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哪家都不去,趁着今天热闹,我带璃妹四处逛逛。等时间差不多了,就送她回钟家的花棚,我再去与龙舟队汇合。”

    李长安的这安排到是妥当,抱石与风眠立时齐声叫好。一行人快马加鞭,争取在人流高峰还未出现之前尽快将钟璃接到秦淮河。

    哪知,待李长安来到钟府向门房表明来意。没一会,钟府中门大开,钟瑷带着一串仆役走出来了,含笑言道“师兄,祖父有请。”

    听闻此言,李长安不由诧异地挑了挑眉。却原来,当初李家返回金陵派人给钟家送去厚礼。这负责押送礼物的李家仆役也曾给钟府送上李雍的名帖,表达了李长安愿以钟家未来女婿的身份正式拜见钟棠的美好愿望。

    可钟棠却借口公务繁重给推拒了,钟棠的长子钟芳更是直言李长安若来拜见还是应该拿自己的名帖更为合礼。然而,众所周知,在没有取得官职之前,李长安是没资格拥有名帖的。

    送消息传回李家,王丽质自然是勃然大怒,痛骂钟家狗眼看人低。可李梦得和李长安却在仔细询问仆役后同时意识到钟棠应是因为李家去了王府暂住,所以刻意避嫌并表达不满。至于钟芳,那仅仅只是太过愚蠢的缘故。

    可无论如何,至少现在我还没搬出王家,为何钟棠前倨后恭呢

    李长安摁下心头疑惑,与钟瑷一起走了进去。

    钟瑷却实在是个贴心的好师弟,一面走一面在李长安的耳侧小声言道“爷爷对你日前所做咏梅诗大为赞赏,他今日心情不错,师兄小心应对。”

    李长安微微颔首,心思急转果然钟家两房仍然关系密切,莫非钟棠是想拉拢李家可是,要凭什么呢

    太原钟氏虽说世代显贵,可这毕竟是在金陵,中书令的府邸自然不如太原老家那般豪奢。是以,两人才步行了没多久,就来到正堂见到钟棠和他的长子钟芳。

    李长安赶忙趋步上前,向钟棠深深一揖。“李秀宁拜见钟公”

    七年不见,这位一次饮宴至少要换四套衣裳的钟棠清贵依旧。相比满头银白的王言,钟棠显然更加精于养生,虽已年过五旬可体态形貌却仍似处于盛年。然而,七年前他是目无下尘气度高华,显然从未受过社会的毒打。而七年后的今天,他的眉宇间却已刻上了深深的疲倦、郁愤以及孤乖,只等贬官流放就能下笔如神著下千古名篇,折磨无数中小学生了。

    这位据说心情不错的钟棠见到李长安却是神色淡淡,语带不满。“钟公”

    李长安此人却是何等的机灵醒目,当即扬眉一笑诚挚表白“在长安心中,早将钟家当做自己的至亲骨肉。只是我与阿璃毕竟尚未成婚,我总要为她的名节考虑一二。”

    钟棠这才满意,当即抚须言道“钟、李两家本是姻亲,便叙家礼罢”

    “多谢太舅公”李长安谢过钟棠,又转身向钟芳一揖。“长安见过舅公。”

    钟芳却明显有些尴尬。显然,钟棠今日说要叙家礼,这岂非打脸钟芳当初要李长安送自己的名帖的言论是官迷心窍、不认亲戚可做儿子的不能跟亲爹计较,即便是当众挨了一个耳光,此刻也只能堆出笑来与李长安见礼。

    好在,钟棠并无心将招呼李长安的重任交给儿子,只等两人见礼后他便再度言道“端阳佳节,你李家送来的粽子老夫尝过了,比往年食为天做的那些更加大气。”

    在大陈朝,在李长安未曾开“食为天”之前,每年端午,人们祭祀屈原用的仍是竹筒饭、荷叶饭等。直至李长安指点“食为天”的厨子改用芦苇叶,大陈朝的百姓才逐渐开始习惯在端午节吃粽子。

    只因南北两地所用的粽叶有所不同,南方和北方的粽子在个头上便也有很大的区别。北方的芦苇叶叶面狭窄,包的粽子自然小一些。南方一般用叶面宽大的箬叶,包出的粽子当然比北方的大了一圈。

