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稿未改
可能大改
治愈首映一票难求,在九月九号就已经在网络上引起热潮。
不只是粉丝、路人观众、圈内圈外对于这一部电影的瞩目程度,都非常高
九月十号凌晨。
电影首映后,治愈引发的讨论声,直接冲上了各大门户网头条。
治愈首映
治愈还是致郁
治愈到底到不好看
治愈到底讲什么的故事
治愈值不值得一看
二三十个词条先后登顶热搜
这些热度,不单纯是电影、演员带来的,还有长城影视团队的也锦上添花,使劲儿推了一把。
而最后的结果是,截止到中午十二点,橙猫当日实时票房,治愈已经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万这还是白天的,早上的,最低峰的时间段。
与此同时,跟票房形成一个强烈反差的,是网络上对于电影治愈的声讨
治愈虐心治愈主创团队都狗带,郁宝老余除外数度登榜
“我他妈造了什么孽如果我有罪,请让郁宝拿皮带抽我,不是让我看这样虐心的电影”
网络上一片哭爹喊娘,一片泪雨如下、一片你他娘的戴承弼给老子放毒
“原本郁宝、老余的电影我肯定是想二刷三刷的,但这电影真的太苦了,看得我都不想活了,凭什么这么惨郁宝上一部电影,也是be双亡,这次还玩这一套有点过分了吧”
“弱弱地说,相爱双亡属于he把”
“滚蛋,谁说的”
网上不断有人哭诉、控诉治愈团队喂毒,这哪里是人看的电影
这种电影看完了,不少人都表示。
“我这一周我都吃不下饭了,我觉得我也抑郁了,我看到车我就想冲过去撞一撞”“我已经去看了一次心理医生了,才发现,原来我真的抑郁了,中度,现在正在吃药接受治疗”
正是因为铺天盖地的这种评论发声,导致原本在中午前,大幅度高涨的票房,在中午之后,每小时的票房,一下子狂跌,狂砍一大半。
毕竟就算大家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不介意看悲剧,但要是太悲了,也很容易劝退的。
就算是夏郁、余君豪、还有程志清、宁丽芬这些老戏骨的大作,也会权衡一番
也不是说真不看了,还是会看,就是目前不想看,等到什么时候再想看了,再说
也就是在此时。
一道特别的声音、一份特别的影评、一篇特别的感言冲进了这一扎人堆里
治愈片尾彩蛋
陈凛影评一个互相治愈的故事
陈凛观治愈有感
有一部分人看到这些评论,一开始还以为是对家请的黑水军,专门黑治愈的,但看着看着不太像,琢磨了一下,也就明白了,并且发布了自己的观点。
“啊我看你们的评论,跟我看的,好像不完全一样你们以为最后白小斐自杀了双死你们是不是电影没看完,或者片尾曲还没看完,就走了你们有多少人,没有看到彩蛋”
“什么玩意儿还有彩蛋”
“啥彩蛋”
“对有彩蛋,看完,看哭了,但是心里舒服多了,缓两天,我过两天想再看一遍”
“我dnd,治愈主创团队不当人拉有彩蛋居然没有提前说”
“治愈主创团队,这不纯纯抢钱不说了,我已经主动递出钱包包了”
“抢钱得了得了,别的了便宜还卖乖,呜呜呜,人好歹给了张电影票哒”
这个热搜就只是过去了短短的一个小时,原本呈现小时内断崖式下跌的票房,又发生了逆转
与此同时。
跟这治愈彩蛋上热搜前列的,还有著名影评人陈凛的影评,以及观后感在看完影评后,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背后的彩蛋,同时也被影评吸引到了。
看到的人,有大批不是夏郁余君豪主创团队的任何粉丝,只是纯粹的电影迷,经常通过陈凛这边鉴别电影质量,其中有六七成都已经打算冲着这篇影评,进一次电影院
旋即引发了“思想狂潮”的,正是陈凛写的观治愈有感的文章
每一条,都直面了现今社会的存留的可悲现象。
一个叫“小粟”的微博网友转发了陈凛的文章,并附言一篇。
她是这么写的
“既然说到了重男轻女这个话题,我,也忍不住想说两句”“我发现你们以为的重男轻女,好像还只是停留在,父母对于女儿的苛责、轻慢、漠视这一块,我来谈谈另一块吧”“你们知道重男轻女还细分为,显性家庭和隐性家庭吗”“我是一个隐性的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我们不算很富裕,也说不上穷,小康家庭。在外人看来,我们家的孩子过得挺好的,父母基本坐到了一碗水端平,零食一人一半,哥哥有什么,我也有,尤其在外人面前,甚至还贬低我哥哥,然后捧我,让别人知道,他们对女儿到底有多好”
“可实际上并不是,就拿最现实的例子来说钱”
“我们家对于钱这一块,管得特别严,我别说零花钱了,就是早餐也很少在外面吃,美其名曰,家里的健康,而且,父母还会特别对亲戚朋友说,多心疼我、关心我,每天一大早起来给我做早餐,同时也拿这些话,搪塞了我二十余年”
“实际上呢他们自己也是要吃早餐的。”
“一年下来,我没几个零花钱,过年压岁钱,我想买点护肤品、化妆品、漂亮衣服,家里人以怕我一个女孩子,拿钱捯饬化妆品,学坏,没收了”
“学习方面,倒是都有,该买的买,但额外的,就没有了”
“但我哥哥却可以拿钱买喜欢的玩具、手办也可以跟家里人拿钱去请客,跟同学朋友吃喝玩乐,但到我这里,就成了保护我的安全女孩子,出门不安全,而且家里也不富裕,哥哥男孩子我们管不住所以,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乖乖的”
“我以前也以为,这是正常的,直到上了大学,我慢慢发现,我跟别的女孩子不同,我特别乖巧,懂事,不会化妆、不会捯饬自己、容易自卑”
“而一直到了毕业,哥哥结婚买房,我跟家里人有了第一次的争吵,凭什么哥哥有,我没有家里人给的解释是,哥哥以后要赡养父母,要传宗接代,你不用”
“有一天,以前同寝室的女同学结婚了,家里人陪嫁送了一套房,我当时就惊讶了,转头问了父母,父母嗤之以鼻,说,那都是有钱人家的,咱们家比不了”
“直到父母给哥哥买了车,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男朋友家给了三十万彩礼,他们家要我们陪嫁一辆车,我又一次开口,陪嫁没有房,陪嫁有车行吗”
“就是那一次,我跟家里人闹起来了,因为如果没有陪嫁,不只是脸面上过不去,往后我到了婆家也不好过,但结果你们大概也猜到了,没要到。”
“父母说,把我养这么大,他们花那么多钱,往后嫁出去,只有他们要彩礼的份,陪嫁有,五金首饰、加电彩电,别人家女孩儿有的她也可以有,但车子没有,三十万也不会给回你们小家庭,就是我们养你这么多年的报酬”
“我跟父母闹翻了,也因此一意孤行,不要彩礼,嫁给了前夫”
求个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