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樱师姐,论教弟子,我不如你。”
震炎真人望着玄灵广场上的云泠,叹了一句。
不止是明樱真人,就是周围的金丹真人都抬眼瞧着震炎真人,颇有几分好奇。
这还是心高气傲的震炎真人吗
“震炎师弟谬赞了,你家秦绯歌在新一代弟子中也算是佼佼者了。”就是不如我家云泠。
明樱真人故作谦虚,任谁看见她高抬的下巴就知道,她心里得意的很。
不过她也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谁都知道明璃真人的两个真传弟子,皆是她与明霜真人教出来的。
明霜真人性格冷僻,不善言辞,估摸着也没下什么功夫教导,一看就是放养弟子的师父。
且不说那出自洛家的洛凝欢,精通符箓之术,所画的符,愣是比别人所画的威力大了几分。
就说这云泠,年纪轻轻就有一手了不得的沁丹术。
往日在这广场上讲道的修士,哪个不是元婴真君,再不济也是个金丹真人。
这云泠不过筑基中期,来听道的修士却比参加元婴真君的法会还多。
虽说这也跟她所讲的沁丹有关系,但那也是人家自己有实力。若不是她能成功沁制那些厉害的丹药,谁还会注意到这上古沁丹术居然如此了得。
上古那些法术、秘术、神通那么多,那么厉害,也不见得有人去追寻,俱都是不知如何修炼的缘故。
且不说金丹真人们如何艳羡明樱真人。
不远处的半空,悬浮着几张桌椅,有几位元婴真君正品茗闲聊。
几人谈论的对象也是云泠。
“清微道友,原来这云泠竟是你玉濯峰的弟子,果然名师出高徒。”沙棠真君笑道。
谢嘉荣从城外归来,回到谷内就朝着他一顿赞扬,说这叫云泠的女修聪慧有礼,而且还心胸宽广,深明大义。
最后连美貌端庄这些话都能从自己徒弟嘴里说出来,勾得他也起了好奇之心。
想知道这女修在一个月后是否真的会履行承诺,若是没有,他倒是能找到嘲笑嘉荣的理由了。
没想到,玄灵宗倒是大方,将这宣讲的阵仗铺地这么大,看这城中之人,足有上万了吧。
“只是代徒收她做了弟子,往日里也不曾费过心。明樱与明霜偶尔照顾一下,其他的都是她自己的造化。”清微真君看着广场上的云泠道。
侃侃而谈,字字珠玑。
小人儿一眨眼就这般大了,如今的造化与境遇倒是令她也颇为惊讶。
“今日结束后,我所述的沁丹之术玉简将在玄灵阁存放,我如今所知的沁方也都写在上面,各位有兴趣的皆可以去复刻。日后我若是寻到其他沁方,也会将其放在玄灵阁供各位复刻。”
云泠本来复刻了一百枚的玉简,打算在结束后分发出去的。奈何来了这么多人,明显不够了,她就没有拿出来,决定放到玄灵阁去。
她已将沁丹术仔仔细细讲了个遍,顺便还现场沁制了一炉入灵丹当做示范。
当然,她今日随便找了一套灵玉制成的碗碟来沁丹,不想引得旁人觊觎白兰盏。
不过,该说的她都说了,这群修士并未离去。她只好问道“诸位可是还有什么疑虑”
她话音刚落,便有一位中年修士上前问道“我看你沁丹这般容易,可是有何窍门”
云泠摇摇头道“不过熟能生巧而已,沁丹如同炼丹一样,都需要不断地反复沁制,才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确实,炼丹哪有捷径可走,都是成千上万的灵植练手,成丹率才会高。”广场上有些修士纷纷附和道,他们都是炼丹师自然能够感同身受。
此时,又有修士上前说道“云道友,我有一问,还望道友莫怪我唐突。”
居然是一位金丹真人,云泠施了一礼道“真人但说无妨。”
这金丹真人身上丹药气息浓烈,料想也是一位炼丹师。
只见他问道“如今炼丹术成熟,什么样的丹方应有尽有。可这沁丹术的沁方不过才寥寥几味,你虽说在海外又寻得了一些,但毕竟杯水车薪。”
他望着云泠顿了顿,又开口道“若是你日后再也寻不到其他沁方,靠着仅有的沁方,如何能撑得起这沁丹之术。若你日后有幸结婴,元婴期的丹药这般少,你又该如何”
“再者,若是有修士有心习得这沁丹术,浪费无数灵植成功成了一位沁丹师,但之后沁方不继,岂不是让人徒劳”
“云道友,我并非说你不该宣讲这沁丹术,相反我很敬佩你愿意讲出来,而不是敝帚自珍。我只是有这些疑问,还望你解惑。”
这人问完,就站在一旁等着云泠回答。
不光是他,整个广场上的修士,包括半空处的金丹真人以及元婴真君们都望着云泠,等着她解答。
这是所有人的疑惑,也是学沁丹的顾虑。
云泠望向此人问道“不知道友如何称呼从开始炼丹到如今已多少年。”
那人虽不知她为何这般问,依旧如实回答道“我名柳知华,从我炼气期开始炼丹,到如今已有三百余年。”
云泠点点头又问道“那柳真人研习了炼丹术三百余年,会炼制多少种丹药所有丹方可都会”
柳知华闻言沉了脸“你这是何意自古丹方成千上万种。我进入丹道不过三百年,怎么能够所有丹药都会炼制你既然问我会多少,那我就不客气的告诉你,我如今能用到的,自然都是会的。”
言道后半句,柳知华颇为骄傲。
云泠忙道“真人莫动气,我这般问你,也只想说丹方无数,贵在需要而不是在多,沁丹也是如此,能沁制自己所需的灵丹就好。”
“你这沁方如此之少,怎么能同丹方想比届时要用到某种丹药,却没有,你让人如何自处”
“若实在急需,为何不去直接买现成的丹药,况且,”云泠昂首阔步走到他面前,“真人为何执拗于沁方太少这个问题”
“我有一番不一样的见解,柳真人不如听一言,再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