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只是拍摄花絮,娱乐实习生这档综艺依旧收获了十分可观的即时观看数。
节目组并没有因为熔炉的反响而特别对待,一小时的花絮仍保持着“分享真实”的原则,没有乱七八糟的音效特效,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剧本,如果不是少了个旁白,看着就像纪录片一样。
黑底白字,“熔炉”二字缓缓浮现在正中央偏上的位置,接着是“第二组”、“编剧袁萧”等主创团队的信息。
这些介绍不只出现在片头,随着画面亮起,嘈杂的声响涌入,十几个助手中间,耳朵上夹着原子笔的袁萧出现在特写镜头里,旁边再次显示出了“编剧袁萧”的字样。
“这是生怕观众记不住我的脸啊”袁萧在空碑的时候就这么哭唧唧地说过。
紧接着,镜头推进,道具师乔远苏和美术师手中拿着作图工具,一笔一笔地在白纸上打出整个舞台的设计草稿。
好专业咦,我还以为是用电脑画的
不是的啦,涉及到具体尺寸、比例尺什么的,好像都得先手绘
镜头聚焦了一会儿乔远苏和美术师后,又转移到邬盎她们。
服装师和乔远苏一样,正伏案作画,笔下逐渐勾勒出秦绝、于青等演员的轮廓,手边已经有了几张草稿,熟悉熔炉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其中一张是“琴”囚服的雏形。
包括邬盎在内的两个化妆师坐在一起,面前摆着一排演员们的正面大头照片,她们一边对着镜子在自己脸上试妆,一边看着照片,凑过去与服装师讨论。
画面再转,七八个穿着节目组制服t恤的助手站在一处,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提前出现,正是和他们讨论着的秦绝。
她面容认真,手里还拿着一个两个巴掌大的本子,这时镜头拉近,给到本子特写,只见左侧如四格漫画一样描画着粗糙的分镜,右侧则密密麻麻写着台词、动作,以及额外用红笔标注的人物心境。
“对,这个地方的打光板如果能再往上一点对,张牧老师头部的侧后方。”
秦绝说话的音量适中,夹杂在众多的讨论声里,配合着手势和指向,和工作人员沟通着。
画面平移,狭小的工作间里,录音师杨冬和几个助手调试着设备,桌面杂乱,零零碎碎放着各式各样的收音麦,麦架就放在椅子上,视觉上比平时举起来看着还要沉重。
“这套衣服的尺寸可以”
“不行,我觉得这个机位还是”
“袁编剧您看下这里”
“总感觉还差点意思,你说这个摆件是不是放在这会好一些”
“原告琴,男,汉族”
妆造的修改,摄像机的调试,布景的打造,演员的念白声音处处交叠在一起,最直观的感觉便是忙乱。
第四轮,比前几轮更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在这样的压力下,在这样的信念下,每个人是多么的争分夺秒。
突然,画面和嘈乱的声响戛然而止。
屏幕过了一个漆黑转场,再亮起时,“龙雅剧院”的牌子明晃晃出现在中央。
秦绝就坐在那个影片中各种意义上令人难忘的后院里,大腿上摆着一本手语书,于青在她旁边,出演了熔炉的小孩子们也都在这。
他们比划着,对视着,无声笑着。
然后,詹长清诵读的声音响起,镜头切换,他正站在临时工作室中,身形笔挺,手里拿着一沓稿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写字迹。
“不行,要修改一下。”
读了一会儿,他坐下拿笔,继续改动。
啊是舞台的模型
什么什么
哇,原来还有这种东西的吗太精致了吧
前面,不是精致,是考虑到台上表演时的走位,必须先打个模子出来
正如卿卿们弹幕提到的,詹长清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几个约二十厘米高的模型。
模型有的是纯白的,有的上了色,离詹长清最近的就是一个缩小版本的法庭,已经被美术师涂上了熟悉的金色与深红色。
好强好认真
太敬业了
每一份作品的背后都有这么多付出啊
感动
直播间的弹幕逐渐减少了,大家都在认真看着。
“啊”
极其突兀的一声,花絮再次转场,是在剧院简陋台子上发出嘶哑喊声的秦绝。
不少观众心里立刻就咯噔了下,几乎条件反射般红了眼眶。
然后就听秦绝咳了咳,用极其冷静的声音和表情问袁萧“像吗”
袁萧手里捏着个录音笔,放了一遍,又放一遍,然后皱着眉摇摇头。
“像健全人的哑声。”站在他俩旁边的詹长清也摇头,“比如吃咸了,或者扁桃体发炎的声音。”
弹幕里零零碎碎地发出hhhhh的消息,也有吐槽我刚要哭就卡住了的。
但画面里的几人依旧严肃,秦绝点点头,清清嗓子,面上是思索的神情。
“有没有医学剖面图,我看一眼。”她说。
再然后,便是长达半分钟的“啊啊”声。
听起来很鬼畜,有点好笑,但是看着秦绝发出的声音越来越白,越来越哑,发着hhhh和2333的弹幕也渐渐消失了。
接着,节目组给了一个后期加速的处理。
一个定格镜头中,被加快了速度的工作人员来来回回,那个多重嵌套的舞台就这样从无道有,逐渐成形。
看着他们亲手从零开始构建出那样复杂精美的舞台,有人感慨,有人感动。
画面继续转移,右上角的数字时钟不断变换,邬盎的手和化妆镜前的秦绝形成了动静对比,直到加速处理停止,邬盎退后端详了一阵,长长出了口气,擦擦汗点了点头。
秦绝站起来,镜头给到她的特写,已经完全是满身血浆,半张脸都被鲜血浸染的琴了。
我草
特效妆nb
秦绝的演技也nb,刚那一个眼神又吓到我了
节目组官方放送平台上的弹幕惊叹不已。
再然后,便是拍摄过程中的花絮,涉及到真正的聋哑人参演,袁萧在片场不是喊的“a”,而是比出个手势举起又落下。
阳光从浴缸里扑腾着出来,刚才穷凶极恶的群演赶紧拿着毯子给他披上。
小小的聋哑演员对他露出一个缺牙的可爱笑容。
接着,是舞台排练,没有节目组显示即时翻译的大屏幕,剧组用的是人力配合,袁萧自己就站在下面,手里举着词板,秦绝比划一句他往上翻一页。
剧院的孩子们也在台下看着,结束了就跑过去抱抱秦绝的腰,对张牧和詹长清的小粉拳攻击看得观众含泪微笑。
在这整个过程里,秦绝、詹长清、袁萧的手语越来越熟练,剧组的拍摄越发有序,舞台彻底成形仅有四十几分钟的熔炉,就这样一点点诞生。
两周,十四天。
就像医生在手术台与病魔作斗争上的每分每秒,就像建筑工人在洪灾里短时间内建造出足够坚实的安全所。
文娱人拼起命来,也能造就不凡的奇迹。
他们是影视工作者。
文艺作品是他们永恒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