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3章 工业革命,计划初成
    江湖步入全新的时代之后,朝廷很快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徐首辅的时代。

    这位徐首辅当然不是历史那位忍辱负重斗倒严嵩,后又晚节不保的徐阶,而是徐多艺。

    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徐多艺决定亲自出手,借朝廷之力沉重打击此界手工刺绣业。

    为了方便行事,徐多艺便让宫九给他封了个官职。

    在打击刺绣行业的过程中,徐多艺实在是看不惯大明的官场体制和办事能力,于是不得不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有了宫九和吴明这两座大靠山,徐多艺做事确实是肆无忌惮,每天弹劾他的奏折便如雪花般飘入御书房。

    然而宫九根本不是治理天下的料,他只想让徐多艺给他多弄出点“新玩意”。

    使出浑身解数哄好了这位重度受虐爱好者之后,徐多艺便已是权倾朝野。

    大批的隐形人杀手被徐多艺调入厂卫,作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负责铲除那些一心和他作对的顽固派。

    若是此地为普通的大明王朝,徐多艺说不还要和满朝文武虚与委蛇一番,毕竟没有他们的支持,他的政令便不可能推行下去。

    然而这里是武侠世界,有着超乎普通规则的超凡之力。

    任士子、乡绅集团的势力再大,徐多艺也能杀他个人头滚滚,杀到他们无力反抗

    各地富绅土豪血流成河之后,他们才不得不屈服于徐多艺的淫威之下。

    京城里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谁人不天天提心吊胆,生怕东厂和锦衣卫找门来,抄家灭门。

    一时间,举国下简直有种万马齐喑之感。

    然而当他们臣服之后,却发现其实在徐多艺手下干活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甚至大有真香的趋势。

    徐多艺固然有进行彻底革命的心思,但是此时的大明确实没有那种土壤,必须徐徐图之。

    所以他只是先颁布了许多发展生产力的政令,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地开办学院,鼓励发明创造。

    儒家士子们倒也不是没人看出此举是在掘他们的根基,但是碍于徐多艺动辄杀人,抄家灭门的凶威,尽皆不敢发作罢了。

    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最先受益的其实还是他们这些统治阶级,不过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很多。

    徐多艺适时又给吴明和宫九开了一门新课程,地理。

    他以前之所以瞒着此事,是担心吴明脑子一热拉着他去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如今一切步入正轨,徐多艺便没了顾虑,就算去开启大航海也没有问题。

    然而出乎徐多艺意料的是,吴明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只想尽快把他的窍穴武学弄出来。

    有了木道人等一众高手的加盟,吴明那边的科研速度大幅提升,只不过有点费外族人。

    坐镇京城之后,从东瀛运实验体过来就有点麻烦了,于是吴明他们便打了草原游牧民族的主意。

    在他们研究突飞猛进的背后,却是外族人的皑皑白骨、尸横遍野。

    徐多艺对此不仅没什么意见,反而十分支持。

    这般既有助于科研,又有利于华夏,一举两得之事,他又岂能不支持呢。

    吴明暂时没兴趣出海,宫九作为皇帝更不可能冒险,所以最终出海的是朝廷派出的数只船队。

    他们拿着徐多艺绘制出的简易世界地图,踏了寻找各类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旅途,土豆、地瓜、橡胶,这三样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这些东西还没有弄回来,大明的粮食产量却已经有了显著提升。

    徐多艺固然不懂得种地,但是他懂得弄肥料啊。

    在他这位化学专家亲自动手下,虽说没有造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肥,却有了一些替代性的产品。

    用徐多艺搞出的肥料之后,庄稼的产量确实有了不小的提高。

    而且,徐多艺还召集了全国的农业专家,用他脑袋里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汇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搞出来一本适合当代农民使用的小册子。

    有了科学的指导之后,种地这件事本身似乎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如此风调雨顺,徐多艺便顺理成章地坐到了内阁首辅之位,宫九似乎对他无比放心,大权尽数下放。

    甚至可以说除了皇帝的称号之外,徐多艺与皇帝也无甚分别。

    不过徐多艺并没有谋朝篡位之心,他只想为百姓多做实事的同时,尽全力打压刺绣产业。

    所以在有了农业之基之后,徐多艺便开始着手工业革命。

    徐多艺推出的第一款机器不是别的,正是珍妮纺织机,不过在这个时空,应该叫做薛冰纺织机。

    徐多艺本想厚颜无耻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然而他此时身为首辅,为一个纺织机冠名有些跌份,索性就用了薛冰的名字。

    薛冰对此倒是很高兴,殊不知徐多艺的小小恶趣味,因为珍妮纺织机原本就是以其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

    当日,薛冰虽然因为徐多艺瞒着她谋反一事,很是不开心,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重归于好。

    徐多艺入朝为官之后,两人便正式拜堂成亲。

    如今薛冰已为徐多艺产下一子一女,两人儿女双全,日子倒也幸福美满。

    只是不知道,徐多艺能否养出个小阁老来。

    徐多艺的心思并不在这面,他还是一心推行着他的工业革命。

    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登了历史舞台,家庭纺织业一时间哀鸿遍野。

    徐多艺知道这是工业革命的必要代价,除了颁布保护这些家庭的一些政令之外,引导剩余劳动力进入其他产业之外,他亦无能为力。

    树挪死,人挪活,倘若不能在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中努力寻求变化,那么被前进的车轮所碾压也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把整个纺织行业“祸害”完后,徐多艺终于对刺绣行业下手了,他推出了人力缝纫机

    徐多艺小的时候在老辈人家里见过缝纫机这种机器,它的使用看去似乎并不复杂,脚下踩动踏板,面的针就会根据踩动的速度落下。

    尽管在使用似乎并不难,但是在研发和制造着实让徐多艺下了一番功夫。

    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徐多艺不识其中原理,自然走了不少歪路,还好他身边有一群成熟的工匠,最终才将这种缝纫机制造了出来。

    在缝纫机出世以后,徐多艺便开始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让人暗中为其造势。

    人大抵都是喜新厌旧的,更何况机器造物在此时便代表了先进。

    无论是追求先进,还是为了拍徐多艺的马屁。一时间机器制造的衣服完全碾压了手工制品。

    既然用缝纫机做衣服,速度又快,价格又高,谁又会去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手工织品呢

    徐多艺的计划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