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被打了一顿,就变聪明了,元浩宇走后就开始,每隔两三天往边城送一封信。
若是不急,就走驿站花上一些时日寄到边城。
元浩宇命人打了一个大的木匣子,专门用来放置这些信件。
信里大半是宋云依的生活点滴,也包括姜晨跟她之间的对话。
他第一次知道无奈是种什么情绪,他走前跟那个没良心的家伙交代的事情,她估计一件都没有放在心里。
让他不要被姜晨这个老狐狸勾引,不要被骗,她怕是半点没当回事。
甲一从帐外进来,手里攥着一封信。
他一眼扫去,伸手接了过来,虽然那个没良心的家伙,似乎半点也不想他,可他还是想知道她的近况。
再一次失望的将信看完,这家伙又驳了,老师来边城的提议。
他看着墙上挂的地图微微出神,他就真有这么差吗
他揉着没有戴面具的面颊,明明她那个时候就恨不能,抱着他的脸亲上几口的。
不过山不来就我我就来就山,想将他们一家人弄过来他还是有办法的。
说道:“甲一,去将这些人弄回来。”
他将一份名单递到甲一手上,甲一一眼扫去,立马就明白主子这是要做什么。
当初他们初到边城时,曾派了一些钉子到关外,虽说现在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但找回一些人对战局却是没有太大影响。
只是宋青山在那边混得还不错,就这样将人找回来,他能不能顺利的活着回来还是个大问题。
“主子”
“去办”
“是。”
甲一不敢再言语,忙出门去安排。
宋云依还在绞尽脑汁的想着,传说中的火炕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半点没想到那个传说中,早就去世的宋青山就要回来了。
她艰难的忍了两天后,实在是受不了这能沁入骨头的冷,在镇上找了一个泥瓦匠,就带人回了村里。
要研究如何盘火炕,还是去村子里折腾更方便。顺便还能看看柳氏,距离上一次回去看柳氏已经又过了一个月,也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
那两个婆子一直有往镇上送消息,说她现在很安分。
但这份安分到底是不是她理解中那一种,就要回去看过才知道。
宋希平听她说要回村子里,也准备回去一趟。
宋希安和小语见他们都要走,闹着也要跟着。
于是原本是宋云依准备回去盘火炕,被他们一闹腾就变成四兄妹回去看柳氏。
姜晨对他们那个被丢在村子里的娘多少有些好奇。
据他观察,这四个孩子都不是那种不孝顺的。但柳氏能让他们避而不谈、甚至宁愿担上不孝之名,应该是个可怕的存在吧
他都有心想要跟着过去看看热闹,但他一个外男尤其对方家里,还没有顶梁柱的男人在,他过去还是有些不合适。
兄妹四人带着泥瓦匠,还有买来的材料,坐在租来的牛车上。
严苛的户籍制度已经推翻,他们兄妹几人已经商议好,年后就搬到县城里。
安阳镇上的人到底还是有些少,宋云依早就已经不满足,于每天只有二三十桌的客人。
去了县里买下一个大一点的地方,她要将药膳正式的推出去。
户籍制度已经改了,她以后不需要再守着这里不能去,那里只能呆两天的的政策。
这样的变动会让大梁所有有心做生意的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南北活跃起来。南方的瓜果可以大批量的运到北方,而北方的山珍也可以大批量的运到南方。
大量的生意不会再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物价开始变低,民众手上的钱也会变得更值钱。
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环,府衙从这些走商手上,就能收上大量的税银,国库再不会空荡荡的。
这个举措其实就是从世家大族手上抢银子,不然户籍改制也不会迟迟推行不下去。
不过皇帝手上没钱,官员一个个腰缠万贯,皇帝不论想做什么,都要处处受制于官员,这样的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就不会长久。
所以不论边关是否告急,改制都势在必行。
既然如此,宋云依为什么不趁机掺和一把,尤其还是在这种能让皇帝记住的时刻。
她不指望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只要皇帝记住了他们这一家人的姓氏。等日后宋希平他们殿试或是入朝为官,也能占上一点先机。
既然他们几人已经准备搬到县城里,那柳氏这边就不好再丢在村子里不管。
之前还能用制度限制来解释,但现在改制都已经推行下来。
他们去了县里,却把亲娘丢在村子里,传出去宋希平能被人戳碎了脊梁骨。
“云依,娘这边”
宋云依忙道:“她这边看情况再说好了,就是刚盖好的房子咱们都没住过,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原本还想着宋希平他们在镇上读书,没时间回家,但她和小语还要每天回村子里,结果铺子一开张,她们每天都忙到很晚。
她们也没能回来,这新盖好的房子就只有柳氏一人住着。待年后柳氏也跟他们一起去了县里,这边倒是要想个法子处理了才行。
宋云依倒是不在乎那几两银子,就是乔老太之前那么对他们兄妹四人,她现在不欺负回去就已经很善良。
把房子送她,那除非她被北风刮傻了。
柳氏正美滋滋坐在床上烤火盆,盆子里烤着花生和红薯。
她正眼巴巴的等着它们烤好,然后一口气全都吃到肚子里。
从沈家庄子上调来的两个婆子就坐在不远处,正在做手工活。
她们来这边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着柳氏,让她不要做傻事。
现在柳氏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吃上,她们也乐得轻松,就没事做点手工活拿到镇上去换点铜板买酒喝。说道:“你说咱们这好日子能过到什么时候”
“快了吧,没准年后咱们就得回去了。”
两个婆子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说道:“少爷让人送信来说,这家的那两个哥儿都是个会读书的,他们年后就要去县里。他们真要去了那边,这个肯定得带着。”
一个婆子指了指正对着火盆流口水的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