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6章 运行(下)
    确定机器周围没人了,姜易在众人炯炯目光下,按下按钮。

    活动检查床开始缓慢移动,随着小猪仔的头部进入点流体笼罩范围内,姜易又开启了射频系统。

    这才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提。

    没有射频系统发射脉冲,成像技术就是空中楼阁、千年幻想。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发射电磁波脉冲后,还需要又极其精细的氢原子共振信号和豫驰时间接受系统。

    第二步所需要的的时间太长。

    若只是检测单一的身体组织,比如手臂,时间较短,初代机半个多小时也差不多。

    可若要检测身体全部组织,没有十多个小时想都不用想。

    这也是任何初代机甚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不可避免的问题。

    但是,只要设计逐渐合理,零部件功能继续加强,医用核磁共振仪的检测效率会越来越快。

    说不准百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会达到10分钟检测人体全身的速度。

    时间慢慢推移,射频系统不断开启和关闭,而脉冲接受系统也开始全功率运作。

    姜易身侧的列阵处理机和好几台高性能电脑更是一直在全功率运转。

    没办法,初代机的实验,不仅仅是对测量精准度的实验,还包括计算机对浮点列阵的计算测试。

    人体,或者说猪体内的氢原子对肉眼而言,那真是无穷无尽,核磁共振技术也只能测量相关器官内的情况。

    也是有姜易这个近乎“全能”的人才存在,这让初代机的组件和改进大大提高了速度。

    就好比计算机和列阵处理机中程序的编写,即便来了计算机方面的高手,可他不懂得核磁共振方面的技术,最后编写出来的程序也只是根据其他人士的转述才开发软件。

    不像姜易这般,整台原型机从里到外都有他的参与,程序哪方面是重点,哪方面可以删减他都一清二楚。

    尤其在最后的调试中,他花费了几天几夜,几乎把编写的系统又重新整合了一遍,让其运转效率大为提升。

    这要是不懂这方面的计算机高手来编写程序,怎么也得好几年的实验才行。

    正如先前发言所说,披荆斩棘、拨开迷雾,没有相应的学识和实际的参与,即便是计算机高手也编写不出来合适的计算程序来。

    就核磁感应中质子的空间编码技术而言,这就是一件庞大的工程。

    为了节省时间,姜易回到家里除了必要舒缓身心的“虎豹雷音”外,他开着数台高性能的电脑连续工作,有时候他甚至连续天不合眼。

    若非性命功夫的存在,姜易这般别说七个月了,就是一个月也会猝死在工作台上。

    地球上有句话说的是真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姜易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被崔明君称之为占据功劳的五成,其实一点都不多。

    涉及到脑力的运转,这就不是一个人甚至一群人能达到姜易这种程度了。

    若说什么东西111,那么最大的体现之处就是智商。

    一个人的智商是100,另一个也是100,这俩人的智商相加是200。

    那这个200的智商值的同样的学业中能否赶得上一个120的人

    绝不可能

    就更别说姜易了。

    他的智商,现在最少都在180以上,甚至更多,这也是一实验室的人的努力成果都有些赶不上姜易一个人的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同一句话科学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科学的突破,则是天才的专属

    而科学上天才是什么智商勤奋坚持

    这三样,姜易一样不缺,还远超世人。

    劳力世上很多,即便是专用电磁体的重新设计和射频系统、接受系统的改头换面,只要有些基础知识,姜易就能带着大三大四的相关专业学生来完成。

    至于各类软硬件的设计,那就不是体力的问题了,而是脑力,而且是烧脑的问题

    没错,就是“烧”

    这七个月来的高效运转,姜易发现自己大脑组织的色彩有了明显的变化,运转更高效,大脑的临时性和长久性记忆功能越发强大,甚至连体积都收缩了一圈,却更加的结实脑用。

    若说常人的大脑是豆腐脑,那他的大脑就类似于垒球

    要知道垒球格式实心儿的,而且这玩意儿结实啊

    姜易相信,现在他全力给自己脑阔一拳,顶多头骨裂缝、脑袋漏油,但里头的脑组织却不会出现伤害,顶多有些脑震荡。

    被地球上的泰森全力捶个几十下也不怕,定多走不了直线

    可真实情况却让人心寒,若非有命气补足,脑萎缩都是轻的。

    就像很多it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会猝死,死后解剖发现,大多数都有脑萎缩病情

    话且说回,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众人的兴头也降了下来,甚至大多数人坐着坐着都睡了过去,包括崔明君这位物理学院的老大。

    唐朝阳还算精神,可十个小时的等候让他心中就跟长草了一般,当真是盒饭不香、茶水无味。

    姜易除了喝助手递过来的盒饭和热水外,几乎一直在检测和操作仪器。

    他身边的所有机器都在全速运转,也在散发着热量,明明是深冬的大型实验厂房,温度也较低,可他就跟身处在火炉边似的。

    也怪不得很多人都要围在周边昏昏欲睡,实在是这地方暖和啊。

    至于电磁体周围,哪里同样暖和,没看见小猪睡的四仰八叉吗

    虽说有麻醉剂的原因,可也是因为温度适宜让其下意识舒展开了四肢。

    却没人敢过去,只要不出现火化或者冒烟情况,那地方生人勿进

    除了那只看上去没心没肺、其实可怜兮兮的小猪仔。

    又是大半个小时过去,姜易长吁了一口气,按下按钮,关闭了初代机的运转。

    慢慢的,机器的“嗡嗡”声停了下来,实验室中一时间静匿无声,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在交相辉映。

    唯有唐朝阳瘫在椅子里翻过来调过去,有一眼没一眼的翻着手机。

    手机还连接着充电器,旁边小桌子上的玻璃保温杯中的茶叶早就泡的寡淡无味。

    许是听到耳边声音不对,唐朝阳有些迷茫的转了转脑袋,发现那个大型机械的指示灯已经熄灭。

    反应了半天他才琢磨过来,脖子有些僵硬的转了半圈,就见姜易一脸疲惫的斜靠着办公桌,笑呵呵的看着他。

    “完成了”

    “完成了”

    “没,没问题”

    “必须的”

    “哈,哈,哈哈哈,咔”唐朝阳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连欢笑都像是在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