    可正如李长安先前所担忧的,只因包粽子用芦苇叶是李长安亲自指定,京城“食为天”的厨子们即便明知金陵的芦苇叶难寻也不敢换了原材料。直至李长安亲自来了,箬叶方才有机会闪亮登场。

    钟棠只知夸赞李家送来的粽子大气,却不知李长安早已招来京城“食为天”的管事李明心狠狠骂了一通。而大量以箬叶包的粽子,也将在今日在“食为天”全面上线销售。

    李长安一听钟棠所言,顿知他因着王家的缘故必定对京城“食为天”颇为不屑。是以,他也不敢过分自夸,以免钟棠过两日下不来台,便只谦逊回道“太舅公谬赞。吃食小道,不值一提。”

    钟棠提起粽子本就是引子,听李长安这么说,他便从善如流地改了话题。“你在食为天的题诗京城上下怕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则,你小小年纪,何以作诗这般凄清孤愤这却委实不是好事”

    京城“食为天”终究源于太原“食为天”,这首诗能传播出去,李长安其实并不意外。他当然也知道钟棠提及此诗,绝非为了关心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医生。

    可如果钟棠以为只要做出一副关爱有加的祖父模样,就能令李长安将他曾遇到的困境和盘托出

    那么,李长安和钟棠之中,必定有一人是纯正的傻逼。

    李长安显然是不愿当傻逼的,于是,他只赧然笑道“那日似乎是多喝了几杯,这诗究竟由何而来长安也记不清了。”

    “当真如此”钟棠话音稍冷。

    李长安却怡然不惧。“正是如此”

    钟棠面色沉凝地逼视了李长安良久,终是拂袖起身。“李二郎,你自便罢”

    钟棠话音方落,钟芳就忙不迭地跳了起来,扶着老爹走了。

    傻逼

    望着钟棠钟芳二人远去的背影,李长安只在心底暗叹了一句便将他们抛诸脑后,只管施施然地扯住钟瑷问道“璃妹何在耽搁许久,她怕是要着急了吧”

    钟瑷从来是一向佩服李长安胆大包天的,并且每一次,钟瑷以为这已经是极点了吧李长安都能身体力行地告诉他这才哪到哪

    就好比你在小学时遇到了一个好朋友,当你还在为考90分而努力的时候,他已经是全校第一次次满分。那个时候,你觉得他好牛逼啊,我要向他学习,我要和他一样优秀

    可等你考上重点初中,他已是全市第一。那个时候,你仍很傻很天真,你在想我与学霸之间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我要努力,不求追上只求接近。

    而在你为重点高中的功课焦头烂额的时候,他高考以无限接近满分的成绩考了省状元。那个时候,你已经心悦诚服地跪了,心中呐喊大神收了神通吧我服了

    然后,你们都进了大学,你在为留学或者找份好工作努力刷语言、刷证书,而他他拿到了天使轮或者加入了某个国家级的科研组。那个时候,面对这样一位全程高能的好朋友、好榜样,你能有什么想法呢

    钟瑷没有想法,只是麻木。

    于是,一脸麻木的钟瑷麻木答话“让我为你引路。”

    与此同时,钟芳扶着钟棠返回书房,亦是气地不轻,连声大骂“小子无礼,不识抬举”

    钟棠没有喝止儿子,只摇头长叹“六叔所言不虚,李秀宁委实是一只滑不留手的小狐狸啊王家有他相助,陛下那边只恐愈发艰难。”

    钟芳见亲爹眉头深蹙,忙轻笑着安抚他“阿爹勿忧,凭他如何能耐,还不是捏在阿璃的手掌心里”

    李长安的咏梅诗能传出去,李长安拿钟璃当挡箭牌拒绝歌女一事自然也不会无人知晓。至于钟璃曾失手打伤李长安,旁人不知,钟棠却不会不知。

    “是吗”然而,钟棠却不如钟芳那般乐观。眼见儿子笑容促狭,他不禁拧眉呵斥。“汝为侍中,在陛下面前行走,更当注重意态”

    “是。”钟芳也是四十左右的人了,被亲爹这般训斥,他顿时有些下不来台。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钟棠又哪里看不出钟芳的不满

    只见他怔愣片刻,不但没有安抚儿子,反而黯然长叹“若是三郎尚在,必能挟制住这个女婿,令其为我钟家效力可惜,可惜”

    钟芳这回没有再发话,只是深深地低下头来,掩饰住了眼底一闪而逝的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