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二郎的脾气你知道,他就是这样,调皮的紧,皇上也说了,孩子不懂事,顽劣了些,慢慢教就是了。”
杨贵妃心里着急,可皇上说,孩子可以慢慢教,她能怎么办
崔老夫人直接道“事到如今,莫要在拖延了,马上求圣上立太子,立四郎为太子,让四郎立誓,承大位后,让二郎去皇陵行宫,保他太平终老。”
“好”杨贵妃很听话,相信母亲不会害她。
崔老夫人疲惫的离开了皇宫,女儿脸色还好,但嘴唇发紫,指甲颜色发青,如果不停了药浴,病发就是这两年的事儿了。
能在女儿圣宠时,求着皇上定下储君。
杨家再给四皇子请几个好幕僚,参赞政事,稳稳的送四皇子继位,还有几分把握。
崔老夫人从没把二皇子,当成继承人看过。
她没有告诉儿孙,二皇子襁褓中,已经被人下毒暗害。
二皇子疯癫无状的表现,崔老夫人看来很正常。
一个吃了两年疯药的孩子,能稳住长大,已经可以了。
所以,她没给二皇子找幕僚,为了不让二皇子起疑,也没给四皇子身边放人。
林家的恨在明面上,世人都知道,林王妃凄惨,林王妃是被她女儿害了。
可谁能知道,杨家的恨
好好的孩子,皇家的二皇子,成了疯子,这是说不出的痛啊
杨贵妃又开始一天三次药浴,皇上喜欢在杨贵妃身边,享受恬静安适的时光,连去太后宫里问安都少了。
六月最后一日,杨贵妃把四皇子叫到身边,当着皇帝的面,让他发誓,要善待二皇子,保证护佑二皇子太平终老。
皇上默默听四皇子发誓,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太后的话,像是炸雷一样,在耳边不断萦绕。
皇家立储,立嫡立长,皇上的长子活着呢就算出家了不算皇家人,老二算不算长
还有嫡出,皇上啊皇后在皇陵行宫住着呢那里还有一个你的嫡皇子
老四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他凭什么成为储君
皇上要改了祖宗礼法,想没想过,会被世人如何评说
“祖宗基业,朕一直犹豫该传给谁。老大出家,老二按说是长子,立嫡立长,老二在前,可是老二性子太烈,只怕不能守好祖宗基业。
嫡出的那个,不说也罢朕心里老四啊朕违背了祖宗礼法,立你为储,你不能让朕失望才是啊”
四皇子激动的浑身颤抖,父皇终于决定了,终于发话了,我要成为太子了,我是太子了
“是,儿子一定孝敬父皇,孝顺母妃,一定好好做太子,不让父皇失望。”
四皇子跪地使劲儿磕头,用头砸地面,砰砰的响声,像是宣誓着他的忠心。
“好了,小心磕坏了脑袋,三日后大朝,朕会下旨立储。”皇上无力的虚扶了一下。
杨贵妃伸手拉过儿子,关切的扶着儿子额头,“我的儿,瞧你这实心眼子,这么用力作甚磕坏了,我和你父皇会心疼的。”
“老四回去准备吧”皇上站起身,“朕还有国事,贵妃歇着,不必等朕用午膳了。”
皇上在贵妃宫里说的话,没等皇上走到御书房,太后已经听说了。
翻开奏折,皇上心绪乱飞,眼睛盯在奏折上的字上,却一个字没看进去。
太后派了嬷嬷来,传话说,皇上身子好多了,她嫌皇宫里太热,想去白凤行宫避暑。
皇上起身要去见见太后,劝母后不要去,可想到杨贵妃,还有即将颁布的诏书,又坐了下来。
嬷嬷见皇上起身又坐下,心里叹息一声,想不明白,杨贵妃究竟哪里好
“圣上,太后娘娘说了,不必劳师动众,天气热的厉害,想要一早出城,避开暑热。”
皇上眼睛盯着奏折,淡淡的说了句“母后身子要紧,宫里实在憋闷,不如在行宫自在。”
嬷嬷低头应是,又道“太后娘娘说,请圣上保重龙体”
皇上拿起笔,悬着笔尖,说道“是,朕会善自保重,请母后莫要挂心,保重身子要紧。”
嬷嬷福身应是,后退三步,再次施礼,退出了御书房。
武威候府中,园子里小小的水亭,有水车不停的往屋顶浇水,哗哗的水声,像是下雨一般。
亭子里摆上冰盆,姜婉宁提起笔,在熏了桂花香味的纸上,给夫君写回信。
先说家里一切都好,母亲很好,二妹很好,她也很好。
接着说,太后寿宴的事儿,那场火烧寿礼,刀剑相向的热闹,姜婉宁写的很含蓄。
三皇子大婚定在今年九月,侧妃提前一个月迎娶。
两名侧妃,一个是太原知府的庶女,一个是太仆寺少卿的嫡女。
听说这三位,品貌才情都很好。
立太子的诏书,昨天昭告全国。
大概夫君收到信的时候,也知道这回事了。
二皇子还被圈禁在府里,皇上说,小孩子顽皮,慢慢教总会懂事。
所以,让翰林院的翰林们,轮流去二皇子府中,给二皇子讲学。
还有件可笑的事儿,姐姐说,太后娘娘觉得,升平郡主外嫁不好,不如嫁给五皇子,亲上加亲。
这事儿长公主没答应,驸马爷说,太后娘娘糊涂了,升平是皇家在册的郡主,祖宗规矩,没有这样结亲的。
姜婉宁提着笔,想告诉夫君,她很想他,却不好写在纸上。
凝神想了好一会儿,懊恼在在纸上写下,夫君莫要惦记家里,我会照顾好家宅,夫君在外要注意身体,天热不要贪凉。
丢下笔,盯着信纸发呆,夫君有写,想我了,还说北地无从寄相思。
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寄相思啊
让人端了水盆进来净手,姜婉宁灵机一动,把身上的丝帕,放在了信纸上。
夫君上一世说过,一方丝帕寄相思,横也丝来竖也丝。
把信和帕子一起装进信封,吩咐齐嬷嬷,好好犒劳送信回来的家将。
“夫人,刚刚大年进来传话,说是老夫人想去别院避暑,问夫人要不要过去。”
齐嬷嬷拿着信,心里笑的不行,却还是板着脸。说起了别的事儿。
姑爷和小姐书信不断,可见夫妻和美,这是最好不过的事儿了。