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七话:小心
    村长家也是青砖瓦房,人口简单,一座院儿里,正中三间,左右各两间,数得清的简单。

    唐老爷子就村长这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嫁去了别村。

    而村长也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村长的儿子唐明德也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真真是几代下来的简单了。

    唐老爷子就住在上房右手边的一间,中间则是堂屋,一家人吃饭会客的地方。

    此刻饭已做好,村长儿媳孟氏正带着女儿唐慧忙前忙后的将饭菜往堂屋里端。

    一家三个女人,平常除了做饭之外,都在做绣活,村长奶奶传下来的绣艺,绣出来的东西很是能卖得钱,所以家里也没有养猪养鸡的来耽搁女人们的时间。

    倒也干净,又安静。

    一家加起来就七个人,也不必分桌了,一桌就能坐下了。

    唐老爷子牙口不好,所以每顿孟氏必会做些软烂的菜,就是稀饭,都会熬得烂软些。

    他饭量也不大,吃完一碗就够了,不贪多。

    放下碗筷,见儿子还在轻酌着一杯小酒,他便道“就两口的事,非得分成五口来,快些喝了,扶我回屋,我有话同你说。”

    这可是难得的时候,村长一听,不敢耽搁,赶紧仰头将剩下的酒一口都喝了,再扒光了碗里的稀饭,一把抹了嘴,起来扶唐老爷子,前后一气呵成,也就十息功夫。

    村长婆子都怕他噎着,但公爹日常不管事的,突然有话要跟儿子说,必然是大事。

    见父子俩穿过耳门进去了,村长婆子也赶紧让小辈们吃了饭回屋去,别吵闹打扰。

    右边的屋子采光好,屋里亮堂堂的。

    唐老爷子在床沿坐下,让村长坐了对面的椅子。

    “爹,有什么话要同儿子说”村长正襟危坐,一脸严肃。

    唐老爷子默了半晌,听不到外头的动静了,才缓缓开了口,“今儿村里来了个陌生老头,就在老榕树下,和我东拉西扯的说了不少话,话里话外的都在打听咱们松山村的人和事。”

    村长一听这话,神色更严肃了,“许就是周边村里的老头儿,闲着没事来走动的”

    “说是老头儿,可比我利索多了去。”唐老爷子轻笑一声。

    “关键啊,他说他是对面石头村的人,我便顺着跟他打听石头村里的厚生,可他啊,竟还顺着我说了。”

    村长这么一听,也是怀疑起来,“这许厚生,可是大枣村的人,哪里是石头村的爹是觉得这老头,有问题”

    “若不然呢”唐老爷子道。

    村长沉默了,心里想法万千,却也不得不叫自己千万冷静,他是村长,不能慌。

    唐老爷子见儿子这稳得住的样子,心里也是安慰不少,须臾,下结论道“且不管他是为何而来,咱们都不必慌,当年的事,如今知道前后所有内情的就只剩我和莫老太婆了,就是你,没到我咽气之前,我也不会告诉你剩下的,只要我们两个老不死的不开口,谁也知道什么”

    “你也别慌,咱们就当不知道他不怀好意的打听,别自乱阵脚,端看他还会不会再来吧。”

    “还是爹拿的住主意,儿子都听您的”村长赶忙应声。

    敲打稳住了儿子,唐老爷子歇了个午觉,起来又喝了碗孙媳端来的糖蛋,就拄了拐杖出门溜达去了。

    村里统共二十四户人家,山脚下两户去了,这挨在一起的二十二户前后离得也并不远。

    莫老太婆今年也是八十三的人了,比唐老爷子还大了三岁,身体也不比唐老爷子健旺,便不像唐老爷子这样总出门遛弯。

    他们家住在村尾,和梅福家门对门,家里人口简单,除了莫老太婆,就只有莫老太婆的儿子儿媳。

    儿子儿媳年纪也大了,年轻时候生了好几个都没能立住,如今靠着给人办席糊口,就三个人,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毕竟,给人办一回席就有钱拿,还能得些肉菜拿回家的。

    许是年纪大了,手艺不能没人接,所以黄大勺去年就收了个徒弟,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徒弟就是村里的娃。

    一办席就带在身边,这娃也孝顺,将来也算有个人伺候病榻,不至于伶仃而死。

    今日里,黄大勺两口子正好就出门给人办席去了,那家人远,这个点还没有回家的。

    唐老爷子经过,看了一眼院里,并没有喊门进去,倒是跟正在院子里看鸡崽的梅福说了好一会儿话。

    说够了,唐老爷子接着遛弯去,到了南泥湾,看刘老猛家养的十几只鸭子在湿泥地那片滚地撒欢,玩成了泥鸭子。

    “他们家今年这鸭子倒长得好。”

    身后有声音响起,唐老爷子回头看了眼,笑道“是呢,这鸭子长得好,等过年了,上他家买一只,杀了年夜饭吃,倒是肥,老嫂嫂这是出来打猪草”

    “是呢。”

    白发苍苍的莫老太婆臂弯里挎了个篮子,手里拿了把镰刀,显然是出来割点草喂猪的。

    他们家也养了一头猪。

    唐老爷子拄着拐杖,离莫老太婆有七八步远,时不时看两眼莫老太婆,怕她割到手或者没站起来晕了去。

    半下午的清风吹着,这南泥湾倒凉快得紧。

    “村里今儿有生人来了,老嫂嫂自个小心。”

    “我又不常出门的,谁还能上家里来不成倒是大友兄弟你,每天到处溜达的,自个上心。”

    “我却是明白的,老嫂嫂尽管放心。”

    清风吹散了声音,十几只鸭子嘎嘎嘎的吵闹倒是怎么也吹不散去。

    这时,村里的道上热热闹闹的,好些个小姑娘背着背篓说说笑笑的往这边来。

    见了人,乖乖的喊人,“唐太公好莫太婆好”

    唐老爷子点点头,对这些小丫头笑了笑,就拄着拐杖往村里回了。

    小姑娘们见莫老太婆颤颤巍巍的,一人一把的帮忙,很快就将莫老太婆的篮子给塞满了。

    莫老太婆笑了笑,也就提着篮子慢慢悠悠的回家去了。

    看着莫老太婆走远,张梨花才小声跟宋秋嘀咕,“莫太婆都七十来岁了吧看着还硬朗得很呢咱们村里,就数她和唐太公这两个老寿星了”

    “我听我奶说呢,当年咱们祖上逃难到这里安家,唐太公和莫太婆当时也不比我们现儿大多少呢。”宋秋道。

    张梨花点点头,“是啊,听说那场大水患,死了好多好多的人呢,现在能有我们,咱们祖上可是经了太多磨难了。”

    灾难里的人命不值钱,却是没错的。

    宋秋轻轻叹了叹,望了望西边沉下去的太阳,眼疾手快的抓住了一根往泥里钻的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